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
语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阅读——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文表达方式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另外还适当运用议论,说明和抒情。
1.叙述: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情况。
作用:是使读者概括叙述: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来龙去脉。
点、怎么样地做了什么事情。
具体叙述:对什么事情再具体化。
2.描写:它常常与叙述结合在一起,用生动的语言,对人、事和景物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人物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和文章主题的主要手段。
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肖像、行动、心理、语言描写(分对话与独白)(言为心声)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3.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补充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
不常用,但仍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
记叙文中说明的作用,也要结合其目的来分析。
一般来说这个知识点不大考到。
4.议论:直接对叙述内容发表见解、判断、表明态度,或从个别事物中说明它的普遍意义,使读者加深理解。
善于抓住议论,分析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就能较快地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先叙后议:给读者提供对所叙人物或事物的深层认识,起到加深文章思想深度的作用。
先议后叙:引导读者进入对将要叙述人物或事物的思考,收到让读者对下文密切关注的作用。
叙中他议:作者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的作用。
5.抒情:作者在记叙基础上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抓住抒情的语句,才能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直接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刻画的形象中,渗透作者的感情。
注意:①一般情况下,议论、抒情综合运用,有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xx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xx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xx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xx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xx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记叙文写作手法讲解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
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
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1、记叙: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与刻画,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
3、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5、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
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

【拔高】隐形的翅膀①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
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②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
”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③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
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
”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
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
假肢不但弥补不了自卑,反而让她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残疾。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感觉到残疾的可怕:洗脸、梳头、吃饭、穿衣服……她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牵着线的木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依赖父母。
④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那些孩子们在空中飞舞着,欢笑着。
只有他们走完后,她才偷偷坐到秋千上,忘情地荡起来。
这个时候,她会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象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⑤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⑥每天,她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⑦“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看到了一位黑皮肤的老人,吃了一惊,因为这位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
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
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
“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
”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⑧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
她用脚夹着钢笔练习写字、梳头、剥口香糖,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
表达方式有五种

表达方式有五种:(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方法:说明式语言.叙述式语言.描述式语言.议论式语言.抒情式语言写作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表达方式抒情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写作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记叙文(包括散文)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五种常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其中,记叙,说明,议论也是文学的三大文体。
今天,语文网小编通过以下的分享——五种常见表达方式,希望能让大家对语文知识的概念更加清晰,运用起来更加自如!五种常见表达方式1、记叙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在写作时时,时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行动(动作)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语言(对话)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
环境描写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其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⑥渲染气氛。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看,除直接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正面描写)外,还可进行侧面描写,即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基本作用是烘托,使描写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3.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 征的一种方法。 作用: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作比较,以 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画图表:想要把复杂的事物通过简单的方式表达清楚。 作用:采用画图表的方式,这样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 受; 5.摹状貌: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 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使事物被说明的更形象、具体、生动;
下列句子是什么描写?
(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好像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外貌描写:
(2)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
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语言描写: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
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动作描写:
下列句子用什么表达方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
有什么关系。
议论
2、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 叙述 3、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
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描写 4、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
怕呢! 抒情
5、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说明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五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基本要点。 3、培养学生整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综合运用说明、议论和 抒情等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应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一种文体。
酸水给他洗干净。”
细节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高】
隐形的翅膀
①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
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
②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
”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
③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
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
”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
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
假肢不但弥补不了自卑,反而让她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残疾。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感觉到残疾的可怕:洗脸、梳头、吃饭、穿衣服……她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牵着线的木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依赖父母。
④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那些孩子们在空中飞舞着,欢笑着。
只有他们走完后,她才偷偷坐到秋千上,忘情地荡起来。
这个时候,她会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象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⑤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⑥每天,她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
⑦“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看到了一位黑皮肤的老人,吃了一惊,因为这位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
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
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
“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
”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⑧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
她用脚夹着钢笔练习写字、梳头、剥口香糖,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
过于劳累,使她的脚趾经常麻木,抽筋。
有一次.她在游泳池里过于疲惫,以致两个脚踝竟然同时抽搐。
她在水中拼命挣扎,喝了一肚子水,所幸被教练及时发现,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不懈努力让她的双脚越来越敏捷,她的脚趾开始能像手指一样自由弯曲,不但学会了打电脑、弹钢琴,还获得跆拳道“黑带二段”的称号。
坚强与自信让她渐入佳境,由于成绩出色,她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
但是,她的努力并没有停止。
她开始练习用双脚来开汽车,事实上,她比普通人更快拿到了驾照。
⑨一路走来,她的成就已足够令自己和父母骄傲了。
但童年时那个飞起来的梦想却总让她挥之不去,她要像天使一样自由飞翔。
⑩一次培训残疾飞行员的机会让她欣喜若狂。
她认定这是属于自己的机会。
获得轻型飞机的驾照,需要学习6个月,她却用了整整3年时间。
她先后求教过3名飞行教练,并挑战各种天气状况,飞行时间达到了89个小时。
经过艰苦训练,她能够熟练地用一只脚管理控制面板,而用另一只脚操纵驾驶杆。
这让教练惊叹不已。
⑾这位身残志坚、可以用双脚熟练驾驶轻型运动飞机,并成功通过私人飞行员驾照考试的女孩杰西卡,今年23岁,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
⑿形体的残缺,环境的艰险,都不是人生成败的决定因素。
因为任何有形的力量都囚禁不了心灵,束缚不了梦想。
心灵与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隐形翅膀,只有勇于展开它们的人,才会飞起来,超越一切,抵达幸福的人生彼岸。
【题干】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用是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中心。
【解析】记叙中的议论,就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议论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阅读时要注意咀嚼其中丰富深刻的内涵。
第⑥段直接表明小女孩对自己残疾以及自由的渴望,本题难度较大。
课程小结
表达方式要分清,描写议论和抒情;主要记叙带说明,事物顺序要清晰。
描写重人析心理,议论常在头中尾;抒情直接和间接,寄情人事和景理。
课后作业
【基础】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shān)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
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
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③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
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
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
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
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
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
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
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
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⑥吃过饭,父亲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没收成了。
”我拿起锄头就走。
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得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
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假如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
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牟。
赶快起来!”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11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
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12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
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的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13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
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
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14 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
15 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邃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题干】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答案】记叙、抒情。
【解析】作者通过叙述父亲对“我”的期盼、鞭策和激励,最终使得“我”成就了今天这一事实来抒发对父亲的感情与思念之情,且使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情感,此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