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
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
修辞手法和答题格式

常见旳修辞手法详细答题思绪
• 1、比喻
• 答题思绪:利用比喻旳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 象+特征,体现了(谁,什么样旳)(哪些)感情。
• 课内例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旳……(朱自清《春》)
• 答:利用了比喻旳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旳优美 姿态(1分),体现了作者对春旳喜爱之情(1分)。
• 答:利用了拟人旳修辞手法,使胡杨人格化,形 象地描绘了胡杨与霜风和沙尘抗争旳姿态,体现 了胡杨顽强旳精神和硬朗旳本色。
• 3、排比
• 答题思绪:使文章旳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 强调(什么)内容,或突出(什么)感情。
• 课内例一:
• 他们旳品质是那样旳纯洁和高尚,他们旳意志是那样旳坚
韧和刚强,他们旳气质是那样旳淳朴和谦逊……(《谁
• 如:他们旳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旳意志是 那样旳坚韧和刚强,他们旳气质是那样旳淳朴和谦逊, 他们旳胸怀是那样旳漂亮和广阔。
• 5、对偶:字数相等,构造形式相同,意义对称旳一对 短语或句子,体现两个相对或相近旳意思。
•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 皮厚腹中空。
•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反复某 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旳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 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旳词 语。
• 课外例二: • ……只能看到巴掌大旳一块天地。 • 答:利用了夸张旳修辞手法,突出了场地小旳特
点,使场地旳小体现得愈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 课外例三: •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注:根据详细语境回答)
• 答①:利用了夸张旳修辞手法,突出了她不胜酒 量旳特点,使她不善喝酒旳特点愈加鲜明,使人 印象深刻。
(完整word版)阅读中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阅读中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一)比喻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将……(本体)比作……(喻体),使……(本体)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
(二)拟人人格化。
答题格式:把……拟人化(人格化),使……具有人的特征,更加生动、形象、亲切。
(三)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充分表现出……的……,气势磅礴,朗朗上口,增强语势,强调了什么的……
(四)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什么的注意和思考。
(五)反问强调了什么的作用,加强了句子的语气。
答题格式:态度鲜明,加强语气,使得句子感情更加强烈。
(六)对比突出。
答题格式:……突出了…
(七)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八)夸张
答题格式:为了突出……的特点,(夸大、夸小)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九)对偶
答题格式: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十)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答题格式:使……表达得含蓄、幽默,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十一)引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答题格式:……充分,增强说服力,使语言精炼、含蓄。
阅读中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各个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

各个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一、比喻1. 答题模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本体]比作[喻体]。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某种效果]。
2. 题目解析- 例如:“月亮像一艘弯弯的小船。
”- 这里本体是“月亮”,喻体是“小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弯弯的形状特点,可能表达了一种静谧、美好的感觉或者是对夜晚天空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拟人1. 答题模板-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神态、情感等]。
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 题目解析- 例如:“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都羞红了脸。
”- 这里把“果子”当作人,赋予了它“羞红了脸”(人的神态)。
生动地表现出果子成熟时颜色变红的特点,可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丰收景象的喜爱之情。
三、夸张1. 答题模板- 该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了夸大(或缩小)的描写。
突出强调了[事物的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意图]。
2. 题目解析-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这里对瀑布的高度进行了夸大的描写。
突出强调了瀑布落差极大、水流湍急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壮观景象的惊叹与赞美之情。
四、排比1. 答题模板-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以[相同的句式结构],强调了[事物的多个方面或多个事物的共同特征],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2. 题目解析- 例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 这里以“爱心是……使……”的相同句式结构构成排比。
强调了爱心在不同情境下对不同人的重要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表达了对爱心伟大力量的赞美之情。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
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
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答题模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答题模式常用修辞作用特点一、比喻:1、定义比喻,也叫比喻。
也就是两个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相似,用一个事物去比较另一个事物。
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②议论文中,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比如广场是雪白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堆成了雪白的小山。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王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比喻。
不用本体和车辆,直接描述车辆。
借代的典型形式是A对b,比如我讨厌那些吃了我们血肉的毒蛇猛兽。
(4)比喻。
几个载体一起用来解释一个本体。
比如一朵巨大的白色丁香花在灰色的波纹屋顶上绽放,如雪、如玉、如沫。
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有本质区别,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隐喻,不能只看比喻性的词语。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
——表示猜测(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意6、常用比喻词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二、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完整版)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1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2比拟(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把什么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3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4设问: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格式:设问手法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6夸张:强调/突出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7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8对比: 与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9通感:是觉。
是觉
两种感觉相通,生动形象写出了。
阅读答题格式及常见修辞方法

阅读答题格式及常见修辞方法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1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_ 比喻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 之情•
2比拟(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 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把什么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
______ 之情.
3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之情.语
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4设问: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 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格式:设问手法引出
/强调 ______ ,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6夸张:强调/突出 _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7反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
(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句子表达的情感)
8对比: 与对比,
强调了突岀了
9通感: 是觉。
一是觉
两种感觉相通,生动形象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