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指数相关知识点总结

指数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指数的基本概念1.1 指数的表达形式指数的一般表达形式为a^n,其中a称为底数,n称为指数。
指数的含义是将底数a连乘n次。
例如,2^3表示2的3次方,即2*2*2=8。
1.2 指数的性质指数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包括:(1)相同底数的指数相乘,指数相加。
(2)指数为0的任意数都等于1。
(3)指数为1的任意数都等于自身。
1.3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以指数为自变量的函数,一般形式为f(x)=a^x,其中a为常数且a>0且a≠1。
指数函数在数学分析和微积分中有广泛的应用。
1.4 对数对数是指数的逆运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函数。
对数的一般定义是:如果a^x=b,则x=log_ab。
其中,a称为对数的底数,b是对数的真数,x是对数。
对数的性质与指数有很多关联之处,因此对数函数也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二、指数的运算2.1 同底数指数相乘、相除当两个指数的底数相同时,它们的指数相乘等于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指数相除等于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2 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指数相乘、相除当两个指数的指数相同时,它们的底数不同的指数相乘等于先将两个底数转化为相同的底数,然后再将指数相加,指数相除等于先将两个底数转化为相同的底数,然后再将指数相减。
2.3 乘方的乘方乘方的乘方实际上是指数相乘,例如(a^m)^n=a^(mn)。
2.4 乘方的开方乘方的开方实际上是指数相除,例如(a^m)^(1/n)=a^(m/n)。
2.5 负指数与倒数负指数的意义是指数的相反数,即a^(-n)=1/a^n。
这个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在计算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
2.6 对数的运算对数的运算包括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对数的幂运算和对数的乘方运算。
三、指数的应用指数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
3.1 经济学中的指数在经济学中,指数是衡量货币购买力变化和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指数可以用来衡量货币的购买力变化,指导货币政策。
指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指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1 指数的定义指数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符号,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乘的乘方运算,其中一个数是底数,另一个数是指数。
一般写作a^n,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
1.2 指数的性质(1)相同底数的指数相加等于它们的乘积,即a^m * a^n = a^(m+n);(2)相同底数的指数相减等于它们的商,即a^m / a^n = a^(m-n);(3)指数的乘方等于底数的乘方再次乘方,即(a^m)^n = a^(m*n);(4)指数的除法等于底数的除法再对指数取商,即(a/b)^n = a^n / b^n;(5)底数为0且指数为正数时,结果为0;(6)底数为0且指数为负数时,结果为无穷大。
1.3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以底数为常数的指数运算构成的函数,一般写作f(x) = a^x。
指数函数的图像呈现出指数增长或指数衰减的特征。
二、指数运算2.1 正整数指数运算若指数为正整数,则乘方运算表示为多个底数相乘,如a^3 = a * a * a。
2.2 零指数运算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a^0 = 1。
2.3 负整数指数运算若指数为负整数,则乘方运算表示为底数的倒数相乘,如a^(-n) = 1 / (a^n)。
2.4 分数指数运算若指数为分数,则乘方运算可以表示为开方,即a^(1/n) = n√a。
三、指数的化简3.1 合并同底数的指数当指数相同的底数相乘或相除时,可以合并为同底数的结果,如a^m * a^m = a^(m+n)。
3.2 底数相同指数相加当底数相同的指数相加时,可以合并为同底数的结果,如a^m * a^n = a^(m+n)。
3.3 底数为分数的指数当底数为分数的指数运算时,可以先化为开方形式,再进行运算。
四、常见指数函数4.1 自然指数函数自然指数函数是以常数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其中e≈2.71828,一般写作f(x) = e^x。
4.2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一般写作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y为指数。
2020云南三支一扶行测备考资料分析:指数考什么

2020云南三支一扶行测备考资料分析:指数考什么
一、含义
指数:指把基期看成100,现期所对应的值即基期值,可列式为:
举例:2016年某材料的价格为1000元/吨,2017年其价格为1200元/吨,若将2016年该材料的价格看成100,2017年该材料的价格指数为120。
二、常考考点
三、例题
例题1:
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指数
问题①:2014年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比2013年低?(判断正误) 问题②:2018年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指数是99.2,大于2016年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指数98.3,则2018年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比2016年的价格高?(判断正误)
【中公解析】根据材料,已知了各年的指数,所以:
①2014年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指数是100.5,大于100,所以价格比2013年高,错误。
②2018年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指数是99.2,小于100,所以2018年价格比2017年低;且2017年某地居民消费文化娱乐用品价格指数是99.2,小于100,所以2017年价格比2016年低,因此2018年所以价格比2016年低,错误。
例题2:2015年6月份,新建住宅价格同比指数为115.6,环比指数101.2,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指数为120.6,环比为100.2,新建普通住宅价格同比指数为117.6,环比指数为102.8。
问题①:2015年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是2014年6月的多少倍?
问题②:2015年6月新建普通住宅价格是2015年5月的多少倍?
问题③:2015年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2015年5月增长百分之几?。
数学指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数学指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指数的定义指数的定义非常简单:如果一个数a与自身相乘n次,那么我们就称n为a的指数,记作a^n。
其中,a称为底数,n称为指数。
指数的定义还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a^n=a*a*...*a(共n个a相乘)。
例如,2^3=2*2*2=8。
在这个例子中,2是底数,3是指数,8是乘方的结果。
在数学领域中,指数通常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分数、小数等多种形式,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这些不同形式的指数。
二、指数的性质1. 指数为正整数时,底数是指数的连乘:例如,3^2=3*3=9;3^3=3*3*3=27。
2. 指数为0时,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等于1,0的0次幂没有意义。
3. 指数为1时,任何数的1次幂都等于它自己。
4. 指数为负整数时,底数是指数的连除,即a^(-n)=1/a^n。
5. 指数为分数时,底数是指数次方根:例如,4^(1/2)=sqrt(4)=2;8^(1/3)=cbrt(8)=2。
6. 指数可以是小数,此时需要借助对数函数进行解释和计算。
以上这些性质是指数的基本性质,掌握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数的概念。
三、指数的运算规则指数的运算规则是指数的乘方、除方、幂次运算等相关规则。
以下是指数的运算规则:1. 底数相同,指数相加则乘:a^m*a^n=a^(m+n)。
2. 底数相同,指数相减则除:a^m/a^n=a^(m-n)。
3. 指数相同,底数相乘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b^m=(a*b)^m。
4. 指数相同,底数相除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a^m/b^m=(a/b)^m。
5. 指数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
6. 指数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除:(a^m)^1/n=a^(m/n)。
以上这些运算规则是指数运算中常用的规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则简化乘方运算或者除方运算,从而得到更简便的结果。
四、特殊指数的应用1. 自然对数e的指数函数:当指数是e时,这个指数函数就是自然对数函数exp(x)。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之指数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之指数指数这个概念各位考生应该不算陌生,在生活中应该听过,恒生指数,上证指数等等股票名词,当然对于各位考生来说仅仅只是听过,万万没想到在一些考试中资料分析也会出现指数这个概念,而且一旦出现指数往往整篇材料都是围绕指数的,这让很多考生很蒙圈,什么是指数?该怎么把指数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呢?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指数相关知识,让广大考生遇题不慌,轻松拿分。
一、指数基础知识(一)概念:指数:将某一统计指标的基期值看作100,根据现期值与基期值的实际比例关系,算得现期值相当于多少,即为指数。
(二)指数的应用:1.当指数>100时,现期值比基期值大;2.当指数<100时,现期值比基期值小;3.当指数=100时,现期值和基期值相等。
4.指数÷100,表示现期值是基期值的几倍。
5.(指数-100)%,表示的是增长率。
二、例题精讲例题1.问题1:2001~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有所增加的有几个?A.4B.5C.2D.3【答案】B。
中公解析:2001年到2005年指数都是大于100的,所以都是比上年增加的。
做这道题的时候很多的考生会选择C选项,就是直接将后一年的指数与前一年的指数相比较,如果后一年的指数大于前一年的指数就是增大的。
所以2002年、2004年的指数都比前一年的指数大,所以直接选择了C选项。
这样的话就做错了。
这个表是一个指数表,所以在做的时候我们要判断现期值比基期值是增大了还是减少了,只需要比较指数和100的关系即可。
只要指数是大于100的,就表示现期值比基期值是增大的。
问题2: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001年的几倍?【答案】1.084倍。
中公解析:表中数据所给都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数,求2002年是2001年的几倍,根据指数÷100,表示现期值是基期值的几倍,可知2002年是2001年的(108.4÷100)=1.084倍。
例题2.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159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09.1。
指数的知识点总结

指数的知识点总结一、指数的基本概念1.1 指数的定义指数是代表幂运算的一个数,用来表示多少个相同的数相乘。
指数通常写在被乘数的右上角,被乘数称为基数,指数称为幂。
例如,在2^3中,2是基数,3是指数。
1.2 指数运算的性质(1)指数相同,底数相乘a^m * a^n = a^(m+n)(2)指数相同,底数相除a^m / a^n = a^(m-n)(3)指数相同,底数相乘相除后再开方(a^m * b^n)^(1/m) = a * b^(n/m)二、指数的实际应用2.1 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指数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的方法,常用于自然界中出现的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值,例如宇宙中的距离、原子的直径等。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为a * 10^n,其中a为系数,n为指数。
例如,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1.5 * 10^11米。
2.2 质子、中子和原子量在物理学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通常用原子质量单位(amu)表示,原子质量单位是以碳-12的质量为准,定义为1/12个碳-12原子的质量。
质子的质量约为1.0073amu,中子的质量约为1.0087amu。
因此,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可以表示为10^(-27)千克。
2.3 天文学中的光年在天文学中,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通常用于测量恒星、星系等天体的距离。
1光年约为9.461 * 10^15米。
2.4 生物学中的基因组大小在生物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测量生物体的基因组大小,即DNA的长度。
基因组大小通常以基本对数为单位,如千兆(G)或十亿(B)碱基对。
例如,人类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 * 10^9碱基对。
三、指数函数3.1 指数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是以常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通常用y=e^x表示。
指数函数的图像为一条通过点(0,1)的递增曲线,呈指数增长。
指数函数在数学、经济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2 指数函数图像的性质(1)当x为负数时,e^x的值在0到1之间逐渐减小;(2)当x为正数时,e^x的值逐渐增大。
公务员行测知识点总结——资料分析

时间陷阱:注意时间的起点和终点。 单位陷阱:百分号%、千分号‰、亿、万亿。 题干陷阱:为几倍、多几倍。 范围表述:全国、某省;支持的、反对的、全部的。 符号陷阱:>包括(快于、超过、多于);
<包括(未达到、将近、接近、不足、低于); ≥即不低于、不小于; ≤即不多于、不少于。
4
资料分析
1.术语................................................................ 1 2.速算技巧............................................................ 1
2.1 计算类 ........................................................1 2.2 比较类 ........................................................1 3.增长相关............................................................ 2 3.1 增长率 ........................................................2 3.2 混合增长率 ....................................................2 3.3 年均增长率 ....................................................2 3.4 增长量 ........................................................2 4.基期与现期.......................................................... 2 4.1 普通基期 ......................................................2 4.2 间隔基期 ......................................................2 4.3 现期计算 ......................................................3 5.比例相关............................................................ 3 5.1 现期比例 ......................................................3 5.2 基期比例 ......................................................3 5.3 两期比例 ......................................................3 6.常见的陷阱.......................................................... 4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掌握指数知识,速解资料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掌握指数知识,速解资料分析一、指数的定义将某一统计指标的基期值看作100,根据现期值与基期值的实际比例关系,算得现期值相当于多少,即为指数。
(指数=现期实际值/基期实际值*100)注:1、将基期值看作100,基期值是100吗?不是的,相当于取特值。
2、算得现期值相当于多少即指数,即指数是相对数,没有单位。
3、根据指数的公式,遇到指数,即可将指数看作是现期值,其对应基期值就是100。
例: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为3亿元,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为2亿元,问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是多少?解: 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3/2*100=150二、指数的应用例: 2010—— 2014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指数 98 101 112 108 1001、利用指数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指数-100)指数>100即A>B 实际值上升指数=100 即A=B 实际值不变指数<100即A①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比2011多? 正确②2014年合肥市旅游收入等于2013? 正确2、利用指数求倍数(指数÷100表示倍数)指数÷100=现期实际值是基期实际值的倍数③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是2011年的多少倍?112/100=1.12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指数-100)%表示增长率)(指数/100-1)100%=(指数-100)%④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长率是多少?(112-100)%=12%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两个指数作差即表示增长率的变化,读作百分点。
⑤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速比2011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速快多少?(112-100)%=12% (101-100)%=1%12% -1%=11%5、利用指数求隔年倍数、隔年增长率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请勿外泄广东中公教育资料库1⑥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是2011年合肥市旅游收入的几倍?(1+8%)(1+12%)=8%+12%+8%*12%+1⑦与2011年合肥市旅游收入相比,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的增速是多少?8%+12%+8%*12%注:(1)隔年增长率=增长率之和+增长率之积(2)隔年增长率q=q1+q2+q1*q2,q1和q2分别为两年的同比增长率,如:在2011、2012、2013三年中,注意是后两年的,即q1和q2分别是2012年和2013年的(3)8%*12%的估算方法?先提取一个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字取整8乘以12得96,还有一个百分号,再缩小100倍,96向前数两位加小数点得0.96,即得0.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概念,指数表述的是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
简单的来说就是以上一期值为100,本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上年为B,则本年的指数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0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000万元,200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200万元,那么根据公式2001年的指数为。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常见考点。
(1)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增长了。
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增长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下降了。
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9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减少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不变。
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0,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与2019年相同。
(2)利用指数求倍数
倍数=指数÷100
例1、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是2008年的1.05倍。
2019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6224.6亿元,则2018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
(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
增长率=(指数-100)%,表示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例2、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5%。
(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
例3、2019年北京房价指数为118,上海房价指数为105,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多少?
【解析】2019年北京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18%,上海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5%,则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18%-5%=13%,即13个百分点,而118-105=13,可以理解为指数作差读作百分点,本质是在问增长速度的比较。
(5)用指数求隔年倍数及隔年增长率
隔年倍数=后几年指数/100之积
隔年增长率=后几年指数/100之积-1
例4
2012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北京)
①、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多少倍?
②、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18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析】①、1.061×1.066 ②、1.061×1.066-1
行测类比推理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如果给你两个词,让你分析这两个词的关系,我相信,在不同人的眼里,答案肯定不完全相同的。
然而现在,在这些不同的答案里面,正确的思路却往往只有一种——出题人想的那种。
所以我们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思考的方向必须契合出题人命题方向,必须尽量往常考考点上靠。
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做好题目的关键。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类比推理中的一个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职业关系是类比推理中的经验常识类考点。
考查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用具、工作内容、工作产出、服务对象等。
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1】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解析】
分析题干,作家写书,读者买书,可以把读者理解为作者的服务对象。
A项,顾客是售货员的服务对象,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校长的服务对象不是教师。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是上下级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改革应该是官员的工作内容之一,不是工作对象,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经理和营业员也是构成上下级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答案选 A。
【例2】歌唱家:歌唱:歌曲
A.厨师:烹饪:食物
B.学生:学习:考试
C.律师:法院:案件
D.清洁工:拖把:垃圾
【解析】
分析题干,“歌唱”和“歌曲”构成动宾关系,可组成“歌唱歌曲”短语,而“歌唱歌曲”是“歌唱家”的工作内容。
A项,“烹饪”和“食物”构成动宾关系,可组成“烹饪食物”短语,而“烹饪食物”是“厨师”的工作内容。
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学习”和“考试”不能构成动宾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法院”和“案件”不能构成动宾关系,“法院”是“律师”的工作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拖把”和“垃圾”不能构成动宾关系,“拖把”是“清洁工”的工作用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答案选 A。
类比推理本身并不难,但是如果没能掌握基本的常考考点,那么它也会成为一个拉低分数的黑洞。
毕竟,难度是公平的。
如果简单的题目上拿不到该有的分
数,那就更容易被别人弯道超车。
行测可能性推理双观点题干如何削弱
在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部分可能性推理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
关于加强型和削弱型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其实最主要的一步就是要能分析清楚题干,知道题干在说什么,在此基础上削弱或者加强才会更有针对性。
所以针对不同的题干呈现形式,选项常见的削弱或者加强方式也不同。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题干中存在双观点的情况,并且具体说明如何去削弱。
首先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具体题干呈现形式:“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地震并非人力所能影响或控制,但是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却显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地震频发的原因。
对此,有反对者指出,地震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地球板块运动,从而刺激地震的发生。
但研究人员也强调,虽然板块运动可能会导致地震出现,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非突发性的事件。
”在这个题干中,先是从一项最新的研究得出观点,对此有反对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那么在这个题干中,就存在了两种观点,这样的题目,我们就称为双观点。
这种题干主要也是围绕削弱和加强来展开,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应该怎么进行削弱。
首先分析一下题干,第一种观点认为地震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可以理解为A是由于B;第二种观点,也就是反对者认为地震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可以理解为A是由于C。
如果问题是:下列哪项最能削弱反对者观点,我们直接陈述B导致C即可。
结合一道题目,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例:蛇纹岩土干燥、营养成分低,通常含有对大多数物种来说有毒的镍、铬等重金属元素。
研究人员发现拟南芥属植物的一个种群生长在蛇纹岩土中,这对它们而言是非常极端的环境。
有研究人员分析了这种拟南芥属植物的基因,认为它们是从生长于附近的亲缘属群中“借”了一些有利的基因,以帮助它们应对极端环境的。
但是,有反对者认为这种拟南芥属植物是通过原有基因变异的方式获得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其他植物都是完全独立地通过自然选择进行适应性进化的
B.并未见到生长于非蛇纹岩土中的该种拟南芥属植物通过改变基因的方式获得遗传变异以适应环境
C.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拟南芥属植物中检测出附近亲缘属植物的特征性基因片段,该基因片段增强了对重金属的耐受力
D.未在生长于附近非蛇纹岩土中的植物中发现改变基因的现象
【解析】答案:C。
研究人员观点是生长在蛇纹石中的拟南芥“借基因”来适应环境,反对者的观点是拟南芥是通过“基因变异”来适应环境,削弱反对者的观点,只需要在“借基因”和“基因变异”之间建立联系即可。
A项: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其他植物与论点中的拟南芥植物无关,不能削弱,排除;B项:生长于非蛇纹岩土中的该种拟南芥属植物如何适应环境,与论点中讨论的生长在蛇纹石中的拟南芥植物如何适应重金属含量多的极端环境无关,不能削弱,排除;C项:生长于蛇纹岩土中的拟南芥属植物中检测出附近亲缘属植物的特征性基因片段,并且该基因片段增强了对重金属的耐受力,这说明蛇纹岩土中的拟南芥属植物还是借助生长于附近的亲缘属群体中的有利基因实现基因变异来应对极端环境的,削弱论点,当选;D项:附近非蛇纹岩土中的植物与论点中的生长在蛇纹石中的拟南芥植物无关,不能削弱,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