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征

合集下载

散文语言的特点

散文语言的特点

一、要点梳理(一)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1.用词角度散文写作时,作者会选用很多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荷塘月色》中,文章运用了许多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形成一种舒缓的音韵美。

如“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有韵味,同时也与文章朦胧淡雅的意境相吻合。

文章用词准确生动。

如,一个“泻”字与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的特点,创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

2.遣词造句:整句和散句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

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例如《回忆鲁迅先生》作者通过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合理运用,使得文字张弛有度,缓急更迭,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再如《老王》一文中作者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

如:“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3.各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荷塘月色》中多出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

抓住事物的特征作比:将“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用通感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比拟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效果。

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语言风格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分别为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生动的描写手法、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话的运用。

一、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现代散文以多样性的语言风格为主要特点之一。

散文来自于生活,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因此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各异。

有些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和朴素的词语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物的感受。

这种风格给人以简洁明了、易读易懂的感受,例如《草地之歌》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另外一些现代散文则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达到独特的效果。

这种风格有时候更加充满了诗意和质感,例如余秋雨的散文《自在独行》中,他以“一个战士,用一片坚硬的铁,磨砺出锋锐的刃来,我是用言语雕琢出我的武器,那是一支巍然不动的利剑”,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追求。

二、生动的描写手法现代散文以生动的描写手法为特色。

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描写是散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散文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描写手法常常以感官的刺激为主,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事物。

如丰子恺的散文《炊烟》中,他运用了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如“烟袅袅地从厨房的竹窗里悠悠涌出”、“漫天纷飞的筷子,像蝴蝶,像叶片,像白云,像蒲公英”等,使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炊烟的柔软和漫天飞舞的场景。

三、抒情性的表达方式现代散文以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为特点。

散文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抒情性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中通常会借助书写人物、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等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天的童话》中,他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和秋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关于散文的语言特点解析

关于散文的语言特点解析

关于散文的语言特点解析一、鉴赏散文中的句子的角度:结构上:扣题,引出,开门见山,总领,总结,首尾或前后呼应,承上启下,铺垫,伏笔。

内容上:本句内容概括,突出主旨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虚实、动静、联想与想象。

散文的语言特点:朴素自然美:口语化,方言色彩。

朴素无华,亲切感人,充分展示作者的情感。

含蓄美:含义丰富深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有哲理,借景抒情。

)音乐美:(叠词、句式上整句为主或整散结合)节奏明快,音节和谐,富有韵律,给人以音乐美。

绘画美:(多种修辞,多角度写景,画面感强。

)画面感强,具有诗情画意。

典雅美:(文言词汇多,引用或化用古人诗词)语言典雅。

诙谐美:幽默简洁美:短句子。

细腻美:细节描写或表现情感细腻。

二、标题的好处:有好几种作用,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一般作用有:第一,作为全文的线索第二,点明主旨第三,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第四,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一般标题是物)第五,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第六,虚实结合的含义。

有的标题是有多层含义,字面的和深层的。

第七,标题也反映作者感受,奠定情感基调。

第八,小标题。

作用:格式新颖条理清晰.能够很好反映文章的脉络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三、反复:同样的词语,同样一句话连继或间隔地在文章中出现,叫反复。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间隔反复还能前后呼应,使结构整齐。

四、开头的作用1、点明文章主旨。

2、定下文章感情基调。

3、引出下文。

4、交作意图。

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

6、写景为了渲染气氛。

7、介绍人物。

8、抒发感情。

9、与结尾相呼应。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语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

语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

语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现代散文是一种流派独立、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的散文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为素材,以抒发个人感受和思考为主要目的,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技巧。

本文将探讨语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以及几种常见的表达技巧。

一、语文现代散文的特点1. 真实性:现代散文强调真实、客观的表达方式,力求将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呈现出来,展示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2. 抒情性:现代散文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感受,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触动读者的心灵共鸣。

3. 主观性:现代散文强调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感受,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没有受限于客观事实的束缚。

4. 反思性:现代散文通常带有一定的思辨色彩,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和思考,提出深刻的观点和见解,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5. 文学性:现代散文以文学艺术的方式进行表达,追求语言上的美感和艺术上的完美,注重节奏感和意境的营造。

二、语文现代散文的表达技巧1. 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来抒发情感,将人物与环境相结合,营造意境,使读者情感共鸣。

2. 借古发声:借用古代典故或历史事件来点明主题,加深表达力度,增加文章的文化厚度。

3. 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突出主题,引起读者思考,并达到表现手法的效果。

4. 描述法: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示事物的细节和美感,使读者对环境和情景有真实的感受。

5. 推理法:通过思辨和逻辑推理,分析问题、阐明观点,达到引发读者思考的效果。

6. 夸张法:运用夸张手法或夸大手法来加强表达的力度,使文章更具煽动性和感染力。

7. 叙事法:通过巧妙的故事情节展示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生动性。

8. 比喻手法:通过运用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文章更具形象感和表达力。

综上所述,语文现代散文以其真实抒情、主观反思和文学性的特点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

在表达技巧上,作者可以运用借景抒怀、借古发声、对比法、描述法、推理法、夸张法、叙事法以及比喻手法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知识点总结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知识点总结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表达技巧知识点总结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文体,其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

与传统散文相比,现代散文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个人感悟和审美体验。

以下是现代散文的一些特点和表达技巧的知识点总结。

一、自由灵活的形式现代散文不受严格的格律和结构的限制,可以自由地运用各种文字组织形式和写作技巧。

可以是短小精炼的散文小品,也可以是篇幅较长的抒情散文。

现代散文还可以运用段落叙述、对话、夹叙夹议等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

二、个性化的表达风格现代散文强调个人感悟和情感体验,作者可以以自己立场和角度去表达观点,展现独特的思考和情感。

因此,现代散文的表达风格更加多样化,可以是抒情性的、议论性的,也可以是幽默的、讽刺的或者夸张的。

这种个性化的表达风格让现代散文更具辨识度和吸引力。

三、注重细节的描写现代散文注重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描写,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捕捉和描绘,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四、多样化的主题内容现代散文的主题内容多样化,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是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和探寻等。

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经历和观察,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进行表达,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五、语言的灵动性和多样性现代散文在语言运用上更加灵动和多样化,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营造生动形象的语言效果。

同时,现代散文也可以运用豪迈激昂的语言,也可以运用细腻柔和的语言,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六、意境的塑造和营构现代散文注重意境的塑造和营构,通过对形象、情感、意义等的巧妙安排和组织,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宛如画面的美感和意境。

总结:以上是关于现代散文的一些特点与表达技巧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现代散文复习要点理解现代散文的写作特点和文化内涵

高考语文现代散文复习要点理解现代散文的写作特点和文化内涵

高考语文现代散文复习要点理解现代散文的写作特点和文化内涵现代散文是一种具有鲜明现代特点的文学体裁,它以散文形式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思考。

在高考语文中,理解现代散文的写作特点和文化内涵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从语言特点、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现代散文。

一、语言特点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现代散文注重真实反映生活,追求真实、生动的语言表达。

作者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生活场景,使用具体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以达到让读者感受到散文所描绘的现实情境。

2.抒情性:现代散文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重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通过细腻、真挚的语言表达,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3.主观性:现代散文允许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呈现个人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态度。

作者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感悟,展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个人价值观的表达。

4.多样性:现代散文的语言形式多样,可以是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

作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

二、主题内容现代散文的主题内容多样,涵盖了人生、社会、自然等方方面面。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主题:1.人生哲理:现代散文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追问生活的本质和目标。

2.社会现实:现代散文对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批评,关注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等问题,反映现实社会的困扰和矛盾。

3.自然景观:现代散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传递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4.人性情感:现代散文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性的善恶、真实和复杂性,通过对人性情感的描摹和探索,使读者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艺术形式现代散文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叙事散文: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展现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引发读者对故事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2.抒情散文:以个人情感和情绪为中心,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现代散文的特点

现代散文的特点

现代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用散文形式写作的文学体裁,它与诗歌和戏剧不同,不需要遵循特定的格律和结构。

在现代散文中,作者通过自由的表达方式,展示出独特的观点和情感。

现代散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折语性和表达性强现代散文强调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作者通过自由的文字叙述和表达方式,以及折语性的运用,使作品具有更加真实和直接的感染力。

现代散文的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以此来借用生活经验,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二、自由度高现代散文不受束缚,写作时没有特定的结构和规定,作者可以随意变换叙述方式和节奏。

这种自由度带给了作者更多的空间,可以更好地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特视角。

因此,现代散文的作品风格多样,题材丰富,既有写实的记叙,也有富有想象力的幻想。

三、关注当下社会生活和热点话题现代散文通常关注当下社会生活和热点话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问题,反映人们对于社会变迁和问题的思考和态度。

以此来引导读者思考和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激发读者的思想共鸣。

四、注重叙事和修辞技巧现代散文在写作中注重叙事和修辞技巧的运用。

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独特的修辞手法,作者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现代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借代、排比等等,这些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五、借用其他文学形式的元素现代散文可以在内容上借鉴其他文学形式的元素,比如诗歌、小说等。

作者可以运用抒情诗的句式和节奏,使散文具有一定的诗意;也可以运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使散文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和戏剧性。

这样的融合使现代散文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六、探索个人内心世界现代散文强调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作者通过对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描写,展示出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现代散文常常关注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情感体验等主题,在这些主题中表达出作者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总之,现代散文的特点体现在其折语性和表达性强、自由度高、关注当下社会生活和热点话题、注重叙事和修辞技巧、借用其他文学形式的元素、探索个人内心世界等方面。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说服力强)等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例如“。

”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

2、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例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奏明快, 流露出“我”对小屋珍爱、赞赏之情。 再看此文最后三句收笔, 更是出手不凡: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 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
它的装饰。” “虽不养鸟, 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 门外有幅巨画, 名叫自然。” 这几句, 句子长短整散, 错落有致, 虽不是妙语如珠, 却
淡雅自然, 字字饱含情致, 句句富有风韵。 这种诗化的散文语言, 抑扬顿挫, 为抒情言志创造了画
一般的氛围。 此外, 叠词的运用不但能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 而
且使文气舒展, 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读来节奏鲜明, 令人 耳目一新。朱自清先生是运用叠词的高手, 他在著名散文 《荷 塘 月 色 》中 就 独 具 匠 心 地 运 用 了 大 量 的 叠 词 。如 “蓊 蓊 郁 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 “曲曲折折”的荷塘, “隐隐 约 约 ”的 远 山 , “亭 亭 ”的 荷 花 , “田 田 ”的 叶 子 , “缕 缕 ”的 清 香, “脉脉”的绿水等等。
( 责任编辑: 刘於诚)
- 42 -
2008 年第 7 期
学科探究·中学教学
侧 的 空 中 楼 阁 ! ”这 是 一 副 迷 人 的 小 屋 夜 景 图 。山 下 明 亮 的万家灯火和山上淡淡的影像, 给小屋创造了一种如烟 似 雾 、朦 胧 缥 缈 的 背 景 。 青 山 、绿 树 隐 入 夜 幕 之 中 , 只 有 小屋淡淡的灯光衬以迷蒙的月色, 点点星光, 真如仙境 一般, 而其语言整齐对衬, 音调铿锵, 节奏明快, 给人以 诗意美。
学科探究·中学教学
浅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征
张沛
( 崆峒区草峰中学
甘肃
平凉
744000)
现代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 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吸引着一代代读者。散文的魅 力 , 固 然 来 自 作 家 的 真 人 、真 知 、真 情 , 但 是 , 要 将 其 化 成 文 字 的 和 谐 的 色 彩 、自 然 界 的 节 奏 、冲 淡 而 隽 永 的 韵 味 , 还 必 须靠文字的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因此, 散文作者常常要 反复琢磨、推敲字句, 达到完善、精粹的地步, 努力讲求语言 的优美。下面, 笔者就谈谈散文的语言特征。
故 , 动 机 还 是 为 学 生 好 。如 果 学 生 问 的 是 关 于 经 书 方 面 的 问题, 恐怕就不会遭此冷遇了。鲁迅之所以这样写, 我以 为这似乎是在反映儿童心理, 从儿童的眼里看去, 大人大 约 都 是 这 样 的 吧 。至 于 是 否 是 读 书 , 我 在 下 一 个 问 题 中 将 解答。
1.凝练生动, 在简洁中寻求传神的形象, 具有描写的美 散文语言要求高度凝练简洁、具体形象, 就是用最恰当 的 而 又 较 少 的 文 字 来 准 确 地 表 现 丰 富 的 内 容 。 “五 四 ”运 动 以来的散文大师们, 从民族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 继承了散
文用语简洁这一传统, 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现代散文里, 用语干净流畅, 简洁传神的例子, 随处可见。如台湾当代散 文作家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写到“山如眉黛 , 小 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此句精致极了, 妙用比喻, 不仅点染 出了“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 , 而且还让人联 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美好面容, 给人一种具体、亲切 之感。同一篇文章中还有这么一段文字 : “每个夜幕深垂的 晚上, 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 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 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淡如烟, 淡 如雾, 山也虚无, 树也缥缈。小屋坐于雾失楼台的情境之中, 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 而是在烟雾之中, 星点之下, 月影之
4.写 老 塾 师 读 书 入 神 , 是 不 是 对 他 “摇 头 晃 脑 的 丑 态 ” 以 及 “迂 腐 可 笑 、顽 固 可 憎 ”的 嘲 弄 ?我 的 看 法 相 反 。“他 总 是 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这 里作者充满善意地十分传神地刻画了一位博学的可爱慈祥 的先生的形象, 笔调诙谐并非讥笑。寿老先生在朗读时, 微 笑着摇头晃脑, 完全是因为进入了文章的意境, 读出书味的 自 然 流 露 , 又 怎 么 能 说 是 “迂 腐 可 笑 、顽 固 可 憎 ”呢?就 儿 童 的感受来说, 这是怀着敬意的“戏谑”, 与学生关系亲密的老 师是常常会遇到的。有人认为这些描写是在极力渲染一个 反动腐朽封建思想的卫道士, 作者是在对其进行批判! 而我 认为这何尝不是对一个有渊博民族文化者迂阔儒雅的赞 美, 这种摇头晃脑的读书, 何尝不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好事: 既读了书, 又锻炼了身体(这种读书保健两不误的 办 法 我 觉 得在讲求高效率的现代社会应大力提倡); 这种 自 得 其 乐 , 自我陶醉, 何尝不是现代教育思想所提倡的“寓教于乐”。能 在读书时, 如此地沉迷忘我, 学习效率怎能不高?怪不得鲁 迅先生能够成为文学大师! 我在教学中曾大力赞美和实践 这种读书方法, 赢得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赞同, 可以说他们
2.自然深刻, 在平易中寻求深沉的情韵, 具有含蓄的美 散文的语言要平易自然, 不事琢磨, 以本色为重, 看上 去随意拈来, 意到笔就, 没有任何笔凿的痕迹。对此, 刘半农 主 张 , “以 手 写 口 ”“心 手 相 应 ”, 朱 自 清 提 出 “谈 话 风 ”要 求 , 强 调 散 文 语 言 应 是 作 家 的 思 想 、感 情 、气 质 、文 化 素 养 和 美 学趣味的自然表现。但语言的平易不等于平淡, 在平易自然 的 语 言 中 , 往 往 蕴 含 着 深 沉 的 、丰 富 的 情 韵 , 体 现 出 作 家 的 无可替代的语言个性。冰心是一位“爱的学者”的信奉者, 她 的文字是那样的清新秀丽, 笔调是那样的轻巧灵活, 充满着 画意和诗意。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 他善 于 提 炼 通 俗 易 懂 、生 动 形 象 的 口 语 。 如 他 的 传 世 之 作 《春 》, 写 草 “园 子 里 , 田 野 里 , 瞧 去 , 一 大 片 一 大 片 满 是 的 ”; 写 花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野花遍地是, 杂 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 还 眨呀眨的”。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 平易好懂, 节奏 明快, 不平淡, 有浓厚的抒情味, 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 倾注 在字里行间。 3.音调和谐, 从流畅中寻找抒情的节奏, 具有音乐的美 有人说, 一篇散文是一曲流动的音乐, 而流畅是散 文语言音乐美的基础, 那种文句生硬, 拗口难读的文章 只 能 破 坏 散 文 语 言 的 音 乐 美 。散 文 语 言 的 音 乐 美 主 要 借 助语言本身的音韵与节奏, 按一定的规律加以组织, 形 成 声 调 铿 锵 、和 谐 悦 耳 的 艺 术 效 果 , 吟 诵 起 来 , 抑 扬 顿 挫, 琅琅上口。 请 看 李 乐 薇 《我 的 空 中 楼 阁 》中 的 句 子 : “山如眉黛, 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 分 清 新 , 十 分 自 然 , 我 的 小 屋 玲 珑 地 立 于 山 脊 一 个 柔和的角度上。” 这是开头两个独立成段的句子, 以轻松舒缓的节奏为 文章定下了欢快活泼的主旋律, 首句别致的比喻把高山和 小屋连缀在一起了。“十分清新, 十分自然”, 两个状语前置,
散文的语言, 力求能用很少的文字表达较多的意思, 最 忌拉拉朵朵、拖泥带水, 容不得老王婆裹脚布长而又臭。这 就 是 古 人 所 说 的 “言 简 意 繁 ”。 它 要 求 语 言 能 表 现 出 一 副 生 动的画面, 简练地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 让读 者 一 下 子 就 牢 牢 记 住 被 描 写 人 物 的 动 作 、步 态 和 语 气 。现 代 散 文 大 家 朱 自 清 、冰 心 、老 舍 、鲁 迅 、吴 伯 箫 等 的 作 品 , 其 语 言无一不是如此。
综上所述, 各种句式的巧妙组合, 使散文语言变化多 姿。短句, 促而严; 长句, 舒而缓; 偶句, 匀称凝重; 奇句, 流美 洒脱。这些句式的错落而谐调的配置, 自然构成散文语言特 有的简洁而潇洒的美。
4.多种修辞手法的应用, 使散文语言具有修辞美 试 看 朱 自 清 《荷 塘 月 色 》中 的 一 段 文 字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 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 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害羞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 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 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 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 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挽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 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 色, 而叶子更见风致了。” 这是先生写月下荷塘的一段。先生不失为一位语言大 师, 他巧妙地运用了三个比喻句, 一个通感句, 三个拟人句 写荷叶、荷花、荷香及流水, 使静态的荷塘充满动感, 使普通 的荷塘得地如此秀美静谧, 令人神往。比喻、拟人的运用不 仅是景物灵秀动人, 而且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值 得一提的是博喻的运用, 使句式整齐, 气势贯通, 给人以美 的享受。 此外, 散文中的语言美还表现在常常灵活地运用叙述、 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各种表现方式。同时 , 散文的语言 还追求一种色彩美。这从上文所举的例子中可见一斑, 再不 复述。
对此乐此不疲。而时下的让学生正襟危坐的读书, 整齐是整 齐, 科学是科学, 好看是好看, 可不大中用, 我认为这才是真 正的读死书, 死读书, 我认为作者所表现的是一种读书的乐 趣, 这种乐趣在对先生的描写上, 幽默而风趣, 根本没有批 判或贬抑的格调!
5.有人还认为“书没有读成, 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是作 者对封建教育的失败进行讽刺而有意设计的, 这并非事实。 前一句, 是鲁迅先生自谦的说法, 也意在突出说明自己在绘 画上的爱好(在《藤野先生》中就有所描写), 并非就是说明三 味书屋封建教育的失败。恰恰相反, 作者对这里的生活是抱 着赞赏的态度来回味的, 他以孩子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的 感情观察周围的一切。事实上, 在三味书屋, 他的成绩一向 最优, 是寿老塾师最喜爱的学生。鲁迅先生深厚国学的根基 就是在七年书塾时打下的。鲁迅先生深邃的思想, 渊博的知 识, 来源于早期家庭的熏陶、童年时的启蒙教育和后来长期 学 习 、思 考 、实 践 、探 索 。他 是 在 当 时 的 中 国 那 样 一 个 特 定 环 境中成长起来的。应该说他那雄厚的文化功底不会同三味 书 屋 的 那 段 生 活 全 然 无 关 。从 最 初 “对 课 ”中 的 “独 角 兽 ”“比 目 鱼 ”, 到 后 来 的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之 间 不会是毫无联系的。至于那两大本画, 据周建人、周启明的 回忆, 绝大部分是放学后在家里画的, 画《荡寇志》则是在皇 甫 庄 、小 皋 埠 避 难 时 的 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