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池容量测试仪实现方案

合集下载

电池的容量测定实验

电池的容量测定实验

电池的容量测定实验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能量储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正确测定电池容量对于我们了解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电池容量测定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了解电池的容量,掌握电池性能评估的方法。

实验原理:电池的容量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电池释放或存储的能量量。

通常以毫安时(mAh)作为单位。

常用的测量电池容量的方法是通过放电测试。

实验仪器和材料:- 电池(待测)- 万用表- 变阻器- 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电压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记录下初始电压。

2. 通过连接线将电池和变阻器连接,将变阻器的阻值调整至适当的数值。

3. 将电池连接到变阻器的输入端,同时将万用表连接到变阻器的输出端,以测量电池的电流。

4. 记录下电池的放电时间,通常建议至少进行1小时的放电时间。

5. 在放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并记录电池的电压,直至电池放电完毕。

6. 根据实验中记录的电流和时间数据,计算电池的容量。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电池放电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短路等事故发生。

2. 实验时应使用适当的测试仪器和设备,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在实验中应尽量避免电池过度放电,以免损坏电池。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电池容量可以用于评估电池的性能。

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容量越大,代表其能够提供的电能越多,使用时间越长。

结论:本实验通过放电测试的方法,测定了电池的容量。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评估电池的性能,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电池容量测定的实验方法[J]. 物理实验, 20XX(XX): XX-XX.以上便是关于电池容量测定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安全,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希望本实验对于理解电池性能评估有所帮助。

自制简易电动车充电器参数检测仪

自制简易电动车充电器参数检测仪

自制简易电动车充电器参数检测仪早期的充电器为两段式充电器,采用恒压充电方式,即从开始充电一直到转灯,充电器都输出同一个电压,转灯后才把电压降低,进入涓流维持阶段。

当电池电压较低(电量基本上用完)时,这种充电方法一开始充电电流非常大,容易损坏充电器,对电池寿命也有影响。

目前使用的电动车充电器大多为三段式充电器,即采用三个阶段的充电方式:恒流充电阶段、恒压充电阶段和涓流充电阶段。

后两个阶段都采用恒定电压,只是电压高低不同。

所以也称为高恒压充电阶段和低恒压充电阶段。

恒流充电阶段采用恒定的充电电流给电池充电,避免当电池电量基本上用完时开始充电时段充电电流过大。

这一阶段,充电器输出基本恒定的电流,输出电压则随着电池电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升高,当升高到恒压充电阶段设定的电压时,自动转到恒压充电阶段,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不再升高,保持恒定,充电电流则随着电池电量的继续增加而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到设定的值的,就认为电池已基本充满电,充电器转灯,并将输出电压降低一个级别,进入涓流充电阶段。

涓流充电阶段充电电流很小,用来补充因电池自放电而损耗的电量,使电池电量保持在充满的状态。

三段式充电器有4个重要的参数:1、恒流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

这个参数跟电池的容量有关,不同安时数的电池要求不同。

所以充电器都标明是用于几安时的电池的。

2、恒压充电阶段的输出电压。

这个参数一般按(14.7V*电池个数)到(14.8V*电池个数)来定,所以充电器也都标明是几伏的充电器(实际应该是用于几伏电池的充电器,并不是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是几伏)。

比如48V电池是一组4个,每个12V。

所以恒压充电阶段的输出电压为14.7V*4=58.8V到14.8V*4=59.2V之间。

3、转灯电流。

这个参数跟电池的容量有关,不同安时数的电池要求不同。

4、涓流充电阶段的输出电压。

这个参数一般按(13.7V*电池个数)到(13.8V*电池个数)来定。

比如48V电池涓流充电阶段的输出电压为13.7V*4=54.8V到13.8V*4=55.2V之间。

充电电池容量测试仪实现方案

充电电池容量测试仪实现方案

充电电池容量测试仪实现方案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质量的重要指标。

充电电池的容量测试有很多的方法。

可以依据电池的放电曲线,进行短时间放电,从而粗略得出电池容量。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快速,但是充电电池的放电曲线并不具有普遍性,很多劣质电池放电初期电压也很平稳,一旦进入中后期,电压下降非常迅速,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将非常不准确的。

最可靠最准确无误的还是以标准电流放电,全程测量实际放电时间的方式。

 不同的放电电流,充电电池最终能够释放出的电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差距。

蓄电池的容量标注都是有统一标准的。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10小时率放电容量与20小时率放电容量两种。

10小时率放电容量就是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至电量耗尽放电时间能够维持10个小时左右,这个电流就被称作10小时率电流(衡量电量用尽的标准,不能以电池放电端电压降低到零为准。

电池过度放电,会导致电池容量减少,无法恢复,乃至提早损坏、完全失效。

所以每种电池放电终止电压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个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过度放电与过度充电是造成充电电池不能达到使用年限、提前报废的主要原因)。

实时放电的测量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费时费力,因为耗时久这样测量精度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测量过程中如果用10小时率电流持续放电时间至少都要在5个小时以上,作这样长时间的测试更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精力以及充裕的时间。

科技的发展是非常迅速,今天单片机已经非常普及了。

通过单片机程序控制对放电时间,深度进行自动化控制,就很容易精准测出电池的实际容量,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控制。

模拟实际放电测量容量的方法虽然对能源有一点浪费,但是对于1A、2A以下的小容量充电电池还是完全可行的,对大容量电池进行抽样检查也是很有必要。

下面介绍的电池容量测试。

可充电电池性能检测仪作业指导书

可充电电池性能检测仪作业指导书
4.单击’联机’,在电池检测窗口1通道按右键,选中’启动工作’单击,在弹出的窗口单击右下角的’发送’,选取被测通道,按确定.
5.测试完毕后,分别在电池检测各窗口通道按右键,选中’历史记录’单击,在弹出的窗口最后一行记录其恒流放电时间.
6.关闭电源,取走电池.
3.测试参数设置(1),适用于AA600电池检测.
备注:1.放电时间要求大于或等于54分钟.如果第一次測不合格電池經第二次測還不合格的,则判定该电池不合格.
2.參考國標GB/T11013-1996檢測.
3.非技術測試人員不得調動測試
内容摘要
制作
审查
核准
文件名称
可充电电池性能检测仪作业指导书
制定日期
Mar 02,2016
页次
1/1
文件编号
I-ATC-3-QC-221
制作单位
QC部
版本
A
1.仪器名称:可充电电池性能检测仪
2.操作步骤:
1.将被测电池同一方向(正下负上)安装在检测设备中.
2.打开检测仪的电源开关和打开电脑.
3.双击电脑桌面上的RBTS快捷图标.
1.600mA恒流放电至1.0V.
2.搁置10分钟.
3.600mA恒流充电75分钟.
4..搁置10分钟.
5.600mA恒流放电至1.0V.
测试参数设置(2),适用于AA900电池检测.
1.900mA恒流放电至1.0V.
2.搁置10分钟.
3.900mA恒流充电75分钟.
4..搁置10分钟.
5.900mA恒流放电至1.0V.

电池充放电容量检测装置设计

电池充放电容量检测装置设计

电池充放电容量检测装置设计一、设计目标1、准确性:能够提供准确的电池充放电容量数据,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高精度:能够提供较高的测量精度,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4、易操作:具有简单易懂、易于操作的用户界面和功能;5、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二、主要模块1、测量模块:包括电流测量和电压测量两个部分。

电流测量采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或电流互感器,能够实时测量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并将结果传输给主控制模块。

电压测量采用高精度的电压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电池的电压,并将结果传输给主控制模块。

2、数据处理模块:主要负责接收测量模块传输过来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电池的电荷和放电量,并将结果传输给显示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3、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电池的充放电容量、电流和电压等数据,并可提供相应的操作界面,包括启动测量、停止测量、设置阈值等功能。

4、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电池的充放电容量、电流和电压等数据,可以选择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进行数据存储,并可通过接口或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给外部设备。

5、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控制整个装置的工作流程,包括采样频率、数据处理算法、界面显示等。

三、关键技术1、电流和电压测量技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数据处理算法:根据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到电池的充放电容量。

3、界面设计: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和查看数据,可以使用触摸屏或按钮进行操作。

4、数据存储与传输:选择合适的存储器和传输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四、工作原理1、启动装置:按下启动按钮或触摸屏上的启动按钮,装置开始工作。

2、测量:测量模块开始采集电流和电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电流和电压数据后,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到电池的充放电容量。

简单的锂电池容量测量仪制作

简单的锂电池容量测量仪制作

简单的锂电池容量测量仪制作如果只是想⼤致知道电池的容量,可以⽤⽐较简单的⽅法来测量。

放电电流⼤概100mA,⼩⽯英表的⾛时时间乘以100就是容量(mAh)。

把R2换成3.3 欧的电阻,就是200mA恒流放电的。

注意:必须是有保护板的锂电池!!!上⾯两个电路⽐较简单,适合有保护板的锂电池。

但是,他的测量误差⽐较⼤,电池到放电后期已经处于⾮恒流状态,放电电流已经减⼩,但计时⽯英表仍然计时,使得测出的容量偏⼤。

下⾯这个电路,增加了以TL431为基础的电压检测电路,电池放电到设定电压后,切断放电电流,⽐较适合没有放电保护板的电池,同时防⽌⼩电流放电,得到不准确的容量值。

电路由被测锂电池本⾝供电,使⽤⽐较⽅便。

因为只需要知道⼤致的容量,不需要绘出放电曲线,所以就采⽤⼩⽯英表来计时,廉价易得。

外壳利⽤报废的⼿机电池万能充电器改造⽽成,尽可能利⽤⾥⾯原有的零件,⽐较容易制作。

IC2利⽤原来万能充⾥⾯的闪烁驱动电路:当SW2 断开时,两个3.3Ω电阻串联,放电电流⼤约是100mA,与⽯英表的⾛时时长相乘即是电池容量(mAh),闭合开关SW2,放电电流加倍,即200mA,可以节省⼀半测试时间,⽤于较⼤容量的电池测量。

如果只是测量⼩容量的锂电池,SW2可以不装。

恒流电路的⼯作与否,由IC1 TL431和 R7 R8的分压决定,本电路的截⽌⼯作电压设计为3.3V,当然也可改成其它电压(如截⽌在3V),只需调整R7 R8即可。

之所以截⽌电压设定在3.3V,是因为试验中发现锂电池电压下降到3.3V时,放电电流已经降到不⾜100mA,实际所余电量已经不多,截⽌电压过低对电池不利。

R6提供⼀个正反馈,可以使电路加快反转,同时产⽣⼀个约0.3V的回差,电池电压降到3.3V,电路截⽌后会⽴刻上升⾄3.5V左右,此电阻可以避免电路频繁动作。

LED3 IC2 组成放电指⽰电路,放电过程中LED3以2Hz的频率闪烁,IC2有TO92和软封装两种封装形式,它的管脚排列如图中所⽰。

毕业设计(蓄电池容量检测仪的设计)

毕业设计(蓄电池容量检测仪的设计)

毕业设计(蓄电池容量检测仪的设计)1000字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蓄电池作为现代化生活必不可少的配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

蓄电池容量检测仪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精确地检测蓄电池的容量,提高生活品质和安全性。

一、设计目标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蓄电池容量检测仪,其主要特点如下:1.可随时随地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检测。

2.有效避免蓄电池容量不足时的使用安全问题。

3.低功耗、高效率、使用方便。

二、实现原理蓄电池容量检测仪主要基于蓄电池内部电量的变化特性进行设计。

在使用中,通过对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的实时监测,可实现对蓄电池实际容量的精确计算。

基于此原理,本设计方案选用了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在单片机的操控下,电路可以实现对蓄电池容量的实时检测和显示。

三、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该检测仪的硬件设计包括电路板、电源、显示屏、检测电路和数据采集模块等。

(1)电路板设计采用双层结构的电路板,以提高电路板的集成度和稳定性。

(2)电源设计电源电路设计采用高效率的DC/DC变换器,能够快速为电路提供所需的电能,提高了整个检测仪的稳定性。

(3)显示屏设计显示屏采用数码显示,可以很方便地显示蓄电池容量和工作状态等信息。

(4)检测电路设计检测电路设计采用高精度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能够精确地测量蓄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并能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5)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设计采用通信接口,可以通过USB接口将检测结果上传至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

2.软件设计该检测仪的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实时监测。

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有:控制程序设计、数据采集算法、通信协议设计。

四、设计结果经过实际测试,本设计方案实现了对蓄电池容量的精确检测,并能动态显示电量和工作状态等信息。

整个检测仪设计成本低、功耗小、使用方便,且稳定性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池相关的设备中。

总结:通过本次蓄电池容量检测仪的设计,我深入了解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程序设计等关键技术,同时也体会到了在项目开发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电池测试仪原理

电池测试仪原理

电池测试仪原理电池测试仪是一种用于评估电池性能和状态的设备。

它通过测量电池的电流、电压和其他参数,给用户提供关于电池容量、电量、健康状态和预测寿命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电池测试仪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电池测试仪的原理电池测试仪基于以下原理进行工作:1. 电池电流测量:电池测试仪通过接入电路,测量电池的放电和充电电流。

电流传感器会将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得到准确的电流数值。

2. 电池电压测量:电池测试仪使用电压传感器测量电池的电压。

传感器将电压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并经过滤波和放大等处理,以获得准确的电压测量结果。

3. 温度测量:电池测试仪还可以测量电池的温度。

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电池表面或内部的温度数据,以了解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和热耗散情况。

4. 数据处理与分析:电池测试仪将测量到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传输到内部处理器进行分析。

处理器会根据预设的算法和模型,计算电池的容量、剩余电量和寿命等指标,并将结果显示在测试仪的屏幕上。

二、电池测试仪的工作方式电池测试仪的工作方式如下:1. 设备连接:将电池正确地连接到测试仪上,并确保电池极性正确。

2. 参数设置:根据电池的类型和规格,在测试仪上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这些参数可以包括电池类型、电压范围、充放电速率和测试时间等。

3. 测试开始:用户启动测试仪,开始对电池进行测试。

测试仪会按照预设的参数,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并实时采集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

4. 数据分析与显示:测试仪会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内部处理器进行分析。

处理器会根据测量数据和预设算法,计算电池的状态参数,并将结果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

5. 结果评估:用户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电池的容量、剩余电量和寿命等指标,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如果电池表现不佳,用户可以选择更换或维修电池。

三、电池测试仪的应用电池测试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电子设备维修、电池生产和研发、储能系统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应用:1. 电子设备维修:电池测试仪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快速评估电子设备电池的性能和健康状态,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电电池容量测试仪实现方案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质量的重要指标。

充电电池的容量测试有很多的方法。

可以依据电池的放电曲线,进行短时间放电,从而粗略得出电池容量。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快速,但是充电电池的放电曲线并不具有普遍性,很多劣质电池放电初期电压也很平稳,一旦进入中后期,电压下降非常迅速,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将非常不准确的。

最可靠最准确无误的还是以标准电流放电,全程测量实际放电时间的方式。

不同的放电电流,充电电池最终能够释放出的电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差距。

蓄电池的容量标注都是有统一标准的。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10小时率放电容量与20小时率放电容量两种。

10小时率放电容量就是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至电量耗尽放电时间能够维持10个小时左右,这个电流就被称作10小时率电流(衡量电量用尽的标准,不能以电池放电端电压降低到零为准。

电池过度放电,会导致电池容量减少,无法恢复,乃至提早损坏、完全失效。

所以每种电池放电终止电压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个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过度放电与过度充电是造成充电电池不能达到使用年限、提前报废的主要原因)。

实时放电的测量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费时费力,因为耗时久这样测量精度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测量过程中如果用10小时率电流持续放电时间至少都要在5个小时以上,作这样长时间的测试更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精力以及充裕的时间。

科技的发展是非常迅速,今天单片机已经非常普及了。

通过单片机程序控制对放电时间,深度进行自动化控制,就很容易精准测出电池的实际容量,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控制。

模拟实际放电测量容量的方法虽然对能源有一点浪费,但是对于1A、2A以下的小容量充电电池还是完全可行的,对大容量电池进行抽样检查也是很有必要。

下面介绍的电池容量测试仪采用89S51作为控制芯片,图1就是硬件的电路原理图。

图1 硬件的电路原理图这个电池容量测试仪由放电电路、单片机控制计时两个完全独立部分组合而成。

单片机部分制作费时费力,而且市面上单片机已很普及,没必要亲手制作,随便找一片51单片机实验板就可以了。

放电电路则是比较简单的,仅由四五只元件构成。

单片机部分主要负责对放电时间计时,最终得到一组可靠的数据,用于电池性能的考量。

这种放电电路的实质就是一模拟可控硅。

当我们将待测电池接入电路相应位置时,点按启动键,如果电池尚有余量,则电池两端放电电压将维持在设定值以上,三极管VT1就会瞬间饱和,电池通过电阻R2进行放电。

这种电路有可靠精确陡峭的开关特性,VT1绝对工作于饱和截止两种状态之下。

通过可调电阻对开关电路临界值(即充电电池放电终止电压)进行调节设定,便可适应于各种不同类型充电电池的全程保护放电。

由于个人的应用不需要非常精准的测试结果,所以实际测试中电池模拟放电原则上还是以快些为好,只需要得到一个大致的电池容量。

为了较快完成电池测试过程,这里的电路设计采用两小时率电流进行放电。

通过对各种电池测量结果的横向比较,容量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以此作为衡量电池优劣的标准,就已经足够了。

这里以1000mAH、1.2V规格镍氢电池测试为例,放电电流500mA就需要采用2Ω的放电电阻,电池终止放电电压应控制在1V以上。

放电终止电压通过可调电阻R1来调节设定。

普通可调电阻精度较差,且容易产生漂移,会导致设定好的终止电压随时间推移以及使用环境变化产生较大的波动。

为了保证放电终止电压的精准且易于设定,R1可以使用3296系列精密可调电位器。

3296多圈可调精密电位器的可调范围一般在50T,所以每圈的调节范围为2%,每转动一度,阻值变化大约0.005%,所以很容易调节获得一个精确、稳定的阻值。

终止电压的设定必须在实际放电过程中进行,负载电阻R2阻值变动,已经设定的终止电压也会随之改变,需要重新设置。

具体的调试方法就不再详述了,参考一下相关资料。

这个放电电路不需要单独的工作电源,而且与电池种类没有相关性,完全可以适应镉镍、镍氢、锂电池、铅酸电池各种类型蓄电池的保护性放电,只是需要根据电池类型以及容量大小重新设置电路的终止电压及放电电流。

如果电池容量相对较高,那么三极管VT1、VT2的耗散功率也要相应加大一些,同时不要忘了加大负载电阻R2的功率。

图2是放电电路的印刷电路图,元件数量少,很容易制作。

图2 印刷电路图各种电池两小时率电流放电能够维持的放电时间一般都是在1.5小时以下的。

这里单片机计时系统使用秒计时,4位LED数码管显示。

最大计时时间9999秒,大约2.7小时。

图1单只LED数码管内部都是由8只发光管组合而成,分别作为8的7段字型部分,以及一位小数点。

这里使用的是共阳极数码管,内部8只发光管的阳极是并连共同引出的,作为使能控制。

在实际电路中,L1就是第一只数码管的共阳极端。

单片机的输出、输入接口数量都很有限,所以4位LED数码管驱动都是使用动态显示的方式。

4只独立数码管LED的内部a、b、c、d、e、f、g、dp这8段发光管相对应的阴极都是并连的。

统一由单片机P0口8位输出进行驱动。

数码管要显示出数码还必须在共阳极端同时施加正电压才行。

所以要让4位中某一数码管进行显示,只要在P0口输出字型码的同时,给这位数码管共阳极端加上正电压就行了,当然与此同时其他三位数码管的共阳极端要保持低电压,才不致显示出现混乱。

数码管共阳极端驱动电流较大,所以采用了三极管进行控制。

以第一只数码管为例,在P0端口输出字型码的同时,P37输出低电平,三极管T4导通,则共阳极端L1就得到高电平了,数字就会显示在第一只数码管上了。

程序设计是以单片机P37口作为计时控制端子,P37口输入低电平,计时程序启动,4只数码管显示时间。

放电电路中按下启动按键,放电过程触发,VT1导通,电池端电压降落到放电电阻R2两端,A端对地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4迫使三极管VT3导通,P37口电平就被拉低了,单片机计时程序启动。

电池电压降到终止电压以后,放电电路自动关闭,A端电压消失,VT3恢复截止状态,计时程序停止,数码管维持显示当前持续时间。

如要进入下次测试,首先按动单片机复位键,当前计时清零,等待下一次测试开始。

程序设计比较简单。

它的大致流程如下:初始化,P3端口置位,设立常量a为时间计数器,依次对a的十进制数值各位进行提取,顺序输送到P0端口,P2端口中的P24、P25、P26、P27各位是依次作为四位数码管的使能控制端,通过P2端口的配合,就可以完成对各位数码管的驱动,时间的动态显示。

程序进行中要不断地检测P3端口数值以决定计时状态:如果电池处于放电过程之中,三极管VT3导通,将迫使P37端口电压降到零,P3端口值就是127,单片机程序检测到这一结果,时间常量a将自动加1,指示期间放电时间已经延续1秒种了。

这1秒钟的时间精确计算是比较麻烦的。

计时程序是一个循环结构,每一周期耗用时间都是一致的。

所以在使用keil软件调试过程中,通过对时间计数寄存器sec的观察计算,可以得出一次循环大致需要的时间。

以此为据再通过适当改变延时子程序循环次数将常量a计时周期控制在1秒以下,剩余微小的时间差就可以通过插补空指令来校正了。

计时精度只要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就可以了。

在51单片机使用11.0592MHz晶体振荡器的情况下,指令周期大约1.085微秒,所以将计时精度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问题不大。

误差总是会有的,只能通过精确计算来控制了,也可以通过更换更高频率的晶体振荡器提高单片机时钟频率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计时的精度。

如果放电过程中,意外原因或者人为终止放电过程,P37端口变为高电平,程序循环依旧会进行下去,只是时间常量a停止自动加一,时间显示维持不变。

编译后,写入单片机内部,做好放电电路部分与51单片机的连接,便可投入使用。

电池接入后,按动轻触按键“启动”,就会进入一次容量测试过程,期间电池取出接入,都不会影响到单片机计时。

电池放电完毕,单片机数码管显示锁定,给出总放电持续时间,单位为秒。

可以自行人工计算放电小时数。

当然也是可以自行对程序进行改进,直接以小时分钟形式进行显示。

只要单片机不断电,数码管将持续显示当前放电时长。

如果要进入下次测量过程,只需要按动单片机复位键,数码管清零,单片机程序转入起点,你就可以进入新一次的容量测试过程了。

充电电池如果较长时间闲置,它的实际容量将受到影响,重新启用第一次能够释放的容量远远达不到标注容量,放电电压也很不平稳。

至少要经过三次以上的充电放电循环,电池完全激活,容量才能恢复到应有的水平。

充分考虑这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容量测试一般采取多次平均的方式,或者循环充放电三次以后放电持续时间为准,以此衡量电池容量才算是恰当。

#include “reg51.h”charcode disp[]={40,235,50,162,225,164,36,234,32,160};//字形码void delay(unsigned int dt){ unsigned int j=0;for(;dt>0;dt--){ for(j=0;j<125;j++){;}}}void main(){ int a,b,c,led1,led2,led3,led4;P3=255;a=0;for(;;){b=a;led1=b%10;P2=239;P0=disp[led1];delay(6);P2=255;b=b/10;led2=b%10;P2=223;P0=disp[led2];delay(6);P2=255;b=b/10;led3=b%10;P2=191;P0=disp[led3];delay(6);P2=255;b=b/10;led4=b%10;P2=127;P0=disp[led4];delay(6);P2=255;for(c=44;c>0;c--) {P2=239;P0=disp[led1];delay(5);P2=255;P2=223;P0=disp[led2];delay(5);P2=255;P2=191;P0=disp[led3];delay(5);P2=255;P2=127;P0=disp[led4];delay(5);P2=255;}if(P3==127)delay(3);if(P3==127)a=a+1;else 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