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合集下载

吉勒·勒鲁瓦《美国三部曲》中的女性意识

吉勒·勒鲁瓦《美国三部曲》中的女性意识

吉勒·勒鲁瓦《美国三部曲》中的女性意识高洁(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作者简介:高洁(1989—),女,汉族,山西临县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2007年,吉勒·勒鲁瓦以《阿拉巴马之歌》斩获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大奖———龚古尔奖的桂冠。

《世界报》评论其用杜拉斯风格的书名,再现了一个美丽又凄惨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以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泽尔达为原型,以“小说虚构+真实史料”的方式展示了泽尔达自由、肆意、残缺和毁灭的一生。

三年后,作者以2005年美国路易安那州“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为灵感,书写了一个拒绝逃离自己家乡、独自和飓风抗争的黑人妇女最后的生命之歌———《左拉·杰克逊》。

又过了三年沉淀,勒鲁瓦将自己对著名爵士名伶妮娜·西蒙的热爱投射到全新的作品《妮娜·西蒙,小说》中,以这位曾经备受推崇又遭遗忘的传奇女性作为他美国三部曲的最终篇,完成了他的美式现代女性画卷。

三部曲的女性形象选择和创造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即为女性正名,为女性代言,书写女性力量。

一、女性形象选择的独特性勒鲁瓦三部曲均以女性为绝对主角,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丰满、立体、坚强与脆弱、美丽与残缺的并存让其真实又动人。

“我总是被那些备受摧残的灵魂所吸引”,作者在访谈中曾如是说。

的确,不论是泽尔达、还是左拉和妮娜,她们一生充满了冲突、对撞、觉醒和斗争,体现了作者在形象创造上强烈的女性主观意识。

在《阿拉巴马之歌》出版前,泽尔达的身份和标签是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太太,她沉迷于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挥霍无度以至于30年代时经济窘迫,因为承受不了落差而精神失常,勒鲁瓦以第一人称口吻,化身为泽尔达深入她的内心,让她以“泽尔达”之名向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书中,作者这样解释她的名字“我是一头蝾螈,我穿过大火却不会烧着自己,正因为如此,我才赢得了我的名字”,短短几句,泽尔达飞蛾扑火般的个性跃然纸上。

无法遁逃的精神之旅--《美国牧歌》的精神分析解读

无法遁逃的精神之旅--《美国牧歌》的精神分析解读
足 现 实 世 界 采用 适 当方 法 满 足 本我 欲 望 和 冲 动 ,同 时 压制 其
与 道 德 规 范 相悖 的 因素 . 完 成 超 我 对 本 我 的 监督 和制 约 。 弗 洛 伊 德 认 为 人 试 图满 足 本 我 的种 种 欲望 .但 现 实 原 则 强 迫人 服 从 代 表 社 会 整体 利 益 的超 我 约 束 。 “ 在 精 神 健 全 的人 身 上 , 这 三 大 系 统 形 成 统 一 和谐 的组 织 结 构 .它们 密 切 配 合 使 人 能 够 有 效 而 满 意 地 与 外界 环 境 交 往 , 以满 足 人 的 基 本 需要 和欲 望 。 反之 , 三大系统相互冲突 , 人 就 会处 于失 调状 态 。 ” 埘
2 0 1 5年 1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经 嗅 到 田 园 的芬 芳 。 他 是 人 人 仰 慕 的 棒 球 明 星, 继承 了家 族 企
能 欲 望 的实 现 。 遵从 “ 至 善 原则 ” 的 超 我 是本 我 的对 立 面 , 代 表 着 由道 德 习 俗 和社 会 法 律 规 范 等 组 成 的 制 约 本 能 欲 望 的 理 性, 是 内心 世 界 的 道德 标 准 , 以 意识 的形 式 支 配 着 个体 精 神 活 动, 通 过 自我 完成 抑制 本 我 欲 望 和 冲 动 。 信守“ 现实原则 ” 的自 我 是 本 我 与超 我 矛 盾 冲 突 的调 停 人 , 二 者妥 协 的产 物 。 自我 立

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悲剧性解读

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悲剧性解读

收 稿 日期 :2 0 1 7 — 0 2 — 1 2 作 者简 介 :夏娇 ( 1 9 8 O —) ,女 ,湖 北 随州人 ,讲 师 ,硕 士 ,主要从 事 比较 文学 与世界 文学 研究 。

l 68—
2 0 1 7 # - 第3 期( 2 0 1 7 # - 0 3 月)
激进的性格和妻子多恩 出轨使得塞莫尔的家园想象最终走 向
破 灭 ,女儿 梅 丽逃 亡之 后 ,塞 莫尔 的家庭 已经 开始 逐渐支 离
破碎 ,而他的妻子却 出轨于美 国正统 白人邻 居比尔 ・ 沃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妻子多恩出轨表明了美国当代 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 ,排 斥并破坏着传统犹太 民族文化。


尔 自己认为是犹太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沟通的桥梁 】 。 塞莫尔的家园想象中代表其向往传统犹太 民族文化 与美 著名小说 《 美国牧歌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作家菲利 普 ・ 罗斯所创作 的经典佳作 。该部小说 的背景是在大萧条 国主流文化相融合 ,但梦想终归是梦想 ,很快就结束 了塞莫 至2 0 世纪末时期 ,重点叙述的是主人公美好梦想破灭的经历 尔短暂而虚幻的家园想象。渴望做犹太文化和美 国文化之 间 与人生境遇。主人公塞莫尔 ・ 利沃夫在作 品中是知名的棒球 的沟通桥梁 ,因此 ,通过不懈的努力想要将拥有不同宗教信 明星,塞莫尔的性格较为传统和保守 ,因此 ,当塞莫尔毕业 仰的家人能够和谐相处 ,而最终却发现其父亲传统的犹太人 后就毅然决然地拒绝 了球探的挖掘和邀请 ,其更乐意于做一 和基督教妻子家族之间的宗教矛盾 已经形成 ,即使再怎么努 个安安稳稳的规矩人,对塞莫尔来说最好 的人生无非是读完 力也依然无法调和两个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而女儿梅丽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伦理悲剧的本质探讨修改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伦理悲剧的本质探讨修改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伦理悲剧的本质探讨修改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伦理悲剧的本质探讨【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的著名小说《美国牧歌》1998年获得了普利策奖,菲利普·罗斯20年的创作生涯中,《美国牧歌》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详细解读该作品,深入分析作品中展现的犹太家庭文化冲突,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不同民族的美国人在美国这个民族混杂的社会中所遇到的困惑与挣扎,他们追逐梦想又遭遇梦想幻灭,在爱与恨、希望与绝望中构建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美国梦1998年,菲利普·罗斯凭借他的著名小说《美国牧歌》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殊荣,这部创作并发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说,刻画的是二十世纪初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美国社会,越战时期的美国社会是这部小说刻画的重点。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几乎每十年就会有一个大的文化变迁,首先是爵士时代,然后到全美经济大萧条,二战中美国争得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头衔,但是二战后垮掉的一代让美国变成了一个充满荒淫和颓废的社会,紧接着,60年代疯狂叛逆而又暴动的社会又让美国陷入了迷茫中。

小说讲述的犹太家庭利沃夫一家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小说共描写了利沃夫家族三代人的生活,讲述了他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各自的梦想追求以及实现这些梦想的方式:娄希望能通过犹太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想,而塞莫尔则希望能通过美国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梅丽则两者都不想要,她希望通过激进或者暴力的方式,通过受压迫和剥削者的自由解放运动来实现梦想。

一、美国梦的破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代人追求梦想、实现理想和塑造性格的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梅丽为代表的暴力与激进开始登上了美国历史的舞台,从60年代开始,利沃夫一家开始汇聚到一起,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家庭矛盾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空前交错的家庭矛盾映射了那个**年代中的美国社会。

《美国牧歌》中“代沟”母题的叙事功能研究

《美国牧歌》中“代沟”母题的叙事功能研究

《美国牧歌》中“代沟”母题的叙事功能研究
严宁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菲利普·罗斯的小说《美国牧歌》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三代犹太人的变迁史,反映了”瑞典佬”利沃夫战后一代的盲目乐观,揭示了以利沃夫女儿为代表的社会动荡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被主流文化同化而丧失民族渊源后的迷失和叛逆.在小说中“代沟”母题贯穿始终,彰显了三代人之间的父子冲突、父女冲突以及传统和现代的冲突.该文从叙事母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小说中“代沟”母题的运用及其母题构架下叙事策略的功能性.
【总页数】2页(P601-602)
【作者】严宁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历史母题”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J], 张军
2.中外叙事文学中的"后母/继子乱伦"叙事——"乱伦"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J], 古大勇
3.论《美国牧歌》中的反田园叙事 [J], 程海萍
4.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父与子"母题及其社会功能研究——以索尔·贝娄的《勿失良
辰》为例 [J], 张军;吴建兰
5.《美国牧歌》中的叙事反讽艺术 [J], 黄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张莹波;张树娟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西方评论界大都认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的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是一个因其自身美德而受罚的完美男人,而文章认为小说
中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声音在抵抗并颠覆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叙述者内森·朱克
曼甚至作者菲利普·罗斯等构成的多重男性主导性话语,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能勇敢
面对强势的男权意识形态,以自己的方式挑战男性权威,努力展示自我,重新确立自己的女性身份,寻找新的归宿和出路。

尽管她们的方式不甚可取,她们的结局也不够圆满,但我们看到了小说家罗斯对性别平等所做的主观努力。

【总页数】6页(P28-33)
【作者】张莹波;张树娟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21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感性牧歌对两性冲突的消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3.田园荒秽牧歌哀:菲利普·罗斯小说《美国牧歌》解
读4.权力场域下犹太人身份的存在结构解读——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的身份研究5.历史观照下的美国梦与犹太身份文化变迁——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衡的家庭——《美国牧歌》的精神解读

失衡的家庭——《美国牧歌》的精神解读
在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 析理 论 中,超我 是道德 检查媒 介 , 是 良心与 自尊心的贮库 ,超 我代表一切道德约束。它或者直 接起作用 ,或者 通过 自我起作 用 ,压抑或禁止本我 的内驱 力 , 阻挡社会不能 接受 的那 些寻 求快 乐 的冲 动 ,诸 如公 然 的侵 犯 、发泄性欲的激情 、恋母本能等 冲动 。罗斯 塑造 的塞莫 尔 , 以世俗道德的眼光看 ,可 以算 是这样一个超我的象征。塞莫 尔是社会权力 的认 同者 和维 护者 ,除 了遵循 ,他 无 可作 为。 “人们强制 自己遵守被文 化规范 化的模 型 ,为的是换取 主体 地位的承诺 (被 接 纳为正 常 人 )”…【n ’。塞莫 尔处 处重 视 维持 自己在人们心 目中的完美形象 ,因为他相信社会规则 就 是如此 ,只有 获得所谓 “成 功”,保持成 功 的形 象才符合社 会 的要求。从塞莫 尔的 弟弟 杰里对 他 的 评价 我们 可知 一二 : “你做 的一切就是妥协 。你 总是那 么满足 ,总想 找到事情 美 好 的一面。举止适当 ,默 默忍 受一切 ,保 持最后 的礼节 。你 是个从不违规 的孩 子 ,无论 这社 会 需要 什 么你都 去做 。礼 节 ,礼节才是你该 唾弃的东 西 ”L2 J( ’。塞莫 尔 只知 道顺从 那一套社会的权力规训 ,用被普遍认 同的价 值标准和道德 规 范约束 自己 ,归根到底 ,是因为在传统的基督家庭 ,父亲就 是 上帝。托马斯 ·曼 斯非特曾说 :“每个 家都是一 座寺庙。” 曼斯非特的家的形 象毫无 疑问来源于 17世纪清教教义对 家 庭秩序的强调。另一 位美 国英 教徒 威廉 ·格 治在 他的 《家
第 23卷 第 4期 2 0 0 9年 7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Ethical Tragedy and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in
American Pastoral
作者: 袁雪生[1]
作者机构: [1]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外国文学
页码: 89-9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美国牧歌》;身份;伦理悲剧
摘要:�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晚期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该小说以蒙太奇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利沃夫一家从大萧条到20世纪末的遭遇。

利沃夫在梦想与现实的交替、历史与政治的交融、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中发生了伦理身份的逾越与转变,违背了伦理禁忌,导致乌托邦式的田园梦想的破灭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罗斯在该作品中不仅呈现了一个家庭的、时代的、种族的悲剧,也展示了一出伦理的悲剧。

本文试从小说主人公伦理身份的逾越出发,探寻利沃夫因违反伦理禁忌而遭遇的悲剧命运,阐释伦理悲剧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 国牧歌》 可 以被视 为对第二次女 性主义浪 潮的
的蔑视 显而易见 , 多恩也十 分憎恶玛 莎 , 两人 的矛盾尖 锐 ,
无 法 调 和 。玛 莎 ・ 乌 玛 诺 夫 在 利 沃 夫 家 中的 一 次 宴 席上 再 次
反 思之作 。罗斯对选美 、 家庭 、 身份认 同等女性主义议题进
家带着有色 眼镜看她 ,只注意她 的美 貌和前新泽西小姐 头 衔, 忽视 她的才 能 。与此 同时 , 比赛组 织者训练 多恩 “ 如何
坐, 如何 站 , 甚至如何 听” , 还将 她送到 一家模特 机构 “ 学 习
如何走 ” 。( R o t h 1 9 9 7 : 1 8 0 ) 他们的要求包括 : 摆 臂 幅度 不 得
妇加母亲” 。( 弗里丹 1 9 8 8 : 4 1 ) 《 美国牧歌》 中的西摩尔 和多
探讨 , 但他 并没 有简单地 赞美女性 , 颠覆男性 话语 , 而是借
总第 3 1 0期
2 0 1 5年 4月 ( 上)
| | r 段 l ‘
Th e Sc i e nc e Ed uc mi o n Ar t i c l e Co ne c t s
To t a 1 . 3 1 0
A p i r l 2 0 1 5 ( A)
样) , 只会伤害女性主义运动本身。
2 家庭
家庭主妇一直是 女性主义关注 的焦点 。整个 5 0年代 , 美 国社会对 于理想女 性“ 只存 在唯一 的一种定义 , 那就是 主
为, 《 美 国牧歌 》可 以被视为对第 二次女性主义 浪潮的反思 之作 。罗斯对 选美 、 家庭 、 身份认 同等女性主义议 题进行 了
《 美国牧歌》 的女性主义解读
陈 辉
( 沭 阳县 东关 实验 小学 江 苏 ・ 宿迁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4 摘 要 文献标 识码 : A
2 2 3 6 0 0 )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5) 1 0 — 0 1 5 1 — 0 2
行 了探 讨 ,但 他 并 没 有 简 单 地 宣 扬 女 性 运 动 ,颠 覆 男 性 话
பைடு நூலகம்
挑起争端。她为充斥着色情镜头的电影《 深喉》 辩护 , 矛头直
语 ,而是 借助各种视角 的冲 突和对立来 凸显女性及女 性主
义 运 动所 面 临 的 困境 。
指多恩 ,指 出多 恩为了奖学金脱下衣 服与演员为 了色情 电
1 9 9 7年 出版 以来 , 好评如潮。 《 美 国牧歌》 以2 0世纪 5 0年代
至7 0年代初的美 国社会 为背景 , 透过利沃夫一 家的 曲折经
历, 对2 0世 纪 中 叶 的 美 国社 会 进 行 了 深 刻 的反 思 。笔 者 认
施所言 , 将选美参赛者作 为批 判对象( 像 乌玛诺夫所做 的那
t h e c o n l f i c t a n d c o n f r o n t a t i o n o f d i fe r e n t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
Ke y wo r d s” Ame i r c a n Pa s t o r l” a ; P h i l i p Ro t h ; f e mi n i s m; b e a u t y p a g e nt a ; f m i a l y ; i d e n t i t y
whi c h wo me n a nd f e mi n i s t mo v e me n t a r e f a c e d wi t h b y me a ns f o
她通话 时 , 能感受到她 因为美 国小姐选美 的决赛而 有着“ 纯
粹 的快乐” 。( R o h t 1 9 9 7 : 1 8 1 ) 另一方面 , 她感到 困扰 , 因为大
影脱下衣服并无区别。
关键词

《 美国牧歌》 菲利 普・ 罗斯
女性主义
选美

事实上 ,多恩 的窘境也揭示 了女性 对待选美 比赛 的矛
盾 态 度 。一 方 面 , 多 恩渴 望 成 为 美 国小 姐 , 西摩 尔 ・ 利 沃 夫 与
身份认 同
A Fe mi n i s t Re a d i n g o f” Ame r i c a n P a s t o r a l ”/ / Ch e n Hu i Ab s t r a c t” Ame ic r a n P a s t o r a l ”i s o n e o f 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w o r k s o f t h e s e c o n d w a v e o f f e mi n i s m. P h i l i p R o t h e x a mi n e s f e mi n i s m, b e a u t y p a g e nt a , f a mi l y a n d i d e n t i t y . I n s t e a d f o p r o mo t i n g f e mi n i s t mo v e me n t o r r e v e r s i n g ma le ’ S a u t h o r i t y , h e e x p o s e s t h e d i l e mma
过大 , 但也不要将手臂僵硬地 收在身体两侧 ; 走路 时不要脚
跟先落地 , 而是脚掌 心。这些繁琐 的要求让多恩不胜其烦 。 总体上 , 罗斯采取保守 和中庸的姿态 , 并没有全盘 否定 选美 , 也对激进女性 主义 的态度 进行 了潜在批驳 , 正如 哈尼
犹太 裔美 国作家 菲利 普 ・ 罗斯 的小 说 《 美 国牧 歌》 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