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作文写作指导_初中作文指导
_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本文的托物言志由花草树木联想到人,
质疑人类的某种行为,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 态度。
“梅”
特点:百花开罢它独放,不畏风雪不争春。
陆游有诗: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所言何志? 人应有不畏风雪不争春的内在人格美.
“假花”与“真花”
归纳:假花纵使再美.再逼真.也不属于任何季
二、描绘要具体
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 很好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 然、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 所托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 绘。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 也指它的局部特征。
三、联想要恰当
既然是“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象 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 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 如《白杨礼赞》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 质朴,坚强不屈 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 ;白杨树和 哨兵的类比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傲然挺立,坚强不屈 白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少 的精神的类比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团结一心,力求上进
渴望开花,但不能开花,这本该是一种毫无 回旋余地的绝境,可它竟将叶子开成了花!这样 的结局,需要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做到呢?这个过 程除了生物学家一般人无从知晓.但是人,芸芸 众生,要想达到某一难以企及的高度,获得某种 难以企及的结果,这个过程却不是一声“千辛万 苦”可以涵盖的,最终常常是以零结束.没有花, 哪怕是将叶子开成花,也要实现一种理想,成就 一个信念,这样的顽强,往往人不及花. 有时,凝视这顽强的花卉,又令我感到莫名 的怅惘.花,在生命之中究竟占有怎样重要的地 位?没有“花”的人生难道真是失败的人生?为 了有“花”,不惜牺牲“叶”的碧绿到底值还是 不值?我不解花语,不知道一品红的心路历 程.但人生若如此,在我看来,似乎太累,太 痴.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嘿呀,今天咱就来聊聊托物言志的作文该咋写。
就说有一次啊,我在外面溜达,看到了一棵其貌不扬的小草。
那小草啊,就在墙角边努力地生长着。
你说它吧,没有鲜艳的花朵,也没有高大的枝干,但它就在那儿顽强得很呢。
周边都是坚硬的石头啥的,它也不管不顾,就一个劲儿地往外钻,拼命想冒出头来。
我就站在那儿观察了好久呢,看着它一点点地努力着。
咱写托物言志的作文啊,就可以像这棵小草一样。
比如你看到一只蜗牛,嘿,这蜗牛虽然爬得慢悠悠的,但它一直坚持爬呀爬,那你就可以通过描写蜗牛来表达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呀。
或者看到天上飘着的云朵,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变成那样,自由自在的,那就可以用云朵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嘛。
总之呢,就是要先仔细观察一个事物,看到它特别的地方,和咱们想要表达的志向呀、情感呀联系起来。
然后呢,把这个事物的特点详实细致地写
出来,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它。
最后呢,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志向啥的表达出来,可别生硬地去说大道理哟。
这样写出来的托物言志作文,肯定就会特别生动有趣啦,就像那棵小草一样,虽然朴素,但有它自己的魅力呀。
咱教作文也得这样,让大家都能轻松学会怎么去写,能享受这个过程,哈哈!咋样,大家明白了不?。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作 1.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自己选取某种景
物(梅兰竹菊、向日葵、小草等等),仿照
业 《紫藤萝瀑布》或者《一棵小桃树》描绘它们
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抒 发自己的情志。写在小单行本上,拍照上传。
品读优秀作品
爬山虎
爬山虎是虎吗?不,它不是凶猛的虎,而是 一种极普通的藤本植物。
“梅”
特点:百花开罢它独放,不畏风雪不争春.
陆游有诗: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所言何志?
人应有不畏风雪不争春的内在人格美.
教学目标
1、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抓住其特征 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运用联想,能够挖掘事物的象征意 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进行状 物,增添文章语言的感染力。
紫藤萝瀑布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 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 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 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 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紫藤萝花曾遭不幸,人和花是一样的,在生命的 长河中都会遇到各种不幸和挫折,个体的生命是 有限的,但是,正是这无数的个体,汇成生命的 长河,永无止境。
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 敬佩的,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
他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 地,它生长速度较慢,不如雨后的春笋,可 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 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成一片。
每当你看到这种绿色植物,难道你觉得它 只是一种植物?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坚 强。难道你竟一点也联想不到在四化建设的道 路上,处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爬山虎一样奋 发向上的英雄?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 样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爬山虎,宛然象征了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物象的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写作指导。
一、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物象托物言志的基础是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或富有感情色彩的物象作为写作的核心。
这种物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某一事物,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人或物。
选择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物象能够让读者更容易被作文所触动。
二、生动地描写物象的特征在描写物象时,应尽可能地细致入微,使读者对物象产生直观感受。
可以通过形容词、修饰语等描写手法来丰富描写,使读者对物象产生深刻印象。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艺术感。
三、运用托物表达情感和思想托物言志的关键在于通过对物象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通过对物象的赞美、抒发感慨、反映社会问题等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到作文中。
同时,也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的情感进行统一,以使读者更能接受和认同。
四、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无论是托物的描写,还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都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表达混乱的词语,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同时,要做到行文流畅,避免出现重复、啰嗦或冗长句子,以保持文章的紧凑性。
五、注重篇章结构的合理性在写作托物言志的作文时,要注重篇章结构的合理性。
整篇文章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以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同时,可以适当利用段落间的过渡语句或衔接语句,使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六、注重作文的整体效果在托物言志的作文中,要注重整体效果的营造。
通过精心的描写和有力的托物表达,使作文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增强作文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对物象的描写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在写作托物言志的作文时,要选择有意义的物象,并生动地描写其特征,通过托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如何托物言志以及佳作赏析和老师评语

如何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记叙文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借助外界的某种物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这种物品之上,以表达自己爱憎好恶情感的一种写作方法。
托物言志,表面写物,实则1寄意于物,由物而生情,托物而言志。
运用这种方法写作,可以通过描写浅近的物品,表达深远的情感。
托物言志,首先,要认真观察所写物品某一个方面的鲜明特征,找准这一物品不同于其它物品的独特之处。
然后,分析所托之物和所言之志的内在联系,确定物品代表的情感和志向。
接着,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细致描摹物品的特点,寄意于物,揭示文章主旨。
那么,怎样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呢?请注意以下四点:1、认真观察,找准物品明显特征。
例: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
选自《丑石》(贾平凹)2、细致描摹,寄托作者情感志向。
例: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选自《丑石》(贾平凹)3、分析提炼,确定物志内在联系。
例: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
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选自《丑石》(贾平凹)4、总结完善,揭示文章中心主旨。
例: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及佳作欣赏一、教学目标1、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2“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
二、拓展联想(一)根据下列“物”或“意”,说说可寓之“意” 或可托之“物”1、物:1“铺路石” 2“树根” 3“春雨”2、意:1“无私奉献”2“坚忍不拔” 3“奋发向上”(二)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1、“梅”特点:百花开罢它独放,不畏风雪不争春.王安石有诗:咏梅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所言何志? 人应有不畏风雪不争春的内在人格美.2、“萝卜”归纳:萝卜平凡的外表的下面,是一颗红心。
怎样美丽的内心,外表的美固然重要,但我们若拥有光华灿烂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是美丽的。
三、如何写好借物抒情作文?托物部分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言志部分常常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一)、立意要明确“托物寓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
所谓“情意为主,景(物)为实”,思想感情是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二)、描绘要具体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绘。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托物言志”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2.明确“托物言志”的本质是“观物感人”,基本手法是比喻、拟人、象征;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作文。
3.从“致用、比德、畅神”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作文。
2.难点:如何对自然美进行审美。
【教学过程】一、了解“托物言志”1.结合欧阳斌《走,看云去》作者在“云”中寄托的主观之志。
2.揭示:“托物言志”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二、探讨“植物四君子”的文化内涵1.何为“君子”?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2.“植物四君子”文化内涵探究。
“梅花”文化内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梅花具有同人一样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兰花”的文化内涵:高洁、典雅、坚贞不屈。
“竹”的文化内涵:象征气节。
“菊花”的文化内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象征高风亮节。
3.自然之物同人的心志相似相通。
三、走近诗文看“托物言志”1.《石灰吟》。
石灰的形成过程:深山采石——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下清白。
人的相似之处:陋室之人——发奋刻苦——受尽艰难——获得成功。
《竹石》。
竹:坚韧不拔,挑战风吹雨打,不畏一切茁壮成长。
人:要像竹与自然抗争一样去同生活抗争。
《登飞来峰》。
站得高看得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落花生》。
用落花生比喻人生,意味深长。
2.“托物言志”的本质探析。
抓住物的特点,展开联想,发现做人的道理,寄托人生之志。
(板书:物志)四、“小草”内涵探析1.出示“小草”图片,播放歌曲《小草》,学生谈自己认识的小草。
2.根据学生对小草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小草的内涵。
出示歌咏小草的内容。
初中作文_写作指导:托物言志PPT优秀课件(74张)

突出点放在“我”情绪的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 的出现做了渲染。)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 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 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 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 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 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 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 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 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 着西北风。(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一段仅七 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 形象生动。)
白杨礼赞
矛盾
(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一赞白杨树的不平 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开篇点明题意、总结全文。直抒胸臆,效 果明显。)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 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 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 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 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 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 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 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 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 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 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些描写成功 地勾画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 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这时你涌起
(本段既突出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又概括了 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了它的正直、坚强、 倔强和不折不挠。)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此处三赞白杨树的不平凡,抒发的感情进 一步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 这是欲扬先抑。)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 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 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 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 树中的伟丈夫。(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 是“伟丈夫”。以此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 不同。)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 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 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 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作文写作指导_初中作文指导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托物言志作文是初中语文学习内容之一。
中学生学习课文时理解了托物言志、状物抒怀这种写作特点,但在练习写作时却未必能写得出象样的托物言志作文。
一、知识要点梳理
l,立意
(1)通过某种事物描状,表现某类人或某个人的精神品质。
(2)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些哲理。
a、写此物含彼意b、明写物暗喻人。
(3)要昭示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生活、思考、斗争、前进。
(4)立意可发散性多元思维,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也可逆向立意。
2、选材
(1)或取不知名、不起眼的花草木石,人格化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品质。
(2)或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雨雪雷电,象征性
地寄寓某种哲理。
(3)或取用品什物、家具器皿,形象化地反映一种思想感情。
(4)或取家畜、飞禽、走兽,拟人化地蕴含某种思想。
3,语言’
(1)诗化语言,绘画语言,浓淡相宜,饱含感情,含蓄深刻。
(2)描物状形语言是全文重点,要占多半篇幅,而议论、抒情性的点题语言宜少,适可即止。
二、命题引导立意
1、顺向立意
(1)耕牛:描写耕牛紧拉套绳,步履坚定,任劳任怨。
人格化地表现默默奉献、埋头苦
干的精神和“得到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的品质的人。
(2)红叶、菊花:描写红叶、菊花霜凌之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爱。
拟人化地表现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3)夕阳:描写“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
象征性地反映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4)溪流:描写溪流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
人格化地表现某种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5)梯子:描写梯子朴实无华,忍辱负重。
形象化地表现为了祖国未来、为了他人甘愿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6)老树:描写老树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
人格化地表现承受艰苦生活环境磨炼的年富力强、精神财富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7)烟雾:描写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
象征性地反映生活中有时团团迷雾,遮住真相,掩埋真理。
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8)仙人掌:描写仙人掌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的泥土也能生根长大。
拟人化地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去老少边穷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开发建设大西北贡献力量。
(9)星空:描写繁星闪烁,星光璀灿。
象征祖国群星灿烂,象征性地表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
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辉耀于祖国上空。
(10)无名花:描写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
一改文学作品歌颂明星、名人、将军、功臣,而拟人化的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的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2、逆向立意
(1)翠竹:描写翠竹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
但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启示我们应做内心充实、表里一致、朴实无华的人。
(2)牵牛花(藤萝):描写牵牛花(藤萝)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
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者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3)芦苇:描写芦苇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
形象化地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4)鹅卵石:描写鹅卵石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
形象亿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5)爆竹:描写爆竹在欢喜庆贺时增加节日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
形象化地表现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
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三、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
田野和山林。
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通过杨柳的动态。
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
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
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
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抒情三要求
抒情有好几种方式,而表现出来,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种是强烈的、紧张的;一种是轻淡的、弛缓的。
比如同是欢乐,可以欢呼狂叫,也可以别有会心;同是悲哀,可以痛苦流涕,也可以别有凄心。
不同的抒情方法,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紧张的抒情,直抒所感,不加节制,也不隐晦和改易,只要内蕴的情感真切、深沉,就会写出很好的抒情文字。
弛缓的抒情,则把内蕴的丰富感情,表露出一部分来,于平淡中抓取精神实质,能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自有感人至深之处。
那么,对抒情有哪些要求呢?
(1)要真挚自然。
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
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
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
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
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
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
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
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
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
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
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
例如:“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
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鲁迅先生这一段抒情,写得十分深沉。
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对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具体、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三、小结
以上所列,不一而足,意在抛砖引玉。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景描写、物品描写不再是空洞无物的吟风弄草,风花雪月,而讲求寓意和含量。
咏物时要形象地赋予所咏事物以人的性格特点,或讴歌,或贬斥,都能使人通过所描写的文字感到作者的用意,写此物言彼意,明写物暗喻人。
这样坚持练习几次,同学们就会对这类作文的立意和写法悟到其中的奥
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