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合集下载

(整理)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整理)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3.7.1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7.2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 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 人;3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 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 人;5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

3.7.3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3.7.4 的规定。

3.7.5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3.7.5 的规定经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

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 节的有关规定。

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

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

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消防安全出口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是为了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建筑物,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介绍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

1. 出口数量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面积大小,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数量有具体要求。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每个楼层应至少设置两个疏散通道,保证人员有多个撤离选择。

出口数量不宜过少,避免拥堵影响疏散速度。

2. 出口位置消防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易于寻找和到达的位置,如楼梯口、走廊两端等。

出口应明显标示,避免人员迷失或无法及时找到。

同时,出口位置应与疏散通道相连,确保人员可以顺利离开建筑。

3. 出口尺寸消防安全出口的尺寸也有一定的规定,一般要求宽度不小于1米8,高度不小于2米,确保人员可以迅速通过。

出口门应向外开启,便于人员逃生和消防人员救援。

4. 通道设置除了消防安全出口之外,疏散通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道宽度应符合规定,不能有堆放杂物或阻碍疏散的障碍物。

通道两侧的照明设施应保持畅通,保证在黑暗环境下人员可以顺利疏散。

5. 标示标识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示标识,如“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确保人员可以清晰辨认。

标示标识应采用防水、防火材料,避免火灾发生时损坏影响疏散。

总结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是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

合理设置消防安全出口,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提高火灾发生时的疏散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建筑物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维护出口及通道,确保其畅通无阻,保障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

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

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消防安全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是保障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

一、标准要求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主要包括以下要求:1. 出口位置合理:消防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通道、距离人员密集区域较近的位置,方便人们尽快疏散。

2. 出口数量充足:根据建筑物的规模、人员密度,应设置足够的消防安全出口,确保人员疏散时不会造成拥堵和阻塞。

3. 出口通道保持畅通:出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摆放障碍物或堆放杂物,确保人员可以顺利通过。

4. 出口标识清晰明确: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出口的位置和方向,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

5. 出口门可靠易开启:出口门应采用可靠的开启机构,便于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开启,确保人员的顺利疏散。

二、出口设置实施细则1. 位置合理:消防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主要通道、楼梯间、走廊等易于人员疏散的位置。

对于楼层较高的建筑物,还应设置逃生用的安全通道或逃生梯,并保持畅通。

2. 数量充足: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人员密度,应合理设置出口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个楼层至少要设置两个消防安全出口,确保人员疏散的迅速性。

3. 通道保持畅通:出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或占用通道空间的设施。

同时,通道宽度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确保人员能够安全通过。

4. 标识清晰明确:在消防安全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出口的位置和方向。

标识牌应具备强烈的视觉效果,在黑暗或烟雾弥漫的情况下也能够清晰可见。

5. 门可靠易开启:出口门应采用可靠的机构,如防火门、紧急出口门等。

同时,门的开启方式应简单易懂,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开启,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三、总结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标准对于保障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出口的位置、数量,保持出口通道的畅通,设置明确的标识牌和可靠易开启的出口门,都是确保消防安全出口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关键。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3.7.1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7.2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 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 人;3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 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 人;5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

3.7.3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3.7.4 的规定。

3.7.5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3.7.5 的规定经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

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3.7.6 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 节的有关规定。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范文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范文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范文一、引言火灾是一种严重的灾害,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火灾的发生,并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消防安全出口设置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火灾逃生通道畅通,并防止火势蔓延。

二、设置要求1. 随时可见性消防安全出口应当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清晰可见。

出口标志应当采用明显的符号标志,颜色醒目,能够被人们迅速识别。

出口标志应该在关键位置设置,例如每个楼层的过道入口和楼梯口。

2. 明确指示消防安全出口标志应当提供清晰的指示,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标志上应标明出口的方向和距离,以便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最近的出口。

3. 引导灯光消防安全出口应当在夜晚或者其他低光环境下能够识别。

为此,消防安全出口标志应当配备适当的引导灯光,以确保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并安全撤离。

4. 充足宽度消防安全出口的宽度应当足够宽敞,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顺畅地撤离。

通常,出口的宽度应当不小于1.2米。

如果是紧急撤离的场所,如剧院或体育场馆,出口的宽度应当更大,以容纳更多的人员。

5. 不受障碍物阻挡消防安全出口的通道应当清除任何阻碍物,如家具、箱子、杂物等。

通道中不得放置可燃物品,以防止火势蔓延。

消防安全出口通道应当保持干净整洁,方便人员快速撤离。

6. 能够顺利开启消防安全出口的门或者其他开启机制应当能够顺利开启,不得存在结冰、堆积物挡住或者其他故障。

消防安全出口的门应当配备易于打开的把手或者推拉机制,以便人员在逃生时能够迅速打开。

7. 通风良好消防安全出口通道应当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保持通道内的空气清新,并防止烟雾和有毒物质的积聚。

通道内应当设置适当的通风口或者通风设备,以保持通道的通风质量。

8. 监控与维护消防安全出口应定期进行监控与维护,确保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检查出口标志是否清晰可见,灯光是否正常,通道是否畅通等。

如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证消防安全出口的功能完善。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范本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范本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突发情况下的安全,确保建筑物内人员迅速疏散,减少火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制定本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范本。

第二条本范本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内的消防安全出口配置。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等应当按照本范本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

第二章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第三条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原则:安全、疏散迅速、明显标识、无堵塞障碍。

第四条消防安全出口应尽量短、直,减少拐弯和坡度,限制水平疏散距离在一定范围内,便于人员迅速疏散。

第五条消防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或者平面距地面1.8米以上的地方,并保持万无一失的通畅。

第六条消防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包括标准的疏散指示牌、发光标志和应急照明设备等,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找到出口。

第七条消防安全出口应设置无障碍,不得堵塞或者设置大门、栏杆等,以确保人员能顺利通过。

第八条消防安全出口的组织和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消防法律法规执行,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

第三章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第九条消防安全出口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面积、人员数量和消防安全出口的布置原则确定。

第十条消防安全出口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根据使用人数的不同,消防安全出口的宽度应适当增加,具体要求如下:1. 人员小于100人,出口宽度不小于1米;2. 人员100-200人,出口宽度不小于1.2米;3. 人员200-300人,出口宽度不小于1.5米;4. 人员300-500人,出口宽度不小于2米。

第十一条消防安全出口应设有逃生楼梯、逃生平台、逃生通道或者紧急避难区等,以供人员疏散和逃生。

第十二条消防安全出口的门应采用阻燃材质制作,防火等级不低于二级,门扇宽度不小于0.9米,门扇宽度低于1.2米时,应设置防火门;防火门应装有自动关闭装置,并能自动关闭,不得堵塞或者占据通道。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If you treat every day in your life like the last day in your life, your life will be more exciting.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3.7.1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7.2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 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 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 人;3 、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 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 人;5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

3.7.3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7.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3.7.4 的规定。

3.7.5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3.7.5 的规定经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

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消防安全是重要的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措施,并且保证被困人员能够安全逃生。

出口是消防安全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出口设置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逃生的顺利进行。

在如何设置消防安全出口方面,有以下要求:1. 出口位置合理。

消防安全出口应该设置在建筑物布局中最容易被人类寻找到的地方,如常用的通道、走廊和楼梯间等。

同时,在设计时要避免设置出口在临街、沟渠、高墙或消防车辆无法直接接近的位置。

2. 出口标识清晰。

出口标志应当使用明显的标识和标牌,标识和标牌要清晰可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寻找到。

标识的颜色一般采用保安绿色或者醒目的红色,字迹要清晰可辨。

3. 出口通道畅通。

出口通道应该保持畅通,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如箱子、堆积物、狭窄过道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迅速、顺利地逃生。

4. 出口门设施完善。

出口门应该具备防火、防烟、防盗的功能,门的材质要符合防火要求。

出口门要设有紧急开启装置,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人们可以轻松打开门逃生。

5. 出口照明充足。

出口通道和出口门的照明设施要保证充足,消防安全出口的照明灯具应当采用防水、防爆等特殊设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还能正常工作。

6. 出口宽度符合要求。

根据建筑的人员密度,出口的宽度应该符合相关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通过。

一般来说,宽度要满足人员逃生所需的最小宽度。

7. 出口数量和布局合理。

建筑物的设计应该合理安排出口的数量和布局,保证每个区域都可以尽快找到出口。

大型建筑物或者人员密集的场所,需要设置多个出口,以便人们能够分散逃生。

8. 出口应在不同楼层设置。

建筑物的不同楼层应该设置相应的消防安全出口,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快速逃离楼层。

9. 出口逃生通道应长而直。

消防安全出口的逃生通道应该尽量保持长而直,避免弯曲和复杂的通道设计,减少人员疲劳和混乱的可能性。

10. 出口应有应急疏散指示标志。

除了出口标识外,还应在逃生通道的关键位置设置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指明逃生的方向和路径,避免人们因为迷失方向而耽误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