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整理提纲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复习大纲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方式2. 闭卷考试。
3.试题类型及结构考试题型:一、填空题(30分);二、判断题(10分);三、选择题(10分);四、简答题(20分);五、作图题(9分);六、计算题(21分)。
3.考试时请带计算器以及三角板,铅笔等必备工具。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的概念;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的指标。
2.电力系统中性点概念;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种类和优缺点;及其各自适用范围。
3.电力系统负荷、负荷类型、负荷曲线的概念;4.掌握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和具体数值;掌握电力系统平均额定电压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掌握变压器实际变比、额定变比、平均额定电压比的概念。
5.架空电力线路电阻、电抗、电导、电纳分别用来反映什么?6.短短线路和中等长度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
7.掌握双绕组、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计算这些参数所依据的变压器名牌参数的意义和变压器等值电路;掌握负荷用功率和阻抗表示方法。
8.掌握标么值的概念、电气量的基准值选取法和标么值计算;不同基准值间标幺值的换算。
第二章简单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1.电力系统的潮流值得是什么?2.掌握电力线路及变压器的串联支路和并联支路的功率损耗。
3.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分别指什么?4.简单闭式网主要有几种类型?简述期潮流计算的主要步骤。
5.什么叫功率分点?如何分类?6.初步功率分布,自然功率分布,经济功率分布的含义分别是什么?7.电力系统中如何实现潮流控制?第四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1.电力系统负荷变动有哪三种形式?其对应的调频措施分别为什么?2.KLD、KG、KS、δ的含义?KG和δ两者的关系如何?3.什么叫无差调节?如何实现?4.掌握一次、二次调频及互联电力系统的计算。
第五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1.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和无功功率负荷分别有哪些?2.电力系统中枢点的调压方式,各自电压的变动范围是什么?3.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的目的是什么?4.具体的调压措施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5. 掌握利用变压器调压时分接头选择计算;6. 掌握并联电容器做无功补偿及调压时并联电容补偿容量计算的计算步骤。
电力系统分析提纲

考试题型:填空、选择、判断、简答(2*5’=10’)共47分;简单题目(猜测)(1)有功功率平衡与调频(a)(a )频率和电压的变化都将通过系统的负荷特性同时影响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b)频率下降,系统的无功需求略有增加。
通常频率下降1%,电压将下降(0.8-2)%。
如果此时无功不足,将很难满足正常水平。
如果无功充足,发电机为满足无功增加,将要发出更多的无功功率。
(c)频率升高时,发电机的电势将要增高,系统的无功需求略有减少,因此系统的电压将要上升。
为维持电压的正常水平,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可以略为减少。
▪电压水平提高时,负荷的有功功率将要增加,网损略有减少,系统总的有功需求有的增加。
▪如果有功电源不足,将引起频率下降。
▪电压水平降低时,系统总的有功需求将要减少,从而导致频率的升高。
▪故:(1)当由于有功和无功不足时,引起频率和电压都偏低时,应该首先解决有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因为频率的提高能减少无功功率的缺额,这对调整电压是有利的,如果首先去提高电压,就会扩大有功的缺额,导致频率更加下降。
(2)电力系统在额定参数附近运行时,电压变化对有功的影响和频率变化对无功平衡的影响都是次要的(2)潮流计算:计算机计算(P-Q分解法)有功—无功功率分解法的基本原理在交流高压电网中,输电线路的电抗要比电阻大得多,系统中母线有功功率的变化主要受电压相位的影响,无功功率的变化则主要受母线电压幅值变化的影响。
在修正方程式的系数矩阵中,偏导数 和 的数值相对于 偏导数 和 是相当小的。
作为简化的第一步,可以将方程式(11—60) 中的子块N 和K 略去不计,即认为它们的元素都等于零。
这样,n 一1+m 阶的方程式(11—60)便分解为一个n 一1阶和一个m 阶的方程:方程式(11—64)和(1l —65)表明,节点的有功功率不平衡量只用于修正.电压的相位,节点的无功功率不平衡量只用于修正电压的幅值。
这两组方程分别轮流进行迭代,这就是所谓有功—无功功率分解法计算题:20’+20’+13’=53’(以下所指均是课本下册) (1) 潮流计算:p41:例题11-3 或者作业题p74:11-5;(2) 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p99:例题12-5 或者作业题p108:12-6 (3) 经济分配:p138:例题14-3或者作业题p150:12-9知识点列举1电力系统组成: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完整word)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知识总结,推荐文档

电力系统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1.电力系统:通常将生产、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力线路等),使用电能的设备(电动机、电炉等),以及测量、继电保护、控制装置乃至能量管理系统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2.电力网络: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力线路及升降变压器所组成的部分。
3.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又加上动力设备(汽轮机、水轮机、锅炉)。
4.电能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特点:①电能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国防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②电能不能大量储存;③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④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
电能质量主要指频率、供电电能偏移和电压波形。
5.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①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②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③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6.电力系统的总负荷:是指系统中千万个用电设备消耗功率的总和。
根据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电用负荷:一级负荷:①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②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③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一级负荷为重要负荷,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供电。
一级负荷不允许停电。
二级负荷:①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②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二级负荷为较重要负荷,可由两个独立电源或一回专用线路供电。
二级负荷允许短时停电。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无特殊要求。
一般采用一个电源供电。
7.电力系统负荷曲线:是指某一段时间内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8.常用的负荷曲线:①有功功率日负荷曲线和无功功率日负荷曲线:是指系统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负荷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规律;②有功功率年最大负荷曲线:是指在一年内每个月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曲线;③年持续负荷曲线:是由一年中系统负荷按其数值大小及其持续的时间顺序由大到小排列而成。
9.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如果负荷始终等于最大负荷Pmax,则经过Tmax小时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全年电量W。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资料讲解

工程硕士研究生2014年《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提纲2014.6一、 简述节点导纳矩阵自导纳及互导纳的物理意义;试形成如图电路的节点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
答:节点导纳的阶数等于网络的节点数,矩阵的对角元素即自导纳等于与该节点连接的所有支路的导纳之和,非对角元素即互导纳则为连接两点支路导纳的负值。
(李)在电力网络中,若仅对节点i 施加单位电压,网络的其它节点接地时,节点i 对网络的注入电流值称为节点i 的自导纳;此时其它节点j 向网络的注入电流值,称为节点j 对节点i 的互导纳。
节点导纳矩阵为:在电力网络中,若仅对节点i 施加单位电压,网络的其它节点接地即U =0时,节点i 对网络的注入电流值称为节点i 的自导纳;此时其它节点j 向网络的注入电流值,称为节点j 对节点i 的互导纳。
⎥⎥⎥⎥⎥⎥⎥⎥⎥⎦⎤⎢⎢⎢⎢⎢⎢⎢⎢⎢⎣⎡-----++--=j j jk jk j jk jkj j j jj Y 1021001102111211100112;李⎥⎥⎥⎥⎥⎥⎦⎤⎢⎢⎢⎢⎢⎢⎣⎡---=105.0001.111.1105.01.115.2100112j j j j j j j j j j Y 节点阻抗矩阵为:在电力网络中,若仅对节点i 施加单位电电流。
⎥⎥⎥⎥⎦⎤⎢⎢⎢⎢⎣⎡=22222544244424452k k k k k k k j Z ;李⎥⎥⎥⎥⎦⎤⎢⎢⎢⎢⎣⎡=22.2222.205.64.44.424.44424.445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Z 二、 写出下图所示变压器电路的П型等效电路及物理意义。
1:k答:1、物理意义: ①无功补偿实现开降压;②串联谐振电路;③理想电路(r<0)。
2、П型等效电路:⎥⎦⎤⎢⎣⎡+--+=⎥⎦⎤⎢⎣⎡20121212121022211211Y Y Y Y Y Y Y Y Y Y ,令U1=1时,点2接地U2=0 图一Y 10 Y 20Y 12可得1210Y Y y T += ,12Y k y T -=-,12102Y Y k y T += 得:)1(Y 10k k y T -= ,)1(Y 220kk y T -= ,k yT =12Y三、 按Ward 等值写出图二等值表示成内部节点的功率(网络)方程式。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总计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总计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包括功角稳定性分析、电压稳定性分析和频率稳定性分析。
功角稳定性研究的是电力系统中互联的发电机间维持同步的能力问题。
在交流系统中,所有连接在系统中的发电机必须要保持同步运行。
角度稳定性分为以下三类。
静态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受到小扰动后,不发生非同期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受到大的扰动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动态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在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
频率稳定性:系统中有功功率的缺乏导致的频率下降现象。
电压稳定性:研究的是系统在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维持电压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①计算给定稳态运行情况下各变量的稳态值;②对描述暂态过程的方程式在稳态值附近线性化;③形成线性化方程状态矩阵A,根据其特征值的性质判断稳定性。
(四)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⑴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⑵减小元件的电抗,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采用分裂导线;②提高线路额定电压等级;③采用串联电容补偿⑶改善系统的结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设备。
小扰动法是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以线性化分析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当受扰动系统的线性化微分方程组的特征方程式的根的实部皆为负值时,该系统是稳定的,当根的实部有正值时,该系统式不稳定的。
小扰动法分析简单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步骤:(1)列出描述系统中各元件运行状态的微分方程式组;(2)将以上非线性方程线性化处理,得到近似的线性化微分方程式组;(3)根据近似方程式的根的性质,判断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暂态稳定:系统受到大的扰动后,将使系统结构和参数发生变化,系统潮流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发生变化,从而破坏了远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功率平衡,使发电机开始加速或减速,扰动后,各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变化并不相同,使它们的转速变化也不相同。
这样各发电机之间因转速不同产生相对运动,其结果是使转子之间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
陕西省国网考试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大纲

陕西省国网考试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大纲考试范围和重点:电力系统分析的考试范围在第三章至第八章,第三章的重点是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第四章的重点是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第五章的重点是电力系统的电压管理和调整以及无功功率补偿调压,第六章的重点是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七章的重点是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电压和电流的计算,第八章的重点是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方法。
第1章电力系统概述了解: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史。
掌握: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生产过程、电力系统的负荷特点、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中性点接地方式。
应用:能分析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第2章电力系统元件模型及参数计算了解:了解系统等值模型的基本概念。
掌握:掌握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方法、长距离输电线路的稳态方程和等值电路的推导、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方法、发电机和负荷模型构成。
应用:能给出电力系统的稳态等值电路。
第3章电力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了解:了解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的基本概念。
掌握:掌握开式电力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简单闭式电力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以及多缀电压环网的功率分布计算方法。
应用:能计算不同电力网的电能损耗。
第4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了解:了解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之间的关系。
掌握:掌握发电机、负荷以及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方法应用:能进行各类发电厂的合理组合以及实现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
第5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了解:电压调整的必要性以及电压调整的相关措施。
掌握:掌握如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电力系统的综合调压。
应用:能应用所学方法实现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第6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分析计算了解:了解短路的- -般概念: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
掌握:矩路电流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
应用:能完成简单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
12现代供电技术学习提纲

第1章供电系统基本概念1、什么是电力用户、电力网、电力系统?在各行各业中所应用的各类用电设备统称为电力用户。
电力网的作用是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进行输送、变换和分配,由变电所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所组成。
由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称电力系统。
2、电力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①从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除了少部分自用及供给附近电力用户外,大部分都要经过升压变电所升压后,采用高电压进行电力传输,送给远方的电力用户使用。
(电源)②输电线路电压愈高,电力的输送距离就愈远。
输送一定的功率,电压愈高线路中的电流愈少,从而减少线路上的电压、电能损耗。
(电力传输)③发电、供电、用电的全过程在一瞬间完成。
(发电机在某一时刻发出的电能,经过输电线路立刻送给了用电设备,而用电设备立刻又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④发电量随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量和消费量是严格平衡的。
(电能用户如何用电、用多少电,电网及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等都会影响系统运行)⑤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非常迅速,以10-3~10-6s计。
⑥对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要求非常严格。
⑦电力一旦中断供给,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
⑧电能目前还不能大量存储。
3、什么是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是能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获得最佳技术效果的电压。
4、发电机的、变压器一次侧及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接在电网上的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以上各电压如何确定?①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网电压高5%,以补偿电网的电压损失。
②变压器的一次侧的额定电压等同电网额定电压。
③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高出电网额定电压10%或高5%。
受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同电网额定电压。
5、确定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需要考虑哪些方面?(P5)技术指标:电能质量,供电的可靠性,配电的合理性及适应将来发展的情况等。
经济指标:基建投资,有色金属消耗量,年电能损失费(包括线路及变压器的年电能损耗费)及年维修费等。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讲义汇总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Advanced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在本科阶段学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电力系统特点,结合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研究成果,为硕士研究生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相关课题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而设置的一门《电力系统分析》延伸性质的课程。
本课程是从事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控制和稳定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也是现代电力系统规划、电能管理系统等应用项目的基础。
课程由若干专题讲座构成,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课程主要内容:一、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基本功能、方法二、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的等值处理三、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的分块处理四、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基本功能、方法五、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六、快速分解状态估计、等值变换状态估计七、动态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以分块算法研究代替)八、不良数据检测和辨识方法九、广义状态估计方法(*)十、配电网络状态估计方法(*)考核方式:报告+考试。
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数值计算方法。
参考书籍:诸骏伟. 电力系统分析上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或诸骏伟. 电力系统分析上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年张伯明,陈寿孙著.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H.H.Happ著,丘昌涛译. 分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1987年于尔铿主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宋文南,李树鸿,张尧.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讲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基本功能、方法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规模庞大:1)系统网络节点数量多;2)系统覆盖地域广。
结构复杂:1)拓扑结构复杂;2)系统参数变化点多;3)交直流混合系统。
影响面宽:由影响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大区、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
课程学习方法:复习《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部分,多思考,多阅读文献,必要时编写程序对一些问题进行验证计算。
预备知识:电力网络构成,元件以及元件之间的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章
现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
电网互联的优点及带来的问题,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运行状态带来的好处。
电力系统分析概述。
第二章
电力网络的基本概念
结点电压方程,关联矩阵,
用关联矩阵与支路参数确定结点电压方程,变压器和移向器的等值电路,
节点导纳矩阵,
第三章
常规潮流计算的任务、应用、,
对潮流计算的基本要求,
潮流计算的方法,
电力系统数学表述,
潮流计算问题的最基本方程式
潮流计算的借点类型,
节点功率方程及其表示形式,
潮流计算高斯赛德尔发。
牛顿拉弗逊法,
潮流计算的PQ分解法,
保留非线性潮流算法,
最小化潮流算法(潮流计算和非线性规划潮),
潮流计算的自动调整,
PV节点无功功率越界的处理,PQ节点电压越界的处理,带负荷调压变压器抽头的调整,负荷特性的考虑,互联系统区域间交换功率控制
最优潮流计算
最优潮流和基本潮流的比较,最优潮流计算的算法,最优潮流的数学模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最优潮流计算的简化梯度算法,(迭代求解算法的基本要点),最优潮流的牛顿算法,
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直流输电的应用
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的特点
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的分解
交流系统部分的模型
直流系统部分的模型
直流电力系统模型
直流系统标幺值,直流电力系统方程式,(换流站,及其控制方式)
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算法
联合求解法和交替求解法
直流潮流数学模型
第四章故障类型及分析
双轴变换-派克变换及正交派克变换
两相变换-克拉克变换
顺势对称分量变换(120 +-0)对称分量变换
坐标变换的运用
网络方程网络中的电源模型
不对称短路故障的边界条件
短路故障通用复合序网
断线故障通用负荷序网
两端口网络方程
阻抗行参数方程(有源无源)导纳型参数方程(有源无源)混合型参数方程
复杂故障分析
第五章
状态的确定(状态估计
量测误差随机干扰测量装置在数量上或种类上的限制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功能流程
对量测量的数量要求
状态估计与常规潮流计算比较
条件不同模型和方程数的不同求解的数学方法不同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表征与可观察性
量测方程五种基本测量方式状态估计误差的原因高斯白噪声型的随机误差噪声响亮
电力系统状态的可观察性
最小二乘估计最小方差估计的概念
h(x)为线性函数时的最小二乘准则、h(x)为非线性函数时的最小二乘准则及步骤
快速解耦状态估计算法
支路潮流状态估计法
递推状态估计
追踪估计、估计的目标函数递推估计公式第六章
电力系统安全性
实时安全监控功能结构
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