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人机结构设计技术的讨论《免费》
固定翼无人机的设计及控制研究

固定翼无人机的设计及控制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无人系统,然而不同类型的无人机也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难点。
其中,固定翼无人机是一种最基础的无人机类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和优化固定翼无人机的设计和控制手段,进一步拓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并提升无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设计主要涉及到机身、机翼、尾翼、推进器和传动机构等方面,其中机身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他附加设备提供固定的安装点,尤其是电池等重要组件。
机翼则是固定翼无人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通常具有较小的扭转和变形,承担起机体的重量和气动力的支持,并起到起飞和降落的关键作用。
尾翼是固定翼无人机的另一重要组件,它通常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个部分,主要利用浮力和力矩控制机身的姿态和方向。
推进器则主要负责固定翼无人机空中推进和稳定,同时还能影响机体的姿态和方向。
最后,传动机构则主要包括电机、电调、螺旋桨等关键部件,它们的设计和动力系统的匹配是决定固定翼无人机最终性能的重要因素。
二、固定翼无人机的控制技术与常规的飞机相比,固定翼无人机需要更加精密的控制,以维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通常,固定翼无人机的控制技术可分为飞行控制和姿态控制两个部分。
飞行控制主要由机载计算机控制,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无人机在空中的航向、高度和速度等参数,从而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
常见的飞行控制手段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其中,PID控制基于机体的飞行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进行补偿,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控制,并且易于实现和调整。
模糊控制则根据机体的运动状态和响应能力进行自适应控制,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噪声干扰。
神经网络控制则利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预测和控制,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无人机,但是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姿态控制则主要由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等传感器组成,它们可以测量无人机在空中的角度和方向,从而判断机体的姿态和方向。
无人机设计原理范文

无人机设计原理范文
《无人机设计原理》
一、无人机的基本结构
无人机是一种运用无人操控的飞行器,它可以自主的执行一定任务而不需要任何人的控制或者干预。
无人机一般包括机身部件、动力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发射机和跟踪设备等几部分构成。
1、机身部件:
无人机的机身部件包括机翼、机头、机身及其他构件等,是飞机的主要部件。
机翼是构成无人机的主要结构,通常由木质或者塑料制成,具有可变形的特性,可以更好地调整飞机对空气的压力等方面。
机头的作用是保证飞机可以顺利的飞行,它一般是用金属或者塑料制成,具有高精度的导航功能。
机身是由木质或者塑料所构筑,它可以带动电路板、传感器、控制系统、发射机等设备,而且可以容纳动力系统和电池等重要部件。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是无人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动力来使无人机飞行。
一般来说,动力系统由发动机、螺旋桨、发动机燃料系统、电池或影响等构成。
发动机是无人机的主要部件,它可以提供动力使无人机升空或者飞行,一般来说,发动机可以选择电动发动机或者柴油发动机。
螺旋桨也是无人机的重要部件,它可以将发动机提供的动力转换成飞机的垂直和水平移动。
固定翼无人机设计及性能分析

固定翼无人机设计及性能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工具。
而固定翼无人机由于其稳定性和长时间飞行的特点,成为无人机设计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本文将讨论固定翼无人机的设计要素以及性能分析。
一、固定翼无人机的设计要素1. 机身结构固定翼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对其飞行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机身采用轻质复合材料或铝合金制造,以减轻无人机的重量。
此外,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和翼型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空气动力学特性,以提高飞行效率和稳定性。
2. 翼展和翼载荷翼展和翼载荷是固定翼无人机的重要设计要素。
翼展决定了无人机的机翼气动特性,较大的翼展通常具有较好的升力性能和稳定性。
而翼载荷则与无人机的飞行任务密切相关,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翼载荷配置,以实现最佳性能。
3. 推力和动力系统推力和动力系统是固定翼无人机的关键设计要素。
一般情况下,推力可以通过内燃机、电动机或者喷气式发动机来提供。
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需要考虑到无人机的重量、速度和续航能力等因素,以满足飞行任务的要求。
4. 载荷和传感器无人机的载荷和传感器系统是其应用领域的重要部分。
不同的任务需要搭载不同类型的载荷和传感器,如高清摄像机、红外传感器、多光谱相机等。
合理的载荷和传感器配置能够提高无人机的任务执行能力和数据收集效率。
二、固定翼无人机的性能分析1. 飞行性能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包括速度、续航时间和载荷能力等。
速度取决于动力系统的选取和外部环境的条件,续航时间则与飞机重量、动力系统的效率以及可以携带的燃料量有关。
载荷能力则取决于机身结构和翼载荷等设计要素。
2. 遥感能力固定翼无人机在农业、环境保护、测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对地面进行精确测量和数据采集。
优化遥感能力是提高固定翼无人机性能的关键。
3. 协同作战能力固定翼无人机还可以搭载武器系统,具备协同作战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效果,减少风险。
无人机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无人机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了现代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
无人机系统复杂度高,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一、无人机系统设计无人机系统的设计以任务需求为基础,包括载荷需求、飞行高度和速度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架构设计无人机系统的架构设计要考虑载荷需求、互联性能、应急故障处理等因素。
系统主要包括无人机、地面站、终端设备等部分。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各部件的功能,以满足任务需求。
2. 无人机结构设计无人机的结构设计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轻量化。
在材料选择上,需要兼顾轻量化和硬度要求,例如复合材料等材料。
飞行平台的设计要根据任务需求和实际环境条件来确定。
3.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核心部分,包括飞控单元、传感器、通信等。
这些部分要配合地面站,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飞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以及对不同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二、无人机系统优化无人机系统优化主要是针对各种因素对系统进行改进,提高系统性能。
以下是几个需要优化的点。
1. 电力系统优化电力系统的优化是提高无人机续航时间和作战半径的一种方法。
最近涌现了很多新型电池技术,例如半固态电池和超电容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无人机电力输出和电池寿命,以及减少充电时间。
2. 通信系统优化通信是无人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无人机需要与地面站和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通信系统的优化包括信道优化、信号强度和稳定性提升等。
此外,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3. 自主飞行系统优化自主飞行系统是无人机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实现无人触发、自主执行任务等。
自主飞行系统的优化需要通过计算实现独立飞行和控制。
由于系统复杂度较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编写完整的程序库。
总体来说,无人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架构设计、电力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等。
新型无人机的设计与制造

新型无人机的设计与制造
一、新型无人机的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任务执行效率,提高人类的生活便利性,减少人力的
投入,新型无人机的研发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新型无人机能够对施工、灾害救援、安全管理、教学等任务进行有效的支持,也帮助解决人类
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从而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二、新型无人机的设计
(1)新型无人机的结构:采用变翼机型设计,在机身上设置4个翅膀,每个翅膀可以独立操作。
通过控制翅膀的运动来实现机身的姿态控制、悬停以及水平移动等。
(2)动力系统:采用高性能电机驱动,通过变频技术实现自动控制,可以使机体在空中保持一定的稳定,并可以高效的执行任务。
(3)传感器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来实现机体的精准控制,包括
GPS定位系统、超声波定位仪、磁强计、陀螺仪等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搭
配彼此协作,实现一个安全、精确的飞行控制系统。
三、新型无人机的制造
(1)购买原材料:新型无人机的制造需要购买各种原材料,包括:
机身材料、电机驱动系统、传感器系统等。
浅议无人机机翼设计与制造

无人机机翼 由几部分构 成 , 分别是左 、 右外翼和 中翼三个部件 , 保障。 这三个部分要分别制造 , 然后结合成为一个 整体 。机翼设计及制造 4 机 翼 制 造 工 艺及 流 程 是一个 系统 而复杂 的工 程 ,设计 及制造人员要按照规范 的流程 , 使 4 . 1 机翼 的壁板采用 真空 固化 的方 法保 证成型 ,首先要 固定壁 用先 进的技术 和工艺 , 做好玻璃钢 蒙皮成型和梁 、 肋、 接头 、 蒙皮 间 板的外 蒙皮 , 将蜂窝胶接在壁板外 蒙皮 上 , 开始第一次 的固化 , 蜂窝 的装 配胶接和灌注发泡工作 。 无人 机要求要采用轻质且强度较大的 上粘合壁板 内蒙皮之后第 二次进行真空 固化 。 经过两次 固化使机翼 材料 , 机翼 表面要光 滑呈流线型 , 要保证 满足无人机J l  ̄J r 升空 的各 表 面十分光滑 , 有助于提高 机翼 壁板成型 的强度 和刚度 , 提高部 件 种条件 , 提 高了飞机 的性 能和美观性 。 的质 量 设 计 与制造
曹 志伟
( 佛 山市安 尔 康姆航 空科技有 限公 司, 广东 佛 山 5 2 8 0 0 0 )
摘 要: 机 翼是 无人机 主体 结构中最重要 的部分 , 做 好无人机机 翼的设计与制造有助于保证无人机的 生产质量 。无人机 的机翼设计 涵盖 多方面 内容 , 包括翼 型精度 、 互换性、 重量等都要作为机翼设计和制造的考虑 因素 。机翼 的制造 工艺决定 了机 翼的质量和性能 , 提 高 机翼设计与制造水准有助 于提 高无人机的整体性能 , 进而保证其在专业领域 的需要 。首先对无人机机 翼的结构和设计制造要 点进行 了分 析, 介 绍了机翼 结构设计及制造 的工艺, 最后以玻璃钢蜂 窝夹层 结构机翼为例 , 介绍 了无人机机翼的制造工艺。
探讨小型无人机的机械设计

探讨小型无人机的机械设计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无人机技术在持续发展中也取得了进步,成功设计开发出多类型的无人机产品,无人机在土地测绘、航海、工农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而设计工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将更多的新假想融合到无人机设计工作,以进一步丰富其功能,实际使用中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本课题主要从硬件的机械设计方面入手探究小型无人机的设计思路,主要围绕一种可折叠式小型无人机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硬件设计和优化方案,并对无人机机械设计的优化方向做出合理预测,以供同行参考学习。
关键词:小型无人机;可折叠式;机械设计;硬件优化引言小型无人机有造价及运行成本“双低”、机动性强、设备搭载多样化等诸多优势,故而其在很多很多领域的应用情况得到了广泛关注,能执行测绘,勘探、灾害监测、航拍等诸多任务,尤其时人们无法抵达的遥远或危险区域内使用更是体现出很大价值。
而关于小型无人机的机械设计始终是产品设计领域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1 小型无人机的机械设计理念分析在业内,小型无人机又被叫做空中机器人,其具体是指小型自主化飞行无人机系统,主要由软件、硬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其功能影响着无人机性能发挥程度及现场应用效果。
怎样由硬件系统层面上进行设计优化是无人机在实现小型化历程上必须处理的一个现实问题。
小型无人机产品的硬件机械设计理念应从如下几点进行分析论述:无人机全机的体积;生产材料的自重;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全机现场操作使用的便捷性;全机的自主化处理能力;机身构造对客观环境条件体现出的适应能力;后期管理实践中维修的便捷程度。
怎样设计制造出自量轻盈、形体微小、操作过程简单、带载能力高、集成度强、对现场作战环境要求低及适应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的小型无人机设备,是新时期下相关设计人员职业生涯中孜孜不倦追求实现的共同目标[1]。
关于小型无人机本体在使用范畴及用途方面涉及的机械设计理念,是要在确保其发挥最基本飞行功能的基础上,对多种环境条件表现出较高的普适性,进而执行更多任务,体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无人机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无人机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无人机)是一种没有人搭乘的飞行器,通过遥控或预先设定的飞行路线来实现各种任务。
在过去的几年里,无人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人机机械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是实现其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无人机机械结构的设计较具挑战性,这是因为它需要兼顾飞行器的轻量化和结构的坚固性。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构造无人机的机械结构。
轻量化是无人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较轻的负荷可以使其在空中更加灵活和高效。
然而,在追求轻量化的同时,还必须确保机械结构的足够强度和耐久性,以确保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结构失效的情况。
因此,设计师需要仔细选择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材料组合和处理以满足这些要求。
其次,在无人机的机械结构设计中,优化的目标是实现重量的最小化和结构的最大化,以提高机械性能。
为此,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和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设计领域。
通过这些工具和技术,设计师可以对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参数进行模拟和测试,以选择最佳的结构方案。
例如,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对机械结构进行应力和变形分析,以评估不同设计的性能,并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
此外,在优化过程中,设计师还可以采用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以寻找最佳的设计参数组合,以提高整体性能。
同时,无人机的机械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其功能和任务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在设计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用于侦察和监视任务的无人机通常需要具有较长的航程、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大的载荷能力。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来确定无人机的机械结构形式。
例如,采用固定翼设计的无人机通常具有较大的翼展和机翼面积,以提供足够的升力和稳定性;而采用多旋翼设计的无人机则更适合于需要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的任务。
此外,无人机的机械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可维修性和可替换性。
由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或损坏,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机械结构的可维修性,以确保在需要时可以更换或修理受损的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无人机结构设计技术的讨论作者:何景武范曼华张晓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摘要:从无人机同有人机的设计、研制、经费及使用维护等多方面出发,进行对比分析,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无人机同有人机在结构设计上的差别,分析无人机结构设计的特点,最后具体地说明了需要加强研究和值得关注的无人机结构设计技术。
关键词:无人机结构设计一、前言无人机同民用飞机、军用飞机等有人机相比,在飞机的使用要求、任务使命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无人机在总体设计、气动特性要求及结构完整性设计要求等方面同有人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
因此,不宜直接将民用、军用等方面的有人飞机的结构设计思想完全照搬地应用到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当中,而必须根据无人机研制的具体要求和特点进行无人机的设计和研制。
当然,无人机同有人机相比也有很多共同的特性,因此,在无人机的研制当中也有必要参考有人机多年的研制经验和成熟的研制技术。
如何把握好无人机同有人机在结构设计上的差别,在满足战术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经济的、合理的无人机结构是当前无人机结构设计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由于没有驾驶员生理条件的要求,无人机飞行性能的可设计空间非常之大,起飞着陆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由此,导致了无人机门类的众多,各式各样的无人机,各种用途的无人机相继问世。
由于无人机门类的众多,使得无人机的分类问题难以给出明确的定义,也使得总结无人机的研制规律难度增加。
本文根据目前已知的国内外无人机的研制情况和使用情况,对比有人机来分析无人机的特点。
在总结、分析无人机结构设计、研制及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力图说明一些有关无人机结构设计的思想、规律和特点,讨论无人机机体结构的设计技术;同时较为深入地分析无人机同有人机在结构设计上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具体地说明了需要加强研究和值得关注的无人机结构设计技术。
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固定翼类的无人机。
二、无人机的特点分析据统计,在有人驾驶的战斗机上,飞行员的体重占飞机有效载重的15%,与飞行员相关的救生系统、座舱环控系统、氧气冷气系统和电子支援系统等也占据了飞机相当部分的重量和研第二届无人机发展论坛论文集设计与技术制经费。
对于无人机,则不需要这些系统和装备,或可以适当地进行减免。
这样,飞机结构就会省出很多空间,结构的布局和机载设备的安排就可以重新考虑。
由于人的生理原因,新型战斗机的过载一般限制为lOg,而对于无机,其过载可达209或更多,所以,无人机结构在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放宽一些限制,包括:速度、高度、过载、航时等,机动性能也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无人机上,由于没有驾驶员,所以也不需要座舱及相关设备,这样就可以缩小飞机的外形尺寸。
据计算,性能相同的无人机和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尺寸可减小约40%。
有人驾驶飞机的价格,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倍的增长。
F一22飞机的单价达到了1亿美元。
至于轰炸机,价格更是惊人了。
像B一2隐身轰炸机,它的造价是4.5亿美元。
而无人机的价格普遍低于有人机,有的降低三分之一,有的可以说是一个数量级。
在飞机的外场使用、维护方面,统计表明,一架战斗机在其整个寿命期的维护费用是该机购买价格的六倍。
而无人机,特别是无人战斗机,则可以长期保存在仓库里面,可以在仓库里放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这样,使用维护费用可大大减少,据军方估计可以减少80%。
由于飞机长时间地存放在仓库里所以飞机使用的频次较少,这样飞机使用的重复载荷导致的机体结构的损伤也就大大地降低。
在飞行方面,无人机的训练跟有人机不太一样。
对于有人机,飞行员必须驾驶飞机到空中去飞,飞一次就要几万美元,这里包括飞行员保养、各种油料、地勤人员工作、场站管理人员配合等多方面费用。
而无人机则不同,操作人员(相当于飞行员)可以在虚拟的座舱里面进行训练。
因为人不在飞机上,“驾驶员”是在操纵键盘,这样,就可以使用虚拟的训练系统,所以费用大大减少。
对于无人机,一个操作员可以同时控制几架甚至数十架的无人机,而有人机的驾驶员则不可能在空中一个人开两架飞机。
所以可以减少对飞行员的培养,这个费用也就大大地减少。
所以说无人机的使用费用和维护费用是很低的,同时无人机还避免了参战人员的伤亡。
无人机除了尺寸小、重量轻、速度快等特点外,还具有升限高、价格低、使用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无人机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起飞(发射)和降落(回收)。
由于飞机上没有驾驶员,无人机可以长时间地进行续航,少则几天,多则几十天;可以超长距离地进行续航。
无人机可以根据某一军种的需要研制特殊型号的飞机,即专用无人机;也可以跟据需要研制出一机多用的机型,以适应战场变化的需求。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随着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无人机上安装大气层截击导弹,可截击在助推段飞行的弹道导弹。
在无人机上安装先进中程窄对空导弹、高速火箭导弹,就可以对敌方飞行器进行空中拦截打击。
无人机携带攻击性武器,还可对纵深之敌和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目前先进的无人机可以在数千里之外的地面控制人员的操作下发射火箭,这就使无人机具有了很强的攻击性。
虽然无人机与有人机相比,具有价格低廉,机体小,机动灵活,起飞不受限制,无人员伤亡,空勤保障简单,必要时可与敌同归于尽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弱点和不可靠的地方。
经验表明,目前无人驾驶战机的“综合素质”还不敌那些服役二三十年的有人驾驶战机。
统计表明,每10万小时飞行时间内,有人驾驶战机坠毁两次,而无人驾驶的“捕食者”是43次,“全球鹰”是167次。
在技术上,因无飞行员,且机载系统复杂,也给其飞行带来不便。
当出现故障时,无人机本身不能排除故障,也不能作出瞬时调整,而通常要返回基地,所以较容易发生摔设计与技术第二届无人机发展论坛论文集机事故。
由于无人机自身携带的传感器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离机的各种传感器来获取信息,这就存在着一个大量信息流如何管理的问题。
另外,无人机与操纵人员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和变化的程度要比有人作战飞机复杂得多。
一方面要求机载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要有安全可靠且冗长的数据链。
另一方面对操纵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操纵人员不仅要监控飞机的飞行状态,适时改变航向,更重要的是,必须在关键时刻从“控制中心”发送动作指令,使飞机能够实时决速地机动或攻击。
在战术上,无人机执行任务时,无法及时判断地面真假目标,遇到空中威胁时,不能做到先机制敌或改变航线。
虽然实施高空侦察,但有时为了拍摄准确图像,通常要实施低空侦察飞行,易被地面火器击中。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和航线一般比较固定,即使改变航线,也得进行大角度爬升,这就给敌方提供了有利战机。
另外,与其它飞机机载电子侦察系统一样,无人机在使用中受天气、烟雾、伪装和电子干扰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失去作用。
目前,无人机还不能完全代替有人驾驶飞机,而无人机独有的性能也是有人驾驶飞机不能替代的。
例如,无人机可在核、生、化环境下执行探测任务,可作雷达诱饵和靶机使用。
无人机结构形式简单、造价低、易于研制、便于维护,这些特点也是有人驾驶飞机所无法实现的。
因此,无人机发展的领域主要是针对有人机和卫星所难以达到的应用领域。
而随着无人机研制技术、研制水平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无人机将可以取代部分有人机或卫星的应用领域;或对有人机和卫星的应用领域进行补充,更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无人机的结构设计这里所说的无人机结构主要是指无人机的机身、机翼、尾翼、起落装置(发射回收装置)、操控装置等各飞机部件及各装置(系统)的结构部分。
前面对无人机特点的讨论,说明了无人机同有人机在设计上、使用上及研制要求上的一些差异。
正是由于考虑到无人机同有人机的这些差异,使得无人机的结构设计、研制和使用维护等方面具有了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对于无人机,由于机上没有驾驶员,不存在人的生理环境要求,因此在机体结构的安全要求、结构形式及结构的强度刚度要求等方面可作适当地调整,可以把结构设计的较为简单、轻(方)便和灵巧。
同有人机相比,无人机的结构设计、研制及使用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无人机结构设计要求上同有人机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安全系数的选取、安全裕度的控制以及总体设计参数的确定。
由于无人机上不需要安置座舱及其相应的设备,飞机的主体结构可以根据飞机的外形及强度、刚度的需要,尽量地使用简捷的结构形状和明确的传力特征。
由于各种管路、油路、气路及电缆等相对较少,且传递路线较为直接,所以,结构件上的各种开口、开槽也就相对较少。
因此,无人机的结构分析计算的准确性相对较好。
目前的无人机多数为侦察、监视、通信类无人机,属于低速飞机或亚声速飞机,所谓高速无人机一般也是指高亚声速的无人机;再考虑到无人机的使用方式比较规范,机动情况相对较少,所以,无人机的载荷情况和载荷大小可以相对确定的较为准确。
另外,由于无人机结构相对简捷,零部件的外形较为规范,.这样也给零部件的工艺设计及机械加工带来了一些方便,可以较好地保证零部件的生产质量。
总体来说,在无人机结构的设计当中,可确定的因素较多,各种因素对结构的影响相对更加明确,所以,无人机结构设计的安全系数完全可以取得低一些。
综合以上诸多因素的考虑,无人机结构设计中各种安全系数的取值普遍要比有人机低一些。
对于一般的载荷情况,有人机通常取1.5,而无人机通常可以取到1.2~1.3或更低一些。
无人机应按使用载荷进行设计。
至于安全裕度,有人机由于结构的复杂性、载荷的复杂性及使用的复杂性,导致飞机结构安全裕度的分散性较大,结构的个别地方强度裕度很紧张,而有些部位强度裕度却很大。
对于无人机来说,由于结构相对简捷,传力形式较为明了,零部件外形较为规则,所以设计时对结构的各方面的裕度储备较容易控制,减少了结构安全裕度的分散性,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各部分结构件的效能和功能,减轻结构重量。
通常,对于无人机的大多数金属结构件的强度裕度可以控制在0.10,---0.15以内;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强度裕度可以控制在0.20以内。
当然,如果考虑到型号以后的改型和发展,也可以在结构设计时预留较多的强度裕度储备。
影响无人机结构设计的总体参数很多,而关系较大的莫过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发射速度、着陆速度(回收降落速度)、飞行高度和过载。
由于无人机上不需要驾驶员,所以影响结构设计的总体参数主要是根据无人机的战术技术要求来决定。
由此,无人机结构的可设计范围大大超出了有人机的设计范围。
当然,如果要设计超常规性能的无人机,也会增加了一些无人机结构的设计难度。
2.无人机的结构设计为了突出其简捷的特征,可以把几个零部件设计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这样可以减少结构的连接件、紧固件,从而减轻结构重量,减少结构应力集中区域的个数,从而也就减少了机体结构的关键危险部位的个数,简化了机体结构的维护和修理。
采用整体结构设计技术,还可以保证结构强度、刚度特性的连续性,简化飞机的传力关系,易于对结构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易于实施一些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从而可以更精确地进行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