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每日一练 一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20-29

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20-29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直线AC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若AC=10 cm,BD=8 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3、如图,∠MON内有一点P,点P关于OM的对称点是G,点P关于ON的对称点是H,GH分别交OM,ON于点A,B. 若∠MON=35°,则∠GOH的度数为( ) A. 60° B. 70° C. 80° D. 90°2题3题4、如图,在△ABC中,AC>AB,D是BA延长线上一点,E是∠CAD的平分线上一点,EB=EC,过点E作EF⊥AC于点F,EG⊥AD于点G.(1)求证:△EGB≌△EFC;(2)若AB=3,AC=5,求AF的长.1、若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点B,点B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则点C的坐标为 .2、如图,AF=AB,∠F AB=60°,AE=AC,∠EAC=60°,CF和BE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CF=BE;②∠AMO=∠ANO;③OA平分∠FOE;④∠COB=120°.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3、如图,BD平分∠ABC,DE⊥AB于点E,△ABC的面积为90,AB=18,BC=12,求DE 的长为 .1. 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的三边长分别为3,3x-2,2x-1,则当x= 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图,AB=AD,BC=DC,∠B=30°,∠BAD=46°,则∠ACD的度数为( )A. 120°B. 125°C. 127°D. 104°3. 如图,O是直线BC上一点,∠AOB=30°,OP平分∠AOC,PM∥BC交AO于点M,MP=8,PD⊥OC于点D,则PD的长为 .4.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顶点C,AD⊥l于点D,BE⊥l 于点E.若BE=3,DE=5,求AD的长.1、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C的长为( )A. 3B. 2C. 3D. 3+2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BD⊥AD于点D,DE∥AC交AB于点E.若AB=8,则DE的长为3、已知A(a,-5),B(2,b).若A,B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a= ,b= ;若A,B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a= ,b= .1题2题4、如图∠BAC=∠BDC=90°AB=AC求证:∠ADB=45°1、如图,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C=BD,AM=CN,BM=DN.若∠NEB=110°,则∠N的度数为( )2、如图,点C,E分别为△ABD边BD,AB上的点,且AE=AD,CE=CD,∠D=70°,∠ECD=150°,求∠B的度数为 .3、如图,AD=AE,BE=CD,∠1=∠2=110°,∠BAE=60°,则∠CAE的度数为 .1题2题3题4、如图,点D,B分别是线段AE,CF上的一点,且AD=BC,AB=DC,连接EF.求证:(1)∠A=∠C;(2)∠E=∠F.1、如图,点D是BC上一点,AB=AD,BC=DE,AC=AE,若∠BAD=40°,则∠CDE的度数为2. 如图,AB=AC,AD=AE,∠BAC=∠DAE,B,D,E三点共线.若∠1=25°,∠2=30°,则∠3的度数为 .3、如图,在△ABC中,AB=10,BC=9,AC=6,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在AB 上,且AE=AC,则△BDE的周长为 .1题2题3题4、如图,在△ABC中,AC=BC,点D是AB上的一点,AE⊥CD于点E.若CE=BF,AE=EF+BF,试判断AC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 如图,BD=CF,FD⊥BC于点D,DE⊥AB于点E,BE=CD. 若∠AFD=132°,则∠EDF的度数为 .2、如图,MN∥PQ,AB⊥PQ,点A,D在直线MN上,点B,C在直线PQ上,点E在AB上,AD+BC=7,AD=EB,DE=EC,则AB的长为 .3、如图,在△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 若△ABC的面积为15,则△ACF与△BDE的面积之和为 .1题2题3题4、如图,在△ABC中,AB=BC,∠ABC=90°,点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BE=BD,连接AE,DE,DC.(1)求证:△ABE≌△CBD(2)若∠CAE=30°,求∠BDC的度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14-2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14-20

1.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BC=18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B于点F,则MN的长为()A.18cm B.12cm C.6cm D.3cm2.如图,在等腰△ABC中,CA=CB,∠C=50°,DE⊥AC,FD⊥AB,则∠EDF=.3.如图,AB=AC,AE=ED=DB=BC,求∠A的度数.1.如图,P为△ABC内一点,过点P的线段MN分别交AB、BC于点M、N,且M、N分别在P A、PC的中垂线上.若∠ABC=80°,则∠APC的度数为()A.120°B.125°C.130°D.135°2.如图,DE是△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D,DE交AC于点E,且AC=7,△BEC的周长为11,则BC的长为.3.计算:△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ABC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2)在y轴上有一点P,使P A+PB的值最小,请在坐标系中标出点P的位置.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A.15°或75°B.30°C.150°D.150°或30°2.如图,∠AOB=30°,M、N分别是射线OA、OB上的动点,OP平分∠AOB,且OP=6cm,则△PMN的周长的最小值为cm.3.如图,在△ABC中,∠BAC=∠ACB,点D是BC边上一点,且满足∠B=∠1,CE平分∠ACB交AD于点E.(1)若∠ADC=80°,求∠2的度数;(2)过点E作EF∥AB,交BD于点F,请说明∠FEC=3∠3.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171.如图,在△ABC中,∠B=∠C,点D在BC边上,点E在AC上,∠ADE=∠AED,若∠BAD=40°,则∠CDE的度数为()A.10°B.15°C.20°D.25°2.如图,已知△ABC与△ABD关于AB所在的直线对称,延长A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AC+BC=AE,且∠C=40°,则∠E的度数为.3.如图,在△ABC中,∠BAC=105°,MP垂直平分AB,分别交AB、BC于点M、P,NQ垂直平分AC,分别交AC.BC于点N、Q,连接AP、AQ,求∠P AQ的度数.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181.如图,在△ABC中,AB=AC,点D为AB边上一点,且AD=CD=BC,则∠A的度数为()A.38°B.36°C.32°D.30°2.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C边于点E,交BC边于点D,若AE=3,△ABD的周长为14,则△ABC的周长为.3.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1)求证:∠EBD=∠EDB.(2)当AB=AC时,请判断CD与E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191.如图,∠AOB=30°,点P是∠AOB内的定点且OP=4,若点M,N分别是射线OA,OB上异于点O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A.B.C.4D.82.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了15cm和18cm两部分,则它的腰长为cm.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40°,则它两底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为.4.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OM与边AC的垂直平分线ON交于点O,这两条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D、E.已知△ADE的周长为13cm.分别连接OA、OB、OC,若△OBC的周长为27cm,则OA的长为cm.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有两组边对应相等,一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分;④等腰三角形高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A.1个B.2个C.3个D.4个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201.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连接AP,BP,CP,若∠BAC =50°,则∠BPC=°.2.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习题:15.分式与分式方程(每日一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习题:15.分式与分式方程(每日一练及答案)

每日一练(一) 1. 分式的混合运算. (1)222()ababba; (2)22122aaaa;

(3)22211444aaaaa; (4)4222abaababaab; (5)222244(4)2xxyyxyxy; (6)1abb; (7)22433842xxyxyy; (8)22164244244aaaaaaa; (9)2222222xyxyxxyyxyxy; (10)22266(3)443xxxxxxx; (11)22142aaa; (12)211xxx; (13)211393aaaaa; (14)222211xxxxx; (15)22

2xyx

xyxy. 每日一练(二) 1. 分式的混合运算. (1)2211xxxxx;

(2)22226923xyxxyyyxyxyxy; (3)22221212432xxxxxxxx; (4)4224222162+816421xxxxxxxxxx; (5)2221111xxx; (6)4122aaa; (7)224114422aaaaaa; (8)22225baabaabab; (9)2222142442aaaaaaaaa. 每日一练(三) 1. 先化简,再求值. (1)22(2)(69)6xxxxx,其中x=1;

(2)22224481668xxxxxxx,其中x=1; (3)3134222xxxxx,其中x=-1; (4)222211432aaaaaaaaa,其中a=3. 2. 已知2xy,求222xyyxyxyxy的值. 3. 已知15mn,求2224224nmmnmnnmnm的值. 4. 已知12xx,求221xx,441xx的值. 每日一练(四) 1. 解下列分式方程. (1)211323xxx; (2)21233yyy;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每日一题1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每日一题1试题

第1题图 2八年级数学每日一题〔亲爱的同学们,每天练一练,越来越聪明〕班级:姓名:1. (1) 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AE ,BF 交于点O ,∠AOF =90°.求证:BE =CF .(2) 如图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H ,F ,G 分别在边AB ,BC ,CD ,DA 上,EF ,GH 交于点O ,∠FOH =90°, EF =4.求GH 的长.(3) 点E ,H ,F ,G 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EF ,GH 交于点O , ∠FOH =90°,EF =4. 直接写出以下两题之答案:①如图3,矩形ABCD 由2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那么 GH=___________;②如图4,矩形ABCD 由n 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那么 GH=___________;(用n 的代数式表示).第1题图1EDCBAO2.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BE 的延长线于F ,且AF DC =,连接CF .(1)试说明:D 是BC 的中点;(2)假设AB =13,BC =10,AD=12,试猜想四边形ADC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结果中保存π〕〔1〕操作:如图1,在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上取一点O 〔O 点在线段外〕,将线段AB 绕点O 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图形是个圆环〔如图2〕,此圆环的面积就是线段AB 所扫过的面积,AB=2,OA=1,那么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 .BA FCED〔2〕如图3,在Rt △ABC 中,∠C =90°,∠B=30°,AC=2,假设将△AB C 绕点A 旋转一周,那么边.BC ..扫过的图形为 ,面积为 . 〔3〕假设将图3中的Rt △ABC 绕点C 旋转一周,那么边.A .B .扫过的图形是什么?面积为多少?4.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AD=10cm ,BC=30cm ,动点P 从点A 开场沿AD 边向点D 以每秒1cm 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开场沿CB 边向点B 以每秒3cm 的速度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顿运动,设运动时间是为t 秒. 〔1〕t 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BQP 能成为等腰梯形吗?假如能,求出t 的值;假如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图2图3B A O30CBA2OF E D CBA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D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延长BA 、NM 、CD 分别交于点E 、F 。

八下数学每日一练:条形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_2020年综合题版

八下数学每日一练:条形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_2020年综合题版

八下数学每日一练:条形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_2020年综合题版答案2020年八下数学:统计与概率_数据收集与处理_条形统计图练习题~~第1题~~(2019嵊州.八下期末)在学校组织的“学习强国”知识竞赛中,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成绩分为A ,B ,C ,D 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和70分.年级组长张老师将801班和802班的成绩进行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1) 在本次竞赛中,802班C 级的人数有多少。

(2) 请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成绩/班级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B 级及以上人数801班87.69018802班87.6100(3) 结合以上统计量,请你从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两条)。

考点: 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方差;~~第2题~~(2019南浔.八下期末) 在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中,每班都选25人参加比赛,成绩分为A 、B 、C 、D 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其中将90分及以上定为优秀分数,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补全两个统计图;(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2) 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填写在答题卷相对应的表格内)班级 成绩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优秀率一班87.672%二班87.680答案答案答案(3) 从以上信息进行分析,你认为哪个班更优秀?并说明理由.考点: 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第3题~~(2019扬州.八下期末) 某中学现有学生740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 图1中,“电脑”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 在图2中,将“体育”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3) 爱好“书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4) 估计这个八年级现有学生中,有多少人爱好书画?考点: 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第4题~~(2019商水.八下期末) 某中学七、八年级各选派10名选手参加知识竞赛,计分采用10分制,选手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或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后,七、八年级两支代表队选手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如下,其中七年级代表队得6分、10分的选手人数分别为a 、b.队别平均分中位数方差合格率优秀率七年级6.7m 3.4190%n 八年级7.17.5 1.6980%10%(1) 请依据图表中的数据,求a 、b 的值;(2) 直接写出表中的m 、n 的值;(3) 有人说七年级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八年级;所以七年级队成绩比八年级队好,但也有人说八年级队成绩比七年级队好.请你给出两条支持八年级队成绩好的理由。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每日一练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每日一练

如图所示,点M、N分别是正五边形ABCDE的边BC、CD 上的点,且BM=CN,AM交BN于点P, (1)求证:△ABM≌△BCN (2)求∠APN得度数
90≤分数
每日一练 11.4
如图,已知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 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探索DE,DF与等腰三角 形ABC的高的关系。
11月5日
分数<40
每日一练 11.5
已知:AB=AC=BC , 求证:∠A= ∠ B=∠C= 60°
40≤分数<60
每日一练 11.5
80≤分数<100
每日一练 11.8
如图所示,△ACB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C、E、D 在同一直线上,在△ACD中,线段AE是CD边上的中线, 连接BD.求证:CD=2BD.
100≤分数
二选一
每日一练 11.8
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AB=AC,D是AC边上一动点, CE⊥BD于E.过点A作AF⊥BE于点F,猜想线段BE,CE,AF之间的数量关 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11月8日
分数<40
每日一练 11.8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 BD=BC=AD,求三角形ABC各角的度数
40≤分数<60
每日一练 11.8
如图所示,∠1=∠2,∠ACE=∠ADB,AC=AD,求证: AB=AE
60≤分数<80
每日一练 11.8
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D=BD, AB=AC=CD,求∠BAC的度数
11月7日
分数<40
每日一练 11.7
已知点A(m+2,3)与B(-4,n+5)关于y轴对称,试求m+n 的值

初二数学每日练习题

初二数学每日练习题

初二数学每日练习题1. 计算下列有理数的乘法:(1) \(-3 \times 4\)(2) \(\frac{1}{2} \times \frac{3}{4}\)(3) \(-\frac{2}{3} \times \frac{5}{6}\)2.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 \(2x + 3 = 7\)(2) \(-4y + 6 = -10\)(3) \(5z - 8 = 12\)3. 将下列各数化为最简分数:(1) \(\frac{12}{18}\)(2) \(\frac{-15}{-25}\)(3) \(\frac{24}{36}\)4. 计算下列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1) \(3x^2 \times 2x\)(2) \(-5ab \times 4b\)(3) \(7m^3 \times (-2m)\)5. 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 6 和 8(2) 15 和 20(3) 24 和 366. 判断下列各组角的类型:(1) \(30^\circ\) 和 \(60^\circ\)(2) \(45^\circ\) 和 \(135^\circ\)(3) \(120^\circ\) 和 \(60^\circ\)7. 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 底为 5 厘米,高为 3 厘米(2) 底为 8 厘米,高为 4 厘米(3) 底为 10 厘米,高为 2 厘米8. 完成下列几何图形的全等证明:(1) 证明 \(\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DEF\),已知 \(AB = DE\),\(BC = EF\),\(AC = DF\)(2) 证明 \(\triangle GHI \cong \triangle JKL\),已知 \(GH = JK\),\(HI = KL\),\(\angle G = \angle J\)9. 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1) 5, 7, 9(2) 2, 4, 6, 8(3) 10, 15, 20, 2510. 解下列不等式,并找出解集:(1) \(x + 3 > 5\)(2) \(2y - 4 \leq 6\)(3) \(-3z + 6 \geq -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第一期【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第一期【解析版】

10月17日 每日一练一、基础过关1、如图,△ABC ≌△BAD ,点A 和点B ,点C 和点 D 是对应点,如果AB=8cm ,BD=7cm ,AD=6cm ,那么BC 的长是() A.5cmB.6cmC.7cmD.8cm【解答】∵△ABC ≌△BAD ,AD=6cm ,∴BC=AD=6(cm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AOB ≌△COD ,∠B=29°,∠C=90°,则∠COD 的度数是________。

解答:∵△AOB ≌△COD ,∠B=29°,∴∠D=∠B=29°, ∵∠C=90°,∴∠COD=180°-∠C-∠D=180°-90°-29°=61°【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 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能力提升3、如图,CE=CA ,ED=CB ,CD=AB ,求证:△ABC ≌△CDE 。

【解答】证明:在△ABC 和△CDE 中,⎪⎩⎪⎨⎧===)()()(已知已知已知CD AB ED CB CE AC ,∴△ABC ≌△CDE (SSS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SSS ),熟练掌握SSS 的符号语言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已知点D 是△ABC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A=35°,∠ACD=83°. (1)求∠B 的度数;(2)若∠D=42°,求∠AFE 的度数。

【解答】(1)∵∠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A=35°,∠ACD=83°, ∴∠B=∠ACD-∠A=48°。

(2)∵∠AFE 是△BDF 的一个外角,∠B=48°,∠D=42°, ∴∠AFE=∠B+∠D=48°+42°=9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他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三、思维拓展5、如图,DE ⊥AB 于E ,DF ⊥AC 于F ,若BD=CD ,BE=CF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1月28日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mmaaa22 B.523xxxx C.4442xxx D.aaayyy211
2. 填空题:
(1)nnnyyy2411________.

(2)mmaa1231)()(________.
(3)4554)()(xx_________.
(4)32)3(ab_________.
3.计算题:
(1))23)(32(yxyx (2))3)(1(2xxx

(3))23)(42(32xxx (4)25688)31()6(18abbaba
4. 选做题 0433)763(22cbbaca,求cba、、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