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共10套)考试试卷(附答案)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kǒu shào( ) jiāo shuǐ( ) ɡāo bǐnɡ( )fēn fù( ) ǎi xiǎo( ) pián yi( )bōzhǒnɡ( ) yùn wèi( )二、填字组词。
(9分)zhūmùtínɡ( )红爱( ) ( )子( )肉日( ) ( )止( )宝( )布蜻(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8分)1.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
2.( )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 )觉得大了一些。
3.( )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差多了。
4.( )小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它敢一点点挨近我。
四、按要求写句子。
(6分)1.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又是。
2.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缩句)3.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去掉问号,使句意不变)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分)1. 李白的“, ”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2.著名作家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的人,不要做, 的人。
3.《白鹭》为我们描写了三幅画面: 、、,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抒发了作者对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六、阅读理解。
(23分)(一)课内阅读。
(13分)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3分)爱慕—( ) 分辨—( )可贵—(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
(2分)3.这段话写出了( )。
(2分)A.花生果实的特点B.花生的好处C.花生的可贵之处4.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的可贵品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bēng dài yóu zhōng chóu mǎchóu chúxiāng yángjuàn liàn shǒu zhuóhàn guàzhǎn xīn jīn chí二、根据语境选择划线字的读音,画勾“√”。
1.妈妈送来了一把香蕉给大家吃,我们马上剥(bōbāo)下香蕉皮。
2.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hōng hòng)的人们。
3.请注意前方,有人在倒(dào dǎo)车。
4.这件事情你若接受不了,就不要勉强(qiǎng qiáng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撩(_______)罚(_______)锡(_______)稠(_______)惧(_______)缭(_______)罪(_______)赐(_______)绸(_______)慎(_______)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__)不克(____)(____)气壮(____)(____)请罪(____)(____)之宝(____)心(____)力(____)口不(____)战无(____)(____)难以(____)(____)(____)璧归(____)1.和氏璧是_________,秦王非常想得到它。
2.只要我们_________,美丽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3.他表面上一副__________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发展发明出现体现发现1.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________)了雷达。
2.蟋蟀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从草掩着,不容易被(_______)。
3.新区开发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_____)。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综合训练(一)(第一单元)题号 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47分)(一)选择题。
(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雏鸟(chú) 杭州(háng) 熟悉(xi)B.眼睑(jiǎn) 陪伴(péi) 趴下(pā)C.箩筐(16)框架(kuāng) 深幽(yōu)D.缠绕(chán) 长喙(yuán)享受(xi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嫌弃 青晨B.适宣 嗜好C.爱慕 榨油D.手 弹 捡拾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园林里的假山和水池,道旁的绿柳和鲜花,各有姿态,又相映成趣。
C.同学们个个斗志昂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D.各种姿态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4. “香飘十里”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香气浓郁。
下列选项中的词语都含有夸 张成分的一项是( )。
A.惊天动地 装神弄鬼B.度日如年 一泻千里C.胆小如鼠 如花似玉D.车水马龙 绿草如茵 5.下列句子中,写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是( )。
A.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 6.下列诗句中,没有借助具体事物表达诗人志向的一项是(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D.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7.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 我们学习莲叶吧, ;让我们学习荷花吧, ;让我们学习莲子吧, ;让我们学习藕吧,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共39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ēn huìpèi héǎi xiǎo yùn wèi máo tíngbōzhǒng fēn fùgāo bǐng jìng xiádǒng shì2.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____”出来。
(3分)大腹便.便(pián biàn)嗜.好(qíshì)待.一会儿(dāi dài)长喙.(huìyuán)眸.子(mómóu)垂蔓.(wàn màn)3.用“然”组成的词语填空。
(4分)( )我是常州人,但从未听过“蛙竹棵”这个地方。
大家都说那是个“世外桃源”。
今天我( )经过,进去一看,( )名不虚传。
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相信深山里( )藏着这么美的小山庄。
4.选择题。
(8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嫌弃身断精巧青晨B.适宜白鹤浇水缠绕C.爱幕半亩榨油嵌在D.忘却萝筐捡拾悠然(2)在《珍珠鸟》一课中,“维儿”的意思是( )。
A.动物的反当B.幼小的鸟C.年纪轻、阅历少的人D.幼雅,不懂事(3)下列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珠鸟活泼娇小,性情温顺,美中不足....的是它子太小了。
B.他是一位出色的素描画家,他的作品可開神气十足....。
.C.自站在水中央,不动声色....地盯着一条小值。
D.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本兰花。
(4)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B.桂花香味浓郁,即使花谢了,香味仍然存在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5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5套)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班级:姓名:一、字词百花园。
(12分)1.我是小小书法家。
(2分)我会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一草一木皆是诗,一花一鸟总关情。
2.读拼音写词语,相你一定会写得又对又漂亮。
(10分)yùn wèi qiàn rùɡāo bǐnɡwànɡshào fēn fuChán rào yōu rán liáng tínghuàkuàngài mù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娇嫩(nèn)细腻(nì)长喙(huì)嫌弃(xián)....B.眸子(móu)便宜(pián)榨油(zà)吩咐(fēn)....C.待会儿(dài)箩筐(luó)杭州(háng )咂嘴(zā)....D.垂蔓(wàn)眼睑(jiǎn)癖好(shì)镜匣(xi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清辰悠然寻常桂花B.配合荼叶懂得生硬C.播种精巧伶仃忘确D.黄昏身段色素浇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他接完德律风,若无其事地走了出去。
....B.这姑娘挺漂亮,美中缺乏的是不太懂礼貌。
....C.听说快要来台风了,我和母亲成群结队地去摇桂花。
....D.听到孩子获救的消息,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4.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桂花雨》中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超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B.母亲喜爱故乡院子里木樨的香气,不喜爱杭州木樨的香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试试卷和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试试卷和答案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内容,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收获。
现在请你做下面的试卷,展现出你的出色表现。
知识快车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能书写正确、美观。
1.bāoguǒ qīng xiè ān mì hóng rùn jié zuò jié zhǐ yì chū rán shāo guī zé fàn wéi()()()()()()()()()区别字音、字形,正确地选择并填写。
1.*转()眼间,太阳就转()到了山的那边。
(zhuàn。
zhuǎn)2.*自从担()任班长以来,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dàn dān)3.*刹()那间,一辆小轿车疾驰而过,眼看就要撞到前面的客车上,刹()车已经来不及了。
(shā chà)4.*我的衣服腋下开了一条缝,我便找来针线自己缝好。
(féng fèng)5.*尽()管外面下着大雨,热情的歌手依旧尽()情地为大家演唱。
(jìn jǐn)6.*她迎着朝()___()学校走去。
(cháo zhāo)7.*()()地河水()过了小桥。
(漫慢)8.*(。
)论会上各位选手竞争非常激烈,很难分(。
)出谁胜谁负。
(辨辩)9.*物体表面(。
)上了一层黑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温(。
)会更高。
(度镀)10.*校园歌咏比赛已经落了(。
)幕,___是(。
)一的金牌得主。
(惟帷)11.*因为赛跑没能取得第一名,他(。
)得满脸通红,(。
)点哭了。
(差羞)12.*她天天为自己容颜的()老感到悲()。
(哀衰)13.*奶奶因为自己()的牙不合适,成天()()不用假牙了。
(嚷镶)14.*雾很大,我()约看见一架从北京飞来的客机()当地降落在机场。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将下面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注意字形端正,占位合理。
(3分)一草一木皆是诗,一花一鸟总关情,心安便是归处。
二、结合语境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字词。
(8分)1. 爸爸去村南jiāo()地,fēn fù()哥哥和我去紧挨.()chá()园的半mǔ()地里bō()种花生。
我不情愿地跟着哥哥来到地里,心想:何时挨.()到收工啊?劳动间隙,我仰望澄.()净的天空,俯视像镜kuàng()一样方正的菜地,不悦之情一扫而光。
2. 暑假,弟弟chán()缠着妈妈去牡丹tíng()游玩,妈妈xián()他小,出门不方便.(),弟弟却自豪地拍着胸脯说:“别看我个子ǎi(),我可是堂堂男子汉啊!我不仅能保护您,买车票还便.()宜呢。
”三、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8分)1. 读句子,选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填序号)(2分)①光荣;光彩。
②(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美丽的外表真的那么重要吗?《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给出了我们答案:外表体面..()地活着!..()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体面2. 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填序号)(6分)①()中不足②神气十()③不动()色④香()十里(1)秋天,山坡上的桂花开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
(2)尽管敌机在上空盘旋,他还是地筹划着作战方案。
(3)他站起来,拨了拨头发,地走上讲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4)新家宽敞漂亮,的是离学校有点远。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2分)1. 生活中的万物常常给我们以启示,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练习。
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启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事物),。
(特点)启示:2. 对“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理解不正确的是()A. 作者这样写是在表现白鹭的悠闲、安宁,作者并不认为它是在望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汉字识辨写。
(共15分)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
(5分)wūyán chōnɡ zúbàn lǚ yú lè bèi sònɡ biān xiě()()()()()()cí xiáng líng hún xiāng piāo shí lǐ()()()()zhēn cáng piāo bó pō fù shèng míng() ( ) (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酵母(xiào jiào)水浒传(xǔhǔ)美差(chāchāi)绿林好汉(lù lǜ)掠过(luō lüè)目的地(dídì)娱乐(yú yù)情不自禁(jīn jìn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6分)焚()誊()檐()俄()婪()誉()瞻()饿()焚()据()檐()俄()碗()婪()惧()瞻()饿()婉()炒()踮()转()编()诵()钞()掂()传()篇()桶()二、词语积学用。
(共15分)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
(4分)不言而():不求()解:如醉如():别出心():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毫不犹豫倾盆大雨流光益彩不求甚解B、大显神手滚瓜烂熟囫囵吞枣如醉如疾C、别出心裁饥肠漉漉呕心沥血牵肠挂肚D、浮想联翩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心安理得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2分)(1)写文章、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2)读书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3)许许多多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4)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4、在空线上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分)(1)把该记的东西都背得__ ________了,所以这次考试我信心十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积累展示。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褴.褛(jiān lán) 受宠.(chǒng lǒng)
铿锵.(jiāng qiāng) 骇.人(hé hài)
解剖.(pō pōu) 暂.时(zàn zhàn)
2、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弱不经风愁屑苦脸满不在呼热闹飞凡
劳苦攻高彬彬有理惊慌失错风尘朴仆
3、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入用“坚”组词。
1.锡兵从没有为自己残疾悲哀过,总是用一条腿( )地站着。
2.对于坏人坏事,我们要( )抵制。
3.他用( )的毅力战争了病魔的困扰。
4.有( )的品质,才能战胜人生的困难。
4、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这枚金奖章很精致。
(1)这枚金奖章真精致啊!
(2)谁说这枚金奖章不精致呢?
(3)没有一个人不说这枚金奖章很精致。
仿写:小舞蹈家的精神使锡兵很受感动。
(1)
(2)
(3)
5、请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赶鸭子上架——( )
(2)猴子戴手套——( )
(3)黄牛吃草——( )
(4)老鼠钻烟筒—— ( )
(5)马尾巴串豆腐——( )
(6)牛奶里掺墨汁——( )
6、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妈妈纠正说( )你说得不对( )他是人( )人没有翅膀( )
(2)( )是啊( )金奖章非大王莫属( )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 )
(3)( )怎么啦( )默林问( )为什么愁眉苦脸呢( )
二、阅读天地。
1、课内阅读。
有一次,汤姆的母亲调.(diào tiáo)好面糊,准备做点心。
汤姆趁她不注意,爬上盆沿儿,想看里面是什么。
忽然,他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面糊里,顿时,嘴里塞满了面糊。
他又踢又踹,拼命挣扎。
“哎呀,”母亲说,“这面糊着.(zhuó zháo)魔了,好像有个妖精在里面。
”她赶紧把面糊从窗口倒了出去。
恰好有个补锅匠经过。
“嘿,这面糊可以做顿饭吃!”他一边想,一边包好面糊,放进工具袋。
汤姆吐光了嘴里的面糊,哇哇地大声喊叫起来。
(1)用“﹨”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写出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2、课外阅读。
雾来了。
白白的雾弥漫在森林里。
小猴不敢下树,小鹿不敢出门,松鼠把头探出洞外,又缩了回去。
尽管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也不敢出门找一顿早餐。
因为这太危险了,说不定在雾里,会绊倒,会迷路,还会碰上凶狠的老虎、狼和蟒蛇……
终于,雾消散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奇怪的是,小猴的树下放着一堆黄瓜,松鼠的树下有一串蘑菇,小鹿家的门口放着几个苹果……是谁干的好事呢?
小猴搔搔头,找来了松鼠、小鹿、小羊、小兔、刺猬和小黑熊。
小猴说:“是谁干了好事,给我们大伙儿送来了蘑菇和瓜果,我们应该感谢他。
”
大伙儿都同意,可是没有谁出来承认。
小猴朝大伙儿看了一眼,继续往下说:“其实我早就知道是谁干的了,就在他干好事的时候,我偷偷在他胸前别上了一朵红玫瑰,可他还不知道呢!”
大伙儿立刻东张西望,找别人胸前的红玫瑰。
只有小黑熊慌忙低头看自己的胸前。
小猴拍着巴掌笑了。
他说:“我知道是谁干的好事了,我代表大伙儿感谢他。
”说着,小猴从身后拿出一朵鲜艳的红玫瑰,别在了小熊的胸前。
大伙儿热烈鼓掌。
这次,轮到小黑熊搔自己的头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1)文中两次写“搔头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填一填。
①小猴搔头的原因是
②小熊搔头的原因是
(2)小猴、小鹿、松鼠为什么不敢出门?用“”画出体现他们不敢出门的句子,用“”画出说明其原因的句子。
(3)这件好事指的是什么事儿?小猴是怎么找出干好事的人的?
(4)结尾写小黑熊“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心里这样( )。
A.让小猴子给耍了
B.我咋这么笨呢
C.这丁点儿事儿算个啥
D.你们就别起哄啦
(5)你最喜欢文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三、习作乐园。
迷路的小羊被狼抓住了,小羊虽然吓得发抖,但是他很聪明……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