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x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内,我们分别取与 轴、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 、 作为基底 任作一个向量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使得 .我们把 叫做向量 的(直角)坐标,记作 ,其中 叫做 在 轴上的坐标, 叫做 在 轴上的坐标.
(2)若 , ,则
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
2、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 =λ
∥ =
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设 , ,则
4、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设 ,则 或
(2)如果表示向量 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分别为A 、B ,那么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5、两向量夹角的余弦( )cos=
9、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 ,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Ⅰ) ;(Ⅱ)当 时,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当 时,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当 时, ,方 向是任意的
10、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它们的夹角为 ,则 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
11、向量的投影
附:三角形的四个“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非零向量 与 有关系是: 是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注意:(1)结合律不成立: ;
(2)消去律不成立 不能得到
(3) 不能得到 或
乘法公式成立:
6、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设点 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为 ,即 = ,则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平面向量的定义
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有序数对,可以用箭头表示。


用字母表示向量,如a、b等。

向量的大小可以用模表示,记作|a|。

2. 平面向量的运算
2.1 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向量按照相同的方向连接起来,得到一
个新的向量。

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2.2 向量的减法
向量的减法是指将两个向量相加的相反向量相加,得到一个新
的向量。

2.3 向量的数量积
向量的数量积(点积)是指两个向量相乘后的数量,用点表示,记作a · b。

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2.4 向量的向量积
向量的向量积(叉积)是指两个向量相乘后的向量,用叉表示,记作a × b。

3. 平面向量的性质
3.1 平行向量
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它们是平行向量。

平行向
量的数量积等于两个向量的模的乘积。

3.2 垂直向量
如果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0,则它们是垂直向量。

垂直向量的
点积为0。

3.3 向量的模
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大小,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求解。

4. 平面向量的应用
平面向量在几何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表示平移、旋转和
线段的位置关系等。

在物理学中,平面向量可以用来表示力的大小
和方向。

以上是关于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基本知识点归纳总结。

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

(完整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

平面向量一.向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1①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一般用c b a,,……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 u u u r 几何表示法 AB u u u r ,a ;坐标表示法,(y x yj xi a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记作|AB u u u r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②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 与任意向量平行零向量a =0|a|=0 由于0r 的方向是任意的,且规定0r 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注意与0的区别) ③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0a 为单位向量 |0a|=1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⑤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重合,记为b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211y x y x2121y y x x2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设,AB a BC b u u u r u u u r r r ,则a +b r =AB BC u u ur u u u r =AC uuu r(1)a a a 00;(2)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 (2) 三角形法则的特点是“首尾相接”,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些向量的和;差向量是从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当两个向量的起点公共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当两向量是首尾连接时,用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AB BC CD PQ QR A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L ,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3① 相反向量:与a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记作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关于相反向量有: (i ))(a =a; (ii) a +(a )=(a )+a =0 ; (iii)若a 、b是互为相反向量,则a =b ,b =a ,a +b =0 ②向量减法:向量a 加上b 的相反向量叫做a 与b的差,记作:(b a b a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③作图法:b a 可以表示为从b 的终点指向a 的终点的向量(a 、b有共同起点)4①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Ⅰ)a a;(Ⅱ)当0 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 时,λ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 时,0a ,方向是任意的②数乘向量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5向量b 与非零向量a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b =a6如果21,e e 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 使:2211e e a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21,e e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7特别注意:(1)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是互逆运算(2)相等向量与平行向量有区别,向量平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 (3)向量平行与直线平行有区别,直线平行不包括共线(即重合),而向量平行则包括共线(重合)的情况(4)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条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1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r r作为基底量的基本定理知,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r 可表示成a xi yj r r r,由于a r 与数对(x,y)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把(x,y)叫做向量a r 的坐标,记作a r =(x,y),其中x 叫作a r在x 轴上的坐标,y叫做在y 轴上的坐标(1)相等的向量坐标相同,坐标相同的向量是相等的向量(2)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2(1) 若 1122,,,a x y b x y r r ,则 1212,a b x x y y rr (2) 若 2211,,,y x B y x A ,则 2121,AB x x y y u u u r(3) 若a r =(x,y),则 a r=( x, y)(4) 若 1122,,,a x y b x y r r ,则1221//0a b x y x y rr (5) 若 1122,,,a x y b x y r r,则1212a b x x y y r r若a b rr ,则02121 y y x x3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r 与b r ,它们的夹角为 ,则a r ·b r =︱a r ︱·︱b r ︱cos 叫做a r 与b r的数量积(或内积) 规定0a r r2︱b r ︱cos =||a ba r r r ∈R ,称为向量b r 在a r 方向上的投影为射影3a r ·b r 等于a r的长度与b r 在a r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42||a a a a r r r r52222a b a b a b a b r r r r r r r r ;2222a b a a b br r r r r r 222a a b b r r r r6①交换律成立:a b b a r r r r②对实数的结合律成立:a b a b a b R r r r r r r③分配律成立: a b c a c b c r r r r r r r c a b rr r特别注意:(1)结合律不成立: a b c a b c r r r r r r;(2)消去律不成立a b a cr r r r 不能得到b c r r(3)a b r r =0不能得到a r =0r 或b r =r7已知两个向量1122(,),(,)a x y b x y r r,则a r ·b r =121x x y y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r与b r ,作OA u u u r =a r , OB uuu r =b r ,则∠AOB=(01800 )叫做向量a r 与b r的夹角cos =cos ,a ba b a b • •r r r r r r =222221212121y x y x y y x x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a r 与b r 同方向时,θ=00,当且仅当a r 与b r 反方向时θ=1800,同时0r 与其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9:如果a r 与b r 的夹角为900则称a r 与b r 垂直,记作a r ⊥b r10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b a ·b=O 2121 y y x x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题型1.基本概念判断正误:(1)共线向量就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2)若两个向量不相等,则它们的终点不可能是同一点. (3)与已知向量共线的单位向量是唯一的.(4)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B CD u u u r u u u r. (5)若AB CD u u u r u u u r,则A 、B 、C 、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6)因为向量就是有向线段,所以数轴是向量.(7)若a r 与b r 共线, b r 与c r 共线,则a r 与c r共线. (8)若ma mb r r ,则a b r r.(9)若ma na r r,则m n .(10)若a r 与b r 不共线,则a r 与b r都不是零向量. (11)若||||a b a b r r r r,则//a b r r . (12)若||||a b a b r r r r,则a b r r .题型2.向量的加减运算1.设a r 表示“向东走8km ”, b r 表示“向北走6km ”,则||a b r r.2.化简()()AB MB BO BC OM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3.已知||5OA u u u r ,||3OB u u u r ,则||AB uuu r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4.已知AC AB AD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为与的和向量,且,AC a BD b u u u r r u u u r r ,则AB u u u r ,AD u u u r.5.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35AC AB u u u r u u u r ,则AC u u u r BC uuu r ,AB u u u rBC uuu r .题型3.向量的数乘运算1.计算:(1)3()2()a b a b r r r r (2)2(253)3(232)a b c a b c r r r r r r2.已知(1,4),(3,8)a b r r ,则132a b rr .题型4.作图法球向量的和已知向量,a b r r ,如下图,请做出向量132a b r r和322a b r r .a rb r题型5.根据图形由已知向量求未知向量1.已知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请用向量AB AC u u u r u u u r ,表示AD u u u r.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C a BD b u u u r u u u r rr ,求AB AD u u u r u u u r 和.题型6.向量的坐标运算1.已知(4,5)AB u u u r,(2,3)A ,则点B 的坐标是 .2.已知(3,5)PQ u u u r,(3,7)P ,则点Q 的坐标是 .3.若物体受三个力1(1,2)F r ,2(2,3)F r ,3(1,4)F r,则合力的坐标为 .4.已知(3,4)a r,(5,2)b r ,求a b r r ,a b r r ,32a b r r .5.已知(1,2),(3,2)A B ,向量(2,32)a x x y r与AB u u u r 相等,求,x y 的值. 6.已知(2,3)AB u u u r ,(,)BC m n u u u r ,(1,4)CD u u u r ,则DA u u u r.7.已知O 是坐标原点,(2,1),(4,8)A B ,且30AB BC u u u r u u u r r ,求OC uuu r的坐标.题型7.判断两个向量能否作为一组基底1.已知12,e e u r u u r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判断下列每组向量是否能构成一组基底: A.1212e e e e u r u u r u r u u r 和 B.1221326e e e e u r u u r u u r u r 和4 C.122133e e e e u r u u r u u r u r 和 D.221e e e u u r u u r u r 和2.已知(3,4)a r ,能与a r构成基底的是( ) A.34(,)55 B.43(,)55 C.34(,)55 D.4(1,)3题型8.结合三角函数求向量坐标1.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A 在第二象限,||2OA u u u r ,150xOA o,求OA u u u r 的坐标.2.已知O 是原点,点A 在第一象限,||OA u u u r ,60xOA o,求OA u u u r 的坐标.题型9.求数量积1.已知||3,||4a b r r ,且a r 与b r 的夹角为60o,求(1)a b r r ,(2)()a a b r r r , (3)1()2a b b r r r ,(4)(2)(3)a b a b r r r r .2.已知(2,6),(8,10)a b r r ,求(1)||,||a b r r ,(2)a b r r ,(3)(2)a a b rr r ,(4)(2)(3)a b a b r r r r.题型10.求向量的夹角1.已知||8,||3a b r r,12a b r r ,求a r 与b r 的夹角.2.已知(2)a b r r,求a r 与b r 的夹角.3.已知(1,0)A ,(0,1)B ,(2,5)C ,求cos BAC . 题型11.求向量的模1.已知||3,||4a b r r ,且a r 与b r 的夹角为60o,求(1)||a b r r ,(2)|23|a b r r .2.已知(2,6),(8,10)a b r r ,求(1)||,||a b r r ,(5)||a b r r ,(6)1||2a b rr .3.已知||1||2a b r r ,,|32|3a b r r ,求|3|a b r r .题型12.求单位向量 【与a r 平行的单位向量:||ae a rr r 】1.与(12,5)a r平行的单位向量是 . 2.与1(1,)2m r平行的单位向量是 . 题型13.向量的平行与垂直1.已知(6,2)a r,(3,)b m r ,当m 为何值时,(1)//a b r r ?(2)a b r r ?2.已知(1,2)a r,(3,2)b r ,(1)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r r 与3a b r r 垂直? (2)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r r 与3a b r r平行?3.已知a r 是非零向量,a b a c r r r r ,且b c r r ,求证:()a b c r rr .题型14.三点共线问题1.已知(0,2)A ,(2,2)B ,(3,4)C ,求证:,,A B C 三点共线.2.设5),28,3()2AB a b BC a b CD a bu u u r rr u u u r r r u u u r r r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3.已知2,56,72AB a b BC a b CD a b u u u r r r u u u r r r u u u r r r,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4.已知(1,3)A ,(8,1)B ,若点(21,2)C a a 在直线AB 上,求a 的值.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0,0)O ,(3,4)A ,(1,2)B ,(1,1)C ,是否存在常数t ,使OA t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成立?题型15.判断多边形的形状1.若3AB e u u u r r ,5CD e u u u r r ,且||||AD BC u u u r u u u r,则四边形的形状是 .2.已知(1,0)A ,(4,3)B ,(2,4)C ,(0,2)D ,证明四边形ABCD 是梯形.3.已知(2,1)A ,(6,3)B ,(0,5)C ,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1,8),(4,1),(1,3)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求证: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题型16.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1.已知(1,0)a r,(2,1)b r ,当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r r 与3a b r r 平行?2.已知a r,且a b r r ,||2b r ,求b r 的坐标. 3.已知a b r r 与同向,(1,2)b r,则10a b r r ,求a r 的坐标.3.已知(1,2)a r ,(3,1)b r ,(5,4)c r,则c r a r b r .4.已知(5,10)a r ,(3,4)b r ,(5,0)c r,请将用向量,a b r r 表示向量c r .5.已知(,3)a m r,(2,1)b r ,(1)若a r 与b r 的夹角为钝角,求m 的范围;(2)若a r 与b r的夹角为锐角,求m 的范围.6.已知(6,2)a r,(3,)b m r ,当m 为何值时,(1)a r 与b r 的夹角为钝角?(2)a r 与br 的夹角为锐角?7.已知梯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1,2)A ,(3,4)B ,(2,1)D ,且//AB DC ,2AB CD ,求点C 的坐标.8.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1)A ,(1,3)B ,(3,4)C ,求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9.一航船以5km/h 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方向行驶,航船实际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成30o 角,求水流速度与船的实际速度.10.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4)A ,(0,0)B ,(,0)C c ,(1)若0AB AC u u u r u u u r,求c 的值;(2)若5c ,求sin A 的值.【备用】1.已知||3,||4,||5a b a b r r r r ,求||a b r r 和向量,a b r r的夹角.2.已知x a b r r r ,2y a b u r r r ,且||||1a b r r ,a b r r ,求,x y r u r的夹角的余弦.1.已知(1,3),(2,1)a b r r ,则(32)(25)a b a b r r r r.4.已知两向量(3,4),(2,1)a b r r,求当a xb a b r r r r 与垂直时的x 的值. 5.已知两向量(1,3),(2,)a b r r,a b r r 与的夹角 为锐角,求 的范围.11 变式:若(,2),(3,5)a b r r ,a b r r 与的夹角 为钝角,求 的取值范围.选择、填空题的特殊方法:1.代入验证法例:已知向量(1,1),(1,1),(1,2)a b c r r r ,则c r ( ) A.1322a b r r B.1322a b r r C.3122a b r r D.3122a b r r 2.排除法例:已知M 是ABC 的重心,则下列向量与AB u u u r 共线的是( )A.AM MB BC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B.3AM AC u u u u r u u u rC.AB BC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D.AM BM CM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高中数学高一平面向量常见题型分类总结

高中数学高一平面向量常见题型分类总结

平面向量常见题型题型一、利用平面向量待定系数求参数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例题1: 在正方形中, 分别是的中点,若,则的值为( )变式1: 如图,两块斜边长相等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若AD →=xAB →+yAC →,则x =___y =___题型二、向量基本定理与不等式,、三角函数相结合例题2: 在Rt ABC ∆中,090A ∠=,点D 是边BC 上的动点,且3AB =,4AC =,(0,0)AD AB AC λμλμ=+>>,则当λμ取得最大值时, AD 的值为变式2: 已知点A 在线段BC 上(不含端点),O 是直线BC 外一点,且20OA aOB bOC −−= 则221a ba b 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变式3: 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OA OB ,它们的夹角为120.如图1所示,点C 在以ABCD ,M N ,BC CD AC AM BN λμ=+λμ+O 为圆心的圆弧AB 上变动.若,OC xOA yOB =+其中,x y R ∈,则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变式4:变式5: 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b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为( ) A. 22b a b >− B. 22b a b <− C. 22a a b >− D. 22a a b <−题型三、坐标系法处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在处理向量数量积问题时,若几何图形特殊(如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易于建系并写出点的坐标,则考虑将向量坐标化解1. 数量积的定值问题例2.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 中,设2,3BC BD CA CE ==,则AD BE ⋅=____变式6: 如图,在矩形ABCD中,2AB BC ==,点E 为BC 中点,点F 在边CD 上,若2AB AF ⋅=AE BF ⋅的值是____________变式7: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M ,点P 是MD 的中点,若2AB =,1AD =,且60BAD ∠=,则AP CP ⋅=_________2. 数量积的最值问题例3.平面向量,,a b c 满足1,2,2,1a e b e a b e ⋅=⋅=−==,则a b ⋅最小值是______变式8.已知点M 为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心,2AB =,直线l 过点M 交边AB 于点P ,交边AC 于点Q ,则BQ CP ⋅的最大值为 .3. 数量积的范围问题例题3: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1AC BC ==,点,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点P 是ABC 内及边界上的任一点,则AN M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变式8: 如图,四边形ABCD 是半径为1的圆O 的外切正方形,PQR 是圆O 的内接正三角形,当PQR 绕着圆心O 旋转时,AQ OR ⋅的取值范围是变式9: 在平面上,12AB AB ⊥ ,12121,OB OB AP AB AB ===+,若12OP <,则OA 的取值范围是题型四、平面向量的投影问题数量积投影定义的适用范围:作为数量积的几何定义,通常适用于处理几何图形中的向量问题。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考点解析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考点解析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考点解析1、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和数量是数学中讨论的两种量的形式,数量是实数。

2、平面向量的三种形式:(1)字母形式:用单独的小写字母带箭头或者用两个大写字母带箭头表示向量;(2)几何形式;用平面内的有向线段表示向量,零向量是一个点;(3)坐标形式:向量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用坐标表示,向量坐标等于它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坐标。

3、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1)模(绝对值):向量的大小或者向量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模是大于等于的实数。

模也叫作绝对值、大小、长度,这几个说法是一个意思。

(2)相等向量: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或者叫相同向量),两个相等向量的x,y坐标对应相等。

(3)相反向量: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

一个向量加负号即变为其相反向量,在向量化简和运算中很常见、很重要。

(4)平行(共线)向量:平面内两个向量所在的直线平行或者重合,则说这两个向量平行(或者共线),用平行符号表示。

因为向量可以自由平移,所以对向量来讲平行和共线是一个意思。

两个非零向量平行时,必定方向相同或相反。

规定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平行,但不能说零向量和其它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

(5)垂直向量:两向量所在的直线垂直(或者说夹角为90度),则说这两个向量为垂直向量,用垂直符号表示。

规定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垂直,但不能说夹角90度。

(6)零向量:大小为零(或者说模、绝对值、长度为零都是一个意思)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规定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不能讨论零向量和其它向量方向的关系及夹角问题。

规定零向量和任意向量都平行且垂直。

(7)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一个向量除以自己的模得到和这个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单位向量乘以一个向量的模得到这个向量。

(8)位置向量:向量AB可以表示点B相对点A的位置,所以向量AB可以叫做点B关于点A的位置向量。

(9)方向向量:一个非零向量与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个向量叫做这条直线的平行向量。

高中平面向量知识点详细归纳总结(附带练习)

高中平面向量知识点详细归纳总结(附带练习)

向量的概念一、高考要求:理解有向线段及向量的有关概念,掌握求向量和与差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二、知识要点:1. 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在有向线段的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以A 为始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 ,注意:始点一定要写在前面,已知AB ,线段AB 的长度叫做有向线段AB 的长(或模),AB 的长度记作AB ||.有向线段包含三个要素:始点、方向和长度.2. 向量: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的向量叫做自由向量.在本章中说到向量,如不特别说明,指的都是自由向量.一个向量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用有向线段AB 表示向量时,我们就说向量AB .另外,在印刷时常用黑体小写字母a 、b 、c 、…等表示向量;手写时可写作带箭头的小写字母a 、b 、c 、…等.与向量有关的概念有:(1) 相等向量: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向量a 和b 同向且等长,即a 和b 相等,记作a =b .(2) 零向量:长度等于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零向量的方向不确定.(3) 位置向量:任给一定点O 和向量a ,过点O 作有向线段OA a =,则点A 相对于点O 的位置被向量a 所唯一确定,这时向量a 又常叫做点A 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4) 相反向量:与向量a 等长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向量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显然,()0a a +-=.(5)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记作e .与向量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通常记作0a ,容易看出:0a a a =│ │. (6)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如果表示一些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即这些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称这些向量为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向量a 平行于向量b ,记作a ∥b .零向量与任一个向量共线(平行).三、典型例题:例:在四边形ABCD 中,如果AB DC =且AB BC =│ │ │ │ ,那么四边形ABCD 是哪种四边形? 四、归纳小结:1. 用位置向量可确定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位置,这是用向量研究几何的依据.2. 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可能有下列情况: (1)有一个为零向量;(2)两个都为零向量;(3)方向相同,模相等(即相等向量);(4)方向相同,模不等;(5)方向相反,模相等;(6)方向相反,模不等.五、基础知识训练:(一)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 (1)向量只含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 (2)只有大小和方向而无特定的位置的向量叫自由向量. (3)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4)点A 相对于点B 的位置向量是BA . 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2. 设O 是正△ABC 的中心,则向量,,AO OB OC 是( )A.有相同起点的向量B.平行向量C.模相等的向量D.相等向量3. a b =的充要条件是( )A.a b =│ │ │ │ B.a b =│ │ │ │ 且a b ∥ []l C.a b ∥ D.a b =│ │ │ │ 且a 与b 同向 4. AA BB ''=是四边形ABB A ''是平行四边形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5. 依据下列条件,能判断四边形ABCD 是菱形的是( )A.AD BC =B.AD BC ∥且AB CD ∥C.AB DC =且AB AD =│ │ │ │ D.AB DC =且AD BC = 6. 下列关于零向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零向量没有方向B.零向量的长度为0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D.零向量的方向任意7. 设与已知向量a 等长且方向相反的向量为b ,则它们的和向量a b +等于( )A.0B.0C.2aD.2b(二)填空题:8. 下列说法中: (1)AB 与BA 的长度相等 (2)长度不等且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不一定共线 (3)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终点必相同(4)长度相等的两个向量必共线。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一、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1. 定义:平面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有序实数对表示。

2. 表示法:通常用小写字母加箭头表示,如 $\vec{a}$。

3. 相等:两个向量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时,这两个向量相等。

4. 零向量:大小为零的向量,没有特定方向。

二、平面向量的运算1. 加法:- 规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 交换律:$\vec{a} + \vec{b} = \vec{b} + \vec{a}$。

- 结合律:$(\vec{a} + \vec{b}) + \vec{c} = \vec{a} + (\vec{b} + \vec{c})$。

2. 减法:- 规则:与加法类似,但方向相反。

- 逆向量:$\vec{a} - \vec{a} = \vec{0}$。

3. 数乘:- 定义:向量与实数相乘。

- 规则:$k\vec{a} = \vec{a}$ 的长度变为 $|k|$ 倍,方向与$k$ 的符号一致。

- 分配律:$(k + l)\vec{a} = k\vec{a} + l\vec{a}$。

- 结合律:$k(\vec{a} + \vec{b}) = k\vec{a} + k\vec{b}$。

三、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1. 坐标表示:$\vec{a} = (x, y)$,其中 $x$ 和 $y$ 是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分量。

2. 几何意义:$x$ 分量表示向量在 $x$ 轴上的长度,$y$ 分量表示向量在 $y$ 轴上的长度。

3. 坐标运算:- 加法:$(x_1, y_1) + (x_2, y_2) = (x_1 + x_2, y_1 + y_2)$。

- 减法:$(x_1, y_1) - (x_2, y_2) = (x_1 - x_2, y_1 - y_2)$。

- 数乘:$k(x, y) = (kx, ky)$。

四、平面向量的模与单位向量1. 模(长度):- 定义:向量从原点到其终点的距离。

平面向量知识点和重点题型总结

平面向量知识点和重点题型总结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2013年高考会这样考】1.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考查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其共线条件.【复习指导】本讲的复习,一是要重视基础知识,对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加减运算等要熟练掌握,二是要掌握好向量的线性运算,搞清这些运算法则和实数的运算法则的区别.基础梳理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2)零向量:长度等于0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一向量共线.(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叫做a与b的差三角形法则a-b=a+(-b)3.(1)定义: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向量的数乘,记作λ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①|λa|=|λ||a|;②当λ>0时,λa与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与a的方向相反;当λ=0时,λa=0.(2)运算律:设λ,μ是两个实数,则①λ(μa)=(λμ)a;②(λ+μ)a=λa+μa;③λ(a+b)=λa+λb.4.共线向量定理向量a(a≠0)与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λa.一条规律一般地,首尾顺次相接的多个向量的和等于从第一个向量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终点的向量. 两个防范(1)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中要注意“a ≠0”,否则λ可能不存在,也可能有无数个.(2)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共线来解决,但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另外,利用向量平行证明向量所在直线平行,必须说明这两条直线不重合.双基自测1.(人教A 版教材习题改编)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中点,则向量CD →等于( ). A .-BC →+12BA → B .-BC →-12BA → C.BC →-12BA →D.BC →+12BA →2.判断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b ,则a =b ;②若|a |=|b |,则a =b ;③若|a |=|b |,则a ∥b ;④若a =b ,则|a |=|b|. 正确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3.若O ,E ,F 是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则以下各式中成立的是( ). A.EF →=OF →+OE → B.EF →=OF →-OE → C.EF →=-OF →+OE → D.EF →=-OF →-OE →4.(2011·四川)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中,BA →+CD →+EF →=( ).A .0 B.BE → C.AD →D.CF →5.设a 与b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且向量a +λb 与2a -b 共线,则λ=________.考向一 平面向量的概念【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a 与b 共线,b 与c 共线,则a 与c 也共线B .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C .向量a 与b 不共线,则a 与b 都是非零向量D .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训练1】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 →=DC →是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②若a =b ,b =c ,则a =c ;③a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且a ∥b ;④若a 与b 均为非零向量,则|a +b |与|a |+|b |一定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考向二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例2】►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则( ).A.AD →+BE →+CF →=0B.BD →-CF →+DF →=0C.AD →+CE →-CF →=0D.BD →-BE →-FC →=0【训练2】 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BD →=2DC →,则AD →=( ). A.23b +13c B.53c -23b C.23b -13c D.13b +23c考向三 共线向量定理及其应用【例3】►设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不共线.(1)若AB →=a +b ,BC →=2a +8b ,CD →=3(a -b ).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 ,使k a +b 和a +k b 共线.【训练3】 (2011·兰州模拟)已知a ,b 是不共线的向量,AB →=λa +b ,AC →=a +μb (λ,μ∈R ),那么A ,B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A .λ+μ=2B .λ-μ=1C .λμ=-1D .λμ=1【示例1】► (2012·泰安十校联考)定义平面向量之间的一种运算“⊙”如下:对任意的a =(m ,n ),b =(p ,q ),令a ⊙b =mq -np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a 与b 共线,则a ⊙b =0 B .a ⊙b =b ⊙aC .对任意的λ∈R ,有(λa )⊙b =λ(a ⊙b )D .(a ⊙b )2+(a ·b )2=|a |2|b |2【示例2】► (2011·山东)设A 1,A 2,A 3,A 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A 1A 3→=λA 1A 2→(λ∈R ),A 1A 4→=μA 1A 2→(μ∈R ),且1λ+1μ=2,则称A 3,A 4调和分割A 1,A 2.已知平面上的点C ,D 调和分割点A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 B .D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C .C 、D 可能同时在线段AB 上 D .C 、D 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向量一.向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1向量的概念:①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一般用a,b,c……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几何表示法AB , a ;坐标表示法a =xi • yj (x, y).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记作| A B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I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②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零向量a = 0 =I a I = 0"由于0的方向是任意的,且规定0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 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 (注意与0的区别)③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a0为单位向量二I a0I = 1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 b ■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⑤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重合,记为亠% =x2小相等,方向相同(x「yj = (x2, y2)=」y22向量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t―4 ―4设AB 二a, BC =b,贝y a + b =AB BC = AC(1)0 a a,0二a ;( 2)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2)三角形法则的特点是“首尾相接”,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些向量的和;差向量是从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当两个向量的起点公共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当两向量是首尾连接时,用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AB BC CD PQ • QR二AR,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 •3向量的减法①相反向量: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记作-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关于相反向量有:(i) -(-a)=a ; (ii) a+(-a)=( - a)+ a = 0 ; (iii) 若a、b是互为相反向量,则a=-b,b = -a,a + b=0②向量减法:向量a加上b的相反向量叫做a与b的差,记作:a - b二a • (-b)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③作图法:a -b可以表示为从b的终点指向a的终点的向量(a、b有共同起点)4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实数入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入a,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I) a a ;(n)当1* 0时,入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0时,入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时,= 0,方向是任意的②数乘向量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5两个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二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得b = a6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1, e>是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r,,2使:a「e …2e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i,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7特别注意:(1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是互逆运算(2)相等向量与平行向量有区别,向量平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3)向量平行与直线平行有区别,直线平行不包括共线(即重合) ,而向量平行则包括共线(重合)的情况(4 )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条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科彳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P轴、P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 j作为基底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知,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可表示成a = xi • I,由于a与数对(P,P)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把(P,P)叫做向量a的坐标,记作a=(P,P),其中P叫作a在P轴上的坐标,P 叫做在P轴上的坐标(1) 相等的向量坐标相同,坐标相同的向量是相等的向量(2) 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若a 二x i,y i ,b = X2,y2 J a —b = X i —X2,y i -y?(2)若A X i, y i , B X2, y2 ,则AB 二x? -y? - y(3)若a=(P,P),贝a=( ■ P, ■ P) 」(4)若a =:[%, % ,b =:i.x2,y2,则a//b= %y2- x2% =0(5)若a =屮,% ,b 二X2,y2,则a b 二X i X2 5 y若a _ b,贝V x i x2y i y2二03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减法,数与向量的乘积,向量的数量(内积) 及其各运算的坐标表示和性质向 量 的减 法三角形法则 a*=(x-x^-粉a _b = a +( _b) T T OB —向 量 的 乘 法 Xa 是一个向量, 满足:九>0时,入a 与a 同 向; --九<0时,入a 与a 异 向;扎=0 时,ha = 0 *九a =(人x,hy)J 九岸a)=(九邑)a(X + P )a = A a + Pa 丸Q + b)=丸a +丸b a 〃 b = a= Z b向 量 的 数 量 积a *b 是一个数 a = 0或bq 寸,a*b =0a 式0且b 式0时, a *b 4a||b|co^a,b>4 4a ・b=X 1禺+%适a ・b = b ・aQa) *b =a ・(Ab) =k(a ・b) (a +b) •6 = a*6 + b *c一2 | _|2 |: 2 丄2a=〔 a| , |a»x +y 〔a 石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斗斗斗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与,它们的夹角为 二,则a • b = I a 丨•丨b I COST 叫做a 与b 的 数量积(或内积)规定0以=0 La b2向量的投影:I b I cos*驴 € R,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投影的绝对值称|a|为射影斗斗3数量积的几何意义:a •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4向量的模与平方的关系:a :鳥2描|25乘法公式成立:耳a b j 法-b i=a 2 -b 2 2 2 2a _b i ; =a 2=2a b b 2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① 交换律成立:a b =b a 」 」」② 对实数的结合律成立:■ a b a b =a • 'b ]i,匚R③ 分配律成立:a 二b c 二ac 二bC 二c ,a 二b特别注意:(1)结合律不成立:a ■ b c V ' | a b c ;4 4 4 呻呻(2) 消去律不成立 a b = a c 不能得到b = c •呻呻 * F 呻中 (3) a b =0不能得到a =0或b =022 IT b-2a b b 27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已知两个向量 a =(x 1,y 1),^ (x 2, y 2),则 a • b = X 1X 28,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作 (0° w < 1800)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 cos 曲 cos 烏,b X *「xzyy|a|卡]叔2 +y 「十22+垃当且仅当两个非零向量 a 与b 同方向时,0 =0°,当且仅当a 与b 反方向时0 =180°,同时0与 其它任何非零向量之间不谈夹角这一问题 」」 一 - 4 "f cP 呻H 呻9垂直:如果a 与b 的夹角为90则称a 与b 垂直,记作a 丄b 10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 丄b = a • b = O = x 1x 2%y 2=0.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题型1.基本概念判断正误:(1 )共线向量就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若两个向量不相等,则它们的终点不可能是同一点 与已知向量共线的单位向量是唯一的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B 二CD • 若AB =CD ,则A 、B 、C 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6 )因为向量就是有向线段,所以数轴是向量 . ⑺若a 与b 共线,b 与 c 共线,则a 与c 共线.(8) 若 ma ,则 a =b.(9)若 ma ‘na ,贝m 二巳.4(10) 若a 与b 不共线,则a 与 b 都不是零向量. (11) 若 a b =| a | | b |,则 a//b . (12) 若 | a • b |=| a 「b |,则 a _ b .题型2.向量的加减运算 彳 T 扌1. 设a 表示“向东走8km ” , b 表示"向北走6km” ,则| a - b |二 ____2. 化简(AB MB)」BO BC^OM 二3. 已知 £ |迄|OB ‘3,则| AB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才 、4. 已知AC 为AB 与AD 的和向量,且 AC 二a, BD =b ,则AB - _3_5. 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 AB ,则AC 二_ BC , AB -5题型3.向量的数乘运算 才彳 4耳 呻 1.计算:(1) 3(a b)-2(a b)= (2) 2(2a • 5b -£)-3(-2a 3b -2*)= 2.已知 a =(1,一4),; =(一3,8),则 3a -丄:二2题型4.作图法球向量的和13*已知向量a,b ,如下图,请做出向量 3a b 和2a b .22题型5.根据图形由已知向量求未知向量 _1.已知在 ABC 中,D 是BC 的中点,请用向量 AB,AC 表示OA = a , OB =b ,贝AOBW(2) (3) (4) (5) ADBC .b|. 4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尼=a,BD =b ,求题型6.向量的坐标运算1. 已知A^ (4,5),A(2,3),则点B 的坐标是2. 已知 PQ =( -3,3. 若物体受三个力F 1二(1,2) , F 2 = (-2,3) , F 3 = (-1, -4),则合力的坐标为4. 已知扌=(-3,4),b =(5,2),求 a b ,a-b ,3^ -2b .,P(3,7\,则点Q 的坐标是=(一3,4),b =(5,2),求 a b ,弐-b ,鱼5. 已知 A(1,2), B(3,2),向量 ^(x 2,^3^2)与 AB 相等,求 x, y 的值.T —I —46. 已知 AB=(2,3),BC =(m, n),CD =(-卑7. 已知0是坐标原点,A(2, -1), B(_4,8),且AB 3BC = 0,求OC 的坐标.,则 DA =题型7.判断两个向量能否作为一组基底j 已知 q,e 2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判断下列每组向量是否能构成一组基底:i1・A. e +佥和e — e?B. 3e )— 2e?和4e 2 — 6eC. G +3e 2和e 2 — 3G D . e 2和e 2 — e 叫护爲C W )D .i£5 55 5题型8.结合三角函数求向量坐标1. 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 A 在第二象限,|0A|=2,xOA=150:,求2. 已知O 是原点,点A 在第一象限,|OA|=4j 3,xOA=60〃,求 题型9.求数量积1. 已知|a |=3,|b |=4,且a 与b 的夹角为60,求(1)1(3)(a b) b ,(4)(2a -b) (a 3b).22. 已知a 二.OA OA 的坐标. 的坐标.(a b),■6),b ;(d,10),求(1)|a|,|b|,( 2) (4)(2a-b) (a 3b).题型10.求向量的夹角 TT1. 已知 |;|=8,|b | = 3, a b =12,求 a 与 b 的夹角.2. 已知 a =C :3,1),b =(-2 J 3,2),3. 已知 A(1,0),B(0,1),C(2,5),求 cos BAC . 题型11.求向量的模」1.已知|a | = 3,|b | = 4,且a 与b 的夹角为60,求(1) |a ■b|,(2) (2a b),2.已知 a =(2, -6),b =(-8,10),求(1)|a|,|b|,(5) |a b |,(6)|2a -3b |. .1 |a ^b |.3.已知 |a|=1,|b 1=2,|-2b R3,求 |3a题型12.求单位向量【与a平行的单位向量:e =彳】丄|a| 1.与a =(12,5)平行的单位向量是12.与m=(-1,—)平行的单位向量是2题型13.向量的平行与垂直1. 已知 a =(6,2), I =(;,m),当 m 为何值时,(1) ^//b ? ( 2) I _b ?2. 已知a =(1,2) , b =(一3,2) , (1) 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与1-35垂直? (2)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与1-3右平行? 耳3. 已知a 是非零向量, a b=a c ,且 b ,求证:a 丄(& _c).题型14.三点共线问题1.已知 A(0, -2),B(2,2),C(3,4),求证:A, B,C 三点共线.4. 已知A(1,-3),B(8, -1),若点C(2a-1,a 2)在直线AB 上,求a 的值.5. 已知四个点的坐标0(0,0),A(3,4), B(-1,2),C(1,1),是否存在常数t ,使 T T TOA tOB= 0(成立?题型 二 判断多边形的形状斗 _1.若AB=3e ,CD - -5e ,且|AD|=|BC|,则四边形的形状是 .2. 已知 A(1,0),B(4,3),C(2,4),D(0, 2),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梯形.3. 已知 A(-2,1),B(6, -3),,C(0,5),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OA =(_1,8),OB =(_4,1),OC =(1,3),求证: ABC 是等腰直角 三角形.题型16.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呻 呻 1. 已知a =(1,0), b =(2,1),当k 为何值时,向量ka -b 与a 3b 平行? 2. 已知 a=(jj, j5), 且a 丄b , | b |= 2,求b 的坐标.4 4 4 4 493. 已知a 与b 同向,b =(1,2),则a b =10,求a 的坐标.T 斗 4 4 4 43. 已知 a =(1,2),b =(3,1),c=(5,4),则 C 二 ______ a _ b .4. 已知 a =(5,10),:=:(-3,-4),C =(5,0),请将用向量 a,b 表示向量 C .5. 已知a=(m,3),b=(2,-1),( 1)若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求 m 的范围; (2)若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求m 的范围. 斗斗6. 已知 a =(6,2),b =(-3,m) 的夹角为钝角?( 2)a 与b的夹角为锐角?7. 已知梯形 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3,4), D(2,1),且AB//DC ,AB 二2CD ,求点C 的坐标.8. 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2,1),B(-1,3),C(3,4),求第四个 顶点D的坐标.A9. 一航船以5km/h 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方向行驶,航船实际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成 30角,求水流速度与船的实际速度 .10. 已知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3,4),B(0,0),C(c,0), (1 )若 AB -AC =0,求 c 的值;(2)若 c =5,求 si nA 的值. 【备用】41. 已知早戶ply 戶(J a ,求」a ;b|和向量a,b 的夹角*2. 已知[二a • b ,y =2a b ,且|即=| b^1,,a 〒b ,求x,y 的夹角的余弦. 1.已知 a =(1,刃,6 =(-2,*-1),则(3a 2b) (2^5b^__4.已知两向量a =(3,4), b = (2, -1),求当a xb 与a-b 垂直时的P 的值.2. 设AB 罕3. 已知 ABA B 、 (a 5b), BC = —2a 8b,CD =3(a -b),求证: 「b, BC 一5; 6b, C D = 7^ 2b ,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D 三点共线.5.已知两向量a =(1,3),b 二(2, ■) , a 与b 的夹角v 为锐角,求 变式:若a =( .,2),b =(一3,5),a 与b 的夹角二为钝角,求 选择、填空题的特殊方法: 1•代入验证法 4 4 4 4 例:已知向量 a =(1,1),b =(1,_1),c =(-1,-2),则 c=() 3彳ib a b 2 2 TA 1 3 13 3 1A. a b B . a b e. — a b D .2 2 2 2 2 2例: A. 2.排除法 ABC 的重心则下列向量与_AB 共线的是() BC B. 3AM AC C. AB BC AC D. AM -的范围.的取值范围BM C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