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中考作文指导:卒章显志
记叙文写作之卒章显志

记叙文写作之卒章显志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2016年第07期【写作目标】了解卒章显志法的类型;并学会在记叙文中妙用卒章显志法行文。
【技法指津】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中,“卒”乃“完毕”“结束”的意思;“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者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图。
换句话说,卒章显志就是指在文章结束时才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是在文章即将结尾时才将写作意旨交代清楚,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作“篇末点题”。
“卒章显志法”在作用上与“开门见山法”恰好相反,后者的意旨往往显现于文章的起始,而前者的意旨总是出现在文章的结尾。
一般来讲,卒章显志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总结评述式。
即在全文结尾处收拢笔势,对前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述和明确的点示,从而显现作者写作此文的题旨,给读者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精粹点化式。
即在对所写的人、事、物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极精练的语言,把它们的精髓点化出来。
三、蓄势引申式。
这种结尾所显之“志”,不是对全文内容的评述、总结、概括或点示,而是宕开一笔,将全文的内容引申到一种深刻的意义或深化的意境中去。
可以说,在这样的文章里,全文的铺叙、描写,都是为了结尾那含义深刻的“一刹那”,都是在为结尾“蓄势”。
四、寓意点破式。
这是一种形式独特、不可或缺的方法。
即在一篇短短的寓言之后,有时可用寓言中“人物”的语言进行点题,有时则可用作者的旁白进行点破。
由于有了这种“点破”,寓言的主旨、意趣便赫然显现,寓言的“身体”便活现出了“灵魂”。
【牛刀小试】一路历练,一路成长□陈苏晗相信吧,经过历练的你,定能变得更美!——题记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有点凄凉;窗内,只留我独自一人,默默悲伤……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考砸,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独自悲伤,只知道这一次次考试正如一次次打击,一次次地将我击垮!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带着些许郁闷,我走出门外,泥土的芳香扑鼻而来,几只蝴蝶在空中盘旋,一下子,我竟觉得春天来了。
中考记叙文构思的基本套路四卒章显志

中考记叙文构思的基本套路(四)卒章显志卒章显志,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
从行文布局看,它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构思方式;从突出主旨看,也是常用的一种结尾的方法。
所谓“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或作者所要表现的意旨。
卒章显志之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的结尾,作者深情地写道:“从这件小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这是在深化一件小事的意义。
如《记一辆纺车》,抒写了延安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劳动的愉快与自豪,赞美了延安人民战胜困难的崇高志趣和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
在激情酣畅、洋洋洒洒的铺叙之后,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记一辆纺车。
这样精粹的一句,可以说是全文的结穴所在。
它寄寓了作者的深情,又鲜明地点示了全文主旨。
它是全文内容的归宿和浓缩,使文章的深刻思想意义顿然升华。
如《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表现出警策性很强的哲理,寄托了作者的心志,让人们去思索社会和人生,去得到战斗的鼓舞,去吸取奋斗的力量。
再如冰心的散文《往事》,写作者回忆自己在雨中观看庭院中的莲花。
红莲被大雨打得左右倾斜,红莲旁的大荷叶也在大雨中倾侧下来,正好覆盖在红莲上面。
于是作者写道: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作者拈取生活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由景及物,由物及人,卒章显旨,表现了赞美伟大母爱的深刻主题。
这引申式的结尾,蕴意深厚,清新动人,充满了诗情画意。
再如克雷洛夫有一篇《杰米扬的汤》的寓言,写杰米扬不断地请“已经吃得塞到喉咙口”的福卡喝汤,一盆又一盆地,吓得福卡“再也不上杰米扬的门了”。
寓言结尾以单独一段的形式点道:我的作家,你不妨自认为稀有的天才,可是如果你不懂得适当的节制,老是在人家的耳旁鼓噪不休,久而久之,你的诗歌和散文,就要比杰米扬的汤更加令人讨厌。
初三作文之卒章显志的作文初中

卒章显志的作文初中【篇一:“卒章显志”作文升格】【文题设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世间万物,有着不同的韵味:天空的广袤、海洋的宽容,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花的争妍斗艳、树的婀娜多姿??请以“________的韵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山、梅、荷、茶??),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病文展示】茶的韵味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中学陈烈热爱生活的人总觉得世界充满了韵味。
即便是跟油、盐、酱、醋一样寻常的茶,只要你稍加留意,也能体会出它的“韵味”来。
茶的韵味,我最初得之于故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苏轼到黄州上任,王安石要他帮忙捎带些“瞿塘中峡水”。
他到了下峡才想起来,一时自作聪明,妄取下峡水企图蒙混。
谁知王安石当场点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
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
现在我看到茶色半晌才出现,就知道是下峡的水。
”苏东坡才高八斗,怎么就不知道“茶”和“水”的关系呢?他以前在杭州当过太守,不会不知道龙井茶叶是要用虎跑泉水冲泡的吧?茶,韵味无穷。
生活,韵味无穷。
(开头点题,引出下文所要论述的对象。
)(文章主体部分以“最初得之于”“还得之”“更多得之于”的句式作为每段的开头,层次井然,结构清晰。
然而中心却不够明确,如果能在叙述的基础上多一些画龙点睛之笔来激活文章的灵魂,那就更好了。
)【病文诊断】这篇习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小作者对茶的认识过程为线索来构思全篇,从关于茶的故事写到爱品茶的爷爷,再写出自己对茶的“研究”和思考,文章井然有序。
但美中不足之处是文章的中心不够明确,可以运用卒章显志的手法对其进行升格。
首先,在第二段末适当议论,表明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如可以加上“一段故事,凭添了几分茶韵,原来,茶是有性格的”这样的句子。
其次,在第三段的段末加上适当的内容,点明爷爷的品茶之趣。
行文点题,卒章显志

行文点题,卒章显志作者:王丽华来源:《作文通讯·初中版》2019年第09期卒章显志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技巧,即在文章结尾处,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
运用卒章显志的写作方法,能让作文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在平时的习作中,不少同学只顾写人记事,故事讲完了,文章就画上了句号,至于作文主题,从不主动点明,让人有主旨不明之感。
如果能在行文时把中心、主题贯穿始终,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这样就能突出主题,令读者非常直观地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慌乱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初一周天一暑假的到来,对我来说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到来———游戏。
一学期对游戏的渴望在此时得到应有的满足,我这样认为。
所以避免不了偷玩游戏的时候,比如今天。
【文章开头略嫌平淡,表达零乱,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吃过早饭,为了避免父母生疑,我先打了个幌子,装模作样地坐在书桌前,心却早已飞向了电脑。
“哟,这么认真,哪年暑假看见你这样?”“我可是从不懈怠。
”我口是心非地答道。
【语言、动作描写平淡,未能把“我”想偷偷打游戏的那种心理表现出来。
】家门被关上了,父母离开了。
我找出妈妈藏了一学期的笔记本电脑。
终于找到了!我暗喜。
紧接着,我便沉浸在网络游戏的激战中。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虚拟世界中的我早已忘记了时间。
忽然外面传来开门声,我的心一沉,以最快的速度将电脑甩进床底,又拽出窝在墙角的作业,喘着粗气暗自祈祷:不要被发现,不要被发现……我慌得握着笔的手不断颤抖,牙齿上下打战。
妈妈开门开了许久。
“你还在做题,没休息呀?”“没……没有吧。
”再精湛的演技还是无法掩饰我内心的惊慌,说话结结巴巴的。
“你这么慌张,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不不不,哪里有,电脑不是早就被你收……收起来了吗,我哪里找得到!”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头顶仿佛有一座大山,只要有丝毫错误,山就会轰然垮塌。
“那你就好好写作业吧,想休息时叫我,偶尔玩玩游戏也能放松一下。
初中语文备考-写记叙文如何卒章显志(素材)

初中语文备考-写记叙文如何卒章显志题目:用"卒章显志"之法对下面的文题进行构思。
颂(横线上可填"青松"、"翠竹"、"小荷"、"小草"、"泥土"等等)?2.走过去,前面是个天3.我学会了提示:1.用这个题目可写一篇因物及人、托物寄意的记叙文。
如课文《荔枝蜜》、《白杨礼赞》那样。
写这样的文章应做到:①先写物,后写人或先状物,后抒情;②咏物绘形详尽细致,生动深刻;颂人抒怀,精炼概括,神韵丰富;③其结构多为引出--描绘--联想三部分组成;④在"联想"之中进行议论或抒情,点出题旨2.这个文题,是一句很有韵味的歌词,读着它,可以引发一些思索和回味,可以激起一种眷念,一种欣慰,或是一种豪情。
围绕这个文题,可以表现:①困境中的奋斗。
如青春少年面对意想不到的困难而坚韧不拔、一个家庭在突然而至的意外面前齐心合力、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为生存的发展而团结奋斗等。
②挫折中的努力。
如为恢复友谊而进行诚实耐心的工作。
在遭到误会时对自己心理、行动的准确把握,在环境不顺畅时富于理智和智慧的运筹等。
③生活本身给人的感悟。
有些事情不是困难和挫折,例如愉快的登山旅游,深夜之中完成了小论文的写作,严冬过去春天给人带来喜悦等。
在这些内容中点缀一点细节,紧扣文题去点化意境和主题,也同样是耐读耐看的。
3.通过认真审题,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以记事为主。
又可以想到,这类文章,最容易写得枯燥无味。
实际上,记事类文章中,往往都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或表达一种见解,或引出一种意义,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一种道理。
所以我们写作此文,要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上多下功夫,拿开头来讲,应尽量做到富有吸引力或感染力,可以用倒叙的方法设置悬念,可以用抒发情感的方法引出故事,也可以用引用语录、格言、警句的方法点示主题。
拿结尾讲,则应尽量做到点示出事件的深刻含义,如写学会了骑自行车,能够引申出实践出真知,循序而渐进,要敢于独立思考,失败是成功之母等多方面的意义,又如写学会了烧饭,能够引申出吃一堑长一智、有失则有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等各种深刻含义,这样,文章就可以做到既感人又深刻。
中考作文(三)卒章显志

9.用引用式点题结尾。如“让我们再背一遍 . 引用式点题结尾。 点题结尾 何其芳的诗吧: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 何其芳的诗吧:‘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 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乐就 《 在平凡生活中》 在平凡生活中》) 10.用标题式点题结尾。如"21世纪的今天, . 标题式点题结尾。 世纪的今天, 点题结尾 世纪的今天 不要再时时墨守成规。这个时代, 不要再时时墨守成规。这个时代,要的是创造性 的人才。朋友,记住:我创新,所以我生存!” 的人才。朋友,记住:我创新,所以我生存 (《我创新,所以我生存》) 《我创新,所以我生存》
3.用反复式点题结尾。“忘记与铭记, . 反复式点题结尾。 忘记与铭记, 点题结尾 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与的阅历和经验; 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与的阅历和经验; 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 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 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 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 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一路同行》 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一路同行》) 4. 用对比式点题结尾。如“在生命的天平 对比式点题结尾 点题结尾。 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 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 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 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 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 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 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 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 索永恒的答案。 《与永恒拔河》 索永恒的答案。”(《与永恒拔河》)
例文3 例文3:
夏天, 夏天,去拜访一只虫
生命是脆弱的,一阵狂风,一阵暴雨, 生命是脆弱的,一阵狂风,一阵暴雨, 都可能成为灭顶之灾。 都可能成为灭顶之灾。它们小心翼翼地保护 着自己。生命,正如法布尔所言, 着自己。生命,正如法布尔所言,应“当作 一种义务, 一种义务,一种只要最后期限未到我们就必 须全力而为的义务。 须全力而为的义务。” 或许, 或许,生活不必去追寻那些繁复的意义 像虫子这样,单纯,并且快乐, ,像虫子这样,单纯,并且快乐,这是我们 今生的至简大道。感谢这些虫子, 今生的至简大道。感谢这些虫子,搅碎了我 一个季节的忧伤之梦, 一个季节的忧伤之梦,并让我在夏天午后的 一块菜地乐不思归。 一块菜地乐不思归。
卒章显志献佳文——记叙文结尾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运用所学方法对例文《有这样一种声音》进行结尾补充。
1、要求学生根据以上归纳方法进行结尾修改。
2、组织课堂讨论,展示优秀结尾。
3、强调标题是主题和标题非主题作文题要区别对待。
1.运用方法,尝试修改结尾。
2.展示作品。
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给例文补充结尾。实现能力的提升。
五、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进行总结
1.为例文《舍弃》的四个结尾选择两个个并说明理由。
2、进行方法归纳
1、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学案第一题。
2、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总结,同时对四个结尾的优点进行点评。
明确:
要点:1、扣题
2、扣内容(扣人、扣事、扣物、扣景)
方法:1、借他人之口
2、借诗词名言
3、首尾呼应
4、升华主题
1、阅读例文,选择结尾。
2、课堂讨论,说明原因。
3、归纳方法。
让学生在自己研读例文的基础上感悟归纳卒章显志法的特点及方法。
三、初试方法
根据所归纳的方法对例文《舍弃》的四个结尾选择一个进行修改并说明使用的方法。
1、要求学生根据以上归纳方法进行结尾修改。
2、组织课堂讨论,展示优秀结尾。
3、提出存在问题。
1.运用方法,尝试修改结尾。
2.展示作品。
让学生在熟悉的例文内容前提下进行结尾修改,在使用中熟悉方法。
卒章显志献佳文——记叙文结尾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真光实验学校陈晓兰
学科
语文
授课者
陈晓兰
授课班级
西外初三
授课时间
十一周周四第7节
课题
《卒章显志献佳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作文复习课
学情分析
卒章显志-初中作文3篇

卒章显志-初中作文3篇卒章显志-初中作文3篇1母亲,多么伟大的字眼!一个人呱呱坠地刚开始学会的第一个词语:“妈妈”。
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一个人心里永远感激的是她的母亲。
因为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养育了她哺育了她。
高尔基曾经这样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母亲是什么?是生命之本,是万物之源,母亲就是创造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成长的最亲最亲的人。
有一天,当我路过草坪,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牵引着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小宝贝时,这样的画面也是如此震憾人的心灵。
你的眼前不由浮现母亲教你学走路的身影;眼睛顿时湿润了,心里也有几分莫名其妙的欣喜。
假如她现在在你面前,你会深情地呼唤一声:“妈妈!”的确,母亲为了我们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包括她的生命,但从来无怨言,不计较报酬,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怎么能忘怀?”当我背上书包上学时,母亲会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替我准备,有包好的新书、有次日上学的新衣服。
第二天早上睁开眼,母亲早已把做好的饭菜端上饭桌,单等着我开饭。
回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
心被母亲的关爱包围着,感到无比幸福快乐!当我开始参加工作时,母亲的叮咛,母亲的唠叨,都成了我的财富。
当我听到一位八九岁的小男孩用稚嫩的声音吟诵《游子吟》时,我心灵那最深处的感情触动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世界上唯一施恩于我而不求回报的就是母亲!母亲的爱是无私,是真诚的爱。
母亲给我们生命,她给予我们太多太多,无穷无尽的爱,而我们呢?我们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母亲那一张慈祥的脸,一双为我们操劳的手,一个生日。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为母亲减轻点负担,和母亲聊聊天,说说话,陪陪她。
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为母亲营造一个安谧的环境,让她快乐安享幸福的晚年!母爱无言!让我们用心去品味,用心去体会!卒章显志-初中作文3篇2母爱,也许就在那一瞬间令你感动;母爱,也许就在那一刹令你热泪盈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织课堂讨论,展示优秀结尾,提出存在问题。
1.运用方法,尝试结尾。
2.展示作品。
让学生在熟悉的作文题中补充结尾,在使用中熟悉方法。
四、巩固方法
运用所学方法对例文《小巷里的故事》进行结尾补充。
1、指导学生根据以上归纳方法进行结尾补充。
2、组织课堂讨论,点评优秀结尾。
1.运用方法,为例文结尾。
2.展示作品。
3、点评习作。
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给例文补充结尾。实现能力的提升。
教学总结
创设场景:假如现在就是中考语文考试结束前20分钟,你将对作文进行结尾,要注意什么问题?
作业设计
将第二题的另一题补充完整,并对照堂上完成的看看有什么进步。
板书设计
卒章显志
1、扣题(标题、主题)
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导入新课
2.解读“卒章显志”
1.经典课文范例展示
2.解释“卒章显志”
准备上课
复习旧知
创设情境,理清概念。
二、探究方法
1.进行练习一:为例文《新视野》选择一个结尾并说明理由。
2、进行方法归纳
1、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学案第一题。
2、扣内容(人、事、物、景)
3、选方法(首尾呼应、升华主题、引用)
记叙文结尾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荔湾区花地中学 卢焯雄
教学内容
记叙文结尾写作指导——卒章显志法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过初一初二两年的学习积累,对记叙文的结尾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面对中考的压力,如何有效提升作文等级是学生比较关注的课题,本课题应该会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
教学设想
精彩的结尾对文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为文章锦上添花。此次作文复习课拟通过卒章显志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作文一篇例文《舍弃》进行分析,归纳卒章显志法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使用该方法进行结尾,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篇末点题的方法,实现考场作文升格。
2、组织讨论
(1)交流选择意见
(2)说说其他结尾的优点
3、课堂讨论,归纳卒章显志法的要点
明确:要点:
1、扣题
2、扣内容
3、选方法
1、阅读例文,选择结尾。
2、课堂讨论,说明原因。
3、归纳方法,细化步骤。
让学生在自己研读例文的基础上感悟归纳卒章显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三、初试方法
根据所归纳的要点为例文《新视野》的重写一个结尾。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典课文范例品味,了解卒章显志法的基本特点
2、通过给既定文章写结尾,归纳卒章显志法的具体操作,学会运用卒章显志法给作文结尾。
3、通过用卒章显志法给作文写结尾,体会写好作文结尾的成就感。
重点难点
通过给既定文章写结尾,归纳卒章显志法的具体操作,学会运用卒章显志法给作文结尾。
教学课时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