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二方审核检查表

合集下载

供应商检查表

供应商检查表
3
供应商管理层与否认期分析不良成本?
该分析作为持续供应商质量持续改善旳一部分
4
供应商与否有程序分析及避免过剩原材料/成品/半成品?
作为精益生产管理旳一部分
5
供应商目前产能如何?在满足既有客户状况下,与否尚有足够旳产能?
验证供应商旳剩余产能对AGCO产品非常核心
6
不增长投资,运用既有设备及过程能否满足产品旳规定?若不能,解释因素
测试和检查记录,控制计划旳频次,全尺寸检测和验证等
30
供应商与否运用记录手段来控制生产过程?
如SPC图,分析报告,反映计划。
31
与否有文献化流程来控制和分析产品特殊特性?与否有能力对所有旳核心特殊特性进行研究监控。
过程能力成果,行动计划,验证
检查表表4
32
33
供应商与否有文献化旳程序控制产品报废率?与否进行缺陷分析?
例如,手工旳还是自动旳维护系统,与否按照维护计划执行?模具旳维护保养与否实行了?在审核中验证并且检查其维护频次。
13
生产开动之前有生产线启动和工作启动程序?
员工与否通过生产调试培训(工作描述和职位)?首、末件检测批准程序(记录,谁来确认生产可以开始)
14
与否有系统或流程控制量具和检具旳校验?与否有合适旳实验室和环境控制进行校验?手动还是自动系统?
2
a、列举事实证明最高管理层在组织旳各部门建立了质量目旳,并且是可测量旳,与质量方针相符合。如何监控,评估并且更新质量目旳?
与否建立了文献化旳质量目旳?管理层与否懂得,讨论和评估这些目旳?如果未达到目旳,与否采用相应旳改善行动?员工与否懂得并且理解质量目旳,成果和改善行动?内部审核与否涉及了客户抱怨和绩效旳成果?
验证供应商在新项目能力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一、供应商基本信息1. 供应商名称: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3. 企业法定代表人:4. 企业类型:5. 注册资本:6. 注册地址:7. 联系电话:8. 电子邮件:二、企业资质1. 营业执照是否有效,是否在有效期内?2. 是否具备所需的行政许可证或资质证书?3. 是否具备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的会员资格?4. 是否具备相关产品质量认证证书?5. 是否具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6. 是否具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三、供应商管理体系1. 是否建立了供应商管理体系?2. 是否有供应商评估、筛选和审批程序?3. 是否有供应商合同管理制度?4. 是否有供应商绩效评价制度?5. 是否有供应商风险管理制度?6. 供应商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四、质量管理体系1. 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2. 是否有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3. 是否有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4. 是否有质量控制点和检验标准?5. 是否有产品检验和测试记录?6. 是否有不合格品处理和纠正措施?7. 是否有客户投诉处理和改进措施?五、生产能力和设备1. 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订单需求?2. 是否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3. 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支持生产?4. 是否有备份设备和备件保障生产?5. 是否有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控制?六、供货能力和物流管理1. 是否有足够的供货能力满足订单需求?2. 是否有合理的供货计划和安排?3. 是否有物流管理系统和仓储设施?4. 是否有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安排?5. 是否有供应商承诺的交货时间和交货准时率?七、售后服务和客户满意度1. 是否有售后服务制度和流程?2. 是否有客户投诉处理和回访制度?3. 是否有客户满意度调查和改善措施?4. 是否有客户投诉记录和改进措施?八、合规和道德要求1. 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2. 是否遵守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要求?3. 是否存在贿赂和腐败行为?4. 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5. 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隐患?九、财务状况1. 是否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2. 是否具备稳定的资金来源?3. 是否存在重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问题?十、其他要求和建议1. 是否存在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或建议?以上为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通过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企业资质、供应商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和设备、供货能力和物流管理、售后服务和客户满意度、合规和道德要求、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审核,可以全面了解供应商的综合情况和能力,确保与供应商的合作稳定和可靠。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质量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质量

供方名称:评估产品:企业地址:评估人员:主要产品:评估日期:评估项目总分评估内容一、配套情况(总分:5分)51、当前主机厂配套情况(5分)(3分)(1分)52、体系证书(5分)(4分)(3分)(2分)(2分)6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1分)(2分)(2分)(1分)64、质量目标管理(1分)(1分)(2分)(2分)56、员工技能及培训(1分)(1分)(1分)(1分)(1分)47、项目管理(1分)(1分)(1分)(1分)58、变更管理(1分)(1分)(1分)(1分)(1分)二、质量管理体系(总分:29分)三、开发及流程管理(总分:14分)1、是否有完整的项目开发管理流程2、是否按开发管理流程实施3、相关项目管理的实施记录4、开发文件满足顾客节点要求,项目开发问题在量产前100%关闭1、建立变更管理流程2、在实施变更前,对变更效果进行了充分的验证3、对相关联的作业要求和文件进行了同步更新4、对变更前后的产品批次进行了有效断点5、4M管理看板为最新状态1、合资或外资主机厂配套2、普通主机厂配套3、汽车行业配套零部件供应商1、有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0认证证书、ISO18001认证证书2、有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0认证证书3、有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证书4、有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5、有质量体系文件,有认证计划6、3C证书(专用3C件:必须有3C证书,如没有,本大项0分)1、内审人员经体系认证培训,并获得内审员证书2、有产品、过程、体系、管理评审审核计划,并实施输出报告3、对于审核输出项持续改善的4、1~4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齐全1、有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且按过程分解2、定期对分解目标进行监控的3、并对未达标项目进行分析整改及有效测量最终效果4、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被员工100%所理解1、内外部年度培训计划2、培训计划有效实施,记录齐全3、员工技能矩阵表、顶岗计划表4、关键岗位清单及资格证书5、入职培训和转岗培训记录评分标准供应商自评得分评估人评估得分供应商评估表-质量评估基本信息59、过程流程图/FMEA/特殊特性清单/CP/SOP评审(1分)(1分)(1分)(1分)(1分)610、分供方管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611、进货质量控制(2分)(2分)(2分)五、检测设备/测量系统管理(总分:10)1012、检测设备/测量系统管理(2分)(2分)(2分)(2分)(2分)613、可追溯性管理(2分)(2分)(2分)1414、生产过程管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15、现场管理(1分)(1分)(1分)四、二级供应商控制(总分:12分)六、过程能力展现(总分:23)1、有年度MSA分析计划,并且按计划实施2、有量检具台账、校准计划、维护计划,并有实施记录3、量检具状态标签是否齐全(合格、待修、停用、校验标签)4、现场确认检具完好且有效,检验报告与实测一致,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5、自有或者有合作单位进行功能性和耐久性试验1、建立了批次管理程序2、实施部件,原料、产品的批次管理,从入库材料到出厂产品,是否能追溯3、能够保证先进先出原则1、设备先进(进口自动化设备、数控设备等)2、生产设备、工装、模具合理性,有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且记录完整规范3、员工生产过程严格执行了各项作业指导书4、对关键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进行了特别控制5、自互专、首中末检验按照标准执行,检验记录完善,首中末件进行管理6、对不合格品和可疑品进行了标识、隔离、判断和处置7、按照规定实施了出厂检验和试验1、现场5S很好:干净整洁,划线清晰,工具、产品、物料摆放规范2、生产场所是否布置有序、照明、空气流通、物流是否适宜3、5S评价结果激励、不符合事项改善、目视化管理1、过程流程图/FMEA/特殊特性清单/CP/作业指导文件是否齐全2、过程流程图/FMEA/特殊特性清单/CP/作业指导文件是否及时更新3、过程流程图、FMEA、生产现场的控制计划、作业指导文件等一致性相符4、特殊特性在FMEA、CP、流程图、特殊特性清单、操作指导书体现并且一致5、现场是否按照CP、作业指导文件进行控制1、新供应商有准入流程,且按照要求执行2、有分供方APQP/PPAP管理流程3、分供方参与APQP,且满足项目时间节点要求4、分供方绩效评估包含且不限于开发、质量、交付、售后等,分供方绩效评估记录详细5、有分供方质量问题处理流程,按类似8D工具解决6、分供方反馈的8D报告完整。

供应商审核CHECKLIST A3(1)

供应商审核CHECKLIST A3(1)

版本:A3 Audit List of Vendor /供应商检查表一、Provide copies of following documents as at least 2 working days before the audit at our disposal./在我司审核组到贵公司审核前2天,请提供下列文件的复印件给我司1. Quality Manual ISO 9000/质量手册ISO 9000;2. ISO 9000 Certificate/ISO 9000证书;3. Quality Manual ISO14001/质量手册ISO14001;4. ISO 14001 Certificate/ISO 14001证书;5. Contract Review procedure /合同评审程序文件;6. Production flow chart for Oplink’s/提供给我公司的产品流程图7. RMA-procedure flow chart/不良品退货流程图8. Outgoing procedure flow chart/出货检验流程图二、Grade rule/评分规则:(Full Mark 100:score 4 for each item,Rating: 0,1,2,3,4 / 满分100分:每项4分,分为0,1,2,3,4分共5个等级):●Score 0-no official document, no record to show action is taken.0分—没有书面文件或规定,也没有任何记录及相关证据证明已执行相应条款;●Score 1-no official document, have record to show action is taken.1分—没有书面文件或规定,但有记录或相关证据证明已执行相应条款;●Score 2-have official document, have record to show action is basically taken;2分—有书面文件或规定,而且有记录或相关证据证明已基本按规定执行;●Score 3-have official document, have record to show action is completely taken.3分—有书面文件或规定,而且有记录或相关证据证明已完全按规定执行;●Score 4- have official document, have recored to show achion is well taken.4分—有书面文件或规定,而且记录齐全,所有证据证明已按规定执行且有效。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是否有记录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品处理是否有相应记录?
1.8
进料/过程/客户发生异常是否有相应的处理流程?
1.9 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管理 是否有纠正预防措施记录?纠正预防措施是否有及时追踪结案?
1.10
1.1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12 质量协议管理
1.13
内部/外部纠正预防措施单是否有建立台账管理? 是否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外部文件记录是否有按要求进行保 存? 接到NBSL质量协议时,是否有将NBSL质量指标转为内部质量指标?
6.8
环境、健康和安全的状况 污水/噪音/废气排放是否达标?请提供近段时间环境监测站监测报
和规划
告。如可能,请提供环保局出具的近一年内的环境守法证明
6.9 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6.10 危险化学品运输
危险废弃物处理是否得到有资质厂家处理?有无削减计划?请提供合 同及厂家资质证明。 如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请提供危险化学品押运证、驾驶证、运输证 。
1.2 环境体系
是否有获得ISO14001环境体系证书
1.3 质量手册
1.4 文件受控管理
1.5 内审/外审管理
1.6
是否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图纸/程序文件的受控管理(如受控、修改、发放、回收、登记清单 等) 是否有内审/外审计划?是否有按计划进行评审?
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是否改善结案?
1.7 不合格品程序管理
审核结果
得 分 备注
序号 审核内容名称
内容解释
一 体关键系制及程资稳质定性管理
5.14
根据实际制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或改进
5.15 包装过程管理
5.16
是否有按NBSL包装要求进行包装?是否有包装作业指导书? 包装过程产品是否有防碰撞、防刮伤措施?

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

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供应链供应商审核检查表一、供应商基本信息1. 供应商名称:2. 注册地址:3. 法定代表人:4.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二、资质审核1. 经营许可证及有效期:2. 税务登记证及有效期: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有效期:4.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5. 资质认证证书及有效期(ISO、CE等):6. 供应商在行业内的声誉和信誉情况:三、质量管理体系1. 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如ISO体系等):2. 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3. 供应商是否定期进行质量目标的制定和评估:四、生产能力审核1. 生产场地及面积:2. 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3. 人员组织架构及相关资质:4. 是否拥有产品研发能力:5. 生产能力是否满足需求量及交期要求:五、供应商风险评估1. 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评估:2. 是否存在经营风险(例如债务风险、经营不稳定等):3. 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或不诚信行为的记录:六、产品质量审核1.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2. 执行产品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3. 是否有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和证书:4. 接受不合格品的处理和追溯措施:5. 是否进行质量改进活动并采取措施预防质量问题再次发生:七、合作情况及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1. 与供应商的合作历史及合作情况:2. 是否存在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纠纷或争议:3. 是否有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如价格、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本文档涉及附件:1. 供应商相关证件复印件及扫描件2. 资质认证证书复印件及扫描件3. 质量检测报告和证书复印件及扫描件4. 合作协议和合同复印件及扫描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经营许可证:企业合法开展经营活动的许可证明文件。

2. 税务登记证:企业用于纳税登记的证明文件。

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身份的证明文件。

4.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管理体系二方审核检查表

管理体系二方审核检查表
不适用
不计分
供方未发生审核内容所指业务及审核过程未涉及到审核内容。
审核阀值=(审核内容条款项数-关键项点项数-不涉及项点项数)×3分
审核得分=审核内容条款“通过”项数×4分+审核内容条款“尚可接受”项数×2分+审核内容条款“不通过”项数×0分(不包含不涉及项点)
审核结果
审核结论
审核得分≥审核阀值
既有供方:
57
是否按策划的安排实施进货、工序和成品检验,并保存记录?
58
记录是否表明产品符合接收准则,并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59
如例外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是否有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批准?
60
是否安排有独立行使权力的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出厂检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熟练掌握产品、检验方法和抽样方法标准?
结论:1.暂停供货;
2.独家供方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暂停供货的,根据审核情况可有条件供货(限定供货时间或限定可接收批次数量)。
3.问题关闭后,可申请重新进行二方审核,验证审核通过后方可恢复其供货。
新供方:
评价:不符合要求。
结论:不具备新供方开发资格。
21
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并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22
是否按策划的安排进行设计输出评审?有与评审设计开发阶段相关的职能部门参加?
23
是否评价设计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并保持记录?
24
设计验证
是否验证输出满足输入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及必要措施记录。
25
设计确认
设计确认是否包括对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及必要措施记录。
4
质量管理
体系
具有质量管理体系证明材料,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范围涵盖申请的产品。

供应商二方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二方审核检查表
过程要求
记录
得分
2。4.3
与产品和过程要求存在偏差时,是否分析了原因,并由此制定了纠正措施?
要求/说明
在出现产品缺陷/过程缺陷时,应采取适当的立即改进措施(例如:隔离、筛选、
要求/说明
应确定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负责制订改进措施并落实。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过程能力
—缺陷种类/缺陷频次
—缺陷成本(不合格)
—过程参数
-报废/返工、返修件
-隔离通知/筛选行动
-生产节拍/单件全过程生产时间
—可靠性/失效模式。
-功能
可使用的方法有,例如:
—SPC
-排列图
-因果图
项目
需考虑要点,例如:
-顾客要求
-考虑顾客要求及贮存成本,建立合理库存量,确保安全储备定额,
—实施看板管理,清楚明示库存状态,保准时交货
-原材料/外购件供货出现瓶颈时的应急计划(应急战略)
1.8
原材料/内部剩余材料是否按要求发送/贮存?
要求/说明
发放的原材料和从生产部门退回的剩余材料按认可状态进行贮存,防止损坏和混放.有疑问的/隔离的产品必须贮存在隔离库中。
要求/说明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定置存放
—最小库存/无中间库存
-看板管理
—准时交货
-先进先出
—中间库房管理
—更改状态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别
-记录/统计零件数量
—信息流
项目
过 程 要求
记录
得分
2。3。2
是否按用途贮存产品/零部件,运输工具/包装设施是否与产品/零件的特性相适应?
要求/说明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贮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方审核检查表(1.0版)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1 原材料/供方1.1 是否由已认可的且有质量能力的分供方供货?确定供方之前,应已具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结果(认证/ 审核)。

投入批量生产前,应确保仅从适宜的供方处采购。

应考虑其以往的质量绩效的评估情况。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供方的基本情况、资质调查- 质量能力评价,例如:审核结果过程审核/ 产品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质量绩效(质量 / 成本 / 服务)的高低级别进行选择- 合格供方目录的建立并使用- 供方清单获得顾客的批准/变更的再批准1.2 是否可以保证采购件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应能在组织内(自身核心技术、出现问题时快速反应)进行基本、必要的检验(实验室和测量设备)。

组织自己的实验室应进行系统管理。

委外实验室符合ISO / IEC 17025 (或具有可比性的国家标准)。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足够的检验可能性(实验室和测量设备)- 图纸/ 订货要求/ 规格的充分和明确- 质量保证协议的签订- 基于主要缺陷的分析及特性重要程度,制订进货产品控制计划并执行/或委托外部检验- 与供方对检验方法、检验流程、检验频次的约定并执行- 测量能力证明(MSA,尤其针对产品和过程的关键特性)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1.3 已批量供货的产品是否已获得所要求的认可?要求的改进措施是否已落实?要求/ 说明在新的/ 更改的产品/ 过程批量投产前,必须对供方的所有产品进行认可。

若采用模块供货,组织对所有的单个部件负有质量监督的完全责任。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顾客信息(其中包括技术规范/ 标准/ 检验规定)- 工程样件的认可、试制样件的认可- 首批样品检验报告及生产件批准(PPAP)- 重要特性的能力证明 (CPK,PPK)- 可靠性分析评估- 定期的对产品全部特性的检验报告(年度全尺寸检验和型式试验)1.4 是否对供方的质量绩效进行了评价?当出现偏差时是否采取了措施?要求/ 说明应定期检查供方的能力和绩效,按零件分类记录在一个表(供应商清单)中并作评价。

若评定的结果不佳则要制订质量能力提高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若采用模块供货,供应商对所有的单个部件的质量监控负有全部的责任。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对质量绩效进行连续监控和评价(质量/ 成本/交付/ 服务等)- 整改计划的商定与跟踪- 改进后零部件的检验记录和测量记录- 对主要缺陷/ 有问题的供方进行分析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1.5 是否与供方就产品和过程的持续改进目标达成了共识并落实?要求/ 说明这一任务对模块供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组织对供方的持续改进负有全部责任。

需考虑要点,例如:- 确定质量、价格及服务的量化目标,例如:°提高过程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检验成本°减少废品(内部/ 外部,即零公里和售后三包PPM)°减少周转量°提高顾客满意度- 重大/疑难问题成立专题工作小组(跨部门工作组)1.6 对于顾客提供的产品,是否遵守了与顾客商定的程序?要求 / 说明对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各项要求应在质量协议中确定,并落实。

提供的产品可能是:- 服务- 工装、模具、检具- 包装- 产品需考虑要点,例如:- 控制、验证、贮存、运输、保证质量和性能(失效日期)- 在出现缺陷或损失情况时的信息传递- 质量文件(质量现状、质量历史)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1.7 原材料的库存量是否适合生产要求?要求/ 说明在过程策划时就必须已调查并考虑到了所要求的库存量。

在要求已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应酌情重新进行需求分析。

需考虑要点,例如:- 顾客要求- 考虑顾客要求及贮存成本,建立合理库存量,确保安全储备定额,- 实施看板管理,清楚明示库存状态,保准时交货- 原材料/ 外购件供货出现瓶颈时的应急计划(应急战略)1.8 原材料 / 内部剩余材料是否按要求发送 / 贮存?要求/ 说明发放的原材料和从生产部门退回的剩余材料按认可状态进行贮存,防止损坏和混放。

有疑问的/ 隔离的产品必须贮存在隔离库中。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库房产品的包装和防护- 仓库管理系统- 目视化的先进先出(FIFO)/ 按批次投入使用- 有序和清洁- 满足产品贮存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并监控气候条件- 防损/ 防污/ 防锈- 标识(可追溯性/ 检验状态/ 加工工序/ 使用状态)- 防混料- 检验区域和隔离仓库(设置和使用)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1.9 员工素质是否满足相应的岗位要求?要求/ 说明需考虑要点是负责下列工作的人员,例如:- 分供方的选择、评价、培训- 产品检验- 贮存/ 运输- 物流必须具备有关知识,例如:- 产品/ 技术规范/ 顾客特殊要求- 模块供货中每个零部件的产品特性和生产流程的专业知识- 标准/ 法规- 包装- 加工- 评价方法(例如:审核、统计)- 质量技术(例如:8 D 方法、因果图)- 尤其是供方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标准、工具手册、过程审核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 生产2.1 人员/素质2.1.1 员工是否负有监控产品质量 / 过程质量的职责?要求/ 说明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提出整改计划,参与改进,如合理化建议,QC小组- 操作工自检- 过程认可(设备点检/ 首件检验/ 末件检验)- 过程控制(正确理解和使用控制图)- 隔离零件的权利2.1.2 员工是否负有关于生产设备 / 生产环境的职责?要求/ 说明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有序和清洁- 实施或安排维修和保养- 全员生产性维护(TPM)(预见性/ 预防性)- 零件准备/ 贮存- 实施/报请对检测、试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1.3 员工是否适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要求/ 说明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员工素质要求定义- 实施过程的上岗指导/ 培训/ 资格的证明- 关于产品和可能/ 已出现缺陷的专业知识的掌握- 对安全生产的指导说明- 特殊资格证明(例如:焊工证书、视力检查、厂内机动车驾驶证)2.1.4 是否具有包括顶岗规定的人员配置计划?要求/ 说明在人员配置计划中要考虑缺勤因素(病假/ 休假/ 培训)。

对顶岗人员也要确保所需的素质。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排班计划(根据合同),并考虑现有生产能力、产量变化进行了有效的策划。

- 缺勤统计、加班统计,工作时间考虑了人体的承受力- 素质证明(素质列表/矩阵图)并更新- 工作分析/ 时间研究(例如:MTM、REFA)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1.5 是否建立了员工的激励机制并有效地运用?要求/ 说明必须通过针对性的信息来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以此来加强质量意识。

需考虑要点,例如:- 质量信息的建立和展示(目标值/ 实际值)- 改进建议的提出及实施- 志愿行动(培训、质量小组等)- 员工的满意程度测量分析及改进- 对质量改进的贡献,正向的激励2 生产设备/工装2.2.1生产设备/ 工装模具是否能确保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要求/ 说明对于选定的重要产品特征/ 过程特性,要测算其过程能力并不断进行验证。

对于短期过程能力,C mk / P pK 必须至少达到>=1.67。

长期过程能力C pk 必须至少达到最低要求C pk>=1.33,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

需考虑要点,例如:- 对重要特性/ 过程特定的参数进行机器能力调查/ 过程能力调查- 重要参数的强制性控制/ 调整- 在偏离极限值时报警(例如:声光报警,喇叭、自动断闸)- 上料/ 下料装置- 工装、模具/ 设备/ 机器的保养维修状态(包括计划预防性、预见性维护,设备备件清单的建立,维护目标的建立和监控,工装易损件更换)。

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2.2 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测量和检验设备能否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要求/ 说明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可靠性试验、功能试验、耐腐蚀试验等- 测量精度/ 检具能力(MSA)- 数据采集和可评价性- 检测工具校准的证明- 外观样件、防错样件的建立和管理2.2.3 生产工位、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要求/ 说明工作环境条件(包括返工/ 返修工位)应适于工作内容和产品,以避免污染、损伤、混批混料/ 错误的理解。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人机工程- 照明- 有序和清洁- 工作环境和零件搬运- 安全生产- 外观产品的检验区域的特别管理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2.4 是否在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列举了全部的相关规定并得到遵守?要求/ 说明原则上必须为过程参数、检验和实验特性标明公差。

在生产工位和检验工位必须有相应的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

偏差与采取的措施必须加以记录存档。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过程参数(例如:压力、温度、时间、速度)的量化明确- 机器/ 工装、模具/ 辅助工具的数据的量化和明确- 检验指导的规范(特殊特性的标识,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方法,频次等)- 过程控制图的控制限及正确使用- 作业指导文件与控制计划、FMEA的一致性- 操作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作业指导文件易于得到- 常见缺陷的明示及缺陷发生的最新信息2.2.5 是否为调整工作配备了必需的辅助工具?要求/ 说明当复杂工装更换、复杂的数控加工程序设定等情况时,应进行调整。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调整计划- 用于调整/ 比较的辅助工具、量检具- 灵活的模具更换装置- 极限样件- 调整的可追溯性。

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2.6 是否在生产开始时进行了认可,并记录设置的数据和偏差情况?要求/ 说明“批量生产认可”是按订单对生产起始的认可(首次认可/ 重新认可)。

应对产品和过程进行认可,应由被授权的人员按验收条例进行书面认可。

此时应已消除了在产品策划/ 过程策划和/ 或以前批量生产中识别的问题。

应按明确的检验指导书进行认可检查,以确保可重复性。

若在抽取检验零件后继续进行生产,则在被检验零件的认可前生产的产品应被隔离,直至认可。

返修/ 返工也应纳入认可过程中。

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新产品、产品/过程变更- 停机/ 过程中断- 修理、更换模具- 更换材料(例如:换炉/ 批号)- 过程参数更改- 建立首件检验并记录存档- 可行时保留首件- 控制图在生产起始认可中的应用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3 运输/搬运/贮存/包装2.3.1 生产数量/ 批次大小是否按需求而定,并有目的地运往下一道工序?要求/ 说明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定置存放- 最小库存/ 无中间库存- 看板管理- 准时交货- 先进先出- 中间库房管理- 更改状态的识别- 记录/ 统计零件数量- 信息流项目过程要求记录得分2.3.2 是否按用途贮存产品/ 零部件,运输工具/ 包装设施是否与产品/ 零件的特性相适应?要求/ 说明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贮存量- 防损伤- 零件定置- 有序、清洁、不超装(库存场地、周转箱)- 贮存时间监控- 环境影响、空气调节2.3.3 废品、返工返修件和调整件以及车间余料是否坚持分开存放并加以标识?要求/ 说明需考虑的要点,例如:- 隔离库、隔离区- 标识明显的存放废品、返工件和调整件的工位箱- 缺陷产品和缺陷特性- 认可/ 状态- 生产中明确的不合格品的返修工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