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 彼得·卒姆托 作品分析共28页
建筑大师彼得·卒姆托作品分析

作品欣赏
…Saint Benedict Chapel 圣本尼迪克特教堂
教堂平面是一个椭圆水滴形。 由室内配置看他的水滴形平面 ,在凸出圆的地方就是神坛的 位置,凸显出神坛的重要性。 室内光线由屋顶下缘的环状高 窗投入,在高窗背面有背板延 伸进入室内,因为背板的分隔 出窗户,在室内四周银色的墙 面反射了高窗所投入的光线, 提高了室内明亮度,并且也让 空间溶解变得更宽敞更没有定 形。室内细长的木柱让空间有 次序性。
被精准切割的洞窟结构构成建 筑正面,大窗和阳台的使用让 好风景一览无余。
屋顶上种上草,使建筑完全融 于环境当中,毫无违和感
景色欣赏
…Thermal Baths Vals
建筑思想 Peter Zumthor
回归材料和空间 寻找建筑的永恒性 形式取决于个性
作品欣赏
…Saint Benedict Chapel 圣本尼迪克特教堂
◎建筑的肌肤----片麻岩顺着它的片纹 方向被切成10种不同尺寸的板材,这些板 材被精致地嵌在钢筋混凝土表面。每三种 不同的板材叠合起来,高度皆为15cm。
建筑材料与细部构造
色彩与光影 …Thermal Baths Vals
顶部的特殊处理和立面上的大面 积开洞,使自然光倾泻进来,营 造出温暖的效果。
功能布局
N
总平面图
…Thermal Baths Vals
◆为保证私密性,建 筑没有设计直接对外 的出入口。旅馆与建 筑由山体地下通道相 连,因此旅馆是温泉 浴场的唯一入口。
彼得卒姆托建筑案例简析图文

□ 作品分析: Vals温泉浴场
主 体 划 分
建筑立面是分开 的,外部光线可以从缝隙
里面透出来
楼板之间留有8㎝宽 的缝隙,用透明玻璃密封
·
□ 作品分析: Vals温泉浴场
采 光 自 然 光
主 体 划 分
体块的结合处形成缝隙,缝隙处以玻 璃覆盖,使得室外光引入室内
□ 作品分析: Vals温泉浴场
他的建筑特点: 1.他的作品并非耸立在各大都市、举世瞩目的大型建筑物之上,而是跑到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 例如阿尔卑斯山区,发挥他的才华。 2.他设计出来的作品,大多数是娇小玲珑,极少庞然大物。 3.不受时间和文化的界限影响。 4.建筑形体简单,其建筑的精髓只有在空间中通过体验材质、光线、细节才能体会。 5. 尊重建筑的周遭环境。
□ 作品分析:圣本尼克教堂
整体平面为水滴形,这一特殊形状显得别致。 入口处位于尖端
□ 作品分析:圣本尼克教堂
室内光线从屋顶 上缘的环状高窗 投入,让整个室 内充满光线。
室内四周银色的 墙面反射了高窗 所投入的光线, 提高了室内的明 亮度。室内细长 的木柱让空间恢 复次序性。
安德鲁•米德把祖索尔的作品誉之为“唤醒感受的建筑”。那 么这种感受是什么呢。评论家认为,对于永恒价值的湮灭,祖 索尔有着一种深沉的羞罪感,他的工作就是要让这种永恒的价 值在价值虚无化的当代重新彰显。因此,祖索尔的作品能够令 人体认和感受到千年经验中遗忘已久的永恒价值。这是一种伟 大的复兴,但祖索尔的复兴并非简单化的复古,在他的工作当 中同时隐藏着先锋主义。 自上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诞生到如今各式流派正名,人们 关注越来越多的是建筑的各种附加属性:符号,寓意,技术, 视觉冲击……在大多数建筑师迷失在着舍本逐末的建筑追求中, 他始终恪守本质,用一种传统而又不失美感的手法,诠释着他 的设计理念:让建筑成为感官感受的窗口,让我们的皮肤长满 眼睛。
解读彼得·卒姆托的建筑世界

望 月 住 宅 ,韦 尔萨 姆 ,格 劳 宾 登 州 ,瑞 士 ,1 9 4年 9 瓦尔斯 温泉浴 场 ,瓦尔斯 ,格 劳宾登 州 ,瑞 士 ,1 9 9 6年
作 态 度 而 一 直 备 受 关 注 。 “ 有 彼 得 ・ 姆 特 f ” 所 卒 et r・ P e Z mt o) u h 的建 筑作 品都 是 强 烈而 永恒 的 存在 ,他 拥 有将 清晰 r
3 彼得 ・ . 卒姆 托所获 主要奖项
卒姆托从业 2 0年 来 ,所 获 的 一 些 主 要 奖 项 : 恩 利 希 ・ 林 建 筑 奖 ,卡 尔斯 鲁 厄 , 1 9 雪 6年 9 嘉 士伯 建筑 奖 , 哥 本 哈根 ,1 9 8年 9 欧 洲 建筑 密 斯 ・ ・ 罗 奖 , 巴塞 罗那 , 1 9 凡 德 9年 9
Ov r e s I f r a i n f 外传 真 e s a o m to n 海
解读彼得 ・ 姆托 的建筑世界 卒
安 娟
( 方工 业 大 学 建筑 工 程 学 院 ,北京 北 1 0041 ) 0
摘 要 :瑞士建 筑师彼得 ・ 卒姆托 是 2 0 0 9年普利 兹克建筑 奖的得 主 ,也 因此吸 引 了全世 界建筑人
士的 关注。本 文介绍 了卒姆托 的 四个主要 建筑作 品 ,对 卒姆托 的建 筑设 计方 法进 行 了分析 ,然后 对 卒姆 托 的三种 建筑 思想进行 了解读 ,从 而我们 可 以更好 地理 解和 学 习卒姆 托 的建筑 。
关键 词 :彼 得 ・ 卒姆托 ,建 筑现 象学 ,极 少主 义 ,批判 的地 域主 义
ours ns ton e ai s
— —
中学 毕业后 ,卒姆 托在 巴塞 尔一所 工艺 学校里 ,学 习艺术 的初 级课程 ,之后 学 习家具 制作 的专业 课程 ,曾经 在纽 约 的普
彼得·卒姆托

瓦尔斯温泉浴场· 室内细部
热气 昏暗 天光 水声 回音
• 细部处理
光线处理
材质的处理运用 ——片麻岩
空间的延伸感
Bruder Klaus Kapelle
克劳斯兄弟礼堂
场地环境
德国【火山】埃费 尔(Eifel)区靠近 Mechernich的地方, 作为对于上帝让他 们活了这么久的感 恩之举。这个礼拜 堂是献给克劳斯兄 弟(Bruder Klaus) 的
设计的立意就是把建筑当成一份礼物,是这对夫妇 感谢上帝恩赐的方式。类似一种盟誓,一种“对所 蒙受的荣耀”还愿的建筑
对于参与者而言,建造是一种奉献和修行的劳动
建筑构造
• 林子里伐了111棵树,创造出类似北美土著印第 安人帐篷似的一种高而斜的形式
版筑水泥
• 小礼拜堂的顶上是开口的,也就是说,雨会迚 来的,在雨落下的地面上,我们灌了一层铅。 在火烧之后,我们在地面浇了一次融铅
回归到更为基本的元素上——空气,水,土,火
用一种几乎元素般的方式,去感受自然的在场。
• 门锁。向下压门把手, 这个环会套在栓上, 门就锁上了
让这空间足够小,好让人可以凝神。
就像在那些古老的乡间教堂那样,只 有开了门,才能看清室内;关上门, 就没有了侧向光源。
• 礼拜堂不是一个宣言,起码我希望,它应该是一 个精确的作品。我的努力就是,我试图尝试着用 基本元素去完成它。对我来说,这就是这个小礼 拜堂的那种感觉。
思考建筑
湖南城市学院 0801401 03,04,27,29
彼得· 卒姆托
(PeterZumthor )1943年4 月生于瑞士巴塞尔的建筑 设计师,早在80年代就为 人熟知了。到了90年代, 他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这些作品有着重建永恒价 值的独特视角,令人刮目 相看。比如瑞士丘尔艺术 博物馆(1990年)和老房 子(1993年),瑞士沙芬 托的古格伦宫(1994年), 瑞士瓦尔斯热澡堂(1996 年),奥地利布雷根兹艺 术博物馆(1997年),等 等。并于2009年,获得普 利兹克奖。
建筑大师 彼得·卒姆托 作品分析

人物介绍:隐居在阿尔卑斯山的建筑大师
位 于 阿 尔 卑 斯 山 脉 的 工 作 室
代表作品分析
Thermal Baths Vals(瓦尔斯温泉浴场)
地理位置
瓦尔斯温泉浴场位 于瑞士格劳宾登州 (Graubünden)瓦 尔斯(Vals)市。瓦尔 斯是位于瑞士阿尔 卑斯山一个狭窄山 谷里的边进村庄,海 拔高度为1 2OOM。
人物介绍:隐居在阿尔卑斯山的建筑大师
Peter Zumthor 就像一位隐士,居住工作于瑞士的山村地区,很 多作品也是建在边进的山村,他对外界的信息洪流幵不十分关注, 如同传统的工匠一般将自己对建筑的思考凝聚到严格执行充满诗 意的作品之中,与其说是质朴或者自然,他更像一个向内探索设 计的典范。 Zumthor的作品类型包括住宅、浴场、教堂、博物馆等,多位于 瑞士阿尔卑斯山附近。他的作品低调且打动人心,被业界称作是 “唤起感觉的建筑”。
功能布局
N
…Thermal Baths Vals
◆为保证私密性,建 筑没有设计直接对外 的出入口。旅馆与建 筑由山体地下通道相 违,因此旅馆是温泉 浴场的唯一入口。
总平面图 入口
平 面 图
功能布局
更衣室 浴室
…Thermal Baths Vals
大厅
入 口
土 耳 其 浴 室
室外浴室
室内浴室
残疾人服务区
作品欣赏
…Saint Benedict Chapel 圣本尼迪克特教堂
作品欣赏
… Art Museum Bregenz(布雷根兹美术馆)
Art Museum Bregenz建于1997年 ,坐落在布雷根茨康斯坦斯湖畔, 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玻璃盒子, 共六层(地下二层,地上四层)。
彼得_卒姆托的建筑分析

• 他的建筑数量 或许还没有国内 一个普通建筑师来得多,其中 最为有名的是在阿尔卑斯山中 的一个温泉Spa。他有30年的时 间在一个偏远的瑞士小镇中做 着手艺活。但就是这位瑞士建 筑师彼得· 祖索尔(Peter Zumthor)成为普利兹克奖第33位 得主,他将获得10万美金的奖 金并被授 予一枚铜质奖牌。颁 奖仪式于2009年5月29日在阿根 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
பைடு நூலகம்
• 与那些明星建筑师不同,这位 低调的建筑师很少出门,不会 在世界各大都市规划高形象项 目。他的工作也很少见诸报端, 他认为必须是第一手的、有经 验的作品才能发表,目前发表 的书面文字主要是叙述性的和 相关现象。 他工作和生活了近 30年,常拒绝找上门来的项目, 专注于自己心爱的工程。
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 卒姆托
布雷根茨美术馆
Part1设计理念
▲布雷根茨美术馆所呈现的建筑内 部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 围合,墙壁上没有额外的装饰,为观 赏者创造出一览无余的整体空间。与 外界的联系除了从墙壁与楼板之间涌 入的自然光线,便没有任何关系了。
三、感知(Sensuousness)
“每个建筑都该为它的地点说些什么,也该为世界说些什么。”
• “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 仔细地思量,寻找到了 独特的建造方式。”普 利兹克奖的九人委员会 这样评价卒姆托,“他 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 性和永恒性——不为一 时的潮流和狂热所侵蚀。 只有当他感到和这个建 筑物之间有着某种契合, 他才会接受这个项目, 这种使命感在当今的建 筑界正在逐渐消逝。而 一旦产生了这种使命感, 他将全心投入,彻底检 视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 个细节,以确保呈现出 最完满的效果。”
生平介绍
• 1943年4月26日,Peter Zumthor 出生于瑞士巴塞尔 (Basel),他的父亲是一位专门 制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时, Zumthor 曾在一位木匠那边以学 徒的身份学习木工相关技术, 因为有这层关系,一般认为 Zumthor 从他的父亲身上学习到 许多事物以及对于材料的了解 等,Zumthor自己也体悟到那种 不畏艰难
彼得·卒姆托:建筑需要被深刻体验细部故事

彼得·卒姆托:建筑需要被深刻体验细部故事要谈彼得·卒姆托,可以先从一套书开始。
《Peter Zumthor: Buildings and Projects 1985-2013》这套装帧工艺精美并且透着一股子低调内敛风格的丛书是对于卒姆托过去诸多作品的首次全面解读。
这五卷华丽的书籍是由卒姆托自己亲自监督并把控着他的编辑Thomas Durisch所完成,内容丰富,阅读感受良好,卒姆托撰写的小品式文章附在每一个项目解读之中,清晰地讲述了他的回忆与他的建筑思考过程。
如果你读过卒姆托过去的著作,你会非常熟悉这一文风和格调,它们简洁耐读,令人回味。
卒姆托曾经在《Thinking Architecture》中写道:为了达到美,我必须独处,必须只做我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别的,因为认出美且能创造美(幸运的话)的独特物质存在于我内心。
另一方面,我想创造的东西——桌子、住宅、桥——必须被允许成为它们自己。
我相信(认为)每件做得好的事物都有个固有的适当的确定其形式的秩序。
这本质就是我想揭示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手头的事件(问题)。
我相信(认为),在前景的精确性和在真实的感官体验中的真正内容,超越了抽象的观点或想法。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卒姆托内心世界的敏感之处。
我们都知道,卒姆托的职业生涯是从木匠学徒开始的,这使得他的作品也都很接近是一个巨大的木工艺品:它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完善的细节以及所使用的材料的品质——他总是在项目阶段中花费不菲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材质。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的建筑创作生涯之中,卒姆托已经完成的建筑项目大约有20个,这当然要比他的同行们少很多,而这几乎可以归结为他对于细节可怕的把控与追求。
彼得·卒姆托:作为一个建筑师,同时也是作者,我不希望书籍这一形式会令我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甚至不能去影响它,我当然想要参与制定自己建筑作品集的内容。
卒姆托一贯对于出版自己的图像作品集非常犹豫,被海德格尔现象学理论影响颇深的他相信建筑是需要亲身体验与经历才能感受得到其触感与氛围的,仅凭图像远远不够。
卒姆托的建筑分析

卒姆托的建筑分析彼得·卒姆托,1943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制作家具的工匠家庭。
卒姆托的建筑作品是瑞士建筑成谅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尊重,这不仅得益于其建筑作品所展现出的纯净形式的魅力以及他对建筑材料精湛的处理技艺,更要归功于其建筑作品所属现的设计师对最终空间效果无与伦比的驾驭能力。
他对待建筑的态度非常接近禅宗:一切都是关于存在、感知、冥思,并且最终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庸俗。
在西方的“明星”建筑师当中,彼得·卒姆托算是个独特的人物。
他与主流保持距离。
他的作品很少,但都经过长时间的设计。
而且它们通常都位于偏远的地方,以至你必须有朝圣者的坚韧才能发现他很少在媒体上发表言论,他更愿意用自己的建筑作品说话。
彼得·卒姆托对待建筑的方式非常接近禅宗:一切都是关于存在、感知和沉思,并最终超越日常生活的庸俗。
i其作品的简洁直接和手工的黑白线条表达,他对建筑近似禅宗的阐释和描述,吸引了我目光。
和很多建筑师不同,卒姆托在我眼中,属于具有诗人气质的一类,他不单单做建筑,还写过几本书,而他谈建筑,也非宏篇巨论那种,都是些个人的感受、细节、氛围、场所等等不为人注意方面的描述,但是也就这一点,尤其是对细节、氛围的着迷,引起了我的共鸣。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并不是一位多产的建筑师,面世作品相对较少,但其作品无一不经过长时间的精心设计,并力求完美,他的许多作品都被业界人士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尽管如此,这位不是“明星”的明星建筑师以前并不是广为人知,直到2009年的普利兹克奖给了这名瑞士建筑师——现年65岁的彼得・卒姆托,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位低调的建筑师。
普立兹克奖的评委会对他做出了如下的评语:“彼得・卒姆特一直以来被全球的建筑师们当作建筑大师而备受尊敬,他的作品也因为其坚定不移、特立独行的工作态度而一直备受关注。
”“所有彼得・卒姆特的建筑作品都是强烈而永恒的存在,他拥有将清晰准确的设计理念通过真实而富有诗意的尺度语言表达出来的杰出才能,使得其作品从来没有停止感动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