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大运动康复提纲
运动康复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旨在考核该专业学生的运动康复、临床康复等 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测试包括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各占 50%。理论考试主要包括系统解 剖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康复评定、临床康复、理疗及运动疗法等主干课 程,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判断(25 分)、单选(60 分)、多选 (15)。实践技能测试采用现场抽签,根据所抽题目进行现场操作及讲解。
糖尿病的康复 实践测试范围 一、康复评定学 关节活动度评定(要求掌握角度的测量方法) 肌力评定(要求掌握上肢、下肢主要肌群的肌力评定方法、Lovett 徒手肌力分 级) 二、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活动度训练 协调训练 转移训练 PNF Rood 技术
学分:2 学分(毕业必备)。且本年度无补考机会,本年度测试不合格者 将在下一年度的低年级本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中参加测试。
理论测试范围 一、系统解剖学 第一章:骨学 第一节:总论 ; 第二节:中轴骨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总论;第三节:附肢骨连接 第三章:肌学 第一节:总论;第二节:头肌;第四节:躯干肌;第五节:上 肢肌;第六节:下肢肌 第四章:内脏学总论 第七节:肝; 第五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口腔;第二节:咽;第四节:胃;第五节:小 肠; 第七节:肝 第六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鼻;第二节:喉;第三节:气管与支气管;第四 节:肺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肾;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女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殖器 ; 第十章: 腹膜 第一节:概述;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 第二节:心;第三节:动脉;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总论
肌力评定 ADL 评定 2、理疗学 光疗 电疗(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高频、中频、低频) 3、运动疗法 肌力训练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活动度训练 协调训练 转移训练 PNF Rood 技术 四、临床康复学 康复医学导论——第五章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颅脑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骨关节伤病的康复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手外伤的康复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 冠心病的康复 呼吸功能障碍的康复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处方》教学大纲

《运动处方》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运动处方》,杨静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二)参考书目1.《运动医学》,王安利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2.《实用运动医学》,曲绵域主编,北京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3.《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田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H)在线资源慕课在线课程(四)学术期刊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三、课程简介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运动处方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开设运动处方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初步掌握针对不同人群制订运动处方的基本能力,使体育运动参与者能够科学锻炼,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状态、运动水平、防治疾病及康复等目的,可以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及体疗康复等工作服务。
课程目标1: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制定运动康复方案的能力。
【毕业要求3知识运用能力3.3】课程目标2:能利用各类新媒体技术手段获取相关学科与专业知识【毕业要求4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4.3】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五、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六、教学安排第一章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分类以及实施原则。
了解运动处方的发展史和发展现状。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分类以及实施原则。
2.难点: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分类以及实施原则。
【课程内容】第一节运动处方概述一运动处方的概念;二运动处方在康复治疗和预防健身中的作用;三运动处方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四△运动处方的分类;五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第二节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第三节运动处方信息系统简介【教学方法】多媒体【复习思考】运动处方的分类以及实施原则有哪些?第二章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制订的依据【教学目标】掌握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掌握心肺、肌肉力量耐力、柔韧性的测定与评价。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二)参考书目1.《运动生理学》,王瑞元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孙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运动生理学题解》,乔德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H)在线资源慕课,运动生理学,苏州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华南师范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湖南师范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江西师范大学(四)学术期刊1.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体育科学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用运动生理学的理论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锻炼,初步掌握评定人体主要身体功能的基本方法。
从人体运动的角度,了解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
在实验基础上,理解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机体结构和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
通过学习运动对各系统机能的影响,探讨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与身体脏器变化间关系。
让学生将刻苦奋斗、勇于探索、不畏艰难和勇攀高峰等体育精神转化为自身提升的驱动力,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民族的目标、祖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和奋斗。
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掌握了不同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基于这些生理学基础,完成学生体质测试和身体机能评定,并能够将这些规律和生理基础应用在以后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中。
【毕业要求2专业学科知识2.1】课程目标2:掌握运动过程中机体各阶段生理变化的特点及其机制,能对运动过程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可以对运动参与者不同阶段进行生理指标检测,不断修订康复方案,为科学指导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康复学教学大纲

运动康复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运动康复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促进个体在运动受伤或手术后的康复与功能恢复。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其在日后的康复实践中能够胜任。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运动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各种康复评估方法和技术;3. 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计划制定;4. 能够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5. 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技能。
三、教学内容1. 运动康复学概述1.1 运动康复学的发展历程1.2 运动康复学的基本概念1.3 运动康复学的应用范围与意义2. 康复评估方法2.1 运动功能评估2.2 骨骼肌肉功能评估2.3 神经功能评估2.4 全身功能评估3. 运动损伤处理与康复计划 3.1 运动损伤的种类与特点 3.2 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3.3 康复计划的制定与调整4. 康复训练方案设计4.1 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4.2 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方法4.3 康复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 实践能力培养5.1 手技训练5.2 动作辅助训练5.3 康复器械的应用5.4 康复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2. 实践操作3. 病例分析4. 小组讨论5. 实习实训五、教学评估1. 期中考试2. 课堂表现3. 作业完成情况4. 期末综合评估六、参考教材1. 《康复学导论》2. 《现代运动康复学》3. 《运动损伤与康复》七、其他要求1. 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2. 学生需遵守教学秩序,尊重师生及同学间的交流互动;3. 课程结束后,学生需提交康复训练方案设计报告。
以上为运动康复学教学大纲,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康复实践奠定基础。
祝愿每位学生学有所成,成为优秀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
《运动康复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康复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信息1.课程定义:《运动康复技术学》是研究和运用康复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和治疗伤病、促进功能康复的一门应用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的体育和训练的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和监督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病者和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的一门学科。
2.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依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 年版)编写。
3.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4.学时数(周数)与学分:36学时(18周),2学分课程目标开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康复治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康复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不同个体的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等特点制定科学的运动治疗和康复训练处方,并指导和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从而重返家庭乃至重返工作岗位或重返赛场的运动康复治疗专门人材。
完成课程教学后学生将能够独立地熟练操作常用的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对应毕业要求1.知识:理解并掌握常用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基本理论原理,指导实践技术操作。
1-①;1-②。
2.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临床常用的运动康复治疗技术,熟悉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手法,在各种损伤后和疾病不同时期灵活运用。
2-②;2-③;2-④;2-⑤。
预期学习成果3.素质:①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配合其他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开展康复治疗工作;②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开展康复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③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国际视野和交流、竞争与合3-②;3-③;3-④。
作能力;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遵守生命伦理;⑤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教学方法预期成果评价方法1.运动康复概述⑴运动康复的概念和特点知识点:运动康复、运动康复的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⑵运动康复的生理作用知识点:疾病发生、治疗原则、运动治疗的生理作用⑶运动康复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知识点:运动治疗的适应症、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⑷运动康复的实施原则及运动处方知识点:运动治疗的实施原则、运动处方和概念、种类、主要内容2讨论教学法1.讲述运动康复概述;2.分小组讨论运动康复实施原则。
体育康复提纲

第一章运动处方概述及发展简史第一节运动处方概述一、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二、运动处方的种类随着康复体育的不断发展及运动处方应用范围的扩大,运动处方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常见的分类有:(一)按锻炼的对象和作用分1.治疗性运动处方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效果为主要目的。
2.预防性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
3.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美为主要目的。
(二)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1.心血管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2.运动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3.神经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4.呼吸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内容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types)、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duration)、运动频度(frequency)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types)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耐力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运动手段。
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肺、代谢、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
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室内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冰、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
最新体育康复提纲

体育康复提纲第一章运动处方概述及发展简史第一节运动处方概述一、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二、运动处方的种类随着康复体育的不断发展及运动处方应用范围的扩大,运动处方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常见的分类有:(一)按锻炼的对象和作用分1.治疗性运动处方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效果为主要目的。
2.预防性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
3.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美为主要目的。
(二)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1.心血管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2.运动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3.神经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4.呼吸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内容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types)、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duration)、运动频度(frequency)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types)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耐力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运动手段。
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肺、代谢、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
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室内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冰、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
运动训练的康复2

高颀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教研室 2(1-7)
人类身体功能动作就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 人类身体功能动作就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人 们需要做的动作。从解剖学角度理解, 们需要做的动作。从解剖学角度理解,即我们 的身体被设计成应该做的动作。 的身体被设计成应该做的动作。 人类生长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七个动作, 人类生长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七个动作,主要 涉及核心部位(髋部、脊柱、肩部) 涉及核心部位(髋部、脊柱、肩部)灵活性和 弓箭步、 抬腿, 稳定性的蹲 稳定性的蹲、踏、弓箭步、伸、抬腿,以及另 外两个要求躯干稳定和躯干旋转的动作, 外两个要求躯干稳定和躯干旋转的动作,它们 分别是俯卧撑和躯干旋转稳定动作 俯卧撑和躯干旋转稳定动作。 分别是俯卧撑和躯干旋转稳定动作。 体育运动是身体功能动作模式的组合, 体育运动是身体功能动作模式的组合,任何完 美、复杂的竞技动作都是由最简单的动作模式 构建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到综合。 构建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到综合。
人类有哪些功能动作? 人类有哪些功能动作?
竞技运动中包括多关节, 竞技运动中包括多关节,多维度的动力性动 在四肢末端转换和传递力量。所以, 作,在四肢末端转换和传递力量。所以,要 多训练身体平衡, 多训练身体平衡,本体感受和肌肉力量的控 制训练。 制训练。脊柱肌肉力量差或核心部分不牢固 和不结实,在对抗动力性/弹性力量的时候 和不结实,在对抗动力性/ 就可能会有腰部或是下背部受伤。 就可能会有腰部或是下背部受伤。
Program Design 训练设计
脊柱肌肉力量(核Program Design 训练设计
功能训练方法 激活神经激活神经-肌肉系统 本体感觉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肉骨骼康复考查学生对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过程和思路,评价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骨骼系统的常见损伤的诊断要点与分类,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思路与评定方法,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进,重点要求掌握以下损伤和功能障碍: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骨内上髁炎、肱骨部肌腱损伤、非特异性腰痛、颈椎病、脊柱侧弯、髋关节撞击征、髋关节置换术后、髌股疼痛综合征、换术、踝关节扭伤、跟腱病变、足底筋膜炎等。
常见骨折的康复评价方法及康复治疗措施。
骨质疏松症碍,骨质疏松症康复及护理措施。
康复评定学考查学生对康复评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康复用与目的,ICF,SOAP原则,三期评定,康复评定的类型及方法;关节活动度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影证及禁忌证、步骤和注意事项,各关节的具体测量方法;疼痛的定义及主观成分、分类和影响因素,疼结果记录;肌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肌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上肢、下肢、躯干方法与步骤;躯体感觉的分类和评定方法,感觉障碍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反射的检查方法,反射异支撑面的概念,维持平衡的基本条件,平衡功能的分类,平衡评定的目的、适应症及评定方法;协调功及步态周期的概念,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步态分析的方法,异常步态的原因及表现;肌肉骨骼损伤的伤客观检查的要素(观察、触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抗阻运动、特殊检查、临近关节筛查)。
运动解剖学人体9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各系统中重要器官的位置、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肌肉)的位置、形态结构、功能、运动特征以及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特点,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对人对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解剖学机理;骨骼肌的运动解剖学分析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实例分析;神经系统中重要器官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脊神经损伤定位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