八年级语文月考题(二)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2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2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人教版下册)新学期的第一次测验,是我们对这一阶段语文学习之旅的一次回望。

心态将是自己成败的关键。

请相信自己,“我就是这广阔语文世界万里高空中留下的那道亮丽风景”。

友情提醒: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一、积累运用(共31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分)绯.红(fēi)解剖.(pōu)诘.责(jié)粗劣.(liè )炽.热()弥.补(mí)粗糙.(cāo)甲胄.(zhîu)匿.名(nì)禁锢.()2.将课内词语补充完整。

(4分)_深恶_痛绝引人__注目_ 油光__可鉴_ _麻木__不仁抑扬_顿挫黯然_失色__ ___鹤立鸡群 _大惊__失色3.文学常识填空。

(2分)(1)《藤野先生》的作者__鲁迅__,本文选自_《朝花夕拾》__。

(2)《我的母亲》的作者____胡适_,著名的_ 学者,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4.修改病句(2分)(1)今天天气晴朗,五彩缤纷的云朵漂浮在空中。

今天天气晴朗,白色的云朵漂浮在空中。

(2)班长提出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班长提出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5、默写(10分)(1),二十三年弃置身。

,到乡翻似烂柯人。

(2)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

(3)春蚕到死丝方尽,。

,夜吟应觉月光寒。

(4),。

伤心秦汉经行处,(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7)《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8)《过零丁洋》的千古名句是。

(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是离愁,。

6、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的比喻句。

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月考(二)八年级语文月考二

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月考(二)八年级语文月考二

2014—201八年级语文试题1.下列加点的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嶙峋..(lín xún ) 闱.幕(wéi ) 伧.俗(cāng ) 箱箧.(qiè) B .水澡.(zhǎo ) 笨拙.(zhuō) 匀称.(chèng) 桥墩.(dūn ) C .轩.榭(xuān ) 飞漱.(shù) 泅.水(qiú) 纤.细qi ān ) D .蹒.跚.(pánshān) 镂.空(lòu ) 差.使(chāi) 愧怍.(z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造型 矫健 大厅广众 巧妙绝伦 B .伎俩 狼藉 自出新裁 转弯抹角 C .丘壑 制裁 月明风清 煞他风景 D . 瓦砾 地窖 穷愁潦倒 因地治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 .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 .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D .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4、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姓名学号卷首语:同学们,这里是蓝天,你可以振翅高飞;这里是大海,你可以尽情遨游。

让我们自信地在此放飞希望,拥抱成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鸿鹄.hú流杵.chǔ恐吓.hâ消遣.qiǎnB、弓缴.jiǎo 炫.耀xuàn 嗜.好shì狡黠.xiáC、辟.若pì潜.逃qiǎn 勉强.qiǎng 懈.怠xiēD、九轫.rân 庞.大páng 余暇.xiá尴尬..gāngà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4分)敏而好学摇尾乞怜丑态必露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三翻五次略施小计一丝不苟物及必反一笔勾销正襟危坐心无旁骛劳师动众人赃俱获当人不让煞有介事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妥的是()(3分)A、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积累B、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谋:谋划。

商讨,交谈。

C、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标榜: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

D、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4、下列搭配不妥的一组是()(3分)A、《静默草原》——鲍尔吉·原野——当代作家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宋代诗人C、《凉州词》——王之涣——唐代诗人D、《从军行》——王昌龄——唐代诗人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B.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网页的工作。

D.王老师已经退休了,我们无时无刻想念着他。

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①淮扬菜的兴起源于漕运。

②随着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兴盛,使得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在扬州一带,江南经济日益发达,扬州饮食(即淮扬菜)随之繁荣。

③宋朝庆历八年,文坛巨匠欧阳修调任扬州太守。

他宴请宾客,挥毫泼墨,书写名篇,推动了淮扬美食和文化的结合,淮扬菜也逐渐变成了文人菜的代表。

④________________。

因为黄河改道,京杭运河逐渐淤塞.变浅,漕运日益困难。

与此同时,在外海,海上运输势不可挡;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受此影响,1901年,清政府裁撤了漕运总督府,叱咤风云千年之久的漕运黯然离场,成为历史。

漕运的停止也让淮扬菜大受打击,几乎跌入低谷,一蹶不振。

⑤许多淮扬菜烹饪大师痛定思痛,努力为淮扬菜找到了新的出路,那就是改变了淮扬菜对食材的选择。

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他们继承了淮扬菜的精美和精细的特点,在刀工和火候上继续精雕细琢zhuó()、精益求精。

在淮扬菜大师的努力下,淮扬菜终于走出低谷,重新回到巅峰。

1. 根据语境,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淤塞.( ) 精雕细zhuó(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语境,在第④小节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使过渡更加自然。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商云集挥毫泼墨日益困难新的出路解说: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海上运输势不可挡。

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势不可挡”使用正确。

D.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解说:这句话中,“在内陆”作句子的状语。

5. 文学作品中处处有美食的踪迹。

以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甘谷五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立夏,是夏天第一个节气,它带着葱茏和炽情渐渐地走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感受到她带给我们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

活动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一场大雨过后,天空像是被飓风吹了整整一夜,干净的没有一朵云。

只剩下彻底的纯粹的蓝色,张狂的渲染在头顶上。

像不经意,随手打翻了墨水瓶,晕染开的。

瞭.望远方,是千丝万缕的蓝。

太阳不再像春天那样羞涩,而是开朗的照耀着汗流浃.背的人们。

(2)芙蓉是好难得开一次花,那柔弱的花儿好像脱离世间红尘的诗人,高傲的向远方眺望着,给人一种只《可远观,不可近临》的感觉。

池子里的荷花随风摆动,xuàn丽多姿。

仿佛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飘来缕缕淡淡的清香。

(3)带着露珠的小草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挺直了小腰板,好像在比赛谁站得更高。

而也就是这些调皮可爱的小家伙们,组成了一张毛茸茸的翠绿翠绿的大地毯,让夏天更加生机勃勃。

雨后的空气虽然湿润了许多,但炎热也还是让人们失去了说话的欲望,张了张口就是干燥的热,像是要吐出火来。

(4)向田野望去,农名伯伯们戴着草帽、不修边fú、肩膀上搭了一条毛巾,用他们那粗糙的手耐心认真的插着秧,准备迎来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运动场上,那些热爱运动的男孩子们,正在举行一场激烈的足球。

为这热闹的夏天,增添了一份多彩的图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A.瞭.()望B. 汗流浃.()背C.xuàn()丽D.不修边fú()2.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正确的是()(3分)A.(1)B.(2)C.(3)D.(4)3.上面语段第4段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2分)活动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4.诗词默写大比拼。

(共8分)诗言志,文载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列题目。

(17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又称为,作者相传是时期的。

(4分)2、解释(3分)驰靡盈_________4、结合全文,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之时,追击开始的时机——。

本文讲述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成语就出自本文。

请举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5分)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选文第一段通过(描写方法),表现曹刿,与鲁庄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

(3分)(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8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⑴。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初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空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禁锢.(gù)诘.(jí)责文绉绉.(zhōu)匿.(nì)名B. 嬉.(xī)戏黝.(yǒu)黑管束.(sù)解剖.(pōu)C. 诱.(yîu)惑摹.(mï)画畸.(qī)形污秽.(huì)D. 滞.(zhì)留粲.(càn)然庶.(shù)祖母脊.(jǐ)背2、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繁花似锦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相形见拙藏污纳垢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威尔斯洲际广场享有得天独厚....的地段优势与极具升值潜力的市场环境,在充分整合城市中心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对内部的景观规划倾注了大量心力。

B.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第一选择是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C.影片《憨豆先生的大灾难》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名医到我家”的义诊活动,可以让您足不出户....即可得到名医的义诊,免去了到医院排队的烦恼。

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雪》是鲁迅写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之一。

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的好友五柳先生写的一篇传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各大都市政府部门尽力解决而又希望解决的重大问题。

B.“江淮明珠”的球形雕塑,充分体现了淮安的区域特点的一大景观。

C.经过同学们细心地搜集、整理和编辑,一部完整的自编乡土文化教材终于成形了。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考试总分:12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8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锤.击(chuí)儒.家(rú)堕.落(duò)怒不可遏.(è)B.缄.默(jiān)狩.猎(shǒu)枯躁.(zào)袖.手旁观(xiù)C.龟.裂(guī)烘.烤(hōng)山麓.(lù)阳奉阴违.(wěi)D.繁衍.(yǎn)宝藏.(zàng)赋于.(yǔ)暴风骤.雨(zhòu)2.(2分)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强盛、活跃和存在。

C.9月16日,首届传统文化艺术国际交流活动拉开帷幕,吸引书画、紫砂、陶、瓷、微雕等行业的近百家企业参展。

D.中国历来将发展中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基础,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倡导和支持南南合作。

3.(2分)3.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2分)①但这对急性感染的病毒溯源来说是很难的,因为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很多关键证据随着时间丢失了,最终形成的只是一种可能的推论。

②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新冠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理应积极开展全球合作,最终战胜这次疫情。

③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不能脱离宿主生存。

④在全球化的今天,不管病毒从哪个国家暴发,都会威胁全球公共健康。

⑤因此,病毒溯源不能单纯分析病毒序列,还要同宿主物种和样本采集时间一起分析。

A.③⑤①④②B.③④②⑤①C.④⑤①③②D.④③⑤②①4.(2分)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小石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陶渊明,东晋诗人。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级语文第二次月考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归咎.jiù诘.问jié消声匿.迹nì僦赁.看幕(lìn )B.愧怍.zuò寒噤.jìn 三年五载.zǎi 鲸波万仞.(rèn )C.憋.住biē镂.空lòu 锐不可挡.(dāng)飞漱.其间(sù)D.荒谬.miù轩榭..(xuānxiè)长途跋.涉shè能与.其奇(yù)2、下面各句中加点成浯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

B.面对时刻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普通网民并非束手无策,安装畅游巡警即刻使您高枕无忧....。

C.中山纪念堂经过数月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建筑看起来古朴、庄严、宏伟,惟妙惟肖....。

D.75岁的张维良老人站在复赛的舞台上,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演唱水平似乎也比海选时高出一筹....。

3、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B、《观潮》——周密——宋代C、《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D、《归园田居》——陶渊明——唐代4、请在下面歇后语括号内填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里的人物。

(4分)()借荆州——有借无还()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军师——无(吴)用()照镜子——里外不是人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丸至于夏水襄菠,沿溯阻绝。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6、古诗文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8分)(1)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客居异地,景致虽好但不是故乡,见美景常常勾起思乡之愁苦崔颢《黄鹤楼》中“,”写得空灵飘渺,可让人捉摸到乡愁的精髓(4)《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5))《归园田居》(其三)的主旨句是:,7、修改下面病句,每句只改一处(2分)(1)若人民币在短期内升值百分之三,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的利润将下降两倍(2)中国航天运载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垄断,整体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8、仿造例句写一段话,使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2分)例句:失去了皑皑白雪,收获了美丽春天。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这样,如果没有失去,就不可能有收获。

失去了,收获了;失去了明媚的太阳,收获了皎洁的月亮;很多时候,在失去的同时,收获也随即而来。

9、综合性学习(4分)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们把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当然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孝道”有新的内涵那么今天我们如何去行孝呢?为此,八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今天我们如何行孝”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问题:(1)“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华民族孝道的典范,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已被人们逐渐忘掉请阅读其中的两则故事,说说你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①扇枕温衾:东汉人黄香,九岁丧母,对待父亲非常孝顺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②卧冰求鲤:唐代王祥面对挑拨自己和父亲关系的继母以德报怨,患病中的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冰暖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2)在“我们如何孝敬父母”的讨论中,有同学认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就是要对父母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2分)二、阅读(4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0-11题。

(4分)《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分)11、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明它们的好处。

(2分)(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2-15题。

(12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游西溪①记(节选)(林杼)西溪之胜,水行沿秦亭山十余里,至留下,光景始异溪上之山,多幽蒨,而秦亭特高峙,为西溪之镇山②溪行数转,犹见秦亭也溪水漻然③而清深,窄者不能容舟野柳无次,被丽水上,或突起溪心,停篙攀条,船侧转乃过石桥十数,柿叶蓊薆④,秋气洒然⑤桥门印水,幻圆影如月,舟行入月中矣(选自《林杼文集》【注释】①西溪: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五里②镇山:一地区内的主山③漻(liáo)然:停聚的样子④蓊薆(ài):形容草木茂密多荫⑤洒然:清凉爽快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1)相与..步于中庭()(2)盖.竹柏影也()(3)西溪之胜.()(4)船侧转乃.过()1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乐者B.相与/步于中庭C.水行/沿秦亭山/十余里D.窄者/不能容舟14、翻译下面句子(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溪上之山,多幽蒨,而秦亭特高峙,为西溪之镇山15、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苏州园林(节选)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⑤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6、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

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17、第一段□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A、布局配合映衬层次B、布局映衬配合层次C、层次配合映衬布局D、布局层次配合映衬18、用∥线为第一段划分层次(1分)①②③④⑤19、第一段第②句中的“似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20、“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什么?(2分)21、作者在说明池沼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2分)22、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分别有何作用?(2分)23、这两个文段采取什么说明顺序?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分)(三)课外现代文阅读,完成24-28题。

(11分)天窗江南月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

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

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

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

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

”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

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

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

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

天窗外,夜色冥茫。

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

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

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

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

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

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

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

”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

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24、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2分)25、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3分)(1)赏析下面句子。

(1.5分)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1.5分)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26、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