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随州历史、广水历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1]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1]

各小学:
请按照此标准编排本校课程表,主要是各学科每周的节数要让教师、学生知道。

地方课程包括:健康、信息技术、文明礼仪、安全教育、法制等。

具体的请认真阅读“关于严格执行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的通知”
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一)
注:1—9年级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9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9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10.2%
972
劳动与信
息技术教育
2
劳动与信
息技术教育
2
劳动与信
息技术教育
2
劳动与信
息技术教育
2
劳动与信
息技术教育
2
劳动与信
息技术教育
2
劳动与信
息技术教育
2
15.3%
1458
校本课程
2
校本课程
2
校本课程3
(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校本课程3
(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校本课程3
(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13-15%
外语
2
外语
2
外语
2
外语
2
外语
4
外语
4
外语
4
692
7.3%
6-8%
体育
5
体育
5
体育
3
体育
3
体育
3
体育
3
体育与健康
2
体育与健康
2
体育与健康
2
976
10.2%
10-11%
音乐
2
音乐
2
音乐
2
音乐
2
音乐
1.5
音乐
1.5
音乐
1
音乐
1
音乐
1
976
10.2%
9-11%
美术
2
美术
2
美术
2
美术
2
美术
1.5
美术
校本课程3
(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校本课程4
(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设置表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3—6年级英语课程按长短课时安排,每周一节长课,2节短课,短课20分—25分钟,长短课合并计算为2课时。

3、7—9年级选择综合课程的学校,学校课程为556节,选择分科课程的为593节。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1、表一为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门课程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

我省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学校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5门必修课,其它课程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开设。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3、晨会、班队会、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

学校在作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七至九年级在选择学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6、一至六年级设体育课,七至九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七至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

7、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应注重对学生研究性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注重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教学时间上可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课程统筹安排。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说明: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与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得通知》(教材厅函[2017]6号)要求: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与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得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与初中每周3课时。

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得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与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

4、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有关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完成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得课时数保持不变。

附件: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六三学制)
2、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附件1
附件2。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为了确保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课程安排计划表。

该计划表详细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每天的上课时间、节假日安排等。

课程安排计划表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

根据规定,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26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8节、外语4节、科学2节、体育2节。

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30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10节、外语6节、物理3节、化学3节、体育4节。

每天的上课时间也有明确规定。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1:30-4:30;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30-5:00。

课程安排计划表还规定了节假日安排。

每年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另外,每年寒暑假各两周,寒假为1月20日至2月20日,暑假为7月1日至8月1日。

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安排计划表执行,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各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为了提高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计划表旨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课程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广东省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公平: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减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聊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注: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年授课时数为33周);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含“信息技术”必修课程1节。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4.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必修地方课程1-2年级安全教育占0.5课时,传统文化占1课时;3-8年级安全教育占0.5课时,环境教育占0.5课时,传统文化占1课时;9年级安全教育占0.5课时,人生规划占1课时,民族教育在秋季学期(分别在小学三年级与五年级、初中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一学期内结束课程。

剩余课时开设学校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开发使用,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安排。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一、学校概况1.1 学校名称、地质、联系方式、网址等基本信息; 1.2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1.3 学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1.4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1.5 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和实践活动。

二、课程理念和目标2.1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理念和目标;2.2 课程设计与课程贯穿的原则;2.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和途径;2.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和途径;2.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点和途径。

三、学科课程设置3.1 语文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2 数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3 英语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4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5 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3.6 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目标和内容。

四、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4.1 教材的选用原则和标准;4.2 不同学科的教材选用情况;4.3 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4 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5 合理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课程评价和评价制度5.1 课程评价的原则和方法;5.2 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的结合;5.3 不同学科的评价方式;5.4 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和方法;5.5 奖惩机制和成绩管理。

六、学生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辅导6.1 学生发展规划的目标和策略;6.2 个性发展辅导的方式和方法;6.3 学生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的措施;6.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七、家校合作和社区资源7.1 家庭教育辅导的方式和方法;7.2 家长学校和家庭访问活动;7.3 社区资源的利用和联系;7.4 学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八、学校安全和健康教育8.1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8.2 学校突发事件处置预案;8.3 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8.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学年总课时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注:1. 9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学校机动时间2周,复习考
试时间2周。

寒假、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 13周。

2 •根据浙教基[2007]120号文件精神,小学1 — 2年级体育课程调整至4
课时,地方和学校课程减至2课时;初中7 —9年级地方和学校课程各减1课时,用
于没有体育课的教学日下午课后集体体育锻炼时间。

3•综合实践活动可结合班、团、队、社团活动、学生实践基地、研究性学
习等开展。

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1 — 9年级开设1节《书法》,市、县编《走
进宁波》、《走进象山》等地方课程,多余课时用于开设校本课程。

-可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