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10位名人简介

合集下载

南阜山人高风翰的诸城情缘

南阜山人高风翰的诸城情缘

南阜山人高风翰的诸城情缘诸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山东省 262200有客平生饭不足,残年傲吏又潜夫。

西园明月谁冠盖,南阜孤云自竹梧。

盘礡丹青浑忘老,清标富贵漫成图。

脱裘忍痛真痴绝,有砚千章问有无。

这两首诗是清代诸城籍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所作,诗中用凝练的语句对清代中期胶州著名书画艺术家高凤翰的人生经历及其艺术成就做出了高度的概括与精确的评价。

高凤翰(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人,病臂后又自号丁巳残人。

山东莱州府胶州南三里河村人,工书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鉴赏,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各制有谱录,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有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著有《砚史》等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于世。

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及诗人。

他一生才华横溢,笔耕不辍。

在其六十余年的人生中,给我们留下了数千篇诗文以及大量的书、画、印、砚等艺术珍品,部分收藏于诸城市博物馆。

由于他长期寓居江南,卖画维扬,与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李鱓、李方膺,金农、郑燮、边寿民往来密切,画风十分类似,故而后人将他列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诸城与胶州山水相连,诸城是高风翰祖母王氏的故乡,又是高凤翰父亲高曰恭曾经宦游的地方。

同时,诸城又是高凤翰朋友王柯、丁文彬,门生徐克明的家乡,他曾经多次到诸城游历山水,凭吊古迹。

到了后来,高凤翰的次子高汝魁娶诸城李鏻的长女为妻,高凤翰又与自己的这位儿女亲家翰墨传情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艺苑佳话。

高凤翰的父亲高曰恭,字作肃,吴梅野,别号雪怀居士,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科举人。

高曰恭少负隽才,诗书画俱佳。

他的诗早年规摹唐人,晚年则对南宋的陆游、范成大的诗作倾心向往。

他的书法学苏轼,落笔峭拔不堕习气,其兰竹小品画也富韵味。

早年的高曰恭与胞弟高曰聪以其渊博的学识闻名于齐鲁之间。

诸城著名文士李澄中曾有《丁巳春日答胶州高作肃惠诗兼索余诗赋》一诗,记叙了李澄中与高曰恭之间的词翰往来,诗中写到:“天末怀入首独回,风吹鸿羽下苏台。

诸城名人

诸城名人

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另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

他1724年(清雍正二年)中进士,入仕途。

刘墉清朝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

窦光鼐,字元调,号东皋,清山东诸城人。

乾隆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后历任会试同考官,山西乡试副考官,翰林院侍读,内阁学士,湖北乡试正考官,提督河南学政,左副督御史,提督浙江学政,顺天府尹,光禄寺卿,福建乡试正考官,吏部右侍郎,礼部侍郎,浙江乡试正考官,左都御史,殿试读卷官,顺天乡试正考官,会试正考官……等。

明清两朝小说家--丁耀亢[清](约公元一六0七年至约一六七八年)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六十岁后,又称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

王统照(1897.2.-1957.11.29),字剑三。

山东诸城人。

1913年就读于济南育英中学。

1918年入北京中国大学英文系,同年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纪念》。

1921年初,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2年大学毕业,曾担任大学讲师和中学教员。

陶钝(1901-1996) 原名徐宝梯,字步云,山东省诸城县(现为市)人。

1918年考入县城观海高等小学堂。

“五四”运动后,组织成立“反日会”,自己担任会长。

1921年,考入济南省立一中,在校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青岛女中和济南省立一师任教,并于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臧克家: (1905~2003 ) 现代诗人。

山东诸城人。

1905年10月 8日出生于地主家庭。

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

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情。

这奠定了他此后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

王尽美:生于189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2.灯光(相关资料)

22.灯光(相关资料)

22.灯光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年-1991年1月25日)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

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

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

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

1952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文艺》的制作。

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

王愿坚也是部队的指导员。

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人物生平: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

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

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

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

《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等短篇小说。

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

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小游击队员》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

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

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

山东诸城刘氏

山东诸城刘氏

山东诸城刘氏历史进入清朝之后,刘氏族姓在中国政治文化舞台上仍有许多精彩的表现。

而山东诸城刘氏宗族,无疑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最优秀、最杰出的家族。

诸诚刘氏原来是一个很平常、很普通的家族,但在清代却突然崛起于世,而且连续3代显贵不衰,近年来,随着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在中国各地的上演,来自山东诸城刘氏宗族的刘墉成了一位在中国妇孺皆知的英雄,成了中国人心目中正义、忠诚和智慧的化身。

诸城刘氏也因此更进一步闻名全世界。

看过电视《宰相刘罗锅》的人都知道,刘墉的家乡在诸城。

更具体来说,是在清代的渚城县北乡70里的逄戈庄,但这里现已不属诸城,而属于山东高密县注沟乡逄戈庄村。

刘墉的一世祖刘思源,原籍江南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人。

明成化年间迁居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草涧村,娶本村张氏,生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个儿子,因家庭变故,福、禄二公同迁三庄刘家沟,寿公迁刘家庄,诗公迁大朱洲,书公迁莒县,忠公迁临沂,厚公迁沂水,禧公和父母仍住故里。

明宏治年间,福公(刘墉的二世祖)因避匪,率三子恒公(刘恒是刘墉的三世祖,刘墉为十世)迁居诸城逢哥庄,将长子老干、次子老贞托付于禄公(以刘氏家谱为记)。

据刘墉家乡逄戈庄《东武刘氏族谱》所载由刘统勋撰的《东武刘氏族谱凡例》记载说:'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间,始祖讳福公,自江南砀山县迁山东诸城县。

至二世恒公,家谱遭兵烬,中间世次莫考,帮列恒公为二世。

'在清代以前,诸城刘氏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普通刘氏宗族,这个家族当时基本上没有产生过什么比较优秀的人物,因而在中国正史上找不到他们的足迹。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家族太普通、太微小了,以至于到清朝时期,族人连他们的远祖来源于哪里,都已记不起来了。

依据成书于清代后期的《东武刘氏族谱》的记载,我们只大略地知道,诸城东武刘氏约形成于明朝,以刘福为本支开基始祖。

刘福,生一子:刘恒。

第2世刘恒时,由于战乱兵灾,刘家族谱被烧毁。

从此,族人对诸城以上刘氏家族的情况就不得而知。

陈氏名人介绍

陈氏名人介绍

陈氏名人介绍舜(约公元前2277 年—公元前2178 年):即舜帝,名重华,字都君,三皇五帝之一。

《孟相传舜生于诸冯(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

舜曾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

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妫满(公元前1067年—公元前985年):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的后裔妫满。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把长女太姬姬嫁给他,封为陈(在河南淮阳)侯,让其奉守舜帝的宗祀。

妫满22岁时封侯,在位60年,寿82岁,墓葬河南淮阳县城南(铁墓),死后谥号陈胡公,人称胡公满。

陈、田、姚、胡、袁五姓同根同源,都是妫满的后代,历代视为正宗。

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陈厉公之子,字敬仲,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

公元前707年,陈国发生宫廷内乱,厉公被杀,太子完被贬为大夫。

后宣公太子御寇,被宣公宠妃谋杀。

完和御寇相好,恐祸及自身,便离陈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

完公奔齐后,齐桓公要拜他为卿,陈完推辞,齐桓公就封他为“工正”(管理百工的官),并赐给他很多田地。

当时的“陈”和“田”同音(即音韵学中常讲的“古无舌上音”),故称之为“田完”。

陈完后裔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

后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专政。

陈胜:字涉,楚国阳城县(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阳城乡)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后被秦将章邯所败,于公元前208年遭车夫刺杀而死。

陈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在楚汉相争时,多次出计策助刘邦。

汉文帝时,曾任右丞相,后迁左丞相。

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

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

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5个诸城历史名人事迹5篇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涌现出无数的名人,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大大小小的贡献,他们的优秀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诸城10名人故事

诸城10名人故事

诸城名人故事初一陈佳艺1、臧克家(1905.10.08~2004.02.05),诸城吕标镇臧家庄人。

臧克家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的《有的人》被世人熟知。

1933年他的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不辞劳苦,辛勤耕耘。

不但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还擅长散文,也尝试着写过小说,诗论和文艺随笔。

50多年来,臧克家结集出版的新诗、旧体诗、散文、小说、诗论等著作近60部。

对我国新诗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文坛负有盛名。

臧克家早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就同毛泽东见过面,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的诗。

解放后,毛泽东又亲邀他去勤政殿谈诗,以后同臧老又有数次书信往来。

臧老曾对我说起他与毛泽东谈诗的往事。

毛泽东在臧老心中永远是一位可亲可近的诗友,他为自己能成为毛泽东诗稿的先睹者而感到十分荣幸。

毛泽东不耻下问,臧老也敢放胆修改毛泽东的诗句。

他当《诗刊》主编时,经常写信向毛泽东索稿。

“文革”后,人们对毛泽东的功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问臧老如何看待此事。

臧老认为别人有批评毛泽东缺点的自由,我也有不想说的权利。

毛泽东对我有知遇之恩,这是不能忘怀的。

做人要有一点原则,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风飘摇,人云亦云。

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臧老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从臧老的口中不会有半句假话流出。

臧老说,毛泽东知道《诗刊》即将创刊,很高兴,当时纸张困难,为了争取份数,臧老同文化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老朋友争得面红耳赤。

臧克家向毛泽东报告,《诗刊》只准印一万份,太少了!毛泽东反问他,你看印多少?他说:“五万份。

”毛泽东说:“好,我答应你们印五万份。

”毛泽东充分估计的是诗歌的意义和影响,而不仅仅是纸张问题。

毛泽东欣悦地对他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

”当毛泽东送他们出客厅的大门时,还高举大手送别,说:“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我一份呵!”终身喜爱孩子臧老的夫人郑曼告诉我,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

诸城五大家族简介

诸城五大家族简介

诸城五大家族简介任日新诸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名人灿若繁星。

自古以来有着“文化之邦”的声誉。

诸城的豪门望族也颇为众多。

汉代的伏隆家族,为当时传番经学的世家;宋代的赵挺之家族,也为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

特别是明清两代,诸城的豪门林立,文化名士辈出。

如相州的孙氏、涓河谭氏、郭家埠窦氏、官庄隋氏以及邱氏父子、张氏兄弟等等。

但尤为显赫的是臧、王、刘、李、丁五大世家。

他们在政治上为王朝权贵,朝廷重臣;经济上拥有巨额的田产财富;文化上有着众多才华出众、知识渊博的文士,成为遐迩闻名的书香世家。

其延续时间之久,达官文士之众,田产财富之巨,恐怕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诸城五大家族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是达官、地主、文士三者溶为一体的豪门。

这就是其历史久远的根本原因。

现将其万史简况略作介绍,供大家参考。

臧氏——明工部尚书臧惟一家族。

该族明初自本县琅琊台迁居城里,传至清末,共十二世。

世居城里,以后又分居于大展村、徐家庄(现名俗佳庄)、仁里(古名仁兰),臧家庄、十字路、陆家庄子、辛家窑、范家庄子、寿塔(古名手托寺)等地。

臧氏以科举起家,自明开始至清末,为封建王朝的重臣,也是诸城首要的显贵。

据不完全统计,其家为官者,尚书二人、巡抚二人、主事郎中五人、县府知事七人、布政使二人、兵备使二人、教谕二人、翰林多人。

其中大部分为明代官员。

臧氏为明朝望族,所以极力维护明王朝。

明末其家有五口为清兵所杀。

明亡清立后,他们怀有国仇家恨,不满于清王朝的统治,但又迫于时势,不得不应举为仕,以应付当时局势,但大都是先仕后归,老死故里,并多少干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的善事,深得乡里人民的敬重。

清末,诸城出现了一件奇闻,即臧翰林造反(《诸城文史资料》第11辑第174页有载),此事尽管归于失败,但其精神可嘉。

在诸城近代史上有一定影响。

臧氏惟一,祖臧智,赘于黄氏。

生子斐,因叫黄斐。

明季岁贡,为景陵卫,升定州知州、忻州知州,以后告归。

惟一父臧节,性温良,友爱笃厚,乐善好,与人无争,世称“臧佛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
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

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

2.公冶长(生卒于春秋时),名长,字子长(又名芝,又字子之)。

诸城市马庄乡近
贤村(原名公冶场)人。

公冶长墓座落在马庄乡锡山子东南林,墓前的祠,历代曾奉祀不衰,祠内古木参天,碑渴林立,今已全部毁没,只有坟墓尚在。

3.张择端(1085-1145),字正道,又字文友,诸城箭口人。

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
义画家。

《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是他仅存的两幅绘画作品。

其中《清明上河图》是关于他的最早、最详细也是唯一的记载。

清代乾隆中修县志,曾查访他的居里,亦
未有所获。

《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这两幅画,是中国古代难得的艺术珍品,
被历代誉为“神品”,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4.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诸城逄戈庄(今属高密县)人。

刘墉博通
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辩,文章书法在清代皆享盛名。

尤其以书法最佳,擅长小楷,曾效
法董其昌,兼学颜真卿、苏轼等名家书帖,后自成一家。

与当时的翁方纲、铁保、成亲王
统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而刘墉为最。

刘墉的传说颇多,大都是歌颂他精明强干,足智多谋。

5.王尽美(1898-1925),原名王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诸城市枳沟镇大
北杏村人。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省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他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6.臧克家生于1905年10月8日,诸城吕标乡臧家庄人。

臧克家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1933年他的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不辞劳苦,辛勤耕耘。

不但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还擅长散文,也尝试着写过小说,诗论和文艺随笔。

50多年来,臧克家结集出版的新诗、旧体诗、散文、小说、诗论等著作近60部。

对我国新诗发展作
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内外文坛负有盛名。

7.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
家诸葛亮的先祖。

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

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

他性情刚正不阿,对-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后因弹劾权臣,皇帝不允,被降为城门校尉。

不久被免官,
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8.樊崇(?-27年)字细君,琅琊(今诸城人。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

公元25年,樊崇将赤眉军与王匡领导的湖北绿林军联合,亲自指挥大军打进长安,立西
汉宗室牛童刘盆子为皇帝,自任御史大夫。

公元27年在赤眉军击关中时,被刘秀伏击于
宜阳(今河南宜阳县),义军惨遭失败,樊崇壮烈牺牲。

9.伏无忌(生卒年不祥)琅琊东武(今诸城)人。

伏氏为诸城巨族,世传儒学,曾显
达于两汉,被称为“伏氏学”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

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又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

此时,无忌利用校书的便利,广为采集史料,又加以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10.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祖籍汉琅琊郡诸县(今山东诸城)葛陂。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上著述也颇多。

主要有表、治、秦、疏、策、书、教、赞、铭、兵法、军令等共178篇。

他的文章风格多是开门见山、直抒已见、畅晓畅达、言简意深,具有情意真挚、纯朴清新的特点。

其中最著名的有《出师表》、《诫子书》、《与群下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