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品交易专业术语
古玩行话术语大全

古玩行话术语大全一、“开门”。
这词儿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看到一个人,一眼就知道他是个老实人一样。
“开门”就是说这古玩是真家伙,那特征明明白白的。
比如说我去古玩市场,看到一个青花瓷瓶,那胎质、那青花发色、那画工,行家一看就说:“嘿,这瓶开门啊!”意思就是这瓶肯定是老物件,没跑儿。
二、“打眼”。
哎,这词可有点悲催。
就像你满心欢喜以为捡到宝,结果发现是个坑。
在古玩界,“打眼”就是买了假货。
我一朋友,刚入行的时候,看到一个号称是明代的玉佩,那色泽看着也像那么回事儿。
他一冲动就买了,回来找懂行的一看,被人笑话说:“你呀,打眼喽!这就是个现代仿品。
”三、“捡漏”。
哇,这是每个古玩爱好者都梦寐以求的事儿。
就像在一堆石头里突然发现了钻石。
当你花很少的钱买到了价值很高的古玩,这就叫“捡漏”。
有次我在一个小地摊上,看到一个旧笔筒,摊主都没当回事儿,我仔细一看,感觉像是清代的,就花了几十块钱买下来。
后来一鉴定,是个好东西,值不少钱呢,我这就是妥妥的“捡漏”啊。
四、“包浆”。
这东西可不好形容,就像岁月给古玩穿上的一层独特的“衣服”。
它是古玩在长时间的把玩或者存放过程中,表面形成的一层温润的光泽。
比如说老的铜器,经过岁月的洗礼,手上的油脂、灰尘等慢慢附着在上面,形成一种很自然的光泽,那就是“包浆”。
我见过一个老铜锁,那包浆油润得很,看着就特别有年代感。
五、“一眼假”。
这就很直白啦,就像你看到一个画得歪歪扭扭的假钞一样。
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古玩,就叫“一眼假”。
我去参加一个古玩交流会,有个人拿着一个所谓的“唐代佛像”,那佛像的造型比例失调,线条粗糙,材质看着也不对,大家都笑着说:“这东西,一眼假啊。
”六、“掌眼”。
这是个很客气的说法。
就是请行家帮忙看看东西的真假好坏。
我淘到一个古画,心里没底,就去找一位老行家,我说:“您给掌掌眼,这画到底咋样?”老行家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给我详细讲了这画的笔法、墨色、纸张等方面的情况,我这心里就有数多了。
书画销售话术

书画销售话术
以下是一些书画销售的话术:
1. "您一定知道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书画作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您有没有兴趣了解我们店里的书画作品呢?"
2. "我们现在有一批高质量的书画作品,它们来自于著名的书画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您有没有兴趣来看看呢?"
3. "书画作品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成为一种长期的投资。
您有没有考虑过购买一些书画作品来增加您的投资组合呢?"
4. "我们的书画家擅长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作品中,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传承。
您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呢?"
5. "书画作品是一种独特的礼物,它不仅可以表达您对亲友的关爱,还可以成为一份珍贵的纪念。
您有没有想过购买一些书画作品来送给亲友呢?"。
【古玩市场】关于交易的黑话

【古玩市场】关于交易的黑话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
艺术品收藏作为一条古老的投资渠道,它的漫长历史为它积累了大量的业内“俗语黑话”。
这些接地气的小词汇本身意趣无穷,充满了民间智慧,其中有不少都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频频出现在收藏之外的语言场景中,令汉语的表达更加丰富生动。
关于交易的黑话走宝:“捡漏”对于卖家来说就是“走宝”,指的是一件好货很便宜地卖出了。
绷价:指的是坚持高价,可能是买家意愿较强,卖家想要个好价钱,也可能是纯粹想吓走顾客。
铲地皮:有些人自己不开店,专门去农村收货或者盗挖古墓,拿到货后再卖给商家,他们就叫“铲地皮的”或“游击队”。
臭:本来是炙手可热的的好东西长时间卖不出去,就“臭”了。
活拿:一位古玩商人从另一位古玩商处拿走一件商品去卖、不马上付款就叫“活拿”,活拿后卖出的价格必须保底。
让、匀:有些行家不说“卖给我”,而说“让给我”或者“匀给我”,也是要付钱的。
杀猪:有针对性的卖假货叫作“杀猪”,指的是和顾客约好时间地点,把新仿的货拿去卖了。
埋地雷:也与“杀猪”类似,埋地雷也是卖假货的行为,指的是造假商人和农民合伙,把仿货卖给远道而来淘宝的顾客。
棒槌:卖家背地里对买家的一种调侃性称呼,指的是那些老是看不懂东西、经常被骗的人。
砸浆:古玩商从同行手中不慎买来了假货,要求对方返还货款或退货,就叫“砸浆”。
伙货:指的是两家或多家古玩商合伙买卖古玩,同一件商品的售价由各方商定,其中一家将商品出售后要平分利润。
吃仙丹:与“捡漏”类似,便宜买到好东西叫作“吃仙丹”。
拦一道:其他的竞买者出高价抢先买下,可以说自己被“拦了一道”。
关于藏品的“黑话”行货:指艺术家或工坊批量生产的艺术品,通常不是精品。
荒货:从民间街巷、农村等地拾荒收购来的古玩就是“荒货”,通常价钱便宜,但鱼目混珠。
鬼货:指的是盗墓得来的古文物,由于涉及违法行为,鬼货一般不在堂面上买卖。
贼货:指的是偷来的古玩,也犯法,贼货一般量少,但是质量高,精品频出。
古玩收藏术语

古玩收藏术语以下是一些古玩收藏术语:1. 压堂:指古董商店里的镇店之宝。
2. 爬山头:指把损坏的古玩修补好。
3. 虫儿:指压箱底、让观者眼前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董加起来也抵不过这一件,通俗地说,就是镇店之宝;虫儿不但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即常年混迹于古玩行,对古玩行十分熟悉,能钻各种空子的人。
4.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品。
5. 生坑:新出土的文物。
6.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被“拿了”。
7. 绷价:坚持要高价、不让价。
8. 拉纤:中间人、介绍人。
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9. 看新:东西不到代,历代仿品或者现代仿品。
10.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假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设的局。
11. 看不好:卖家说货绝对到年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则委婉的说“看不好”。
12.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13.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枪打”也叫“一脚踢”。
14. 留下吧: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15. 吃仙丹:买了便宜的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16.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17.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18. 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受人骗叫“交学费”。
19. 包袱斋:眼力好、没钱开店,转手倒卖的这种经营古玩的方式,称之为“包袱斋”。
20. 有一眼:乍一看东西不错,有价值、年代对,这样的叫做“有一眼”。
21.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起来”。
22. 走宝:卖方亏了,把有价值的东西卖亏,让买家“拣漏”了就叫“走宝”。
23. 捡漏:低价买到超过本身价值的东西。
24. 旧仿:古玩本身虽然不是当年的东西,但是其他年代仿制的,叫做“旧仿”。
拍卖专业术语

拍卖专业术语
1. “起拍价”,嘿,就好比你去市场买菜,摊主喊出的那个最低价!比如一场拍卖会,这件古董的起拍价是 5000 块呢!
2. “加价幅度”,这就像爬楼梯,每次只能上固定的几级。
像拍那幅画,每次加价幅度是 500 块呀!
3. “流拍”,哎呀,这不就是追求对象没成功嘛!比如那套房子没人出价到要求的价格,就流拍喽!
4. “成交价”,这可是最终的胜利果实呀!像那辆豪车最后以 300 万的成交价被人拿下啦!
5. “保留价”,就好像你心里的底线一样。
比如这个花瓶,不到保留价坚决不卖呢!
6. “竞买人”,这不就是赛场上的选手嘛!这些竞买人都为了心仪的物品在竞争呀!
7. “拍卖师”,那可是拍卖会的指挥官呀!看那个拍卖师多有气势,掌控全场呢!
8. “标的”,这不就是大家争抢的宝贝嘛!这个标的可太吸引人了,大家都争着要呢!
9. “落槌”,就像比赛结束的哨声一样!当拍卖师落槌,就表示成交啦!
10. “买受人”,就是最后的赢家呀!哇,他成了这个宝贝的买受人啦!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拍卖专业术语是不是很有意思呀,了解了它们,你就能更好地参与到拍卖中啦!。
古玩行业术语

古玩收藏常见术语解读
古玩行业术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语:
1.玩:古玩行当里的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便是问你收
藏什么。
2.吃:这是买的意思,“我是吃瓷器的”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3.匀:有的在古玩行里买东西喜欢说匀,比如“这块玉您匀给我吧。
”
4.开门:年代老的真货,叫作“开门”或“一眼货”。
5.到代:藏品够一定的年代,比较老,收藏价值高。
6.捡漏:低价购入了价值较高的藏品。
7.看新:东西不到代,是现仿的。
8.追:发现一样藏品追着要,通常是在拍卖场上追价拍得。
9.旧仿:明清时期的仿品。
10.新仿:新近制作的仿品。
11.高仿:高度仿真的仿品。
12.低仿:粗劣不堪的仿品,也叫「判眼」。
13.打闷包:古玩行业中,称不准开封检验的买卖为“打闷包”,有时也指没
有看到东西而交易的行为。
14.俏货:比较精美的的藏品,一般指瓷器的收藏术语。
15.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16.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17.品相:这件东西保存得好不好就说“品相”好不好,如果有破损就是“品
相”不好。
18.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19.压堂:是主人店堂里的镇店之宝。
20.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
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你。
古玩市场的行话术语

古玩市场的行话术语1. “打眼”:哎呀,这可真是个常用的词儿!比如说你满心欢喜买了个宝贝,结果发现是个假货,这就叫“打眼”啦!就像你以为遇到了真爱,结果发现是个大忽悠!2. “吃药”:嘿,可不是真的吃药哦!要是在古玩市场里花了冤枉钱买了不值的东西,那就是“吃药”啦!好比你花大价钱买了个普通玩意儿,这不就“吃药”了嘛!3. “捡漏”:哇塞,谁不想捡漏啊!就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很值钱的宝贝,那可真是太爽啦!就好像你在路上捡到了个大金元宝!例子嘛,有人几十块买到个价值几万的小物件,这就是超级大捡漏呀!4. “包浆”:这个词儿有意思哈!就是古玩上那层温润的光泽。
你看那老物件,包浆漂亮得很呢!就跟人的皮肤一样,有光泽才好看嘛!比如一个核桃,盘玩久了那包浆,啧啧,真美!5. “开门”:嘿呀,这就是说东西一看就是真的,很明显嘛!就像你看到一个熟人,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开门”啦!比如说一件瓷器,行家一看就知道是老的,这就是开门的东西!6. “掌眼”:要是你自己拿不准东西的真假好坏,就得找人帮忙“掌眼”啦!就好像你遇到难题找朋友帮忙看看一样。
像有人拿个东西让老行家帮忙看看,这就是掌眼呀!7. “走眼”:哎呀,这就是看走眼了呗!本来以为是个好东西,结果不是,这不就走眼了嘛!就跟你看错人差不多!比如有人把赝品当成宝贝买了,这就是走眼啦!8. “压堂”:在店里最能镇得住场面的宝贝就叫“压堂”货呀!这就好比一个团队里最厉害的那个人!像店里摆着一件超级精美的古董,那就是压堂的呀!9. “有一眼”:就是说东西看着还不错,有那么点意思。
就像一个人看着挺靠谱似的。
比如说一个物件看着有点年代感,有点价值,这就可以说有一眼。
10. “到代”:这就是说东西是那个年代的呀!不是仿的。
就好像说这个人就是那个时期的人物一样确定。
比如一个青花瓷,鉴定后确定是明代的,那就是到代啦!我觉得古玩市场的这些行话术语真的很有趣呀,它们让古玩交易变得更有意思,也让我们这些爱好者能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呢!。
中国艺术品鉴定专业术语

中国艺术品鉴定专业术语
中国艺术品鉴定专业术语包括以下内容:
1. 艺术品-指具有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如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2. 鉴定-指对艺术品进行评估、判断和证明的过程。
3. 评估-指对艺术品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
4. 真假鉴定-指对艺术品进行真伪判断的过程。
5. 年代鉴定-指对艺术品进行年代判断的过程。
6. 风格鉴定-指对艺术品进行风格判断的过程。
7. 材质鉴定-指对艺术品进行材质判断的过程。
8. 铸造鉴定-指对艺术品进行铸造方式判断的过程。
9. 画作鉴定-指对绘画作品进行鉴定。
10. 雕塑鉴定-指对雕塑作品进行鉴定。
11. 摄影鉴定-指对摄影作品进行鉴定。
12. 书法鉴定-指对书法作品进行鉴定。
13. 陶瓷鉴定-指对陶瓷作品进行鉴定。
14. 玉器鉴定-指对玉器作品进行鉴定。
15. 金属器物鉴定-指对金属器物作品进行鉴定。
16. 家具鉴定-指对家具作品进行鉴定。
17. 织锦鉴定-指对织锦作品进行鉴定。
18. 刺绣鉴定-指对刺绣作品进行鉴定。
19. 剪纸鉴定-指对剪纸作品进行鉴定。
20. 布艺鉴定-指对布艺作品进行鉴定。
这些专业术语涵盖了鉴定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所有相关方面。
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鉴定过程,也可以更好地评估和保护我们手头的艺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艺术品交易相关专业术语现场拍卖:1、委托人:是指通过合同(协议)委托拍卖公司拍卖其享有完全所有权或完全处置权的拍卖标的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竞买人:是指获得竞买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3、买受人:是指出价最高,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4、拍卖人: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5、拍卖师。
指具备拍卖师资格证书、主持拍卖活动的人。
6、当事人:一词系拍卖人、委托人、竞买人和买受人的统称。
7、拍卖标的:是指委托人委托拍卖公司以拍卖方式出售或转让的物品。
8、拍卖日.指在某次拍卖活动中,拍卖公司公布的正式开始进行拍卖交易之日。
若公布的开始日期与开始拍卖活动实际日期不一致,则以拍卖活动实际开始之日为准。
9、应计费用:是指拍卖公司对保险、制作网页、包装运输、评估等酌情向委托人、买受人收取的费用。
10、图录。
拍卖行在征集拍品后,会收集该拍品的有关指资料,然后编号印成图录。
一般来说,图录制作得好与坏,它会影响拍品的成交和价格。
11、状况报告书。
如果买家对某拍品的真实性有所怀疑,或无法自己检验该拍品,他可以向拍卖行索取一份状况报告书。
如果买家对该拍品的真伪吃不准而向拍卖行提出交权威的验证机构进一步鉴定,拍卖行可以协助,但不负责有关的费用。
12、估价(参考价)。
当拍卖行从物主手里征得拍品后,即会对该拍品作出估价。
拍卖行估价的依据,一般以本公司历年拍卖的情况和其他拍卖公司拍卖的情况综合而定。
不过,估价仅仅只是给买家一个参考。
如果买家在拍品的估价之内收购,他所付出的价格应该是合理的。
当然,拍卖行在制定估价时,有时会采取一定的策略。
如有的拍卖行为了吸引买家的踊跃竞投,它会压低拍品估价。
13、咨询价。
有的也叫“估价待询”,它是估价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参考价、无底价等,参考价和无底价在市场上用得较多,咨询价用得较少,这主要是咨询价是针对极其珍贵的拍品,也是海内外拍卖行对极其珍贵拍品采用的惯用方式。
大家知道,在拍卖场上,往往一般拍品较多,相互之间的价格有一定的可比性,相反,极为珍贵的文物艺术品由于市场上露面较少,特别是能上拍至千万元以上的文物艺术品可谓凤毛麟角,故提供这类艺术品的卖家也会开出很高的底价。
14、定向拍卖。
一般是指在国内征集的艺术品,根据国内文物艺术品流通的有关规定不能出境,拍卖公司一般都会采用向国内买家定向拍卖。
定向拍卖的最大好处就是能避免珍贵文物艺术品流入海外,保护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自上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已有不少定向拍卖的艺术品被留在了国内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
15、开价与成交价。
通常,拍品的开价只有估价的50%,但是,在拍卖场上,有时拍卖师会根据场内的情况自行决定开叫的价格。
有些时候开价还会少于估价的50%,主要是为了吸引各路买家的竞投。
成交价是拍品成交的价格,一般是指落槌价加上佣金。
16、起拍价:拍卖师报出的第―口价,如有入应价而无人加价,拍卖师不落槌,则代表该项拍品的价位未到委托方确定的保留价,不能成交。
17、成交价(落槌价),指拍卖会上拍卖师落槌决定拍卖标的售予某一买受人的价格。
18、保留价(拍卖底价)。
它是指物主愿意将物品让出的最低价格,这一价格一般是物主与拍卖行协商产生的,价格对外也是保密的。
大多数时候它都会比开价略高。
但也会和开价一样或比开价低。
如果拍卖的最后叫价没有达到保留价,物主就有权利不将该物品卖出;但如果最后叫价比保留价高出许多,物主则可以从中获利。
19、保险。
一般各大拍卖行都会规定:委托人如以书面形式告知本公司不需投保其拍卖品,则风险由委托人自行承担。
如果投保,一般拍卖行也会规定:拍卖成交后,委托人应支付相当于落槌价百分之一的保险费;如拍卖品未能成交,委托人应支付相当于保留价百分之一的保险费。
20、竞价的涨幅。
在拍卖场上,当拍卖师宣布某件艺术品的开价后,接着要公开每一次叫价的涨幅。
通常该拍品每一次叫价的涨幅不超过物品开价的10%,也就是说,一件开价3000元的艺术品竞价者每举一次牌,涨幅将不超过300元。
如果该拍品十分抢手,拍卖师可以按情况增加每次叫价的涨幅,以免过多人竞价而发生不必要的混乱。
21、流标。
它是指拍卖场上,无人竞价或竞投者举牌的价格未能达到保留的价格。
故该件拍品不能成交,拍卖行通称为“流标”。
22、缺席出价。
在拍卖中,有的拍卖行允许人们进行缺席出价。
有的买家在拍卖会当天无法出席,可以在拍卖会开始前两个小时,填写一张附在图录上的缺席表格,派人送到拍卖行或直接传真到拍卖行去,代当事人投标。
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的极少。
23、电话委托。
有的买家由于各种原因不愿公布身份,或在当天无法出席拍卖会,但他对某件拍品钟情有加、志在必得,于是,有的买家就会选择电话委托。
不过,条件同样是在拍卖会开始之前,必须将个人的资料送到会场,并要缴纳该拍品20%的保证金。
在当事人感兴趣的拍品进行拍卖前的大约5分钟,拍卖行就会委托一名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当事人,通报拍卖会场上的情况,以便让买家间接参与拍卖的过程。
24、佣金(代理费)。
拍卖行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它们的收入来源就是买卖双方所付的佣金,一旦拍品成交后,买卖双方都必须按规定缴付相当于拍品成交价10%左右的佣金(指艺术品拍卖的佣金)。
25、保证金。
买家如果想参与拍卖竞投,那么,他必须在拍卖开始之前按拍卖行规定交纳一定的保证金。
然后,领取竞投牌号。
26、保证金交付:因拍卖的特殊性,保证金的交付必须在拍卖会开始前交付方能取得竞买资格。
现金、支票、汇票,本票均可,但定期或活期存折均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竞买者办理登记时.需提供的文件和证件为:个人提供身份证(境外人士提供护照);企业和事业单位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法人身份证及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
鉴定艺术品1、仿品:是指那些前人以有的东西,而后人仿照去做出来的东西。
这其中有仿型的、有仿纹饰的、有仿釉色和胎质的,也有对某件器物照搬全仿的。
仿也是一种学习或者继承形式,但在古玩界,把仿的东西认为成真的东西的时候这件东西就被称为仿品!2、赝品:一件赝品本身首先肯定是仿品,也就是仿前人有的真的东西,做这件东西的目的,或者拿这件东西的人就是想叫别人以为确实是前人的东西,那这件东西就从一般的仿品变成了赝品!赝品是从仿品中因为以欺骗的目的出发而脱颖而出变成了赝品!3、臆造品:前人没有的东西,而后人寻前人的某些特点迹象造出来故意叫它人以为是前人的东西的东西!臆造一次本来就带有贬义,他和发明和创造或者新的构思是两码事,臆造的意思就是想象中创造一种不存在的但叫别人以为确实在的东西!艺术品交易相关术语1、艺术品股票是将艺术品金融化,投资者可以像炒股票那样投资艺术品。
2、份额交易模式是指将份额标的物等额拆分,拆分后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公开上市交易的方式。
3、份额申购:将一件价值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艺术品以价值标准进行拆分,将拆分后的价值以权益方式进行转让交易。
文化艺术品份额合约挂牌交易后,投资人可以以类似买卖股票的方式买卖份额合约。
4、要约收购是指单个投资人持有单支份额比例达到67%,触发要约收购,该份额停牌,该投资人称为要约收购人。
5、交易数量限制:单笔申报不能超过份额发行总量的5%;当日份额实时累计竞买入量或净卖出量不超过份额总量的5%。
6、开盘价:现货全额交易中的合约开盘价为开盘后第一笔成交价7、集合竞价:延期交易中集合竞价在每个交易日开盘前10分钟内进行,其中前9分钟为买卖指令申报时间,后1分钟为集合竞价撮合时间。
集合竞价采用最大成交量原则。
开盘集合竞价未成交申报单自动参与竞价交易。
8、收盘价:收盘价为合约最后五笔成交价的加权平均价。
9、入金:资金入金指客户在交易时,需要先将资金从银行卡账户转入黄金交易保证金帐户。
客户可通过我行柜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备渠道,进行入金操作。
10、出金:客户在交易时,将资金从黄金交易保证金帐户划出至银行卡账户。
客户可通过我行柜台、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备渠道,进行出金操作。
11、结算价:结算价是指某延期合约整个交易日的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
当日无成交价格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结算价。
结算价是进行当日持仓盈亏结算和制定下一交易日涨跌停板额的基准价。
12、买入。
发现市场上某只艺术品的份额被低估,以低价买入,等待其价值回归后高价卖出,获取中间价差。
13、卖出。
发现艺术品的份额被高估,卖出手中所持该份额。
14、交易规则根据文交所下发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暂行规则执行。
一般都包括开户人开户要求;交易方式;为防范风险的涨跌幅限制等。
15、支付中介专用数字证书是由招商银行向客户发放,用于确认交易过程中客户身份和客户支付指令的数字证书,客户在本所的交易过程中必须使用支付中介专用数字证书进行数字签名,以便招商银行凭以对本所发送的数据是否为客户的真实指令进行判断。
16、份额账户是用于记录投资人持有份额的份额名称、代码、数量及其变动情况等信息的账户。
17、发售代理商是为配合艺术品持有人上市艺术品的前期宣传及艺术品份额的发售工作的单位。
18、网上个人银行专业数字证书是通过其可以办理与支付中介服务相关的资金划转、激活支付中介业务、申请支付中介数字证书的业务。
19、整体权益项目挂牌是在出现致使交易活动无法按照规定程序正常进行的情形,并经调查核实确认无法消除时,本所可以作出终结信息公告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