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复习题第二章: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2.1单项选择题(将题下所列答案中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① 砂轮的回转运动;② 工件的回转运动;③ 砂轮的直线运动;④ 工件的直线运动。
2.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① 均由工件来完成;② 均由刀具来完成;③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④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2.2多项选择1.实现切削加工的基本运动是()。
①主运动;② 进给运动;③ 调整运动;④ 分度运动。
2.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来完成。
① 单独由工件;② 单独由刀具;③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④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
2.3判断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记为“T”;错误的记为“F”)()1.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2. 直接找正装夹可以获得较高的找正精度。
2.4问答题1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各成形运动的功用是什么? 2.试说明MG1432和CK6132机床型号的含义。
2.5实作题1.试分析习图1.1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图a)在球上打盲孔φB,保证尺寸H;图b)在套筒零件上加工φB孔,要求与φD孔垂直相交,且保证尺寸L;图c)在轴上铣横槽,保证槽宽B以及尺寸H和L;图d)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B和槽深H及与4分布孔的位置度。
第三章:切削与磨削原理2.1单项选择题:1. 影响刀具的锋利程度、减小切削变形、减小切削力的刀具角度是:①主偏角;②前角;③副偏角;④刃倾角;⑤后角。
2. 影响切削层参数、切削分力的分配、刀尖强度及散若情况的刀具角度是:①主偏角;②前角;③副偏角;④刃倾角;⑤后角。
2.2多项选择题:1.对刀具前角的作用和大小,正确的说法有:①控制切削流动方向;②使刀刃锋利,减少切屑变形;③影响刀尖强度及散热情况;④影响各切削分力的分配比例;⑤减小切屑变形,降低切削力;⑥受刀刃强度的制约,其数值不能过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
1.基面
2.切削平面
3.正交平面
四、简答题
1.试述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的定义,并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和用途。
பைடு நூலகம்2.为什么基面、切削平面必须定义在主切削刃上的选定点处?
3.试述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的区别,为什么横向切削时,进给量 不能过大。
图9-9
图9-10图9-11
6.在轴上铣一平面,工件定位方案如图9-10所示,试求尺寸A的定位误差。
7.工件定位如图9-11所示。若定位误差控制在工件尺寸公差的1/3内,试分析该定位方案能否满足要求?若达不到要求,应如何改进?并绘图表示。
8.一批工件如图9-12所示,以圆孔 用芯轴 定位,在立式铣床上用顶尖顶住芯轴铣槽。其中外圆 、 内孔及两端面均已加工合格,外圆对内孔的径向跳动在 之内。要保证铣槽的主要技术要求为:
绪论
思考下列问题:
1.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3.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刀具部分
一、填空题
1.在加工中,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
分为和。其中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和。
3.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的假定条件
是和。
4.试分析图2-1所示钻孔时的切削层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及与进给量、背吃刀量的关系。
5.何谓直角切削和斜角切削?各有何特点?6.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那些性能?为什么?图2-1
7.试按下列条件选择刀具材料或编号。
⑴45钢锻件粗车;
⑵HT200铸件精车;
⑶低速精车合金钢蜗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a.工步b.工序c.工位d.安装2.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a.工步b.安装c.工位d.工序3.在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尽量选用设计基准作为()。
a.工序基准b.装配基准c.测量基准d.定位基准4.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
a.工序基准b.设计基准c.装配基准d.测量基准5.利用短销在工件内孔中定位,其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自由度数为()。
a.1个b. 2个c.3个d.4个6.某工件内孔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该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a.2个b. 3个c.4个d.5个7.利用固定的窄V 形块在工件外圆上定位,其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
a .1个自由度 b. 2个自由度 c.3个自由度 d.4个自由度8. 3点辅助支承在工件定位过程中可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为()。
a. 0个b.1个c.2个d.3个9. 3点自位支承在工件定位过程中限制()个自由度。
a. 0b.1c.2d.310.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是()。
a.正交平面b.切削平面c.基面d.前刀面11.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由六个基本结构要素构造而成,规定切屑沿其流出的刀具表面是()。
a.副后刀面 b.主后刀面 c.前刀面 d.主切削刃12.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称为()。
a.前角b.副后角c.后角d.刃倾角13.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称为()。
a.前角b.后角c.刃倾角d.主偏角14.圆孔拉刀的材料通常应选择()。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含答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第2章制造⼯艺装备复习题1. 单项选择1-1 构成⼯序的要素之⼀是()。
①同⼀台机床②同⼀套夹具③同⼀把⼑具④同⼀个加⼯表⾯1-2 ⽬前机械零件的主要制造⽅法是()。
①材料成形法②材料去除法③材料累加法④材料复合法1-3 ⼯件的定位就是使()①不同批⼯件逐次放⼊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位置。
②同⼀批⼯件逐次放⼊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位置。
③不同批⼯件逐次放⼊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④同⼀批⼯件逐次放⼊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
1-4 在数控铣床上⽤球头⽴铣⼑铣削⼀凹球⾯型腔,属于()。
①轨迹法②成型法③相切法④范成法1-5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①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②切削运动中速度最⾼的运动③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切削的运动④使⼯件或⼑具进⼊正确加⼯位置的运动1-6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件外圆表⾯,其主运动是()。
①砂轮的回转运动②⼯件的回转运动③砂轮的直线运动④⼯件的直线运动1-7 在⽴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①均由⼯件来完成②均由⼑具来完成③分别由⼯件和⼑具来完成④分别由⼑具和⼯件来完成1-8 ⽬前使⽤的复杂⼑具的材料通常为()。
①硬质合⾦②⾦刚⽯③⽴⽅氮化硼④⾼速钢1-9 在背吃⼑量p a和进给量f⼀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值取决于()。
①⼑具前⾓②⼑具后⾓③⼑具主偏⾓④⼑具副偏⾓1-10 垂直于过渡表⾯度量的切削层尺⼨称为()。
①切削层深度②切削层长度③切削层厚度④切削层宽度1-11 ⼤锥度⼼轴限制()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2 ⼩锥度⼼轴限制()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13 在球体上铣平⾯,要求保证尺⼨H (习图2-1-13),必须限制()个⾃由度。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1-14 在球体上铣平⾯,若采⽤习图2-1-14所⽰⽅法定位,则实际限制()个⾃由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教版,吉卫喜主编)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教版,吉卫喜主编)复习题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2章金属切削过程及其控制一、选择题1.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A)增大(B)减小(C)不变2.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A)进给力(B)背向力(C)主切削力(D)总切削力4.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5.在车削加工铸铁工件外圆时,应选用的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种类为……………()(A)YT类(B)YT或YG类(C)YG类6.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若刃倾角为负,则切屑流向为……………()(A)流向已加工面(B)流向待加工面(C)沿切削刃的法线方向流出7.粗加工时,前角应取();加工材料塑性越大,前角应取()的值。
(A)相对较大(B)相对较小(C)任意取8.车45钢调质工件外圆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积、塑性变形和等因素引起的。
…………………………………………………()(A)切屑崩碎(B)鳞刺(C)积屑瘤9.刀具磨损到一定的限度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
(A)磨钝标准(B)磨损极限(C)耐用度(D)刀具寿命10.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A)前角和后角(B)主偏角和副偏角(C)刃倾角11.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是( )。
12.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 Vc (B)进给量f (C)切削深度 a p(D)三者一样13.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刃倾角14.下列哪种刀具不适宜进行沟槽的铣削()。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机械静联接多数属于(A)A可拆联接 B不可拆联接 C焊接 D以上均不是2、铣削较薄零件时,夹紧力不能太大,常采用(C)铣加工。
A 逆铣B 端铣C 顺铣D 均可3、板料在冲压弯曲时,弯曲圆弧的弯曲方向应与板料的纤维方向(C)。
A 垂直B 斜交C 一致D 任意方向4、下列加工工序中(C)不是自为基准加工的A 浮动镗刀镗孔B 无心磨床磨外圆.C 齿轮淬火后磨齿面D 浮动铰刀铰孔5、在下列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与凸轮的运动不在同一平面中的是(D )。
A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C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6、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且以最短杆为机架,则机构有( B )个。
A一个曲柄,B两个曲柄,C无曲柄,D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两个。
7、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连续加工完成零件一部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B)。
A 安装B 工序C 工步D 工作行程8、机械加工安排工序时,应首先安排加工(D)。
A 主要加工表面B 质量要求最高的表面C 主要加工表面的精基准D 主要加工表面的粗基准9、加工Φ20mm以下未淬火的小孔,尺寸精度IT8,表面粗糙度Ra3.2-1.6,应选用(C)加工方案。
A 钻孔-镗-磨B 钻-粗镗-精镗C 钻-扩-机铰D 钻-镗-磨10、车削细长轴时,为防止工件产生弯曲和振动,应尽量减少(D)。
A 轴向力B 前角C 主偏角D 径向力11、车削的特点是(C)。
A 等面积、断续切削B 变面积、断续切削C 等面积连续切削D 变面积断续切削12、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是(B)。
A 前角B 后角C 主偏角D 刃倾角13、顺铣与逆铣相比较,其优点是(A)。
A 工作台运动稳定B 刀具磨损减轻C 散热条件好D 生产效率高14、有三点和工件相接触的一个自位支承,限制工件的(A)个自由度A 1B 2C 3D 415、在大批量生产中一般不使用(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定位误差计算1.有一批直径为0d d δ-的轴,要铣一键槽,工件的定位方案如图所示(V 形块角度为90°),要保证尺寸m 和n 。
试分别计算各定位方案中尺寸m 和n 的定位误差。
(a) (b) (c)2.如图钻孔,保证A ,采用a)~d)四种方案,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分析(外圆5001.0-φ)。
3.如图同时钻两孔,采用b)~c)两种钻模,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4.钻直径为φ 10的孔,采用a)、b)两种定位方案,试分别计算定位误差。
a) b)5.如图在工件上铣台阶面,保证工序尺寸A,采用V形块定位,试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6.如图钻d孔,保证同轴度要求,采用a)~d) 四种定位方式,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其中0=α,05.030±=φd )8.图所示齿轮坯在V 形块上定位插齿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H=38.5+0.2。
已知:d=φ80-0.1,D=φ35+0.025。
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加工误差计算1.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Φ11±0.02mm ,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X 1=11.005mm ,均方差σ1=0.004mm 。
第二台加工500件,其直径尺寸也按正态分布,且X 2=11.015mm ,均方差σ2=0.0025mm 。
试求: (1)在同一图上画出两台机床加工的两批工件的尺寸分布图,并指出哪台机床的工序精度高?(2)计算并比较哪台机床的废品率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改进的办法。
注:2. 寸按正态分布,分布中心的尺寸X =50.05mm ,均方根差σ=0.02mm ,求: (1)这批工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产生废品的原因是什么性质的误差? (3)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3. 在甲、乙两台机床上加工同一种零件,工序尺寸为50±0.1。
加工后对甲、乙机床加工的零件分别进行测量,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甲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 甲 =50,均方根偏差 甲=0.04,乙机床加工零件的平均值 乙=50.06,均方根偏差乙=0.03, 试问: (1)在同一张图上画出甲、乙机床所加工零件尺寸分布曲线; (2)判断哪一台机床不合格品率高? (3)判断哪一台机床精度高? 4. 加工一批尺寸为Φ20-0.10的小轴外圆,若尺寸为正态分布,均方差σ=0.025,公差带中点小于尺寸分布中心0.03mm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 2点自位支承在工件定位过程中限制()个自由度。
a. 0b. 1c.2d. 32.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多而装配精度要求又较高的机器结构常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a.完全互换法b.分组装配法c.修配法d.固定调整法3.广泛采用通用机床、重要零件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a.大量生产类型b. 单件生产类型c.中批生产类型d.大批生产类型4.采用高效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可换主轴箱(刀架)机床、可重组机床和采用流水线或自动线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a.大量生产类型b.中批生产类型c.单件生产类型d.小批生产类型5.某汽车年产量为1000辆,其上某中型零件,每台汽车需要3个,备品率2% ,废品率0.5% ,请判断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属于()生产类型。
a.小批生产类型b.大量生产类型c.中批生产类型d.大批生产类型表1 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6.在加工或测量工作时,应尽量选用()作为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
a.工序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设计基准7.某工件内孔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该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a.2个b. 3个c.4个d.5个8.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规定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是()。
a.前刀面b.主切削刃c.副切削刃d.刀尖9.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是()。
a.正交平面b.切削平面c.基面d.前刀面10.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
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称为()。
a.前角b.后角c.刃倾角d.副偏角11.超精密车削有色时通常选择的刀具材料为()。
a.高速钢b.硬质合金c.陶瓷d.金刚石12.在切削用量选择中,进给量选择较小最有利于减小()。
a.尺寸精度b.位置精度c.形状精度d.表面粗糙度13. 当加工塑性金属时,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常形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直径为40mm,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
1-6 什么是工件的定位?什么是工件的夹紧?试举例说明。
1-7 什么是工件的欠定位?什么是工件的过定位?试举例说明。
1-8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9 有人说:“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只要有6个定位支承点,就是欠定位”,“凡是少于6个定位支承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上面这些说法都对吗?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1-10 分析图1-8所示定位方式,并回答以下问题:(1)各定位件所限制的自由度;(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现象,为什么?图1-8 习题1-10图第二章切削过程及其控制2-1 什么是切削用两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2-7 什么是积削瘤?它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削瘤的产生?2-8 试述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
2-9 常用的切屑形态有哪几种?它们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生成?怎样对切屑形态进行控制?2-10 切削力为什么要分解为三个分力?各分力的大小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 2-11 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外圆,已知:工件材料为灰铸铁,其牌号为HT200;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其牌号为YG6;刀具几何参数为:0010=γ,10,10,45,8''00-=====s r r k k λαα(s λ对三向切削分力的修正系数分别为75.0,5.1,0.1===f s p S C s F F F k k k λλλ),mm r 5.0=ε;切削用量为:min /80,/4.0,3m v r mm f mm c p ===α。
试求切削力F c 、F f 、F p 及切削功率。
2-12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论述其影响规律。
2-13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论述其影响规律。
2-14 试分析刀具磨损四种磨损机制的本质与特征,它们各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2-15 什么是刀具的磨钝标准?制定刀具磨钝标准要考虑哪些因素?2-16 什么是刀具寿命和刀具总寿命?试分析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寿命的影响规律。
2-17 什么是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小成本刀具寿命?怎样合理选择刀具寿命?2-18 试述刀具破损的形式及防止破损的措施。
2-19 试述前角的功用及选择原则。
2-20试述后角的功用及选择原则。
2-21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外圆,已知:工件毛坯直径为mm 70φ,加工长度为400mm ;加工后工件尺寸为mm 01.060-φ,表面粗糙度为Ra3.2m μ;工件材料为40Cr (MPa b 700=σ);采用焊接式硬质合金外圆车刀(牌号为YT15),刀杆截面尺寸为16mm ⨯25mm,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为:mm b mm r k k s r r a 2.0,10,5.0,0,10,45,6,10101'0=-=======γεγλαγ 。
市委该工序确定切削用量(CA6140型车床纵向进给机构允许的最大作用力为3500N )。
2-22 试论述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2-23 什么是砂轮硬度?如何正确选择砂轮硬度?2-24 磨削外圆时磨削力的三个分力中以Fp 为最大,车外圆时切削力的三个分力中以Fc 为最大,为什么?2-25 试用单颗磨粒的最大切削厚度公式,分析磨削工艺参数对磨削过程的影响。
第三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3-1 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几种?试简述其形成原理。
3-2 试以外圆磨床为例分析机床的哪些运动是主运动,哪些运动是进给运动? 3-3 机床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试分析其主要功用。
3-4 什么是外联系传动链?什么是联系传动链?各有何特点?3-5 试分析提高车削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
3-6 车刀有哪几种?试简述各种车刀的结构特征及加工围。
3-7 试述CK6140型车床主传动链的传动路线。
3-8 CK6140型车床中主轴在主轴箱中是如何支承的?三爪卡盘是怎样装到车床主轴上去的?3-9 CK6140型车床是怎样通过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实现主轴正传、反转和制动的?3-10 CK6140型车床主轴箱Ⅰ轴上带的拉力作用在哪些零件上?3-11 CK6140型车床主轴前轴承的径向间隙是如何调整的?3-12 试分析比较中心磨和无心磨外圆的工艺特点和应用围。
3-13 试分析比较精整、光整加工外圆表面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围。
3-14 试分析比较钻头、扩孔钻和铰刀的结构特点和几何角度。
3-15 用钻头钻孔,为什么钻出来的孔径一般都比钻头的直径大?3-16 镗孔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3-17 珩磨加工为什么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3-18 拉削速度并不高,但拉削却是一种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原因何在?3-19 对于相同直径、相同精度等级的轴和孔,为什么孔的加工比较困难?3-20 什么是逆铣?什么是顺铣?试分析逆铣和顺铣、对称铣和不对称铣的工艺特征。
3-21 试分析比较铣平面、刨平面、车平面的工艺特征和应用围。
3-22 数控机床有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各有何功用?3-23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主传动系统与普通机床相比有哪些特点?3-24 试述JCS-018型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的构造及功能。
3-25 试分析JCS-018型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优缺点。
3-26 试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围。
3-27 试简述快速原型与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适用场合。
3-28 试分述快速原型与制造技术中光刻法、叠层法、烧结法、熔积法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围。
3-29 大批量生产某轴,已知材料为20CrMnTi ,轴全长234mm,最大直径mm 74φ,试为该轴mm k 645φ段外圆表面选择加工方案。
该表面长度为34mm ,需渗碳淬火(表面硬度58—64HRC ),表面粗糙度Ra 要求为0.8m μ,轴心线与相邻mm 60φ外圆表面端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为0.02mm 。
3-30 成批生产某箱体,已知其材料为HT300,箱体的外形尺寸(长×宽×高)为:690mm ×520mm ×355mm ,试为该箱体前壁 φ160K6mm 通孔选择加工方案。
该孔长度为95mm ,表面粗糙度Ra 要求为0.4μm ,圆度公差要求为0.006mm 。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1 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床头箱中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4-2 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4-3 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4-4 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m ,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m ,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m 、长度为150mm 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4-5 在车床上精车一批直径为φ60mm 、长为1200mm 的长轴外圆。
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用量为:120=νm/min, p α=0.4mm, f =0.2mm/r; 刀具材料为YT15。
在刀具位置不重新调整的情况下加工50个工件后,试计算由刀具尺寸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值。
4-6 成批生产图4-57所示零件,设A 、B 两尺寸已加工好,今以底面定位镗E孔,试求此镗孔工序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4-7 按图4-58所示定位方案插键槽。
已知:外圆直径,0Td d -φ孔直径D T D +0φ,两者同轴度公差为t, E 面至外圆中心的尺寸为2/A T A +-。
要求保证尺寸B 、C 及槽对孔中心线的对称度e 。
试计算工序尺寸B 及键槽宽C 对孔中心线对称度要求e 的定位误差。
4-8 在三台车床上分别加工三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测量,三批工件分别产生了如图4-59所示的形状误差,试分析产生上述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4-9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图4-60所示轴类工件的外圆φ,若机床几何精度良好,试分析磨外圆后A-A 截面的形状误差,要求画出A-A 截面的形状,并提出减小上述误差的措施。
4-10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k主轴=5000N/mm ;k 刀架=23330 N/mm , k 尾座=34500N/mm 。
今在该车床上采用前、后顶尖定位车一直径为mm2.050-φ的光轴,其径向力Fp=3000N ,假设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试求:1)车刀位于主轴箱端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2)车刀处在距主轴箱1/4工件长度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3)车刀处在工件中点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4)车刀处在距主轴箱3/4工件长度处工艺系统变形量;5)车刀处在尾架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
完成计算后,画出加工后工件的纵向截面形状。
4-11 按图4-61a 的装夹方式在外圆磨床上磨削薄壁套筒A ,卸下工件后发现工件成鞍形,如图4-61b 所示,试分析产生该形状误差的原因。
4-12 在卧式铣床上按图4-62所示装夹方式用铣刀A 铣键槽,经测量发现,工件右端处的槽深大于中间的槽深,且都比未铣键槽前调整的深度浅。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4-13 什么是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14 在车床上车一短而粗的轴类工件。
已知:工艺系统刚度k系统=20000N/mm ,毛坯偏心e=2mm,毛坯最小背吃刀量mm N K v f c c mm a fp Fp Fp n c y Fp p /1500,1===。
问第一次走刀后,加工表面的偏心误差是多大?至少需要切几次才能使加工表面的偏心误差控制在0.01mm 以?4-15 为什么提高工艺系统刚度首先要从提高薄弱环节的刚度入手?试举一实例说明。
4-16 如果卧式车床床身铸件顶部和底部残留有压应力,床身中间残留有拉应力,试用简图画出粗刨床身底面后床身底面的纵向截面形状,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