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磷化工艺
磷化前的预处理和两种常用磷化工艺

磷化前的预处理和两种常用磷化工艺磷化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化层来改善其表面性能的电解化学过程,通常使用盐酸或硝酸作为溶液。
在金属表面磷化之前,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因为它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污垢、氧化物和油脂等杂质,从而确保磷化质量的稳定和附着力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磷化工艺和磷化前的预处理过程。
一、磷化前的预处理磷化前的预处理可以分为化学预处理和机械预处理两种类型。
化学预处理通常使用腐蚀剂和脱脂剂来清洁金属表面,而机械预处理则包括切割、砂光和打磨等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处理工艺:1. 碱性清洗:使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碱性清洗剂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油脂、污垢和其他污染物。
2. 酸性清洗:使用酸性清洗剂,如盐酸或硝酸,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蚀和其他氧化产物。
3. 砂光:通过机械磨擦,使用砂纸和切割片等打磨工具,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较深层次的氧化物和污染。
4. 清水冲洗:使用清水彻底冲洗金属表面,以去除清洗和砂光后留下的污染物和化学残留物。
二、两种常用的磷化工艺1. 锌磷化锌磷化是一种常见的磷化工艺,通常用于不锈钢和钢铁等金属表面。
锌磷化的优点是其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磷化层,并且其耐腐蚀性能和附着力都很高。
在锌磷化之前,可以先使用碱性和酸性清洗剂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金属表面干净无杂质。
磷化前的清洗处理可以使用高压冲洗机进行清洗处理,彻底去除表面密封处和蚀刻剂等残余物,确保磷化结果的均匀稳定。
2. 镍磷化镍磷化是另一种常见的磷化工艺,同样也适用于不锈钢和钢铁等金属表面。
镍磷化的优点是它能够为金属表面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润滑性,从而可以延长金属件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镍磷化之前,同样需要进行先进行表面清洗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接着,使用含有镍离子和磷酸盐的电解液进行磷化处理,镍磷磷化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大约为1-20微米的镍合金层。
在磷化过程中,磷酸盐和镍离子是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可以在镍磷磷化防腐体系的制备中,添加提高镍磷磷化涂层的附着力、防腐性能和电学性能。
不锈钢磷化处理方法

不锈钢磷化处理方法
不锈钢磷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能。
磷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磷化和电化学磷化两种。
化学磷化是将不锈钢置于含有磷酸盐和酸化剂的磷化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磨损性和耐蚀性。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磷化膜的厚度和均匀性受到工艺条件和操作技术的影响。
电化学磷化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不锈钢表面通过电解沉积磷化膜,形成均匀、致密的磷化层。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磷化膜的厚度和均匀性,提高了不锈钢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但是电化学磷化设备成本较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方法,如磷化前的表面预处理、磷化后的防锈处理等,可以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磷化处理的效果和性能。
总的来说,不锈钢磷化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工
艺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提高不锈钢表
面性能的目的。
同时,磷化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
保磷化膜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保证不锈钢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锌锰系电解磷化膜工艺的研究

20 1
2 40
0
0
mm×1mm。磷 化 处 理 工 艺 流 程 为 : 样 打磨 一 常 试 温 水洗 一 化学 除 油 ( % 金 属 洗 涤 剂 ,5o 洗 净 为 4 7 C,
止 ) 热水 洗 ( 0— 0 ℃ ) 常 温 水 洗 一 酸 洗 ( % 一 5 6 一 5 H 14 ) 常 温水 洗一 电解 磷 化 ( 0— 0 g L马 C ,0 一 6 7 / 日夫 盐 ;0~6 / 5 0 g L硝 酸 锌 ; 3~5 g L N F; / a 2~1 0 L 硝酸 锰 ; 3 g L添 加 剂 A; 量 添 加 剂 B) 1~ / 适 一 常温 水洗 一 吹干 。
21 年 2 02 月
电 镀 与 精 饰
第 3 卷第 2 总 27 4 期( 2 期)
・ 7・ l
文章 编 号 :0 13 4 ( 0 2 0 -0 7 0 1 0 —8 9 2 1 ) 2 0 1 -4
锌 锰 系 电解 磷 化 膜 工 艺 的研 究
郝建 军 , 王 崇蕊 刘新 院 董春 艳 崔媛媛 张丽丽 , , , , ,
,
sl sry eteet c e cl esrmet,cn ige c o i ocp ( E at pa s,l r h mi aue ns sa nn l t nm c soe S M)a dXR to . e t co am er r n D me d R — h
s ls s o d t a o a tp s hae c a i g wi e d e s a e tu t e wa o e f r ee toy i u t h we h ta c mp c ho p t o tn t n e l —h p d sr cur sf r d a t lc r ltc h m e
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工艺

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工艺一、引言不锈钢线材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耐腐蚀、高强度等优良性能。
但不锈钢线材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受到氧化、腐蚀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不锈钢线材的耐腐蚀性能,磷化工艺成为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方法。
二、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的原理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是利用磷酸盐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磷化膜以增加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
磷化膜的形成可以通过化学磷化和电化学磷化两种方法实现。
化学磷化是将不锈钢线材浸泡在含有磷酸盐的溶液中,通过反应生成磷化膜。
电化学磷化是在电解液中加入磷酸盐,通过电流作用下,在不锈钢线材表面形成磷化膜。
三、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的工艺流程1. 清洗:将不锈钢线材浸泡在碱性清洗液中,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保证磷化液与金属表面的充分接触。
2. 酸洗:将清洗后的不锈钢线材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提高磷化效果。
3. 磷化:将酸洗后的不锈钢线材浸泡在磷酸盐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或电流作用形成磷化膜。
磷化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4. 清洗:将磷化后的不锈钢线材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磷酸盐和其他杂质。
5. 防锈处理:可以将磷化后的不锈钢线材进行防锈处理,增加其耐腐蚀性能。
四、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的优点1. 增加表面硬度:磷化膜的硬度较高,可以增加不锈钢线材的耐磨性和耐刮擦性。
2. 提高耐腐蚀性:磷化膜能够有效抵抗氧化和腐蚀,延长不锈钢线材的使用寿命。
3. 便于涂装:磷化膜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可以为后续的涂装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
4. 环保节能: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工艺不需要高温和高能耗,符合环保节能要求。
五、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的应用前景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锈钢线材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表面磷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线材的性能,推动行业发展。
未来,随着磷化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不锈钢线材的耐腐蚀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安全、可靠的产品。
电解磷化工艺

电解磷化工艺(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涂装的电解磷化工艺——环保且具有高的耐腐蚀性冯王高(制造工程部涂装技术室)[摘要]磷化是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表面处理工艺。
耐腐蚀性是车身表面垂要的质屋要求之一,磷化层对增强车身涂漆后的耐腐蚀性起着非常垂要的作用。
因此,世界各地都在进一步研究开发磷化工艺,通过磷化増强车身的耐腐蚀性。
此外,由于近几年坏保要求越发严格,因此也强烈要求减少磷化过程中产生的磷化渣。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磷化技术一电解磷化工艺,这个工艺大大增加了车身涂漆后的耐腐蚀性井且减少了磷化渣的产生星。
这个工艺已经在汽车零部件进行阳离子电泳涂装前的表面处理中投入了实际使用。
[关键词]磷化电解环保耐腐蚀引言电解磷化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它是通过将浸没在磷化槽液中的金属和电极之间加上电压来使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的。
这个工艺的特点是通过电解来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磷化膜的形成。
我们开发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减少磷化渣生成量(环保)以及増强车身涂漆后的耐腐蚀性(提高性能)。
最关键一点是除了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磷化成膜反应外,磷化槽内其余部分都不会进行反应。
图1所示为新开发的电解磷化工艺与传统的非电解磷化工艺成膜反应对比。
总的来说,磷化膜是经过三个反应步骤之后生成的。
材料(钢铁材料)的溶解;②「磷化槽中的化学反应(磷酸盐脱氢等);③磷酸盐结晶。
传统非电解磷化工艺通过加热磷化液以及向磷化槽补加化学药品(例如中和剂和氧化剂)促进这些反应的进行。
然而,这些操作会影响整个磷化槽,除了磷化成膜反应外,会不可避免的引发多余的反应,导致磷化渣的产生。
电解磷化工艺的基本思想是使磷化槽中的反应只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上进行来有效控制磷化膜的生成。
此工艺可以使反应能量(电压)集中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上,从而阻止了非成膜反应的发生。
电镀工艺学钢铁的氧化和磷化

钢铁氧化和磷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广泛应用
钢铁氧化和磷化技术在汽车、建筑、机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 景,未来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铁氧化和磷化技术将不断创新,推动行 业的发展和进步。
绿色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钢铁氧化和磷化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推 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THANKS.
磷化处理过程
除油、除锈、磷化、钝化等步骤。
影响因素
温度、酸度、金属离子浓度、促进剂浓度等。
磷化的应用和防护措施
磷化的应用
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增强涂层 的附着力等。
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磷化液的成分和浓度,控制 处理时间和温度,定期更换磷化液等 。
电镀工艺在钢铁氧
04
化和磷化中的应用
电镀在钢铁氧化中的应用
电镀工艺学钢铁的氧化 和磷化
contents
目录
• 电镀工艺学概述 • 钢铁的氧化 • 钢铁的磷化 • 电镀工艺在钢铁氧化和磷化中的应用 • 钢铁氧化和磷化的未来发展
电镀工艺学概述
01
电镀的基本原理
电解定律
电镀反应过程
在电镀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遵循法拉第定律 。
电镀反应过程中,金属离子从溶液中 还原并在阴极上沉积形成金属镀层。
钢铁氧化原理
钢铁在潮湿环境中与氧气和水反应,导致表面形成氧化膜。
电镀在钢铁氧化中的作用
通过电镀工艺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氧化膜,提高耐腐蚀性。
不同电镀方法的应用
包括化学氧化、阳极氧化和电镀氧化等,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
电镀在钢铁磷化中的应用
钢铁磷化原理
01
钢铁在酸性溶液中与磷反应,形成磷化膜。
磷化线的介绍

磷化线的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磷化线是一种常用的冶金工艺,在金属表面对磷进行热处理,使其与金属表面反应生成合金化合物,从而提高金属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一种工艺。
磷化线的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制造等领域。
磷化线的工艺流程包括清洗、脱脂、酸洗、磷化、中和和干燥等步骤。
待磷化的金属件需要经过清洗和脱脂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保证磷化效果。
然后将金属件放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处理,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层。
接着,将金属件浸入磷化槽中,与含磷化剂的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磷化层。
磷化过程中,金属表面的铁原子与磷元素形成化合物,提高了金属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
磷化完成后,金属件需要经过中和和干燥处理,最终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磷化金属件。
磷化线处理后的金属件表面光泽度高,颜色均匀,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耐酸碱性。
磷化层可以有效防止金属表面的腐蚀和磨损,延长金属件的使用寿命。
磷化线处理后的金属件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适用于需要经常移动或摩擦的零件。
磷化线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如发动机缸套、连杆、曲轴、传动轴等零部件的表面处理。
磷化后的汽车零部件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可有效减少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损坏,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磷化线还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轴承、涡轮叶片等的表面处理,提高零部件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确保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磷化线是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具有显著的提高金属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磷化线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保障。
第二篇示例:磷化线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富含磷的化合物,以提高金属件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热性等性能。
磷化线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磷化处理工艺流程

磷化处理工艺流程磷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来改善金属的表面性能。
磷化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磷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首先是前处理。
在进行磷化处理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和脱脂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保证磷化处理的效果。
清洗和脱脂处理可以采用碱性清洗剂和有机溶剂,也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设备进行清洗,确保金属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洁度。
接下来是磷化处理。
磷化处理是将金属置于含有磷酸盐的酸性磷化液中进行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磷化膜。
磷化液的成分通常包括磷酸盐、酸类和添加剂等。
在磷化处理过程中,磷酸盐会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化膜,从而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和润滑性能。
磷化处理的时间和温度会影响磷化膜的厚度和性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最后是后处理。
磷化处理后,需要对金属进行中和、清洗和涂油等后处理工序。
中和是将金属从磷化液中取出后,放入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处理,以中和残留在金属表面的酸性物质。
清洗是利用清洗液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磷化液和杂质。
涂油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润滑膜,提高金属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总的来说,磷化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磷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提高金属的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磷化处理时,需要严格控制处理参数,确保磷化膜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合理处理废液和废气,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磷化处理工艺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的电解磷化工艺
——环保且具有高的耐腐蚀性
冯王高
(制造工程部涂装技术室)
[摘要] 磷化是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表面处理工艺。
耐腐蚀性是车身表面重要的质量要求之一,磷化层对增强车身涂漆后的耐腐蚀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世界各地都在进一步研究开发磷化工艺,通过磷化增强车身的耐腐蚀性。
此外,由于近几年环保要求越发严格,因此也强烈要求减少磷化过程中产生的磷化渣。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磷化技术——电解磷化工艺,这个工艺大大增加了车身涂漆后的耐腐蚀性并且减少了磷化渣的产生量。
这个工艺已经在汽车零部件进行阳离子电泳涂装前的表面处理中投入了实际使用。
[关键词] 磷化电解环保耐腐蚀
引言
电解磷化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它是通过将浸没在磷化槽液中的金属和电极之间加上电压来使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的。
这个工艺的特点是通过电解来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磷化膜的形成。
我们开发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减少磷化渣生成量(环保)以及增强车身涂漆后的耐腐蚀性(提高性能)。
最关键一点是除了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磷化成膜反应外,磷化槽内其余部分都不会进行反应。
图1所示为新开发的电解磷化工艺与传统的非电解磷化工艺成膜反应对比。
总的来说,磷化膜是经过三个反应步骤之后生成的。
①材料(钢铁材料)的溶解;
②磷化槽中的化学反应(磷酸盐脱氢等);
③磷酸盐结晶。
传统非电解磷化工艺通过加热磷化液以及向磷化槽补加化学药品(例如中和剂和氧化剂)促进这些反应的进行。
然而,这些操作会影响整个磷化槽,除了磷化成膜反应外,会不可避免的引发多余的反应,导致磷化渣的产生。
电解磷化工艺的基本思想是使磷化槽中的反应只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上进行来有效控制磷化膜的生成。
此工艺可以使反应能量(电压)集中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上,从而阻止了非成膜反应的发生。
这样不但能够抑制磷化渣的生成量而且增强了涂漆后的耐腐蚀性。
磷化槽中的反应
元 素 磷化渣
非 电 解 磷 化 工 艺
界 面 电 势
电 解 磷 化 工 艺
图1 传统非电解磷化工艺与新开发的电解磷化工艺对比
车 体 表 面
磷化膜形成
界面反应
界 面
车 体
表 面
膜 组 成 元 素
膜 组 成 元 素
磷化槽中没有反应,没有磷化渣的产
界 面
电
极
外
加 电
压
加助剂、加热
1 电解磷化工艺概要
1.1 设备及工艺
图2所示为我们研究时所用的电解磷化设备:包含一个磷化槽,一个槽控制系统以及一个电解系统。
电解磷化过程中的浸泡、电解以及其他工艺条件均是通过这些系统自动控制的。
虽然它有磷化渣过滤系统,但是我们认为该设备简化之后也可以达到无渣目标。
图3所示为电解磷化的基本概念。
首先,被处理材料作为阳极浸没在电泳槽中以使得材料溶解。
被溶解之后的部分之后作为阴极促进磷化膜的生成。
这个概念是基于以下事实形成的:基本的磷化反应过程包含材料溶解及磷化膜形成两过程。
直流电
源供应
电极
控制系统传感器
过滤系统
被处理零件
图2 电解磷化设备
电极电极
被处理材料
被
处
理
材
料
图3 电解磷化基本概念
阳极电解(30s)阴极电解(90s)
1.2 磷化渣生成量的减少
传统的非电解磷化工艺通过加入像氧化剂和中和剂之类的化学药品以及加热磷化槽来促进磷化反应进行。
这些操作使整个磷化槽都产生磷化结晶,导致了磷化渣的生成。
相反,电解磷化工艺通过施加电压仅使被处理材料上进行磷化反应。
因此,这个工艺不再需要加热磷化槽液以及添加反应助剂。
我们研究了仅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上施加电压的情况,阻止了任何生成磷化渣的反应发生。
1.3 材料耐腐蚀性的增强
就目前的研究,电解磷化工艺已在阳离子电泳涂装之前的钢材表面处理上得到应用。
前处理中磷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金属表面的化学亲和力来提高涂膜附着力,并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无机膜提高其稳定性(耐腐蚀性)。
可以通过增加磷化膜的结晶细度来有效的达到这些目的。
对于传统的非电解工艺我们也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控制磷化膜所含成分来提高磷化膜结晶细度。
这些研究表明在磷化膜中增加镍的含量可有效提高磷化膜细度,因此也提高了材料涂漆后的耐腐蚀性。
然而,在磷化膜中增加镍含量是困难的,这是因为磷化槽中过多镍离子的存在会阻碍磷化膜的生成。
在电解磷化工艺中,在被处理材料与电极之间施加了电压,磷化膜通过电解反应生成,这与非电解磷化工艺不相同。
因此,此工艺可以既促进磷化膜的生成又促进磷化膜中镍含量的上升。
就电解磷化工艺目前的研究而言,磷化槽中的镍离子浓度是传统的磷化工艺的好几倍,电解磷化使磷化膜的组成得到良好控制。
2 结果
2.1 磷化渣减少
电解磷化工艺的磷化渣减少效应描述如下:图4对一个月的实际生产中电解磷化工艺和非电解磷化工艺产生的磷化渣量进行了比较,把非电解磷化工艺产生的磷化渣量作为当量1。
如图所示,电解磷化工艺产生的磷化渣量是非电解工艺的1/10甚至更少。
2.2 材料耐腐蚀性增强
图5对进行电解磷化工艺和非电解磷化工艺后的材料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估比较。
这次评估中,将经过两种不同磷化工艺(电解或非电解)的模塑产品(钢材)在进行过阳离子电泳涂装后都进行了耐盐雾试验。
经过电解磷化工艺的磷化膜耐腐蚀性比非电解工艺的两倍还高。
2.3 磷化膜分析
2.3.1 外观和厚度
对电解工艺和非电解工艺形成的磷化膜都进行了分析。
图6所示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的外观以及用电磁涂层厚度检测仪测试的膜厚。
SEM的观察表明电解磷化工艺的磷化膜比非电解磷化工艺结晶更细密。
2.3.2 磷化膜组成
电解工艺以及非电解工艺的磷化膜都经过电子能谱化学分析(ESCA)对其构成要素进
行了分析。
图7对这两种不同工艺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电解磷化工艺形成的磷化膜中的镍含量远远大于非电解工艺的磷化膜(它主要由磷酸盐和金属镍组成)。
电解磷化工艺形成的磷化膜的镍与磷酸盐的比率比非电解工艺的高出数十倍。
这些结果表明:由于具有很高的镍含量,电解磷化工艺的磷化膜更细密,从而保证了喷漆后更高的耐腐蚀性。
非电解工艺电解工艺
磷
化
渣
产
生
量
对
比
图4 磷化渣减少
材料喷涂油漆后的耐腐蚀性测试
耐盐雾性ISO 9227
盐雾测试后的
表面情况
960 h后
油漆被腐蚀1940 h后
非
电
解
工
艺
电
解
工
艺
图5 模塑产品(钢材)经电解工艺及非电解工艺后的耐腐蚀性比较
3 结论
我们开发了一项新型磷化技术:“电解磷化工艺”。
此工艺已经在汽车零部表面处理投入实际使用。
此工艺在汽车零部件的批量生产中已经证实可产生以下效果:
1、磷化渣生成量减少(环保效应)
电解磷化工艺能把磷化渣的生成量减少至传统非电解工艺的1/10甚至以下。
2、涂漆后耐腐蚀性的增强(性能提高效应)
电解磷化工艺使得涂漆后的耐腐蚀性能比传统非电解工艺提高两倍以上。
从2001年开始电解磷化工艺就投入了实际使用,虽然在报告中省略了,但是电极形状及位置在实际生产中对形成均匀的磷化膜非常重要。
译者简介:
冯王高:男,200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初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涂装技术。
非电解磷化工艺 电解磷化工艺 原子百分数:Ni/P=0.03
大部分由磷酸盐组由磷酸盐和镍组成
原子百分数:Ni/P=1.3
图7 电解工艺和非电解工艺形成的磷化膜的ESCA 分析结果
膜厚1.6 um 电解磷化工艺
膜厚1.4 um
非电解磷化工艺
图6 电解工艺和非电解工艺形成的磷化膜的外观及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