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安排

合集下载

小学常规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

小学常规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

小学常规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一、学科名称及学时分配二、课堂组织及教学方式1. 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小组活动、讨论和个人辅导。

2. 社会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地考察、实验和小组项目为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美术和音乐课程采用集中教学和自由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发展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4. 体育课程由专业老师指导,包括体育游戏、技能训练和体能锻炼,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心理健康和信息技术课程通过讲座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信息素养。

6. 综合实践课程是综合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的课程。

三、课程表布局注:课程表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打好数学和科学基础。

3. 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4. 增加学生对社会、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发展个性和情感表达能力。

6.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

7.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信息素养和自主研究能力。

8.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

以上是小学常规课程表及学科设置的概述,具体详情请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制定。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为了确保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课程安排计划表。

该计划表详细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每天的上课时间、节假日安排等。

课程安排计划表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

根据规定,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26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8节、外语4节、科学2节、体育2节。

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30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10节、外语6节、物理3节、化学3节、体育4节。

每天的上课时间也有明确规定。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1:30-4:30;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30-5:00。

课程安排计划表还规定了节假日安排。

每年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另外,每年寒暑假各两周,寒假为1月20日至2月20日,暑假为7月1日至8月1日。

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安排计划表执行,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各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为了提高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计划表旨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课程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广东省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公平: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减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学科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

小学学科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

小学学科课程表(义务教育学科设置)
一、课程概述
小学学科课程表是为了适应义务教育学科设置的需要而设计的
日程安排表。

它包含了小学阶段学生需要研究的各个学科的课程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科设置
小学学科课程表按照义务教育学科设置的要求,涵盖了以下主
要学科:
1. 语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数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培养解决问题
的能力。

3. 英语: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科学: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科学方法和实验技能。

5. 社会:了解社会、国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6. 音乐与美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7. 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三、课程安排
小学学科课程表的具体安排如下:
备注:以上时间安排仅作参考,实际安排可能因学校、地区等原因而有所不同。

四、总结
小学学科课程表为小学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科研究体验,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重点,通过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学科课程表的编制需根据具体学校、地区和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制定。

小学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小学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小学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小学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臵方案: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臵实施方案XX马村学校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从实验的初始阶段进入到推进深化和推广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及我市《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推广工作的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思路和目标推进思路:在巩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抓住课改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扎实推进,深入实施,不断提高课改实验的水平和实效,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基本目标:1、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努力探索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我市实施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新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从而构建具有清华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2、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机制,逐步明确地方、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职能,努力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3、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增强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

4、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

5、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6、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学科学习过程与正确价值观形成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不断为新课程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努力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7、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实验组织体系,探索多样化的有效的培训方式,促进教育行政干部、教研人员、校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新课程实施队伍。

二、推进策略1、统一规划,全面铺开,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仅供参考)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仅供参考)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仅供参照)1 / 1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周年课级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时 课程 科目类型道德与生活 22道德与社会2233思想道德2语 文 9 8 7 7 6 66 必 数 学 3 44 5 5 5 4 修 英 语3 3 3 34 综合22224 课科 初 生物 2学 中 物理或 化学历史综合3与 或 历史2社会 地理2体育 443333体育与健康3综合4 4 3 3 33 2艺术 或音乐2 2 2/1 2/1 2/1 2/1 1美术 221/2 1/21/2 1/2 1信息技术1 1 1 1 综合实践活动2 2 2 2 2合 计222226 282828 31 或30地方与学校课程 5 5 4 2 223 或 4周课时总量 27 27 30 30 30 30 34 说明:1.每学年上课时间按 35 周计算 (初三 33 周),九年总课时量2.小学每课时 40 分钟 ,初中每课时 45 分钟。

八九学科 总课时140350 2 2 206 5 5 2055 4 4 1322 4 4 8325 52760 或2 3 6883 3 3309 或 2 23462700 3 3 3092 21 1 9061 11 1 2082 248631318583 或854833939 或 97434 34 95929592。

九年课时总计比率(%)或或或 或100 3.地方与学校课程主要包含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等。

4.音乐、美术周课时中, 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 分母为第二学期的周课时。

5.七年级科学课实行综合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共计为 31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 3 节;实行分科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共计为 30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 4 节。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六三制)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六三制)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六三制)指的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初中)的课程规划。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细分为小学和初中两部分。

小学阶段的课程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技术
2. 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其中除英语外其余为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阶段的课程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
2.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信息技术
3. 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以上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囊括了学生日常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和适当的补充。

目的是在平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学科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求聪小学贯彻执行“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实施,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计划

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课程类型周年课级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科目道德与生活22道德与社会3333思想道德222语文776666665必数学444444555修英语2222445综合3333课科初生物22学中物理23或化学3历史综合与或历史222社会地理22体育553333体育与健康222综合艺术或音乐222/12/12/12/1111美术221/21/21/21/2111综信息技术1111111合劳动技术1111111实实践活动1111111践合计22222628282831 或313130地方与礼仪心理1111111学校课程(一、书法教育111111111二年级 4,其余 3)学校课程331111111周课时总量262630303030343434年课时总数9191101010105119119011900050505000增补说明:1.每学年上课时间按35 周计算 (初三 33 周 ),九年总课时量9522。

2.小学每课时40 分钟 ,初中每课时45 分钟。

3.地方课程(包含《省情礼仪与心理健康》 1 课时,书法 1 课时),学校课程主要包含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如,安全、法制教育)等。

4.音乐、美术周课时中,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第二学期的周课时,反之亦然。

5.凡排入课表的学校课程一定体现切实的课程名称,并备有该课程实行的课程大纲、教课方案、教课方案及学生评论档案。

6.语文的作文课应写为“语文”两字,不得以“作文”代替。

7.没法体现课程名称的少量充裕课时,能够安排阅读、班会或自习。

8.各校务必严格依据河南省课程计划和以上增补说明安排学校总课程表及班级课程表,教师任课一览表务必与上述课程表完整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总课时 学年总课时 说明:
1、本义务教育课程安排,系我省各地、校安排课程时的依据。须遵 照执行。 2、一至九年级可以设置综合课程——艺术课,也可以分科设置音乐、 美术课,若选择综合课程,其相应周课时数为音乐、美术课课时数
注明:2012年11月12日县教育局杨再成局长到我校查工作,陈亮校长拿样表来看。
表3:
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
年级
品德与生活
一 3
二 3




总课时 总课比例 数 210
品德
品德与社会
3
3
3
3
420 0
9.10%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外语 科学 体育与健康 音乐 艺术 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课程与 学校课程
8 4
8 4
7 4 2 2
6 5 2 2 3 2 2 3 2 30 1050
6 5 2 2 3 2 2 3 2 30 1050
6 5 2 2 3 2 2 3 2 30 1050
1435 945 280 280 630 420
20.50% 15.30% 7.30% 7.20% 9.90%
4 2 2
4 2 2
3 2 2 3
11% 420 420 16.10% 3 26 910 3 26 910 2 30 1050 560 6020 210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