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小学每年安全教育日

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我国的小学安全教育日。
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小学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以下是关于小学每年安全教育日的详细介绍。
一、安全教育日的由来2007年,我国教育部、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的通知》,决定将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教育日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日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时刻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2.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安全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正确应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促进家校合作。
安全教育日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4. 推动学校安全工作。
安全教育日的举办,有助于学校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三、安全教育日的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
各班级根据学校要求,围绕安全教育主题,开展主题班会。
通过讲解安全知识、观看安全视频、分享安全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2. 安全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安全知识水平。
3. 安全演练。
开展火灾逃生、地震逃生、防溺水等安全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4. 安全宣传栏。
在学校显眼位置设立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知识海报、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5. 家校联系。
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
四、安全教育日的实施建议1. 学校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日的开展,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2. 创新安全教育形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每年 3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设立这个日子的初衷,就是为了强化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对于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
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好动,但往往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
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比如校园欺凌、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等。
这些事故不仅给孩子们的身体带来了伤害,更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交通安全是中小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现在的道路上车辆越来越多,交通状况也越来越复杂。
孩子们在上下学的路上,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很容易发生危险。
比如,有些孩子会在路上追逐打闹,随意横穿马路,骑自行车时不注意观察路况等等。
我们要教育孩子们,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看红绿灯,遵守交通规则。
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不要带人,不要逆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站稳扶好,不要在车上嬉戏打闹。
校园欺凌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校园本应是孩子们快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但有些孩子却因为遭受欺凌而感到恐惧和痛苦。
校园欺凌不仅包括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言语上的侮辱、孤立和排挤等。
我们要告诉孩子们,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不要害怕,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者其他信任的人求助。
学校也应该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机制,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消防安全同样重要。
火灾无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们要了解火灾的危害,知道如何预防火灾。
比如,不要玩火,不要随意触摸电器设备,离开教室或者家里时要关闭电源和门窗。
如果遇到火灾,要学会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逃生,不要乘坐电梯。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定期组织消防演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逃生的技能。
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在夏天,孩子们喜欢到河边、池塘里游泳嬉戏,但往往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而发生溺水事故。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介绍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
居家安全 (三)电梯安全
1.进出电梯的时候,先确认电梯到达了再行 动。 2.进电梯后,站在安全的区域。不要靠门站 立,以防电梯门突然打开。 3.不要将手放在电梯门旁,以防挤伤手指。 不做危险的动作。
4.不要随意拍打、踢踹、蹦跳,以防电梯坠 落。 5.不要随便按电梯旁边的按钮,以防电梯故 障。 6.被困在电梯里,正确进行保护自身安全并 寻求救援。
SAFET Y EDUCATION DAY
全国中小学
安全教育日
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安全介绍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2022年3月28日
27个 为第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
01 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
全教育日”。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
交通安全 1.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追逐打闹、不低头玩手机。 2.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 3.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4.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不在马
路中间骑车。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
电影、电视。多读健康的书刊,多看乐观的节目。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 现象。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
报警与求救
3月25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3月25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 月 25 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 月 25 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是一个专门为孩子们设立的日子,旨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孩子们在上下学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交通状况。
有些孩子为了赶时间,会闯红灯、不走人行道;有些孩子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完全不顾及周围的车辆。
这些行为都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我们要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不要在马路上玩耍。
同时,家长和学校也要加强监管,确保孩子们的出行安全。
校园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学校里,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奔跑、推搡而摔倒受伤;也可能会因为与同学发生矛盾而产生冲突。
此外,校园欺凌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学校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比如在楼梯口、走廊等地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防护栏等。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网络安全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
网络世界虽然丰富多彩,但也存在着很多危险。
比如,孩子们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可能会在网上遭遇诈骗,泄露个人信息;还可能会接触到不良信息,影响价值观的形成。
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网络,控制上网时间,学会辨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同时,要加强对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食品安全同样重要。
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
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会生产销售不合格的食品,如“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
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这一天,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安全教育日的由来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国家安全生产局等七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的通知》,决定将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旨在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教育日的意义1. 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日旨在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防止火灾、溺水、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教育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遇到危险时,学生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3. 营造安全校园环境安全教育日有助于学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4. 促进家校合作安全教育日为家长和学校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成长。
三、安全教育日的活动形式1. 主题班会各学校在安全教育日当天,会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安全知识,分享安全经验。
2. 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等方面的知识。
3. 安全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成长。
四、如何做好安全教育1.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这一契机,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全体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每年的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这一天,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回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如何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孩子们的成长。
一、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是生命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好奇心强、自制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加强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从而确保生命安全。
2.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安全教育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
通过安全教育,使中小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责任安全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社会要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1.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确保自身安全。
2. 防火防灾消防安全教育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教育他们掌握火灾逃生技能,学会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3. 防溺水溺水事故是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之一。
教育他们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成人带领下游泳,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提高防溺水意识。
4. 防疫卫生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教育中小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5. 防性侵性侵是中小学生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
教育他们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拒绝和应对性侵行为。
6. 防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中小学生容易成为诈骗对象。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 3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设立这个日子,旨在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是中小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孩子们在上下学途中需要穿越马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然而,一些孩子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在路上嬉戏打闹、闯红灯、不走人行道,这些行为都给自己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比如,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看清交通信号灯;乘坐公交车要站稳扶好,不要在车上嬉戏;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好安全头盔。
校园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学校里,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奔跑、推搡等行为而受伤。
此外,校园欺凌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受欺凌的孩子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为了保障校园安全,学校要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加强对校园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对于校园欺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网络安全也是中小学生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
然而,网络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和风险,如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网络游戏成瘾等。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骗取孩子的钱财,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成瘾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比如,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陌生人,不要浏览不良网站,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2024年3月25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第四部分
日常安全小知识
安全用电
不要用硬物,特别是金属物抠插座插孔。学会看安全标志。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红色标志注意不要触摸;黄色,表示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等;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指示、安全状态、通行。金属制品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与电源接触。水也是导电的,电器用品要注意不要站上水,小朋友们注意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用湿布擦电器。
第一部分
安全教育日由来
时间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是有关部门在1996年确定的。
安全教育日由来
起源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当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日常安全小知识
防溺水
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交通安全小常识
教师:钟冬香班级:中四班
活动主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日期: 2019年3月28 一、教学目
标
1、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3、人行道与人行横道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1、红黄绿号牌一套。
2、教学课件。
3、布置场景材料:红绿灯号牌、交通标志头饰等。
4、学习星(红色)、安全星
(黄色)。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1、看录像《篮球女孩》。
2、小朋友们,看完刚才的录像,你知道这个小女孩是用什么走路的吗?这样的走路
方式会给她带来哪些困难呢?是什么造成她今天的样子呢? 3、小结后开始新课《平安回家》。
出示课题:遵守交通规则。
(二)看动画——《学会走路》(出示课件)
刚才你听到和看到了有关交通安全的哪些内容呢?细心、爱观察的小朋友肯定发现了
在我们放学回家的道路两旁常有竖着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
它们叫什么吗?(交通标志)。
对,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我们除了要知道一些简单的
交通安全知识外,我们还得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才能安全行走。
(三)认识交通
安全标志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标志小客人到我们班,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看,她来了。
2、生戴红绿灯头饰上台,自我介绍:我是红绿灯,十字路口总指挥,考考小朋友,
看到我要怎样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你们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吗?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成为好朋友吧!我说红灯,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动作,绿灯行,做
跑步动作,黄灯等一等,叉腰站好。
3、扮演红绿灯小朋友:我们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还想介绍几位我们家族里的好
朋友让大家认识,这几位朋友大家平时应该见过面,可是你了解它吗?(出示路牌、禁
止通行等标志。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它?它的任务是什么?小朋友对我们标志家族的了
解还真不少!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生下) 4、看样子,小朋友们和交通标志做了好朋
友,在道路上行走就要听好朋友的劝告,注意安全,能做到吗?(能)那我们就通过下一
个游戏检查一下小朋友会不会过马路了。
(讲规则,小组讨论扮演角色,做游戏)(四)游戏——我会过马路
1、设置过马路场景,学生体验。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2、学生分为行人、小学生过马路,然后回到座位。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过马路的呢?说得好的同学老师
将为他颁发一颗交通安全星。
(指名说说。
) 3、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但
学会了认识交通标志,还会按规定行走,安全回家。
反思:
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能较客观的认定其他人行为的对与错。
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
言的条理性很强。
由此可见,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活动剪影
柘荣县实验幼儿园第六周活动计划表
班级:中四班日期:2019.3.28-4.1 教师:钟冬香吴月平曾美莲
备注:★为本周新增内容● 为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