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造型元素

• 3、运动形成了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 这些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的变化在电视画 面中具有不同的感情意味和艺术表现力。 速度快的运动,给人以热烈、紧张、欢快 豪迈、急切躁动感觉;速度慢的运动,表 现凝重、沉静、抒情等视觉效果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4、被摄主体的运动是场面调度和运动摄像 的内在依据和外在表现。运动形式和轨迹 决定了拍摄方向、高度、机位。在某种程 度上,主体运动决定了机位设置、开机时 间和场面调度。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5、通过个性化、特色化的动作可以反映人 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 6、对被摄主体运动的造型要借助与电视画 面的框架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物体 的运动是与框架结合的运动,这就涉及到 运动的线路与框架的关系问题,运动不同 的景别、高度和方向来创造新的造型和运 动之美。
• 与全景相比,中景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 间次要,内部结构线条清晰,变得主要。 必须注意抓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 动作,注意随中心点变化而变化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四、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 体局部的画面。
• 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和眼神已经成为表 现的重要方面。注意形象的真实性、客观 性、科学性。由于景深的限制,对聚焦的 要求严格。画面简洁,色调统一,避开背 景中明亮夺目的物体。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五、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 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 作用:从细微处揭示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放大 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创造视觉张力。
• 通过镜头来揭示事物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 • 人物内心世界的思想活动和意念 • 与远景注重“量”的表现相比,特写更讲究“质”的表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培训课件

富的视听体验。
画面剪辑技巧
剪辑原则
画面剪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如保持画面连贯、节奏紧凑、符 合逻辑等,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
果。
剪辑技巧
在画面剪辑中,可以采用转场效果、 变速、跳剪等技巧,以突出重点、 营造氛围、表达情感,使画面更加 生动有趣。
剪辑实践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节目类 型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剪辑技巧, 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节目效果。
02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点
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高效、灵活、易操作等优点,可以快速地对素材进
行浏览、剪辑和修改,支持多种特效和音效处理,能够满足电视节目制
作的各种需求。
03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
非线性编辑系统广泛应用于电视新闻、专题片、广告、电视剧等节目的
后期制作中,它能够提高制作效率,提升节目质量,为观众带来更加丰
步骤三
模拟实践:在观摩和学习的基础上,模拟实践操作,尝试 运用所学的摄像造型元素进行拍摄练习,并不断调整和完 善自己的技能。
步骤二
观摩与学习:观看所选案例,认真分析其中的摄像造型元 素,学习如何运用光线、角度、色彩、构图、运动镜头等 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步骤四
反馈与改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及时获取他人的反馈和 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拍摄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个人的 摄像水平。
运动与静止的结合
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式,动静结合,增强画面表现力。
03
电视摄像的实践技巧
拍摄角度的选择
平角度拍摄
仰角度拍摄
俯角度拍摄
适用于表现平等、稳定、 严肃的主题,如新闻报
道。
强调高大、雄伟、庄严 的形象,如建筑、山川。
适合展现广阔、渺小的 场景,如城市风光、自
第二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第2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电视画面景别、画面构图形式元素(线条、形状、光线、色彩、影调)、拍摄角度、画面(内、外)运动和画面长度。
它们的统一运用、共同组构而形成电视画面的特定语汇,构架和完善了电视画面的自身系统的规律性和艺术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在画面造型的创作过程中,共同完成画面构图、内容表达和信息传播的任务。
第1节电视景别景别的选择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缩进则图像变大景别变小,距离拉远则图像缩小景别变大。
另一方面,在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不变情况下,镜头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镜头焦距越短,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不同,表现内容和公用均不同。
1、远景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
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
细分为:大远景和远景。
大远景——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
如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
特点:开阔、壮观、有气势和有较强的抒情性。
远景——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战争、群众集会、田园风光。
画面中人体隐约可辨但难分外部特征。
特点:开朗、舒展,一些宏大形体的轮廓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清楚。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的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
电视片中常以远景作为开片、结尾或过渡镜头。
注意事项:由于电视屏幕较小,,远景的表现力在屏幕上有所损失,要求摄像者处理远景画面时删繁就简,目的性要强;同时,画面时间长度要足够充分,拍摄时摄像机的运动也不宜太快;一般不用前景。
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远景画面特点是开朗、舒展,一些宏大形 体的轮廓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清楚。
适于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 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田园风光等,画面中 人体隐约可辨但难分外部特征。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二节 拍摄角度
第一章 电视画面
画面特征和意境: 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画面生动有较 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起到分出主次,突出两者之一的作用。 有利于安排主体与陪体。
第二节 拍摄角度
第一章 电视画面
3.背面方向拍摄 背面方向拍摄是以被摄对象的背后即正后方 进行拍摄。 画面特征和意境: 画面表现的视向与被摄主体的视向一致, 给人强烈的主观参与感。
第二节 拍摄角度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具有不确定性,有悬念,引起想象。 利用人物的姿态动作表现心理活动。
第二节 拍摄角度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对某一具体被摄对象来说,将拍摄方向和 拍摄高度,与景别的变化三者结合起来,将会产 生一系列不同视角,形成一系列不相同的画面形 象。
第二节 拍摄角度
第一章 电视画面
三、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1.客观性角度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电视摄像
任金洲 高波 著
授课教师:宋克
电视摄像
第二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第一章 电视画面
本章内容提要
• 景别是电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之一。 • 画面造型的新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摄角
度的独特。 • 运动,使得电视画面成为一种动态构成,
电视摄像成为一种动态造型艺术。 • 构图是将各种造型元素加以组织以构成画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第一章一、电视画面的概念: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进行拍摄和制作,电视屏幕显现的电视图像。
就电视摄影而言,就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二、电视画面的特性:1、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三、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1、表现具象2、表现运动3、运动表现四、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1、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性创作除外,如有意识偏色等)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第二章(重点)一、景别的概念: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二、电视景别的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电视摄影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
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
三、景别的分类及概念:1、远景: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2、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4、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5、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四、拍摄高度概念及包含的三种不同情况:1、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
2、其中包括三种不同情况:平角、俯角、仰角。
五、拍摄方向概念:拍摄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周360度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背面或侧面。
(28页图)六、光线性质:直射光线、散射光线、混合光线七、色彩基调概念及形成因素、形成方法:1、概念:所谓色彩基调,即指在电视影片、电视节目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
2电视摄像造型PPT课件

画面基本元素 电视摄像造型手段 光学镜头的运用 固定画面 运动摄像 电视场面调度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电视画面语言
(一)画面构成
• 成分构成:主体、陪体、前景、背景 • 要素构成:影调、色调、光线 • 成分构成是画面的组成部分,协同构成画面的
整体。 • 元素构成是对画面整体不同特性的表述,独立
完成对画面构成的描述。
3
一、电视画面语言
主体:
• 它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的主要体现。 • 它是画面结构的中心。 • 主体可以出现在画面的任何位置,但是一定要鲜
明突出。
4
一、电视画面语言
5
一、电视画面语言
突出主体的方法:
• 明暗法:通过对画面良好的用光控制,实现画面 明暗反差的对比,以突出主体。
36
一、电视画面语言
(2)动态构图是指电视画面造型元素与结构连续 或间断发生变化的构图形式。
获得动态构图的五种方法 动态构图特征:1)画面运动。2)多构图形式。
37
一、电视画面语言
2、单构图和多构图 (1)单构图:一个镜头只表现一种构图组合形式, 期间不发生结构变化。 (2)多构图:指不经过外部组接,只通过画面内部 蒙太奇,或借助被摄对象与摄像机位置关系的调度, 或运用光线明暗变化、焦点虚实变化、前后景变化等 手法,来形成画面结构连续或间断地改变的构图形式。
38
一、电视画面语言
3、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 (1)封闭式构图:即要求画面的形式均衡、和谐、 完整,同时内容也应在一幅画面中完整地得到实现。 (2)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不再把画面框 架看成与外界没有联系的界线。画面构图注重与画 外空间的联系。造成一个除了实空间(可视画面) 以外,还存在着一个虚空间--不可视的,但由观众 想象而存在的画外空间。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造型元素

• 2、侧面拍摄:分为正侧方向与斜侧方向 • (1)正侧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在与被摄主
体正面方向成90度角的位置上进行拍摄。 有利于表现运动姿态、轮廓线条,人物交 流。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百米冲刺, 多方会谈)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主观参与感,具有不确定性、悬念、想象
• 分为平角、俯角和仰角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1、平角:不变形,感到平等、客观、公正、 冷静、亲切。画面结构稳固、安定,形象 主体平凡、和谐,是新闻摄像常用的高度。 避免地平线等分,否则会压缩远近景物, 呆板、单调。(长焦拍骑车,车流)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2、俯角(俯摄):地平线上升,有利于表 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 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交待环境位置、数量、远近,表现整体 气氛,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 (拳击比赛)不适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人 物的情感交流。 视觉重量小,显得人物萎缩、低矮,可 造成贬低、蔑视的意味。
•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主观性角度: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想 象和创造,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 力,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如:赛车、动 物、跳楼)。特写+仰拍+斜侧面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3、 仰角(仰摄):地平线下降,前景突 出,背景压缩,净化背景,突出主体,垂 直方向的被摄对象时强调高度和气势(拍 跳跃、腾空时,夸张,强的视觉冲击力) 形象主体高大、挺拔、权威,视觉重量大, 具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 广角近距离仰拍人物易变形
电视摄像第二章电视画面 的造型元素
• 大远景: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 自然景观。画面简单、清晰
电视摄影第2章电视画面造型三要素--景别

第一节 电视景别
四、景别的分类
(二)全景 (4)全景的作用
①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其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 《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高高挂》
②将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进行表现,环境对人物 具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的作用;
③具有“定位”作用,确定被摄人物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方位的作用。
1,机位推拉改变景别,镜头的视场角不变, 景物呈现范围较大。变焦推拉视场角随焦距的 变大而缩小。
2,机位推拉景物的空间透视感较强,变焦推 拉透视感随焦距的变大而减弱
3,机位推拉景深范围不变,变焦推拉景深随 焦距的变大而减弱
作业
找比较喜欢的一个影视段落,结合景别 的所学知识,进行拉片练习。要求:
第一节 电视景别
四、景别的分类
(四)近景 (2)近景表现内容: 近景主要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
第一节 电视景别
四、景别的分类
(四)近景 (3)近景画面的特点
①近景拍摄由于受景深和拍摄范围的限制,人物的头部成为观众注意的 焦点,视觉效果比较鲜明,强烈,脸部表情是近景镜头的主要表现内容。
第一节 电视景别
四、景别的分类
(一)远景 (4)远景的作用
①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 地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和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
②提供广阔的视觉空间和表现景物的宏观形象; ③用于电视片或某一蒙太奇段落的开篇或结尾,或作为过渡镜头。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节 电视景别
四、景别的分类
(二)全景 (1)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场景全貌的画面。
第一节 电视景别
四、景别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电视画面
3.拍摄注意事项: 充分注意画面中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性和 情节的客观性、科学性。 近景镜头应注意眼神光的处理。 对聚焦的要求尤为严格。 画面应力求简洁,色调统一,避免杂乱背 景喧宾夺主。 避免主体“出戏”,破坏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五、特写
1.概念: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 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 、中景、中近景、近景、的分类方法:
1.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 的事物的整体画面为全景画面。 2.以成年人身体标准为尺度,以表现或截取人体 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2.特点: 通过排除一切多余形象,突现事物最有价 值的细部,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 描绘事物细部,突出事物细部特征,从而 达到透视事物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的目 的。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特写镜头是将画内情绪向外推出的画面。 通过表现人物面部,揭示出人物复杂多样 的心灵世界,并通过表情和眼神变化形成电 视场面调度。 可用于转场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六、电视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视点的变化,它能满足观 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观看被摄体的心理 要求。 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 化的因素之一 。 3.景别的变化使被摄主体的范围发生变化, 它使画面在再现或表现被摄对象时具有了更 加明确的指向性。
第一章 电视画面
表现事物或场景全貌,展示环境,并且可 以通过环境烘托人物。 具有“定位”作用,指示主体在特定空间 的具体位置。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往往是一个场面中的总角度,制约着该场 面镜头切换中的光线、影调、人物运动及位 置。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3.拍摄注意事项: 选择适当的前景来帮衬内容表达并加强纵 深感。 选择与主体不同色调的背景来衬托主体、 突出主体。 注意总体光效的一致和轴线关系的一致。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3.拍摄注意事项: 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 使人物和镜头富于变化。 始终将情节的中心点处理在画面的结构中 心位置。 当拍摄对象是物体时,就需要把握住物体 内部最富表现力的结构线。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四、近景
1.概念: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 体局部的画面。
一、远景
1.概念: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 面。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 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取其势,近取其神”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2.特点: 远景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远景常用于节目的开头、结尾或过渡镜头。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大远景画面的特点是开阔、壮观、有气势 和有较强的抒情性,画面结构通常简单、清 晰。
电视摄像
任金洲 高波 著
授课教师:宋克
电视摄像
第二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第一章 电视画面
本章内容提要
• 景别是电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之一。 • 画面造型的新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摄角
度的独特。 • 运动,使得电视画面成为一种动态构成,
电视摄像成为一种动态造型艺术。 • 构图是将各种造型元素加以组织以构成画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三、中景
1.概念: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 景局部的画面。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2.特点: 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对于人的手臂活动 可以实现一种较完美的表现。 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加强和突出了物体内部结构线的表现因素。 在有情节的场景中,中景画面常被作为叙 事性的描写。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表现物体的质感。 割裂被摄体局部与整体的联系,调动观众 的想象,创造悬念。 特写常用于表现重点。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3.拍摄注意事项: 构图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点而别 不足,空间范围宁小点而勿空旷。 准确控制曝光量,曝光过度或不足都会影 响质感的表现和色彩的饱和度。 对空间复杂的景物或场面,不宜孤立地使 用特写镜头,出现空间混乱感。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二、全景
1.概念: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 场景全貌的画面,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 动空间。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2.特点: 着重揭示画内主体的结构特点和内在意义。 完整地展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并且可以通 过形体表现刻画人物的内心状态。
第一节 电视景别
面表现形式的过程。
第一章 电视画面
第一节 电视景别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 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1.景别与拍摄距离的关系(角度不变): 距离近景别小;距离远景别大。
2.景别与镜头焦距的关系(距离不变): 焦距长景别小;焦距短景别大。
景别的分类: 远、全、中、近、特。
适于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宏大的自 然景观,象莽莽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 草原等。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远景画面特点是开朗、舒展,一些宏大形 体的轮廓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清楚。
适于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 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田园风光等,画面中 人体隐约可辨但难分外部特征。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3.拍摄注意事项: 远景构图一般不用前景,体现在文字表述 上的“远眺”、“眺望”等效果。 注意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远景画面包括景物多,要有一定长度。 远景画面构图应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并 注意地平线的水平。
地平线低则天高云阔; 地平线高则地大景宽; 地平线中则有割裂之感; 地平线斜则画面失去平衡。 镜头运动速度一般较慢,平稳均匀。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2.特点: 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 的主要景别。 近景画面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 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
第一节 电视景别
第一章 电视画面
充分利用画面空间,近距离的表现物体富 有意义的局部。 播音员或主持人多是以近景的景别出现在 观众面前。
第一节 电视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