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并发症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修改)

压缩式雾化机及装置 1、雾化器不可煮洗或沸水清洗,易变形。 2、一般来说,过滤棉每三个月换一次,若潮湿需 晾干后再使用。 3、存放管道不要打折,长期不用需拔下电源插头。 4精、选p机pt 身发热需停止半小时后再使用。
雾化吸入相关知识及常 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019年1月9日
精选ppt
厚德精医
1
人和创新
目 录
精选ppt
厚德精医
一、相关知识
二、雾化吸入并发症
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
人和创新
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用 治疗方法之一,对其治疗中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也是临床工作中,护 理人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
用精选p,pt 用后清洗。
9
厚德精医
人和创新
(三)处理措施 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 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精选ppt
厚德精医
10
人和创新
三、呼吸困难
(一)临床表现
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精选ppt
厚德精医
12
人和创新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一)临床表现 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二)预防措施 1、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氧气雾化吸入时适当加温,避免因吸入低气体引起呼吸 道痉挛。 3、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4、婴幼儿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的1/3~1/2,且以面罩 吸入为佳。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护士必知,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对其治疗中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也是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一)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现1、患者诉胸闷、气短。
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护士必知,雾化吸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雾化吸入,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对其治疗中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也是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现1、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休克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感染(一)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1、肺部感染者可以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一)临床表现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现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感染预防: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备用。
2、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
3、雾化治疗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则需要用碳酸氢钠漱口水进行漱口,以抑制真菌生长。
同时注意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
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处理:1、口腔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选择抑制真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 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
(二)气道堵塞预防: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对痰液多且黏稠的病人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吸入治疗。
2、雾化吸入过程中,鼓励痰液黏稠病人有效咳嗽,配合叩击胸背部,及时排出湿化的痰液。
必要时吸痰,以免阻塞呼吸道。
处理:1、雾化吸入中有痰液堵塞支气管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支气管痉挛预防:1、雾化前告知病人雾化时可能有轻微憋闷感以及呼吸配合方法,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掌握好吸入方法,均匀而有效的进行吸入治疗。
2、雾化前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3、首次雾化时,老年体弱病人先用较小剂量,待其适应后再逐级增加致所需雾量大小。
哮喘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5min 为宜。
4、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处理:1、一旦在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咳嗽加重,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应暂停吸入。
2、发生哮喘者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缺氧严重不能缓解者可行气管插管等。
(四)急性肺水肿预防:1、避免长时间、大流量雾化吸入。
处理:1、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给予高流量吸氧,采用50%乙醇为湿化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
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五)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预防:1、尽可能用以氧气为气源的氧气雾化吸入,避免吸入气体中氧含量降低。
雾化吸入七大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雾化吸进七大并收症,及防止处理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过敏反应(一)临床表示1、呼吸讲症状患者出现喘息,或者本有喘息症状加沉.2、齐身症状过敏性黑斑,可陪随热战,较少出现过敏性戚克.(两)防止步伐止雾化吸进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雾化历程中注意瞅察患者反应.(三)处理步伐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坐时末止雾化吸进.2、修坐静脉通讲,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天塞米紧等.3、稀切瞅察死命死命体征及病情变更,如有戚克主动抗戚克治疗.两、熏染(一)临床表示1、肺部熏染分歧程度下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睹炎症改变、痰细菌培植阳性等.2、心腔熏染多为实菌熏染,舌头或者心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者红色乌面,患者自愿痛痛,中断进食.(两)防止步伐1、雾化治疗中断后,荡涤雾化罐、心含觜及通讲,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洁、晾搞备用.2、使用一次性心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博人博用,用后荡涤.(三)处理步伐1、肺部熏染者不妨用抗菌药物治疗.2、心腔实菌熏染需要注意心腔卫死,举止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心等.三、呼吸艰易(一)临床表示1、胸闷、呼吸艰易、没有克没有及仄卧.2、心唇及颜里收绀.3、患者呈痛苦里容,急躁、大汗等.(两)防止步伐1、采用符合的雾化器,指挥患者背患者采用符合的体位.2、雾化历程中持绝吸氧.3、统造雾化吸进的时间,即时浑理痰液,免得阻塞呼吸讲.(三)处理步伐1、一朝出现呼吸艰易,协帮患者与半坐卧位或者坐卧位,以利呼吸,久停雾化吸进.2、拍背、饱励患者咳嗽排痰,脆持呼吸讲通畅.3、需要时背压吸痰.4、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四、缺氧及两氧化碳潴留(一)临床表示1、患者诉胸闷、气短.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收绀、心率加快、血压降下.3、血气分解示氧分压落矮、两氧化碳分压下.(两)防止步伐1、雾化吸进治疗前对于患者病情举止评估.2、氧气雾化吸进时适合加温,防止果吸进矮气体引起呼吸讲痉挛.3、雾化的共时赋予吸氧.4、婴幼女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的1/3~1/2,且以里罩吸进为好.(三)处理步伐1、出现缺氧及两氧化碳潴留时,应坐时停止雾化吸进,加大氧流量,嘱患者深呼吸.2、稀切瞅察患者病情变更,主动对于症处理.五、呼吸骤停(一)临床表示突然出现呼吸艰易、皮肤及黏膜收绀,宽沉者可致呼吸、心搏骤停.(两)防止步伐1、使用抗菌药物或者死物剂量雾化吸进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雾化吸进历程中要周到瞅察、防止果过敏引起收气管痉挛.2、尾次雾化或者年老体强者先用阻挡,待符合后再渐渐减少雾量.3、超声雾化前将呆板预热3分钟,氧气雾化吸进时可正在雾化器中用热毛巾包裹,防止矮温气体刺激气讲.(三)处理步伐出现呼吸久停应坐时即给予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心搏骤停者止心肺复苏;六、呃顺(一)临床表示呃顺是一侧或者单侧膈肌的阵收性痉挛,陪随吸气期声门突然关关,收出短促的特天声音.(两)防止步伐雾化吸进时雾量可适合调小.(三)处理步伐1、与患者接道与治疗无关且引起情绪激动的话题,分别患者注意力,末止呃顺.2、赶快饮热火或者刺激吐部,设法停止呃顺.3、经上述处理无效,不妨使用氯丙嗪或者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药物治疗.七、哮喘收火战加沉(一)临床表示雾化吸进历程中或者雾化吸进停止后段时间内,患者出现喘息或者喘息加沉,心唇、颜里收绀,听诊单肺有哮鸣音.(两)防止步伐1、哮喘持绝状态的患者止雾化吸进时雾量没有宜过大、时间没有宜过少.2、雾化时雾化液适合加温.(三)处理步伐1、爆收哮喘坐时停止雾化吸进,与半坐卧位,予氧气吸进.2、脆持呼吸讲通畅,即时浑理气讲分泌物.3、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及使用排除收气管痉挛药物.4、经上述处理病情没有克没有及慢解、缺氧宽沉者,应给予气管插管、辅帮通气.。
雾化吸入操作并发症

• 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紫绀,表情痛
• 苦,甚至烦躁,出汗等
(二)临床表现
A
10
• 1.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 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增加肺活量, 以利于呼吸。帮助病人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
• 痰 2.持,续促吸进氧痰(,液以排三免除)雾,化保预吸持防入呼过吸及程道中通处雪畅理氧。分压下降。
• 大,如不能及时排出,可造成气道阻塞。
A
15
•
雾 化过 程 中 突 然 出 现 呼
吸 困 难、(皮二肤)、临粘 床膜表紫现绀,严 重
(二)临床表现
A
13
• 1.使用以氧气为气撅的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一 10 L/mm,氧气雾化器的外面用热毛巾包裹,以提高
• 雾 2.滴对的于温缺度氧,(严避重三免者因)(吸如预入慢低防隆温阻及气塞体处性引肺起理气呼肿吸患道者痉)挛必。
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 3.由于婴幼儿的喉及气管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呼吸 道的缓冲作用相对较小,对其进行雾化时雾量应较小, 为成年入的l/3一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
泌物,使其利于自呼吸道排出及刺激呼吸道的自身清洁机制和改善通气功能,
促进支气管炎症过程的控制。其优点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使
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明显,对呼吸道疾病疗效快,用药省,全身反应少。
但是由于病人自身、医务人员的操作等原因,可出现缺氧、感染、过敏反应
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A
2
• (一)发生原因
A
14
• (一)发生原因
• 吸1.道雾而量导过致大缺使氧整 状五个 态、呼 。吸呼道吸被占暂据停,氧气不能进入呼
雾化吸入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雾化吸入并发症及防范措施一、痰液阻塞发生原因:雾化祛痰药物使用时可降低气道分泌物的黏稠度、引起分泌物量增加。
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后吸水膨胀,可能使原有部分堵塞的气道完全堵塞。
预防及处理:1. 保持痰液引流通畅,雾化吸入前应注意引导患者通过正确咳痰方式将其排出。
如果患者不能恰当排痰,应做体位引流或通过吸痰方式将分泌物排出,以避免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
2. 由于镇咳药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因此雾化祛痰药物与中枢类镇咳药不建议合用。
二、支气管痉挛发生原因:对于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当雾化产生的气溶胶温度过低、浓度过高、单位时间释雾量过大时,有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
某些物质尤其具有刺激性,如乙酰半胱氨酸、高张盐水和抗微生物药物,可诱发病人的阵发性咳嗽,严重者甚至发生晕厥。
预防及处理:对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应谨慎实施雾化治疗,在雾化过程应密切观察并做好支气管痉挛的处理准备。
为预防发生,可预先或同时吸入快速起效的β2-受体激动剂。
三、感染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后,面罩或咬嘴内壁可附着细菌。
如果没有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或消毒方法不当,可发生气溶胶系统的细菌污染。
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预防及处理:1. 为避免交叉感染,可选择一次性使用管路、面罩或口含器,如需重复使用,应做到专人专用。
2. 每次使用后对储药池、管路、面罩彻底清洗及消毒,晾干后封闭存放,避免雾化吸入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
四、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雾化吸入药物治疗一般安全性良好,常见问题为吸入引起的咳嗽和轻度鼻咽、胃肠道刺激,通常可以耐受。
预防及处理:1. 由于吸气过深易导致咳嗽,建议告知患者吸入期间正常呼吸,不需要过度深吸气。
2. 吸入药物对鼻咽和胃肠道的刺激性,可能导致口腔炎、恶心、呕吐情况出现,一旦出现可采用间歇雾化或停止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

【感染】
1. 2. 3.
4.
5.
6.
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连接 管即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以备下一次 使用。 尽量做到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以防止交叉感染。 雾化后协助病人漱口。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可选用碳酸 氢钠漱口,以预防口腔或咽部的念珠菌感染、口腔炎。 口腔或咽部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除选用抑制真 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外,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 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 观察排除痰液的性质和量,如为黄色浓痰,可能为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2.
3.
【支气管痉挛】
1. 2.
3.
4.
5.
雾化前,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告诉病人雾化时可能会有轻微憋 闷感,已取得病人的配合。 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呼吸配合方法,即吸入时病人口唇轻含吸 入管,使雾化液由口腔吸入,从鼻腔呼出;嘱病人作匀速呼吸,每次 吸气吸入药液后停留2~3秒,以使气道开发利于药液的吸收。 首次雾化机年老体弱病人,先用较小雾量,待其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至 所需要量大小。哮喘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 5min为宜。 一旦吸入过程中病人出现胸闷、咳嗽加重、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是 就应暂停吸入。发生哮喘者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缺氧严重不能缓解者可行气管插管等。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 理规范
2012.11.28 主讲人:张玲
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
低氧血症 感染 气道阻塞 支气管痉挛
【低氧血症】
1.慢性阻塞性费功能不全(COPD)患者,在雾化的同时,应给吸氧, 并严密观察SPo2等。如发现病人SPo2下降,则提高吸入氧浓 度, 可由原来的1~2L/min提高到4~6L/min,待治疗完毕, SPo2恢复至吸 入前的水平,再调回到原来吸氧浓度。 2.雾化吸入时避免雾量过大,时间过长。 3.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有小至大调解给雾量。吸入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 胸闷、气短等,应及时减小给雾量。 4.采用间歇吸入法,即吸入数分钟,停吸片刻,而后再吸,反复进行。 5.吸气过程中注意排痰。 6.吸入前教会病人正常使用雾化吸入器:吸入时口唇轻含吸入管, 勿口 唇禁闭,以避免影响呼吸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化吸入并发症
雾化吸入并发症
一、过敏反应
(一)发生原因
雾化吸入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敏,过敏的原因与其他
途径给药一致。
(二)临床表现
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的喘息加重,全身
出现过敏性的红斑并伴全身的寒战,较少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三)预防及处理
1.在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马上中止雾化吸入。
3.观察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克能等。
二、感染
(一)发生原因
1.最常见的是雾化器消毒不严格,雾化治疗结束后没有将口
含嘴(或面罩)、治疗罐及管道及时清洗和消毒。
2.年老体弱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减退,较长时间用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的真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雾化器消毒不严格引起的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由啰音;肺部X光片有炎症的改
变;痰细菌培养可见细菌生长。
2.如为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口腔感染,则多为真菌感染,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患
者自觉口腔疼痛,甚至拒绝进食。
(三)预防及处理
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将雾化罐、口含嘴及管道用清水洗净,并用500PPM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2.口含嘴最好专人专用;如行氧气雾化治疗,雾化器专人专用,每天更换。
3.如口腔真菌感染需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局部治疗:(1)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使口腔呈碱性,抑制真菌生长。
(2)用2.5%制霉菌素甘油涂于患处,每日3-4次,有抑制
真菌的作用。
此外,亦可用1%龙胆紫水溶液,10%八万酸钠
溶液、1%双氧水或复方硼砂液、10%电话钾溶液含漱,一般
无需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
4.给予富含大量维生素或富有营养的食物。
5.肺部感染者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呼吸困难
(一)发生原因
1.由于黏稠的分泌物具有吸水性,长期积聚支气管内的黏稠分泌物因雾化吸入水后膨胀,使原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堵
塞。
2.雾化吸入水分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导致了呼吸困难(见于儿童雾化引起的溺水反应)
3.雾化吸入时间较长使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组织细胞代谢障碍,供给肌肉运动能量不足,呼吸机容易疲劳,而雾化吸
入又需要患者做深慢吸气快速呼气,增加了呼吸肌的负担, 4.高密度均匀气雾颗粒可分布到末梢气道,若长时间吸入(超过20in)可引起气道湿化过度或支气管痉挛。
5.药物过敏或雾化药物刺激性大导致的支气管痉挛。
(二)临床表现
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
紫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等
(三)预防及处理
1.选择合适的体位,让患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
帮助病
人拍背,鼓励其咳嗽,必要时吸痰,促进痰液排除,保持呼吸
道通畅。
2.持续吸氧,以免雾化吸入过程中雪氧分压下降。
3.加强营养,以增加患者的呼吸肌储备能力。
4 .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器,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用超声
雾化吸入可选择射流式雾化器,吸入时间应控制在5一10分钟
及时吸出湿化的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引起室息。
5. 对于某些病人,如慢阻肺的病人或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等湿
化量不宜太大,一般氧气流量l一15升/分即可不宜应用高渗的盐水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沸留
(一)发生原因
1.超声雾化吸入雾的冲力比空气中氧的冲力大,加上吸人气体含氧量低子正常呼吸时吸入气体氧含量,容易导致缺氧。
2.超声雾化雾滴的温度低于体温,大量低温气体的刺激,使呼吸道痉挛进一步加重,导致缺氧。
3.大量雾滴短时间内冲入气管,使气道阻力增大,呼吸变得浅促,呼吸末气道内呈正压,二氧化碳排出受阻,造成缺氧和
二氧化碳储留。
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时,大量超声雾化不仅影响正常的氧气进入,也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加重了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
(二)临床表现
患者诉胸闷、气短等不适。
查体示:呼吸浅快、皮肤、私膜
发钳,心率加决、血压升高;血气分析结果表明氧分压下
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三)预防及处理
1.使用以氧气为气撅的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一10 L/mm,氧气雾化器的外面用热毛巾包裹,以提高雾滴的温度,
避免因吸入低温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
2.对于缺氧严重者(如慢隆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3.由于婴幼儿的喉及气管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的缓冲作用相对较小,对其进行雾化时雾量应较小,为成年入
的l/3一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
五、呼吸暂停
(一)发生原因
1.雾量过大使整个呼吸道被占据,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而导致缺氧状态。
2.大量低温气体突然刺激呼吸道,反应性引起患者呼吸道血管收缩导致呼吸道痉挛,使有效通气量减少,加重了缺氧而
窒息。
3.蛋白溶解酶的应用和气体湿度增加使气道内甜祠的痰液溶解和稀释,体积增大,如不能及时排出,可造成气道阻塞。
(二)临床表现
雾化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瀚膜紫给,严重者可致
呼吸、心跳暂停。
(三)预防及处理
1.使用抗生素及生物制剂做雾化吸人时应注意因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
2.正确掌握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规程首次雾化及年老体弱患者先用低档,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星。
雾化前机器需预热3分
钟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3.出现呼吸暂停及时按医嘱处理。
六、呢逆
(一)发生原因
1.超声雾化吸人时吞人的大里气雾微粒通过食管时刺激隔肌。
2.气雾颗粒刺激迷走神经、隔神经,反射性或自接诱发隔肌痉。
(二)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顽固吐顺逆。
(三)预防及处理
1.雾化时雾量可适当放小。
2.发生呢逆时,可在思者胸锁乳突肌上端压迫捅神经或饮冷开水200ml亦可颈部冷敷。
3.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可服用J香柿蒂汤缓解症状。
七、哮喘发作和加重
(一)发生原因
1.患者对所吸入的某种药物发生过敏反应。
2.原有哮喘的病入,吸人低温气体诱发支气管痉挛。
3.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因超声雾化气体氧含过较低,缺氧而诱发病情加重。
(二)临床表现
雾化吸入过程中或吸入停止短时间内,患者出现喘息或喘息
加重,口唇颜面紫缉,双肺听诊有哮鸣音。
(三)预防及处理
1.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湿化雾员不宜过大,一般氧气雾量1一15升/分即可;雾化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分钟为宜。
2.湿化液的温度以30一60℃为宜。
3.一以发生哮喘应立即停」卜雾化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痰液堵塞立即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子气管插管,人工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