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doc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黑龙江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黑龙江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各小学校: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良好的办学指导思想,增强学校依法治教的意识和行为,提高执行课程计划的自觉性课时计划做如下安排一至六年级均按《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贯彻执行。
附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时安排表附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时安排表(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备注:1、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停课或占用教学时间。
2、学校每周五下午安排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或校内的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
3、在语文课时中,各个年级每周设置1课时写字课,三年级以上每周另设两节作文课。
4、每节课时一般为35-40分钟,每天安排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保证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眼操上下午各一次。
中午要保证至少一小时的午休时间。
5、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时师资和教材的通知》的要求,从上学期开始小学各年级均开设健康教育课,所需课时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中解决,每周0.5课时。
各校在每周课表编排上,可将健康教育课时与体育课时设置为单双周轮流上。
6、加强平时各种学业能力的考查,改变学业评价以单一的期末试卷成绩为主的方式,所有学科都要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7、信息技术课一周2课时,三、四、五年级所需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解决;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课时从“学校课程”课时中解决。
8、小学开设外语课程的起始学年为三年级,三、四、五年级外语课为三课时。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
长课时(每课时40分钟)安排两课时,余下一课时安排两次短课(短课上课时间为20分钟)。
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所需课时从“自习课时”中解决。
英语学科成绩考核应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听力和口语的考核。
小学生学习计划表,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劳动

小学生学习计划表,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劳动As a parent, helping your child create a structured and balanced elementary school study plan is crucial for their academic success. 作为一名父母,帮助孩子制定有结构且平衡的小学学习计划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至关重要。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important to allocate time for each subject, including Chinese, Math, English, Comprehensive Studies, and Labor Education. 首要之处是要为每个科目安排时间,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习和劳动教育。
When creating a study plan, consider your child'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each subject.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孩子在每个科目上的优势和劣势。
Encouraging your child to set specific goals for each subject can help motivate them to stay focused and work towards achieving those goals. 鼓励孩子为每个科目设定具体的目标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专注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Incorporate break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nto the study plan to prevent burnout and promote a healthy work-life balance. 将休息和休闲活动融入学习计划中,以防止过度劳累并促进健康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2021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

2021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篇1一、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地方课程工作计划如下: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2、了解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使学生牢记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工作措施(包含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篇2一、开设目的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国防、环境保护的知识、国学启蒙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传统文化》和《安全教育》,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探讨交流;甚至可以是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文化精髓,积累一定的经典名篇,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小学生暑假学习作息计划表格

小学生暑假学习作息计划表格5篇小学生暑假学习作息计划表格1时间、项目、内容7:00起床7:00-7:20洗漱打扫卫生、扫地,擦家具等,学会做人7:20-7:40吃早饭7:40-8:00休息8:00-8:45第一节课晨读8:45-9:00休息做体操9:00-9:45第二节课学习下册语文和数学9:45-10:30休息户外活动和做体操、喝牛奶10:30-11:15第三节课暑假作业和写日记11:15-12:00自由活动做游戏和看电视12:00-12:30吃午饭12:30-14:30午休14:30-15:15第四节课练字15:15-15:30休息吃水果15:30-16:15第五节课复习一年级语文和数学16:15-16:30休息做游戏16:30-17:15第六节课背古诗,读故事并讲给父母听17:15-18:00休息户外活动18:00-18:45自由活动看电视18:45-19:00休息19:00-19:30看“新闻联播”并记录国内外主要大事19:30-20:00吃晚饭20:00-20:45上网学会应用,搜集资料和收发邮件21:00睡觉小学生暑假学习作息计划表格2一、活动时间6月25日——8月28日二、活动目的1:按时作息,保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锻炼身体,使自己更加健康的成长。
3:发挥自己的特长,更上新台阶。
4: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家长的额负担。
5:学习上积极进取,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下学期打好基础。
6: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让自己能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三:活动方案1:锻炼身体,健康成长每天早上6:30起床,跑步、跳绳、打篮球、踢足球。
下午户外活动一小时,或与小伙伴做游戏。
周末由父母陪同到郊外游玩或爬山。
以此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报一个游泳班,学会游泳。
2:认真读书,汲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写作内涵。
上午8:30——9:30读书一小时,边读边写读书笔记,并摘抄好词好句,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3:认真学习,使自己更上一层楼上午10:00——11:00与下午3:30——4:30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为了确保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课程安排计划表。
该计划表详细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每天的上课时间、节假日安排等。
课程安排计划表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
根据规定,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26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8节、外语4节、科学2节、体育2节。
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30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10节、外语6节、物理3节、化学3节、体育4节。
每天的上课时间也有明确规定。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1:30-4:30;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30-5:00。
课程安排计划表还规定了节假日安排。
每年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另外,每年寒暑假各两周,寒假为1月20日至2月20日,暑假为7月1日至8月1日。
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安排计划表执行,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各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为了提高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计划表旨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课程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广东省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公平: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减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沈毅中学课程安排表

沈毅中学课程安排表一、引言沈毅中学作为我国一所具有丰富教育底蕴的学府,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本文将对沈毅中学的课程安排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二、沈毅中学课程设置概述1.课程类型沈毅中学的课程设置分为文化课、实践课、选修课和特色课程四大类。
其中,文化课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基础学科;实践课包括实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等;选修课涵盖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社会与人文等领域;特色课程包括外语、编程、机器人、航模等。
2.课程安排时间沈毅中学的课程安排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共计20周。
每周上课5天,每天安排8节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
此外,学校还设有早晚自习时间,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导。
3.课程设置目的沈毅中学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学术、实践、艺术、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具体课程介绍(此处省略具体课程介绍,可根据实际需要补充)四、课程实践与评价1.课程实施方式沈毅中学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
其中,平时成绩占比30%,期中成绩占比20%,期末成绩占比50%,综合素质评价占比10%。
3.课程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学术竞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
实践活动成绩将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五、课程设置的优势与不足1.优势(1)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2)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评价体系科学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不足(1)部分课程设置过于应试,缺乏实用性;(2)实践活动场地和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求;(3)部分课程师资短缺,影响教学质量。
常州市2018-2019学年中小学学期周历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

原标题:常州市2018-2019学年中小学学期周历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起始年级德与法治、语文学科使用统编、修订教材。
本学期起一至六年级均开设科学课。
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使用统编教材。
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说明道德与法治、语文一、二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
其他年级使用原选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得更换版本。
2017 年,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一、二年级学生使用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一年级起开设,一、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三、四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五、六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3课时。
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课时。
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三年级起开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安排课时。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每学年至少35课时,总量不得少于140课时(包括基础模块100课时,拓展模块40课时);劳动技术教育每学年至少35课时,总量不得少于140课时,可以集中安排,以主题教育的方式开展。
外语课程从三年级起开设。
有条件的学校,如需在一至二年级开设外语课程,必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开设。
在1-2年级进行英语课程实验的学校,每周不少于2课时,在“地方和学校安排的课程”安排课时,不得挤占其他学科的课时。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小学英语每周可安排4课时。
小学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国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
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类课程,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由学校统筹安排,整合实施,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安排,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