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施工方案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国道112线高速公路天津东段工程第七标段,即芦台南互通式立交,本互通式立交为国道112线高速公路主线与规划六经路的交叉点,位于天津市汉沽区的大田镇及宁河的芦台镇交接处,主线设计范畴:K15+894.969~K18+271.938,全长2376.969m。
本立交上跨六经公路,为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交。
立交设匝道收费站一座,二进四出。
互通式桥梁包括主线桥梁1、主线桥梁2、A线桥、B线桥、C 线桥和E线桥。
主线桥梁2修建终点与蓟运河特大桥修建起点相接。
宁河开发区六经路为一条规划路,断面全宽36米,净空不小于4.5米。
芦台南互通立交有跨过要求的桥梁为:主线桥梁1需要上跨宁河开发区规划六经路;A线桥需要上跨国道112线高速公路主线。
立交面积共64351.9平方米。
2.2工程特点2.2.1地势地貌本区段地表要紧为耕地,蓟运河两侧有少量鱼池。
地势较为平坦,地面一样标高大致在0.20~1.00米,局部鱼塘边或蓟运河河堤较高,最高点4.00米左右。
由滨海大道到唐津高速要紧为盐池。
2.2.2气候特点本区域要紧属于暖温带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
要紧气候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湿暖适中,冬季冰冷少雪。
多年平均气温12.2℃〔天津站〕~12℃〔塘沽站〕,最高气温39.6℃〔天津站〕~39.9℃〔塘沽站〕,最低气温-22.9℃〔天津站〕~-18.3℃〔塘沽站〕。
多年平均降水量569.9毫米〔天津站〕~602.9毫米。
区域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和东风。
多年各月最大风速值为24.0米/秒,显现在一月份。
2.2.3施工特点作业面积大,立交面积64351.9平方米,桥梁主线长度2376.969米,道路、桥梁及排水工程内容较多,施工对各工序的和谐要求较高。
软基处理较多,关于工程质量阻碍较大。
2.3施工目标2.3.1施工工期目标:招标文件要求开工日期为2007年6月1日,竣工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施工总工期为25个月,我公司严格按照此工期目标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方案

互通立交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互通立交是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互通立交工程的施工需要有一个全面、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以下是互通立交工程的施工方案。
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处互通立交工程,位于城市南部新建的区域,连接市区和郊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项目总长约1.5公里,包括建筑物、桥梁、隧道等。
本次施工主要针对互通立交的主体结构进行施工。
1.2 施工准备为了保证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2.1 完善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安全、质量、进度和经济的施工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1.2.2 安全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施工场地的安全隐患,并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安全管理。
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期间零事故发生。
1.2.3 施工设备和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需要的设备和材料,提前准备好,并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2.4 人力准备组织专业施工队伍,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并根据工程进度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
1.2.5 环境保护根据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做好现场垃圾、废弃物处理工作。
1.2.6 动态管控和交通疏导在施工期间,应根据施工进度和交通疏导要求,进行动态管控,保障施工和交通的安全和顺利。
同时采取有效的交通疏导措施,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1.2.7 施工组织根据施工方案,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和施工段落,各个施工区域和施工段落之间的工作互不干扰,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1.3 施工技术要点2.施工方案2.1 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的是“分段施工法”,即分段分层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具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几项:2.1.1 地面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施工现场的通畅和安全。
某某高速公路某某枢纽互通桥梁工程施工交通导改方案

**高速公路**枢纽互通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五月目录1项目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交通组织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交通施工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交通占道安全作业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 交通导改标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占道范围及导流绕行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1第一阶段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2第二阶段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高速连接线改造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衡枣高速连接线改造K7+600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2020年1月15日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部门审核签字部门审核内容及结论签名日期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一、编制的技术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工程技术指标四、主要工程量五、工程地质情况第二章施工准备一、组织技术准备二、机械设备及材料的准备三、人员准备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准备第三章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安排一、质量承诺二、质量保证措施三、工期进度计划四、工期保证措施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一、施工测量控制二、软基处理三、路基填筑施工四、路面结构层施工五、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六、承台施工七、墩台身施工方法八、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法九、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十、箱涵及人行通道工程施工方案十一、排水工程施工方法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二、工程质量措施三、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四、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五、岗位责任制六、技术保证措施七、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八、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第六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一、工程安全组织机构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三、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第七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保证措施一、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二、文明施工管理三、消防保卫管理措施四、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衡枣高速连接线改造K7+600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一.编制的技术依据1、衡枣高速连接线改造K7+600互通立交工程《招标文件》2、衡枣高速连接线改造K7+600互通立交工程《施工图设计》3、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20)5、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6)6、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JTGF03/1-2020)7、交通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20)8、建设部颁《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 1—2020)9、建设部颁XX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 2—2020)10、建设部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50268—2020)11、等部颁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国家法律法规。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方案

本施工方案将围绕以上工程概况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二、施工组织与人员安排
为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施工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施工组织与人员安排:
(1)施工组织:
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
(1)工程概况:
1. 主线改建:对现状高速公路主线进行拓宽改造,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全长约2.5公里。
2. 匝道建设:设置A、B、C、D四条匝道,实现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的互联互通,全长约4.8公里。
3. 桥梁工程:包含一座主线跨线桥和四座匝道桥,全长约1.2公里。
4. 路基工程:新建匝道路基及拓宽主线路基,全长约3.8公里。
五、文明环保施工与风险应急管理
为确保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文明环保与风险防控,以下为文明环保施工与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1)文明环保施工:
1. 绿色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采用环保型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 环境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保护,设置防尘、降噪措施,确保施工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6. 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安全保障: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2.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整改。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施工队伍:
1. 土建施工队伍:负责主线改建、匝道建设、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等土建施工。
互通立交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互通立交工程位于某城市某高速公路上,主要承担城市内部交通与高速公路之间的转换。
工程包括互通立交主线、匝道、连接线以及相应的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等配套设施。
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约为XXX立方米。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路基土石方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
(2)设立路基土石方施工项目部,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3)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责任人和责任人职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 施工准备(1)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3)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4)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检验、储存等工作。
3. 施工工艺(1)路基填筑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
填筑材料为土石混合料,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
填筑过程中,注意控制填筑高度,确保路基稳定性。
(2)路基挖方路基挖方采用机械开挖,挖方材料主要用于路基填筑。
挖方过程中,确保挖方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3)路基排水路基排水采用边沟、排水沟、涵洞等设施。
排水沟、涵洞设置在路基两侧,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4)路基防护路基防护采用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方式。
植物防护主要采用草皮、灌木等;工程防护主要采用边坡防护、挡墙等。
4. 施工质量控制(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路基填筑、挖方、排水等环节的质量。
(2)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确保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
(3)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路基土石方工程的整体质量。
5. 施工安全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三、施工进度安排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计划工期为XX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第1个月: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培训、设备进场等工作。
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前言(一)、编制说明:我单位在接到山东省济南至馆陶高速公路茌平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招标文件后,进行了认真阅读和分析。
针对本合同段路线长、结构物较多、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为确保本工程在合同工期内优质全面完成,调集具有丰富公路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对本工程进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同时投入我单位先进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本工程在合同要求的工期内竣工并交付使用。
(二)、编制依据:1、《山东省济南至馆陶高速公路茌平西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2、《国家标准规范》及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等相关技术资料;3、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人文背景等相关参考资料及现场考察情况;4、我单位施工经验、施工能力、人员及机械设备状况等内在条件;5、《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6、相关《法律》、《法规》、《地方规定及相关条款》等参考资料。
(三)、工程概况:济南至馆陶高速公路于1996年建成通车,在茌平县城留了一处出口,即现有茌平互通立交,接G105。
G105在茌平拓宽改造后,进一步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而现有的茌平互通立交设计标准低,与G105的平交改立交难度大,导致现有茌平互通立交及G105茌平县城区段交通压力较大。
为了缓解现有济馆高速茌平互通立交目前交通压力,新建茌平西互通立交。
路线起点桩号LK0+000,位于王桥村西南现国道G105茌平县西环段,沿茌新河东侧向南,经刁家洼西侧,在吴小庄西北侧跨济馆高速,设茌平西互通与济馆高速相联接,跨济馆高速后,经泥匠王东向东南,在牛庄、于庄之间穿过,在李寺南侧转向东,经姜庄北、洼李南,在贾庄东接现有G105国道,终点桩号LK9+700。
第二合同段包括LK0+000~LK2+050路段和Lk3+050~LK9+700路段,全长共计8.700km。
1、地形、地貌该路线所在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为微度起伏的岗、坡、洼相间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度较小,地面高程在海拔28.1m~32.2m之间。
XXX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第一节编制依据一、《XXX高速桥梁工程招标文件》。
二、《XXX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桥工程施工设计图》图纸及随招标文件下发的相关设计资料。
三、现行相关的国家及部颁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天津市、开发区及业主的有关规定。
四、我集团公司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五、我集团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六、我集团公司可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
第二节编制原则施组编制遵循安全第一、优质高效、方案优化、确保工期、科学配置、合理布局的原则。
第三节编制范围《XXX高速桥梁工程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桥梁、道路及排水等全部工程内容。
第二章工程说明第一节工程概况XXX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位于中心庄路与津滨高速公路相交处,涉及范围:中心庄路k5+150~k6+005.992,主线全长855.992m。
本立交为中心庄路主线上跨现状津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桥工程,在津滨高速公路的南侧与XXX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相接。
其中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
一、桥梁工程(一)、引桥工程引桥工程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T型梁,○1-○14号之间跨径布置为7*20+18.5+20+3*21+20+18.5米,○15-○28号之间跨径布置为13*20米,梁横向设置变截面横梁;下部结构中墩采用十字形状墩柱;承台采用刚性矩形承台,边桥台在0#采用U型桥台形式,在、28#墩采用边盖梁放坡形式,桩基均采用钻孔灌注桩。
(二)、主桥工程桥梁设计为二铰型上承式拱桥结构,主桥主拱净跨径采用62米,矢高为8.8米,拱上建筑总跨径为70米,桥梁分跨中心线与设计路中心线斜交角度为82度,跨越津滨高速公路,包括拉索、拱靴、拱肋、中边立柱、立墙、纵梁、纵梁横梁、桥面板几部分组成,施工采用新施工工艺如下:主桥上下行桥各设计三组平行混凝土拱肋,每组拱肋采用分两半预制结构,拱肋预制好后进行吊装及支架架设,安装完毕后进行拱顶连接和固定拱脚,然后浇注混凝土立柱及侧墙,最后浇注预应力混凝土纵梁、横梁和桥面板,其中按设计要求分阶段张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施工组织设计1、对本项目施工的总体安排1.1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1.1.1编制依据⑴G30连霍高速公路天水至定西段藉口互通立交工程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
⑵G30连霍高速公路天水至定西段藉口互通立交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⑶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设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⑷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质量验评标准。
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②《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③《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④《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⑤《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⑥《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⑦《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1.1.2编制原则⑴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工程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⑵ 施工方案、方法、工艺的选择能充分体现节能环保及其先进性。
⑶ 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规律。
⑷ 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招标图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础上采用安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努力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⑸ 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合理计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控制关键工作,实现均衡生产,连续施工。
⑹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⑺ 科学规划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⑻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做到:①以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为标准,保证过程产品和成品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②以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符合国家和甘肃省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③以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标准,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主体的健康安全符合标准和有关法律要求;1.2工程概况1.2.1概述G30 连霍高速公路天水至定西段藉口互通立交工程地处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五十里铺村,藉河南岸。
本项目位于G30连霍高速公路天水至定西段K1411+000处。
立交采用B型单喇叭,新建5条匝道全长2.392Km,其中:A匝道为双向四车道,长0.693Km,路基宽19.5m;B、C、D、E匝道为单向双车道,长1.699Km,路基宽10.5m; B匝道设计速度40Km/ 小时,A、C、D、E4条匝道设计速度60Km/小时;被交路改造200m,路基宽度8.5m, 路面宽度8m,双向双车道设计时速30Km/小时;设置收费站1处,4入8出12条收费车道;收费管理站区1 处,总占地面积9 亩,并配套设置相应的管理及服务设施等。
同时,对立交范围内G30连霍高速公路1.3Km主线进行拓宽改建。
新建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利用桥涵维持原有设计标准。
设计洪水频率1/100。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采用A 级标准,并按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防护、绿化环保和收费设施等。
1.2.2主要技术标准1 、路线技术标准B匝道设计速度40Km/小时,A、C、D、E4条匝道设计速度60Km/小时。
2、设计荷载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级;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加速度0.3g,动反应谱特征为0.4s地震基本烈度为毗度1.2.3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1124自然条件⑴地形地貌本项目所处地区地貌为侵蚀基岩梁间河谷阶地平原地貌。
山谷地面高程在1310- 1550m,高差约240m,立交区位于藉河南岸、金家河左岸阶地,属于藉河一级阶地,河谷宽约200〜800m。
河谷区内地形较平坦,立交区地面高程在132旷1340m,总体高差约20m左右。
该处藉河现河道河岸高约2〜4m,沟谷区植被较好。
⑵气象天水市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从南向北依次减少。
年均日照2090小时,每天平均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
年平均气温为11.0C,历年一月平均气温为-2O C,历年七月平均气温为228C,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4C,年平均降雨量491.6mm,降雨集中在4〜10月份。
最大冰冻深度61cm,最大积雪深度17cm,年平均风速1.1m/s, 最大风速13m/s,全年最多风向为东风。
⑶水文立交区东南侧为藉口镇金家河沟道,该冲沟属季节性流水,无常流水,该沟流向自南向北,注入藉河,该沟呈U型,流量随季节性变化大,一般7〜10月为洪水期,12 月至翌年3 月为枯水期,且夏季常有山洪爆发。
⑷地质构造本项目位于陇西系旋卷构造和北西西向构造,即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东段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经过了天水〜西礼盆地。
本项目区构造体系以北西向构造带为主,没有断层通过,属相对稳定地段。
⑸地震项目位于天水地震带,其北侧为西吉-海原-固原地震带,南部为松蟠地震带。
地震一般发生在深大断裂带上。
天水-武山断层带受陇西旋卷构造控制,目前正处于相对活跃的后期,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本工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抗震设防烈度为毗。
1.2.5施工条件⑴交通条件项目区域分布有高速、国道、乡道,路线经过区域运输条件较好,有利于筑路材料运输。
⑵施工材料①路基填料:路基填方主要利用取土场取土,本着少占地的原则,结合地方规划和农田水利建设意见,在太京镇庞家沟取用。
②水泥:天水市水泥厂家很多,均能生产各种标号水泥,可就近选择信誉好、品质有保证的水泥厂家,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③钢材:可就近选择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钢材厂购买。
④片、块石:项目所用石料主要从天水市罗家沟料场、太京镇平峪沟料场购入,利用现有公路和便道,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⑤碎石:主要从天水市罗家沟料场、武山鸳鸯镇玉石湾料场购入,利用现有公路和便道,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⑥砂、砂砾:主要采用天水市太京镇砂场及渭河河滩中粗砂,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⑦沥青:根据市场供应情况,就近选择信誉、品质有保证的商家购买。
⑶施工用水:工程用水可从藉河中取用,水质优良;生活用水可从天水市自来水公司在沿线村镇的水管中或沿线村镇机井取用,水质优良。
⑷施工用电:沿线电网发达,电量充足,接线方便。
用电基本考虑采用地方电源,必要时考虑自发电。
⑸施工通讯:沿线乡镇均设电话服务,网络覆盖范围能较好的满足施工需要。
1.2.6工程特点及重难点⑴沿线构造物、路基交替频繁,受地形影响,高填方及构造物过渡段分布较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高填方、构造物过渡段的变形与稳定监测工作,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路基稳定。
⑵ZAK0+548大桥采用20+3-40+12-20组合箱梁,ZDK0+353.8大桥采用9X20+ (25+40+2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ZEK0+250.15大桥采用20+ (25+40+25) +6 X2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三桥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紧的特点,是本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
2、对国内类似施工项目存在问题的认识与原因分析,及在本合同工程上采取相应化解措施2.1国内类似项目存在的问题1、施工裂缝现浇混凝土由于温度、原材料、施工条件等的影响,容易出现施工裂缝,如何避免施工裂缝的产生,需从原材料、施工方法中着手解决。
2、水化热产生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变形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
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
贯通裂缝是由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
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于有害裂缝。
2.2本合同工程采取的化解措施本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箱梁共计478m,因此,如何控制因为水化热造成的裂缝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合同工程中我单位将采取如下措施来尽量避免因水化热产生的裂缝这个问题。
2.2.1原材料选用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本工程选用了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根据试验采用I 级区粗砂。
粗骨料:选用粒径5-25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收缩变形。
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
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掺合料:采用添加粉煤灰技术。
项目部根据试验选定用U级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前3 天的水化热。
外加剂:掺加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外加剂的掺入可以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
高减水率,可以在保持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水泥用量,缓凝剂可延缓水泥水化的速率,防水化热过于集中,使混凝土内部早期温升大幅减慢。
2.2.2原材料温度控制针对混凝土在高温下施工特点和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在混凝土原材料方面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必须对其进行遮阳或降温处理,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在砂石料储料场搭设凉棚以防止太阳直晒,并对凉棚进行洒水降温,必要时在拌合混凝土前2 小时采用井水对石子进行喷雾降温(砂子除外)。
水泥进场温度不应超过70C,否则待温度降低后才能入罐。
水泥在进入搅拌机时温度不宜大于40C,同时在水泥运输及存储过程中应防止水泥升温。
严禁使用刚进场的高温水泥。
要求材料供应商根据夏季施工的特点调整材料参数。
例如降低水泥中对水化热影响较大的C3A 含量,延长减水剂缓凝时间等措施。
拌合用水(蓄水池)应防止被太阳直晒,必要时采取加设制冷装置、向水中投入碎冰或喷液氮等冷却措施。
2.2.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当日的最高温度时间浇筑,最好放在每天早晨6 点前和下午5 点钟以后,以此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要求,同时要求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便及时应付预料不到的不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