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1《论语》 课件 (共31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
的 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 伤。”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孔子 (前551
年~前479年)子姓, 以 孔为氏,名丘,字
仲尼。排行老二,又 称:孔二,汉族人, 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 邑(今山东曲阜fù) 人。孔子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世界最著 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译文 )孔子说:“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
不也愉快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
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 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得。”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
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
改正并告诉他人。”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 满 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论语》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9/6/23
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名著导读《论语》
——汉 董仲舒21
2019/6/23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 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
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
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
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
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名4著7导9读)《论,语》 年七十三。
9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
狮和上马石。
名著导读《论语》
7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 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 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 从不回头的强人。
2019/6/23
名著导读《论语》
8
2019/6/23
一、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
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于
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 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
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
201命9/6/2的3 张力。
名著导读《论语》
26
万名网民大调查 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
2019/6/23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人常乐,有仁德者长寿”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子贡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翻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9.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翻译: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翻译: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翻译: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翻译:仁德很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的到了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翻译: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1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翻译:(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15.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翻译:当权者自己品行端正,不发命令,政令也能贯彻自己行为不检点,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听从17.有教无类翻译: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翻译: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译::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翻译: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2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翻译: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翻译:人如果不讲信义,那怎么可以呢?2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翻译: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翻译:到了寒冷的冬季,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31.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翻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一个做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3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翻译: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3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翻译: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3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翻译: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3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翻译: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3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学而、为政、八佾 文意通释)》课件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 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 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①,曰: ‘思无邪②。’”
【今译】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 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 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 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1·7】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 ②贤贤:第一个“贤”做动词用,表示敬重,尊崇;第二 个“贤”是名词,即“圣贤”的“贤”,指有道德有学问的高 尚的人。易:轻视,不看重。一说,“易”释为“移”,移 好色之心而好贤德。 ③ 致:做出奉献。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③?”子贡曰:“夫子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④?”
【注释】①子禽:姓陈,名亢(kàng抗),字子禽。一说, 即. 亢。陈国人。孔子的弟子(一说,不是孔子的弟子)。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弟子。比 孔子小三十一岁,生于公元前520年,卒年不详。 ②夫子:孔子的弟子敬称孔子。古代凡做过大夫官职的人, 可称“夫子”(孔子曾任鲁国司寇)。邦:诸侯国。 ③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 “与之”,给他。最后的“与”,同“欤”,语气词。 ④其诸:或者,大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教师版

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3.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4.体会《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
5. 了解狄更斯艺术上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
S也知识梳理]《论语》的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汉书•艺文志》中有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秦始皇焚书坑儒,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焚,《论语》未能幸免,几乎失传。
汉代经官府搜集整理,曾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流传,即《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
《古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秦火以前的古本《论语》,用先秦古文字(蝌蚪文)写成,为古文本,史称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
《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有二十二篇。
《鲁论语》为鲁国学者所传,有二十篇。
《齐论语》和《鲁论语》均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成,史称今文《论语》。
西汉末年,张禹以《鲁论语》为根据,参考《齐论语》与《古论语》进行考证修订,改编成《张侯论》,并为官府列为官学。
东汉时期,郑玄又以《张侯论》为本,参考《古论语》和《齐论语》再加以改订,即成为今本《论语》。
《古论语》和《齐论语》从此亡佚。
今本《论语》凡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
每篇包括若干章,共四百八十六章。
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一段。
孔子循循善诱,教诲弟子,或言简意赅,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
语言生动活泼、含蓄隽永、寓意深远、耐人寻味,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论语》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 (共45张)

孔子的自我评价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发愤用功,以至忘了吃饭,心境快乐而忘了忧愁, 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觉得。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我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人,而是我喜爱古代文化, 依靠勤奋敏捷求得了学问。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在十户人家居住的小地方,也必定会有像我一样忠 心诚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
格言警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 伤。”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 以丧失他的志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 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 最后凋谢的 。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议对问格 事话答言 体体体体
• • • •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格言体,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典言论。内容大多是 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问答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对话体,记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交谈内容。 ●议事体,少量有一点情节,夹叙夹议性的。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
•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 【译】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译】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做到仁,仁
就(随着心念)到了。
“仁”不仅是个人修养,也是与人相处之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仁德的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 先要帮别人通达。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 (国君)依靠德行教化统治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 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群星环绕在它周围。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译】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教来规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译】靠政令来领导(民众),用刑法来规范。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ppt课件1

4.曾参(前505~前436),字 子舆,春秋末鲁南武城(今山东平邑 县)人,孔子著名弟子。 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 年的学生。曾参非常注意修身,倡导 “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工夫,认为 替别人办事要讲“忠”,与朋友交往 要讲“信” 。强调读书人应该弘扬 毅。曾参以“孝”著称,认为“慎终, 追远,民德归厚矣” ,据说传世的 《孝经》即是曾参所著,《孝经》在 汉代和《论语》一起升格为儒家经典。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 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 孟子一派的创始人。
3.子贡(前520~?)姓端木, 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亦称 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 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 商曹、鲁间,富至千金。他思路 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被 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 《论语》中记述孔子与弟子答问, 以他为最多。子贡对孔子的颂扬 在孔门弟子中是出名的,他曾说,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 阶而升也”。孔子去世,子贡为 孔子守墓长达六年之久。子贡晚 年居齐,直至终老。
(论语· 卫灵公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4)斯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 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 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 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颜渊问什么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 己的私欲,回复到礼,这就是仁。有一天你这样 做到了克己复礼,天下都会赞许你是仁人。要做 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 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 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 虽然资质愚钝,也要愿意照这些话去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37张

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年 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 辰。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
颁
奖
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
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
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
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
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春秋 时期鲁国的都城, 是我国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创 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 庙、孔府、孔林。
一、孔子其人
⒈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 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 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 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 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 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格言体 答问体 对话体 议事体
格言体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 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 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 的人长寿。”
2020/9/27
名著导读《论语》
29
答问体: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 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 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 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 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 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 命的张力。
万名网民大调查 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
与同学共勉:
阅பைடு நூலகம்,终身的承 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 皱眉是在读书时 那苦思的刹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 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 返鲁。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 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 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 之首。
4
孔子
他是一个志在报国、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子
23
2、“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 化才会有未来。”
22
请为孔子写一个颁奖词
中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 华
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
文 化
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 的
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先 驱
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 :
孔
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__语_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
_门和人___再_传所弟辑子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 儒把《论语》和《_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
合称为“四书”。
21
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张颐武观点: 1、“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
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 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1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13
14
15
• • • •
《论语》体式
议对答格 事话问言 体体体体
16
五、论语的影响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对很多
文化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 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 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 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17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平今昔『普语东
。 』
欲 以 其 半 辅 陛 下
以 其 半 辅 太 祖 定 天
臣 平 生 所 知 , 诚 不
, 普 略 不 隐 , 对
……
》
太 宗 尝 以 此
人 , 所 读 者 止
赵 普 再 相 , 人 言
罗 大 经 《 鹤 林 露 》 载
致下出曰语《普 :
太,此:问论山
。
18
于丹《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经礼 艺乐 ,,
9
三、孔子及儒学的命运
•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
• 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 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 高准则。
10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 道德持否定态度。
•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 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5
万
百
世
代
师
馨
表
香
,
,
道
德
贯
配
古
天
今
地
6
二、孔子的历史贡献
1、编修书籍
以修赞定删
传《《《《
先春易礼诗
王秋经记经
之》》》》
道
《《
乐尚
记书
》》
7
2、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 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8
桃立赞 李杏周 三坛礼 千,, 。育写
才春 德秋 ,,
师创删 表儒诗 万学书 世,, ;传定
•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 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 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 民间当时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11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 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3.很枯燥,当时就不喜欢 7.04% 895人
4.不记得是否学过
5.67% 721人
20
六、思考练习
孔子,名__丘,字__仲_尼,__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__,仁政治上主张___礼治,鼓励人们 ___入,仕即“出来做事”。开___私讲人学的风气,
传说有弟子___三人千,身通六艺者____七人十。二孔
高
中
语
文
新
课
标
名
人
著
教
导
必
读
修
1
1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 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2
一、孔子其人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 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生有异质,学无常师。 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 襄。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551 ) , 卒 于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 公 元 前 479),年七十三。
•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
的张力。
19
您上学的时候对《论语》感兴趣吗?
万
名 网
超 过
民 44
%
大 调 查
网 民 常
看
《
论
语
》
1.很喜欢,现在还经常看 44.21% 5620人
2.一般,反正都是必修课 43.08% 54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