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纤维化学 复习题
植物纤维化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1.木素:作为填充和粘接物,广泛存在于较高等维管束植物中,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2.β-纤维素:用17%NaOH溶液在20℃下处理漂白化学浆45min,得到的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沉淀出来的纤维素,称为β-纤维素3.亲核试剂:对原子核有显著结构上的亲和力,而起反应的试剂,是一种电子对的给予体。
4.综纤维素: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即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总称)。
5.木素分子的生色基团:木素大分子结构中中含有的,能对光辐射产生吸收、具有跃迁的不饱和基团。
6.纤维素的特性粘度:表示纤维素溶液的比浓粘度在浓度趋于0时的极限值,与浓度无关。
7.纤维素聚合度:纤维素分子链中连续出现的重复单元的次数,是衡量纤维素分子大小的指标。
8.纤维素的可及度:某些能进入纤维素的无定形区而不能进入结晶区的化学试剂,可以到达并引起反应的部分占全体的百分率。
二、填空题1.目前,认为磨木木素和纤维素分解酶木素是与木材中的原本木素最为接近的木素材料。
2.纤维素葡萄糖基环中游离羟基是处于2、3、6位,其中在C2、C3为仲醇羟基,而在C6为伯醇羟基。
3.纤维素接枝共聚的方法主要有游离基引发接枝和离子型引发接枝。
4.木材细胞壁可以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个层次,其中次生壁是细胞壁的主要部分,占细胞壁总厚度的70%以上。
5.纤维素的酯化反应实质上属取代反应。
纤维素基环上不同羟基的反应性不同,对于纤维素的酯化反应,C6位伯醇羟基反应能力最高;纤维素醚化时,C2位仲醇羟基的反应能力最高。
6.木素的主要官能团有甲氧基、羟基、羰基。
7.半纤维素结构的研究方法较多,化学方法有部分水解法、高碘酸盐氧化法、Smith降解法、甲基化醇解法等。
三、简答题1.碱法和硫酸盐法蒸煮液中,主要的亲核试剂有哪些?答:碱法:OH-硫酸盐法:OH-、SH-、S2-2.用粘度法测定纤维素分子量的原理是什么?答:溶液内摩擦力较大时,流动显示出较大粘度,反之,粘度较小。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纤维化学复习题资料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纤维化学复习题1、薄壁细胞对制浆造纸的影响?制浆:蒸煮时吸水量大,液比高。
造纸:长度很短,以碎片的形式存在于浆中,使浆料的滤水性变差,抄纸时容易粘辊,使纸页断头,使纸页物理强度下降。
2、针叶木、阔叶木、禾本科原料的细胞类型?针叶木细胞类型:管胞、木薄壁组织木射线管胞和木射线薄壁细胞、树脂道。
阔叶木细胞类型:木纤维、管胞、导管、木射线、薄壁细胞。
禾本科细胞类型:纤维细胞、薄壁细胞、表皮细胞、导管、筛管、伴胞、石细胞。
3、针叶木与阔叶木组织结构特征?4、针叶木、阔叶木和禾本科中杂细胞?针叶木:木射线细胞阔叶木:导管、薄壁细胞、木射线薄壁细胞禾本科:导管、薄壁细胞、表皮细胞、石细胞、筛管和伴胞5、杂细胞对制浆造纸的影响?1、杂细胞含量高,纤维细胞含量则少2、制浆时吸收大量药液3、使纸浆滤水性差,影响纸浆洗涤4、缺乏纤维交织能力,纸张湿强度低、易断头、影响车速5、影响黑液蒸发和碱回收(结垢)6、形成纸病6、选择造纸原料的标准?1、形态学上:细长,壁薄,腔大。
2、化学成分:含较多的纤维素,较少的木素。
3、原料结构:单纯,非纤维细胞含量少的原料较好。
7、化学组成对制浆造纸的影响?主要组分对制浆造纸的影响纤维素:尽量保留木素:制化学浆时,尽量脱除;制高得率浆时,尽量保留。
半纤维素:化学浆应尽量多保留半纤维素,可提高制浆得率,节省打浆动力,提高纸页,合强度。
生产精制浆、纤维素衍生物用化学浆时,半纤维素应尽量除去。
少量组分对制浆造纸的影响有机溶剂抽出物:阻碍药液渗透;碱法制浆-树脂酸、脂肪酸与碱反应生成皂化物塔尔油;酸法制浆-抽出物被加热、软化成油状物,形成树脂障碍;双氢栎精被氧化成黄色的栎精,使纸浆发黄,分解蒸煮液,使浆难于漂白、白度低、易返黄。
灰分:原料(特别是草类)碱法制浆过程中灰分中SiO2形成NaSiO3,使废液粘度升高,洗浆时黑液提取率低,对黑液的碱回收造成硅干扰。
Cu、Fe、Mn等过渡金属离子对纸浆颜色造成不利影响;影响H2O2、O2、O3等的漂白效果;Ca、Mg等碱土金属离子可稳定漂剂,但是过多也可稳定木素,降低漂白白度。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资料大题答案

1.造纸用纤维原料分哪些类型:分为木材纤维原料(针叶木和阔叶木)非木材纤维原料(禾本科纤维、籽毛类纤维、叶部纤维,韧皮纤维)半木材纤维原料(棉纤维)2.描述纤维原料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3.纤维素的特点?其性质和功能由什么决定:(1)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由D-葡萄糖构成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D-葡萄糖基之间以纤维二糖(B-1-4)连接;具有特性的X-射线衍射图(2)结构单元、连接键型、功能基、DP.4.半纤维素的特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糖组成的不均一聚糖;大多带有支链;构成线性单糖主链的单糖主要有:木糖、甘露糖、葡萄糖;构成短的侧链糖基有: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岩藻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5.阐述阔叶木原料生物结构的特点:①横切面 a导管b木纤维成四边形或多边形c木薄壁细胞d木射线包薄壁细胞,部分为单列其他为双列或多列;②径切面a木纤维侧壁及其上纹孔b导管即其上具缘纹孔c宽带状的木射线;③a木纤维导管侧壁b纺锤状的木射线细胞。
6.针叶木阔叶木禾本科的抽提物:针:松香酸、脂肪酸、萜烯类化合物和不皂化物,主要存在于树脂道、木射线薄壁细胞;阔:游离或酯化的脂肪酸,少量中性物,无或少的松香酸,存在于木射线细胞和薄壁细胞;禾:蜡,存在于表皮7.原料树脂含量高对造纸的不良影响如何消除或减轻?答:4种方法:1)原料储备一段时间树脂因风化减少2)在备料车间钻孔去节3)蒸煮是通过大小放气回收松节油4)经过以上处理后,若纸浆中树脂含量还高,可加滑石粉或生物酶,然后在纸机净化系统中一并除去8.小放汽的作用:排除空气,释放假压;产生向上现象;回收松节油;压迫纹孔膜。
9.在测定原料中木素含量以前为什么要用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抽提:对原料抽提原因:木材原料中的松香酸、脂肪酸、萜烯类化合物及不可皂化物等成分,类原料中的蜡质等成分在分离木素时会和木素一起分离出来,有些多酚类物质还可能与木素发生缩合反应成为木素的组成成分,而导致结果偏高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故进行抽提。
植物纤维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册

植物纤维化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册一、名词说明:1.纤维素:2.半纤维素:3.果胶物料:4.超结构:5.热塑性:。
6.木素:7.玻璃转化点:8.聚合度:9.降解:10.综纤维素:11.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12.助色基团:13.工业半纤维素:14.发色集团:15.纤维::17.树脂障碍:18.硅干扰:19.缩合型连接:20.非缩合型连接:21.纤维形态:22.纤维粗度:23.本来木素::BNL:LCC:MWL:CC:25.纤维素的结晶度:25.纤维素的可及度:26.纤维素的聚合度:27.剥皮反映:28.润胀:29.有限润胀30.游离水:31.结合水:33.吸着热:34.润涨度:35.动电电位二、填空题:1.针叶木的纤维细胞为(),含量约为();阔叶木的纤维细胞为(木纤维);草类原料的纤维细胞含量较低,但含有较多的()。
2.植物纤维细胞壁可分为()和()两层,其中()是细胞壁的主体。
3.在酸性亚硫酸盐蒸煮法中,木素结构单元间的()容易断裂,并在此引入()基,而木素结构中占比例专门大的()是稳固的。
在蒸煮法中专门要注意避免木素的()反映。
4.木素的生物合成中形成二聚体的反映都是通过( ),然后经水或木素的加成而稳固。
5.工业半纤维素包括:()和()。
6.针叶木的有机溶剂抽出物要紧成份是();阔叶木的有机溶剂抽出物要紧成份是();而草类的有机溶剂抽出物要紧成份是()。
7.木素大分子结构中要紧的三种苯丙烷结构单元有(),( )和( )。
8.纹孔分为( )和()两类,而纹孔对却分为()( )和()三种。
9.目前植物学家们普遍采纳()()()()()()等先进手腕研究木素的结构。
10.植物界种类繁多,而能用于制浆造纸的植物种类确只有(部份裸子植物)和()。
11.造纸工业将植物纤维原料分为()、()和()。
12.一样来讲,木材原料灰分低于(),禾本科原料灰分含量为()。
13.在制浆进程中,木素发生()反映,而在漂白进程中木素发生()反映。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

2015年亚太森博班植物资源化学复习题1、什么是纤维素、α-纤维素、综纤维素、木质素、微纤丝、纤维的润胀度、纤维的结晶度、提取物等?答:纤维素:由β-D葡萄糖基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是组成纤维的一种化学成分。
α-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和抗碱性纤维素木素:由苯环丙烷结构单元(C6-C3)通过醚键、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综纤维素:又叫总纤维素。
指造纸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称微纤丝是纤维素分子的聚合体,是电镜下能看到的最小的天然结构纤维的润张赌是至纤维润张时直径的增大比率纤维的结晶度是指结晶区占纤维素总量的百分比提取物是指用水、有机溶剂、水蒸气等溶解出来的物质,含量少但种类繁多,主要有脂肪族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2.、照纹孔的形态和结构,纹孔可分为哪二种?答:纹孔可分为具缘纹孔和单文孔2、什么是纤维润胀?答:纤维素吸收极性液体后,体积增大,内聚力下降,纤维变软,但仍保持外观形态4、化学制浆过程中木质素溶出的两种途径是什么?公司桉木KP法蒸煮木素溶出是哪种途径?答:有纤维素大分子破碎化和引进亲水基团两种途径,公司选用的是引进亲水基团5、酸性水解会引起纤维素大分子怎样的变化?答:1.·H和苷键上O的未公用电子对生成共轭酸2·C—O键断裂,形成C+离子3·H2O上的OH—加到正碳离子上,释放出H+6、木质素中醚键连接的主要类型有哪三种答:主要有&—O—4型,@—O—4型和4—O—5型三种7、木质素先体的生物合成主要通过哪二种途径?答:肉桂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8、纤维细胞的层状构造是什么?答:层状构造是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9、半纤维素在热碱液中不包括氧化反应有哪三种反应?答:剥皮反应·终止反应和碱性水解10、针叶木与阔叶木的细胞特征性的结构区别是什么?答:针叶木有管胞但阔叶木没有,阔叶木有导管,但针叶木没有11、纤维素的润胀过程,按照润胀所及的区域,可分为哪二种润胀?答:分为结晶区间的润张和结晶区内的润胀12、阔叶材木质素经硝基苯氧化后可得到大量的产物是什么?少量的产物是什么?答:大量产物是香草醇和紫丁香醇,少量产物是对——苯甲醇13、纤维素在酸性/碱性条件下氧化分别生成什么类型的氧化纤维素?答:酸性条件下易生成还原型氧化纤维素,碱性条件下易生成酸性氧化纤维素14、碱性条件下纤维素的降解反应主要是哪二种?答:主要是剥皮反应和碱性水解反应15、阔叶材的横切面上可以观察到现象?答:可看到年轮·髓心·木射线·早晚材和导管17、根据标准方法从两种植物原料中制备纤维素酶解木质素,其C9结构单元式分别为C9H7.95O2.96(OCH3)1.35和C9H8.83O2.56(OCH3)1.12,这两种原料可能为:A、竹子和马尾松;B、榉木和麦草;C、麦草和竹子;D、榉木和马尾松。
植物纤维化学考研题库

植物纤维化学考研题库植物纤维化学考研题库植物纤维化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纤维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其在纺织、造纸、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的学科。
对于考研生而言,掌握植物纤维化学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纤维化学考研题目,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纤维不属于植物纤维?A. 棉纤维B. 麻纤维C. 丝绸纤维D. 羊毛纤维2. 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 蛋白质B. 纤维素C. 脂肪D. 糖类3. 植物纤维的结构特点是:A. 长度短B. 质地坚硬C. 富含脂肪D. 富含纤维素4. 植物纤维的应用范围不包括:A. 纺织B. 造纸C. 医药D. 建筑5. 下列哪种纤维是属于天然纤维?A. 聚酯纤维B. 尼龙纤维C. 人造纤维D. 棉纤维二、填空题1. 植物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
2. 植物纤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
3. 植物纤维的组成成分中,纤维素的含量最高,约占_______%。
4. 植物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是_________。
5. 植物纤维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植物纤维的来源和分类。
植物纤维的来源主要有棉、麻、丝、毛等。
棉纤维是从棉花中提取的,麻纤维是从麻植物的茎皮中提取的,丝纤维是由蚕丝虫的丝腺分泌物形成的,毛纤维是从动物身上获取的。
根据纤维的来源和性质的不同,植物纤维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
2. 简述一下植物纤维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
植物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其含量在50%以上。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聚合物。
植物纤维的结构特点是纤维素分子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纤维束,纤维束之间通过横向结合力相互粘连,形成纤维的整体结构。
3. 请列举一些植物纤维的应用领域。
植物纤维在纺织、造纸、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棉纤维是纺织品的主要原料,麻纤维常用于制作麻织品和纸张,丝纤维被用于制作丝绸和医药用品,毛纤维则常用于制作毛织品和保暖材料。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题目

第一章1.纤维素、木素的概念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基通过1、4苷键联结而成的线状高分子化合物。
木素是由苯基甲烷结构单元通过醚键、碳-碳键联接而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2.综纤维素、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的概念综纤维素,指造纸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多留下的部分。
综纤维素或漂白化学浆经17%NaOH(24%KOK),20℃,45min处理后,不溶物为ɑ;可溶经醋酸中和,不溶为β,溶为γ。
3.抽出物对制浆造纸的影响1,在木浆和酸法制浆过程中,是产生树脂障碍的根源,降低纸产量和质量,影响正常操作2,抽出物的存在阻碍了药业的渗透,增加了蒸煮和漂白药品的消耗3,在碱法制浆过程中,树脂酸和脂肪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皂化物,是制浆废液产生大量泡沫,影响洗涤,筛选,净化操作.4.树脂障碍在酸法制浆过程中,由于这些抽出物只是被加热、软化成油状物,漂浮在浆水体系中,易粘附到浆池壁、管道内壁、流浆箱、毛毯、铜网、烘缸、纸张等地方,给生产过程及纸张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故一般称之为“树脂障碍”。
5.春材、秋材的概念及特点每个年轮由两层构成。
内层是形成层在每年活动的初期(春季或者春夏之间)形成的,称为早材(或者春材)。
外层是夏末以及秋天形成,称为晚材(或者秋材,夏材)。
早材是由细胞壁比较薄的细胞组成,所以早材纤维具有弹性和柔韧性,容易打浆,能够制造出抗张强度和耐破强度高的纸张;而晚材纤维壁厚,形成管状,纤维又挺又硬,不容易打浆,抄成的纸除了撕裂度比较高以外,其他指标都不如早材纤维。
因此,就同一种木材,晚材率低的优于晚材率高的。
6.心材、边材的概念及特点颜色深的木材的中心部分叫做心材,颜色浅的靠近树皮的部分称为边材。
心材含水分少,有机物质多,坚硬,颜色深,比重大,化学药液浸透困难,不利于蒸煮。
边材颜色浅,比重小,药液容易浸透。
就制浆造纸的角度,心材不如边材。
7.针叶木中主要主要细胞类型、含量;阔叶木中细胞主要类型管胞(90%~95%,面积法)、木薄壁细胞、树脂道;阔叶木:木纤维(60%~80%,面积法)、管胞、导管、薄壁细胞及木射线薄壁细胞。
植物纤维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纤维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纤维的主要来源是:A. 动物毛发B. 植物的茎和叶C. 矿物岩石D. 人工合成材料答案:B2. 纤维素是植物纤维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其化学式为:A. (C6H10O5)nB. (C6H12O6)nC. (C6H8O4)nD. (C6H6O3)n答案:A3. 植物纤维的强度和韧性主要取决于:A. 纤维的长度B. 纤维的直径C. 纤维的结晶度D. 纤维的表面粗糙度答案:C4. 下列哪种酶可以分解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A. 淀粉酶B. 蛋白酶C. 纤维素酶D. 脂肪酶答案:C5. 植物纤维的吸湿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纤维的化学结构B. 纤维的物理结构C. 纤维的表面特性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植物纤维的染色性能通常较差,主要原因是:A. 纤维表面光滑B. 纤维内部结晶度高C. 纤维分子间氢键强D. 纤维分子间范德华力强答案:C7. 植物纤维的生物降解性主要取决于:A. 纤维的化学结构B. 纤维的物理结构C. 纤维的表面特性D. 纤维的加工方法答案:A8. 植物纤维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A. 强度B. 韧性C. 吸湿性D. 可降解性答案:A9. 植物纤维的热稳定性通常较差,主要原因是:A. 纤维的化学结构不稳定B. 纤维的物理结构不稳定C. 纤维的表面特性不稳定D. 纤维的加工方法不稳定答案:A10. 植物纤维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利用其:A. 强度B. 韧性C. 吸湿性D. 可降解性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它是一种多糖,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答案:纤维素2. 植物纤维的____性是指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而不断裂的能力。
答案:强度3. 植物纤维的____性是指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形变而不断裂的能力。
答案:韧性4. 植物纤维的____性是指其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纤维素: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基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状高分子化合物。
2水解纤维素:纤维素部分水解所生成的不溶于水的产物称为水解纤维素。
3纤维素1:天然纤维素的结晶格子称为纤维素I.4纤维素2:经过Na-纤维素I的形式在NaOH的作用下得到的纤维素。
5纤维素3:经过NH3-纤维素I的形式,在蒸发所得到的纤维素。
6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及C6-C3单元)通过醚键,碳-碳键链接而成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7原本木素:以天然状态存在于植物体中的木素,未经过任何加工。
8磨木木素:磨木木素又称贝克曼木素,它是在室温下用不引起润胀作用的中性溶剂做介质,仔细的研磨木粉,通过溶剂抽提而获得的高得率的分离木素。
9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是由多种糖基,糖醛酸基所组成的,并且分子中往往带有支链的复合聚糖的总称。
10综纤维素:又称总纤维素,指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称)11克-贝纤维素:由英国人克罗斯和贝文提出的分离纤维素的方法所得到的纤维素称为克-贝纤维素。
12工业半纤维素:习惯上将β-纤维素和γ-纤维素之和称为工业半纤维素。
13硝酸乙醇纤维素:用20%的硝酸和80%乙醇的混合液,在加热至沸腾的条件下处理无抽提物的试样,使其中的木素变为硝化木素、溶于乙醇中而被除去,所得残渣既为硝酸乙醇法纤维素。
14润胀:固体吸收润胀剂后,其体积变大但不失其表观均匀性,分子间的内聚力减小,固体变软的现象。
纤维素纤维的润胀分为:有限润胀和无限润胀。
15润胀度:纤维素纤维润胀时的直径增大的百分率称为润胀度。
16纹孔:植物细胞在增厚过程中,并不是整个细胞都产生均匀增厚的,其未增厚的部分细胞壁较薄,在显微镜下观察成一个孔,称为纹孔。
17衍生物:木素大分子中原子或者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得到的物质18果胶物料:果胶质与其他物料半生在一起的复合体。
果胶:果胶酸盐以及酯化了的的果胶酸19超结构:超过一般光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的细节热塑性:在某一温度下,木素由玻璃态向橡胶态变化的性质20α-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和抗碱性纤维素21β-纤维素:为高度降解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22γ-纤维素:全为半纤维素23硅干扰:在碱法制浆中,原料中的硅形成硅酸钠,溶于碱法废液中,大量的硅酸钠使废液的粘度增加,洗桨时黑夜提取率降低,对黑液的蒸发、燃烧、苛化、白泥的回收等过程都带来麻烦。
24树枝障碍:在酸法制浆中,树木的有机抽出物被加热,软化成油状物漂浮在浆水体系中,易粘附在浆池壁、洗浆箱、纸张等地方,给生产过程和纸张质量带来不良影响,称为树脂障碍。
25游离水:纤维素物料吸湿达到纤维饱和点后,水分子继续进入纤维的细胞腔和各空隙中,形成多层吸附水和毛细管水26结合水:进入纤维素无定形区与纤维素的羟基形成氢键结合的水简答题1、比较木素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的亲核反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答:共同点:都可以生成正碳离子结构。
不同点:木素结构单元中的酚型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可以形成亚甲基醌结构,而非酚形不能。
而在酸性介质中,无论是酚型还是非酚型结构都可以形成正碳离子结构。
2、木素酚型和非酚型结构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的基本变化有何不同?答:在碱性条件下,只有酚型结构可以形成亚甲基醌结构(或是正碳离子),而非酚形不能。
而在酸性条件下无论是酚型还是非酚型结构都可以形成正碳离子结构。
3、纤维素纤维的超分子结构理论。
答:纤维素的聚集状态即所谓的纤维素的超分子结构,就是形成一种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交错结合的体系,从结晶区到无定形区是逐步过渡的,无明显界限,而且一个纤维素分子链可以经过若干结晶区和无定形区。
4、试述木素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解释木素为什么会溶解在碱液中?答:⑴通过木素大分子中的酚型结构集团的α-芳基醚键、α-烷基醚键断裂,形成亚甲基醌中间物。
非酚型结构如在α-碳原子上连有OH基的β-芳基醚键也可以断裂,形成环氧化合物的中间物以及苯环上芳基甲基醚键断裂,上诉4种主要醚键的断裂,都导出新酚芳基。
由于酚芳基具有弱酸性,对氢氧化钠具有亲和力,故实际上增加了木素的亲液基团,并能继续反应下去。
⑵在上述4种醚键断裂过程中,伴随着脱芳基、脱烷基、脱甲醛等反应,使木素分子逐步降解而溶出。
其中以非酚型结构的β-芳基醚键断裂的脱芳基反应为引起木素降解的主要反应。
但此反应只是在α-位置有醇羟基的情况下才出现。
5、木素与氯的反应?木素与氧化试剂的反应?答:木素中酚型与非酚型结构单元与氯反应,收到氯水溶液中的正氯离子的作用,发生苯环的氯化,芳基-烷基醚键氧化裂解。
侧链的氯亲电取代断开以及链碎解物的进一步的氧化作用,最终生成邻醌(来源于苯环部分)和羧酸(来源于侧链部分)。
并析出相应的醇,从而使木素大分子碎解并析出。
6、为什么说二氧化氯是优良的漂白剂?答:二氧化氯很难和饱和的脂肪酸反应,但对不饱和的脂肪酸化合物很容易起反应,因此能够有选择性的氧化木素和色素并将其除去。
而对纤维素却没有或很少有损伤。
所以漂白后的纤维具有高的白度和纯度,返黄少。
机械强度亦不会下降。
7、为什么说硫化钠脱木素更快,更彻底?答: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亲核进攻离子包括硫离子、硫氢离子、氢氧根离子。
不但能够导致木素大分子中的酚型结构和α芳基醚、α烷基醚和非酚型结构的β芳基醚以及酚与非酚结构的甲基芳基醚断开,且强亲和性的硫、硫氢离子能够导致酚型结构单元的β芳基醚键断裂,产生酚羟基,增加木素大分子的亲液性,使木素的降解反应继续下去。
8、在蒸煮时木素为什么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缩合反应?答:因为木素中纯在的某些亲核部位与反应的中间物-苯甲基正碳离子靠得很近时将和亲核试剂(SO32-或HSO3-)一起对正碳离子的亲电中心(α-碳原子)进行竞争。
9、试述针叶材与阔叶材在三切面,细胞组成及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上有何差异?答:针叶材的年轮明显,阔叶材除环孔材与半环孔材外都不明显。
针叶材细胞种类少,管胞占90%-95%,此外仅有少量的木射线,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阔叶材种类细胞多,木纤维含量低,又有导管、木射线及纵向薄壁细胞,还有少量的管胞,结构复杂。
针叶材木射线一般为单列的同型木射线。
阔叶材部分为单列,多数为双列甚至多列,有同型也有异型的。
10、比较乙醇抽出物和乙醚抽出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答:乙醚的抽出物中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酸、油、蜡、树脂等。
乙醇的抽出物中主要成分是有色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和花色甙)、红粉、单宁等。
11、试述植物细胞的结构?少量成分、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
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
叶绿体,低等的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
纤维素在纤维细胞中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自外向里,纤维素依次逐步升高,次生壁中,特别是S2,S3中,含量最高。
半纤维素浓度分布的趋势也是胞间层及细胞外层含量较高,次生壁中,特别是S2含量最低。
木素总量的大部分在S2层中。
12、试述纤维素大分子结构,分析纤维素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答: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残基以β-1,4-糖甙键连接而成的不分支的直链葡聚糖,是植物中最广泛纯在的骨架多糖,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化学反应包括降解、酯化、醚化、接枝共聚和交联等等。
13、试述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降解机理?答:纤维素受到氧化作用影响,在纤维素葡萄糖的C2C3C6位的游离羟基,以及还原性末端基C1位置上,生成醛基、酮基和羧基,并有β-烷氧基羰基结构的产生,从而形成氧化纤维素。
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羟基被氧化,纤维素的聚合度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氧化降解。
14、试述剥皮反应机理?答:纤维素大分子的还原性葡萄糖末端基对碱不稳定,被逐个的剥离而溶于蒸煮液中,剥去的还原性葡萄糖末端基重排为异变糖酸。
当纤维素大分子的一个还原性葡萄糖末端剥去后,在大分子链上又出现另一个还原性葡萄糖末端基,继续进行剥皮反应,剥去还原性葡萄糖末端基。
这种还原性葡萄糖末端基逐个剥落的反应,称为剥皮反应。
15、纤维素酸水解反应历程;纤维素酯、醚化反应及反应试剂的用途?答:纤维素大分子的苷键对酸的稳定性低。
在适当的氢离子的浓度温度时间条件下,发生水解降解,使相邻葡萄糖单体间C1和氧原子所形成的苷键断裂。
如果水解进行完全,最终产物是单体式单糖---葡萄糖16、为什么要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处理的方法有哪些?答:因为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性能上存在某些缺点,故要经过化学改性处理,以增强它的某些性能,如耐酸碱耐热等。
方法有接枝共聚和交联等。
17、试述纤维素润张溶解试剂的种类。
答:纤维素固体吸收润胀剂后,其体积变大,但不失其表观均匀性,分子间的内聚力减少,固体变软,此种现象称为润胀。
种类包括无机酸碱盐及酮胺的配位化合物等。
其中酒石酸铁钠溶液为最理想溶剂。
18、用超分子的结构理论解释纤维素在稀酸水解时的水解规律(快--慢--恒定)答:反应刚开始时,由于稀酸离解出的氢离子进入纤维素的无定形区,发生均相反应,因此反应速度快。
随着反应的进行,无定形区反应完全,继而氢离子转到定型区,只在结晶表面发生反应,因此速度较慢。
最后趋于稳定。
19、为什么说半纤维素是比纤维素更为复杂的高聚糖?答:与纤维素不同的是,半纤维素不是均一的聚糖,而是一群复合聚糖的总称。
在主链上连接有大量的支链,致使其结构更为复杂。
20、如何证明葡萄糖酸基是联接于主链木糖基碳2位置上的?答:将糖醛酸完全甲基化,将甲基化还原后再水解,得到3,4-二氧-甲基-D-木糖和2,3,4-三氧-甲基-D-葡萄糖,由于木糖的C2位上无甲基,故可知4-O-甲基-D-葡萄糖醛酸连接木糖基的C2上,并且是1→2连接。
21、试述针叶材与阔叶材中的半纤维素结构,并比较他们的不同点?答:聚木糖是阔叶材的主要半纤维素,而针叶林中的主要半纤维素是聚葡萄糖甘露糖,也含有一定的聚木糖。
不同点:针叶材中的聚木糖没有乙酰基有支链,而阔叶材中的聚木糖有乙酰基有支链。
聚葡萄糖甘露糖无支链。
22、在半纤维素在酸碱条件下的讲解反应中,比较各种聚糖的反应性能。
答:在酸碱条件下,呋喃式醛糖配糖化物比相应的吡喃式醛糖配糖化物的水解速率快的多。
且反应速率如下:甲基吡喃式阿拉伯糖配糖>甲基-D-吡喃式半乳糖配糖化物>甲基-D-吡喃式半木配糖化物>甲基-D-吡喃式葡萄糖配糖化物。
23、有一高聚糖具有下列结构,问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答:碱性水解反应(1,4苷键的断裂),剥皮反应,甲氧基脱掉。
24、通过木素的高锰酸钾氧化,木素的碱性硝基苯氧化,得出什么结论?答:半纤维素聚糖的类型及化学结构式。
···25、叙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多分散性的基本概念。
答:分子量的不均匀性,称作多分散性。
问答题3.比较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