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脉络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教育部等六部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高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改革与举措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先进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强音产教融合落地深耕应用型课程建设精准滴灌服务决策智慧引航能效提升凸显绿色发展布局产教融合+ 标注教育创新生态的新方位“一体两翼”打开国际教育合作新格局先进理念引领知识创新发展绿色校园建设步步为营校企合作动力更加强劲⏹攻坚教育现代化监测研究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中科曙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高等学校后勤改革中小学后勤改革能效领跑者示范计划学校绿色发展研究基金高校应用型课程研究与推广百校百题大赛⏹论道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学校建设ICT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学校案例分享⏹中心平台中心平台目录CONTENTS3467891217192122232526282931323435363738394041424344455158脉络2脉络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脉 络4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0.09•【字号】浙教基〔2016〕132号•【施行日期】2016.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教基〔2016〕132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现将《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2016年10月9日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制订有力度的推进特殊教育政策,加大特殊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了“视障教育以省为主,听障教育以市为主,智障教育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布局,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服务和辅读班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颁布《浙江省聋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和《浙江省培智学校教育教学规程》,为特殊教育(聋人、培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设立了标准;成立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培训了2000名特殊教育教师;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框架,确定了14个随班就读试点县,建立了200个随班就读示范性资源教室。

特殊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步。

但与普通教育相比,全省特殊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体系还不够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有效,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特殊教育跨部门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为全面加强特殊教育,使我省特殊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现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残疾人受教育权益,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延长残疾儿童受教育年限,努力满足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坚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提高融合教育质量;坚持实施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努力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实现现代化。

张掖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张掖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张掖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2.15•【字号】张政办发〔2016〕189号•【施行日期】2016.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张政办发〔2016〕18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张掖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2月15日张掖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阶段。

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依法治教,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教育事业高效、均衡、安全、有序发展,根据《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相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张掖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掖市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

教育事业发展呈现“七大亮点”:(一)实现了较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732所,在校(园)学生幼儿187517人,教职工16231人。

一是学前教育规模壮大,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5所,增加学位8104个,“入园难”得到有效缓解。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66%,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8个百分点,提前5年达到市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

二是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有效巩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3%,比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2011年顺利通过“两基”国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正式正式发布,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引入“十三五”规划,全面准确把握把握把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十三五期间,将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和深化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变革,紧扣学科发展、技术改革、办学运行、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既重视坚实的基底建设,又重视系统的创新研究,注重结果导向,更多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是提高投入效果,将坚持效玴发展,提高投入水平和效益,提升财政教育投入的结构效应。

规则性投入,加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质量效果,重点抓好精准资助、校企协作和公共资源分配。

二是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建立健全激励教育发展机制,加大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优质资源公平发放的机制和法规制度,深入探索和实施教育资源共享的集成服务平台。

三是提升教育改革创新,大力促进教育创新,把创新和研究融入教育改革中,以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需求为指导,加强科技发展、创新思维、国际交流联系。

同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分制和开放教育,拓宽学科资源,实施教育素质测评,提升办学水平。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重视发展师资队伍和加强培养工作,优化发展结构,强化继续教育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改革,推进全民参与教育。

五是推动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监督监测机制,开展开源教育行动,实施教育普及平台建设,支持教育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教育产业化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和改进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艺术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及服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心小学十三五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十三五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十三五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中心小学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以下是对中心小学十三五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首先,在教育教学方面,中心小学注重学科教学改革,推行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校还加强了课外辅导和兴趣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同时,学校还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中心小学加大了教师培训和进修的力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最后,在学校管理方面,中心小学加强了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学校还注重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展望未来,中心小学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继续加强学校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中心小学十三五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3篇)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3篇)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3篇)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正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抢抓机遇,提升办学水平,树立办学品牌,实现腾飞的最佳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以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为契机,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以“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包括县直小学在内的全部学校前列,成为一所“底蕴深厚、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发展和谐”的知名农村小学。

二、总体规划1、办学思想:依法施教,加强学校管理,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借助老中青教师“传帮带”作用,做好“蓝青工程”,鼓励开拓创新,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办学条件: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工程,精细化管理工程和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为实现“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

3、管理水平: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干部队伍达到“五好”,即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教师“业务精、素质高、能敬业”;加强精细化管理,落实分层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以“校内教研”、“校本教研”和“两级督察(县教育局、乡中心校)”为措施,搞好教科研活动,以管理队伍,以教科研促质量。

三、具体工作目标(一)办学规模学校五年内在保持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上步一提档升级,力争在xx年末申请晋级“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抓住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建设的有力契机,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力争在五年内使学校规模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背景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特别制定了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标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推动教育现代化和质量提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担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并重。

重点任务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包括:1. 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和质量: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2. 加强中小学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大高等教育建设力度: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产学研合作。

4.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确保教育质量和公平。

措施和政策为实现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包括:1.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2. 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科设置,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

5.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总结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发展规划

舍伯吐中学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立足校本,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开发资源,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特制定本校十三五(2016年——2020年)发展规划:我校地处科左中旗西部,是左中西部地区唯一一所汉授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学楼6038平方米,可容纳1200名学生,宿舍楼3745平方米,可容纳800名住宿生,食堂楼1500平方米,可容纳800名学生同时就餐。

校园远离喧嚣,环境优雅,硬件设施完备,我校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100余名,其中高级教师70余人,学历合格率达到100%。

学校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良心塑品牌”为发展口号,领导班子精诚带领教职工不断学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011年底学校投入40多万元装备了生理化实验室、阶梯教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音美教室、微机教室;2013年再次投入75万余元,新建了警务室及标准化校门,硬化、绿化了教学区和生活区,目前学校设施、校园环境均达到全市一流办学标准。

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品质稳步提升,师生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学生、家长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

2012年升入重点高中10人,普通高中78人,升学率49.7%。

2013年因小学改制无毕业班。

2014年升入重点高中13人,普通高中81人,升学率71.9%。

学校先后获得多项殊荣。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我校全面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是我校建设的攻坚之年。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建设文化强国的良好机遇,牢牢把握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教育质量这一核心,坚持改革创新的总基调,加快推进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学校积极筹划、广泛发动,全校党员和广大师生以干事创业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的召开。

二、2016—2020年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03-22浏览:分享人:孔泰震手机版中心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立足校本,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提升品质,努力创建特色学校为宗旨,在“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基础上,特制定漉湖学校“十三五”(2016年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第一部分、指导思想:我们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和文件精神为指南,深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相信并依靠全体教职工,坚持“内涵发展”和“科学管理”不动摇,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厚实、善学上进、体魄强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沅江市内享有较高声誉与办学特色的学校。

我们的校训:求实、进取、乐学、多思;我们的教风:敬业、爱生、善学、创新;我们的学风:立志、勤学、诚信、奋进;我们的精神:民主、团结、业精、争先。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情况预测:1、生源状况:根据漉湖芦苇场人口出生情况统计2016年秋季20160年秋季小学、初中就读学生人数:年度类别2016年秋季2017年秋季2018年秋季2019年秋季2020年秋季小学就读人数399422434446472初中就读人数153172194199186合计5525946286456582、师资结构:预测2016年秋季20160年秋季小学、初中教师结构数:年度类别2016年秋季2017年秋季2018年秋季2019年秋季2020年秋季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合计专科本科研究生小学教师人数20911 20812 20713 20614 20515初中教师人数207121206131205141204151203161根据目前教师年龄结构,今后五年,中小学每年自然减员(退休)各1人,根据学生的增长,2017年秋季开始,中小学将会到18个班级,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师生结构比1:18,农村小学师生结构比1:23的规定,小学教师在20人左右,初中教师在20人左右,今后五年,初中、小学每年需要各补员2人。

3、办学周边环境:漉湖芦苇场是一个位居洞庭湖中心的相对独立的堤垸,近几年周边学生基本上没有学生转入就读,由于芦苇场职工在外地务工的人员较多,导致随父母在外地就读的学生较多,近年,每年有30%的小学生在外地就读,40%的初中生在外地就读。

随着漉湖办学条件的改善,预计2017年秋季开始漉湖芦苇场1-9年级学生将达到600人左右,将要开设18个教学班(每个年级将要开设2个班级)。

4、学校办学机制的适用性:目前,漉湖芦苇场办学形式为公办学校,预计今后五年仍然以公办形式存在,义务教育阶段,不会出现民办学校。

经费的运行仍然以政府全额支付为主。

5、办学条件的适用性:2016年漉湖学校师生结构比例适中,目前,政府征地14亩,建设用地充足,2016年下学期开始,中小学将合并为一所学校,能够整合教师资源,从2016年秋季开始,在外地就读的漉湖户籍学生将陆续回本地就读,到2016年秋季,中小学学生人数将达到600人左右。

第三部分、办学目标及基本思路:1、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的“四有”新人;以教师为本,造就素质优秀、善于探究、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漉湖学校。

2、总体目标:打造沅江市示范学校。

用五年的时间把漉湖学校发展成为600多名学生、18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打造成为现代化的学校,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

3、发展思路: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高扬改革这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

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

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

(2)师本意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

(3)校本意识。

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4)社会意识。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

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管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4、办学条件改善:漉湖学校“十二五”期间已经启动中小学九年制学校修建性规划,完成教师周转房(12套)建设,公办幼儿园已经在2016年春季开园招生,目前在建项目有中学教学楼(9间教室),预计在2016年秋季可以交付使用。

2016年下学期为漉湖中学合格学校验收期限,仍有学生食堂、运动场、围墙、文化长廊、各功能室配套设施等项目没有到位,2016年漉湖中学合格学校建设项目繁多,任务艰巨。

至2016年秋季,漉湖中学可以完成整体搬迁,届时,漉湖中小学幼儿园将在一个校园内生活、学习,中小学将合并为漉湖学校。

但是,目前漉湖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很差,仅有6间教室,各功能室全无,急待改善办学条件。

年度项目2016年秋季2017年秋季2018年秋季2019年秋季2020年秋季项目一名称运动场学生宿舍小学教学楼室内体育活动室科技馆金额200万292万329万288万280万项目二名称教师公租房幼儿园扩建金额238万162万资金合计438万292万545万288万280万第四部分、主要任务和措施:(一)、优化学校管理,提升管理水平1.打造一支优秀的专业管理团队。

(1)进一步加强班子成员的提高性培训和岗位能力专题培训,并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参观和进修研讨等多种途径,提高班子成员的学习力和课程领导力,形成团结务实、改革进取、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

(2)加强校级后备干部培养,完善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考评和选聘制度,选拔培养课改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充实到中层干部队伍,为未来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实施学校管理制度重建。

探索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以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所有领域和岗位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重点建立管理岗位竞聘制度、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实施教学质量增量评价制度、落实安全保障制度、健全师生权益保障制度。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继续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家长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由学生家长代表广泛参与的学校监督与评价机制。

(二)、建设一支能学习、会研究、善竞争的教师团队1.提升教师的职业修养。

继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一方面,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选树师德先进典型,引导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教师走专业成长发展之路。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进一步建立完善骨干教师成长培养机制。

围绕学校“自主课堂”改革的深化研究和“自主教育”的品牌打造,实施课题带动战略,通过搭建教师论坛、开展校本研修、岗位比武、专业引领、专题研究活动和帮助优秀教师提炼成果等途径,促进80%以上的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目标。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大幅度提升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水平与德育支撑体系。

建立班主任的选聘制度,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待遇,鼓励优秀教师终身从事班主任工作。

加强对班主任的师德教育,转变班主任的育人观念,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境界,打造一支具有个人特质、人格魅力的研究型、思想型和智慧型班主任队伍。

4.造就一支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

(1)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学校全力提供相关的政策保证、机制推动和资源支持。

充分发挥校级名师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型团队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名特优教师的培养。

(2)制定名特优教师科研奖励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遴选、激励、淘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3)力争“十三五”期间培养市级以上特级教师、名师2名左右,培养市级学科带头教师3名以上。

(三)、构建具有育才特色的校本德育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1.强化行为规范育人课目。

(1)抓好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视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2)明确学段培养重点。

按照小学、初中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原则确定德育内容,建立各学段间既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的行为规范目标序列。

小学重点是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初中重点是意志品质、身心健康教育等。

(3)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将行为规范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点滴进步,坚持开展“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周一星”、“雏鹰争章”等过程性评价活动,将外在行为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的行为习惯。

附:各年级行为养成教育重点一年级重点是抓好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习惯养成教育;二年级重点抓好学习、卫生、纪律、公物等方面习惯养成教育;三年级重点抓好家、校文明礼仪养成训练,营造良好班风;四年级以“美丽的校园,我的家”为主线,抓实抓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五年级严格训练学生一日常规;六年级重点是抓好适应初中学习与生活的习惯养成教育;七年级抓好校规校纪教育、青春期教育;八年级抓好法制教育、问题生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人际交往指导;九年级加强人际关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毕业教育。

2.抓好班级建设育人课目。

(1)优化班级建设管理。

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倡导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形成适应学生发展的“梯级”学生管理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