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新

合集下载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支模(高大模板)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日益普遍。

本文旨在探讨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确保高支模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首要任务是进行充分的材料准备。

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是高支模工程的基础。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规格,以满足工程的具体需求,提高整体施工效益。

二、工程布局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科学合理的工程布局至关重要。

通过对工地的精确测量和合理规划,确保高支模板的准确安装和使用。

采用先进的工程布局技术,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减少误差,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施工流程高支模施工流程的优化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传统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应对方案,确保高支模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安全管理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地的安全环境。

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安全进行。

五、环保措施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升,高支模工程中的环保措施也需要更加重视。

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引入绿色施工理念,推动高支模工程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技术创新在高支模工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管理系统,提高工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积极研究新型高支模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总体而言,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工程的各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确保工程的高效、安全、环保进行。

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引入新技术,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和严苛的建筑需求,推动高支模工程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是针对地下室、地下车库等需要高度支撑的项目而设计的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的支撑和模板技术,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2. 施工对象本次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针对的施工对象是一处地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地下二层地下室和地下车库部分。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为了满足商业综合体的需求,地下室和地下车库部分需要采用高支模进行施工。

3. 施工意图本次施工方案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高支模施工技术,确保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并保证工程安全。

4. 施工准备4.1 挖土及基坑支护首先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和支护工作,以确保地下室和地下车库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同时采取适当的基坑支护措施,如桩基和土方支撑等。

4.2 设备调试需要对高支模施工所需的各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以满足施工需求。

4.3 支模材料准备准备各种支撑和模板所需的材料,包括支撑材料、模板板材、螺栓等。

4.4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

5. 施工方案5.1 高支模施工工序5.1.1 基础支撑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内安装支撑材料,如脚手架、立柱等,以支撑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施工。

5.1.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支撑上安装模板板材,以建立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施工模板。

5.1.3 钢筋绑扎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钢筋绑扎工作,确保钢筋的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5.1.4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混凝土质量和工艺。

5.1.5 支撑材料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支撑材料的拆除工作。

5.2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高支模需专项方案

高支模需专项方案

一、引言高支模工程是指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米、跨度大于18米、均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²的模板支撑系统。

由于高支模工程具有危险性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高支模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4. 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5. 工程实际情况三、专项施工方案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施工周期等。

2. 高支模体系设计(1)水平杆设置:根据荷载、跨度、立杆间距等因素,确定水平杆的设置数量和间距。

(2)剪刀撑设置:根据工程高度、结构形式、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剪刀撑的设置数量、间距和构造。

(3)立杆支撑设置:根据荷载、立杆间距、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确定立杆支撑的设置方式和构造。

(4)连墙件设置:根据工程高度、结构形式、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连墙件的设置数量、间距和构造。

(5)立杆下基础处理:根据地基承载力、立杆埋深等因素,确定立杆下基础的处理方式。

3.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总部署(1)施工准备:包括人员、材料、设备、技术文件的准备。

(2)施工流程说明:包括模板安装、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工序。

(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包括模板、支撑材料的选择、搭设要求、加固措施等。

4. 高支模施工方法(1)模板组拼精度要求:确保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满足施工要求。

(2)模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准确设置模板位置。

(3)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模板支设。

(4)满堂架搭设:确保满堂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5)剪刀撑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剪刀撑。

(6)核验标高: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柱模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柱模安装。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为确保高支模专项施工的圆满成功,我们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了一份全新的施工方案,旨在提高效率、确保质量、保障安全。

以下是我们的最终版本,以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贡献一份力量。

一、施工前期准备在进入正式施工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周密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对地质勘察数据的精准分析,我们对施工地点的地基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材料选用与质量控制在高支模专项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牢固稳定,我们采用了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材料,对每一批材料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项目要求。

三、技术手段创新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先进的支模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我们实现了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四、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我们从多个维度出发,建立起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培训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智能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五、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推进高支模专项施工的同时,我们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工程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六、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始终秉持社会责任的理念。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率。

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最终,我们深信这份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将为工程的成功竣工提供有力保障,为业主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项目的圆满完成而不懈努力。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本项目是一座高层建筑,总高度为50层,主要用于商业与办公。

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高层建筑高支模结构的施工进行详细说明。

二、施工准备工作
1. 完成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2. 搭建施工用塔吊和脚手架,用于物料运输和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现场。

3. 配置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高支模板等。

三、高支模模板的搭建
1.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进行标线,确定各层的结构定位。

2. 搭建高支模的主体结构,包括垂直支撑和水平支撑。

3. 安装高支模板,包括楼板模板、墙模板和柱模板。

四、高支模的安全措施
1. 定期对高支模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和安全。

2.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设置安全围护网和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不要接近施工区域。

4. 施工现场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五、高支模的拆除
1.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

2. 根据拆模顺序,从上到下逐层拆除高支模,注意安全。

3. 对于需要保留的高支模,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便下一层的施工。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高支模的专项施工,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快速施工和节约成本。

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支模施工将成为建筑施工的主流方式之一。

拱桥的高支模专项方案

拱桥的高支模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办质[2017]39号)2. 《桥梁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 《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93)6. 相关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一座跨径为80米的拱桥,主桥采用单跨空腹式拱桥结构,拱轴线为悬链线,主拱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拱肋高度为4米,拱脚处宽度为8米,桥面宽度为9米。

高支模施工主要针对主拱圈模板支撑体系。

三、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1. 模板及支撑体系材料选型(1)模板:选用16mm厚红色模板,弹性模量E=4200N/mm2,抗弯强度[f]=12N/mm2。

(2)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抗剪强度设计值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弹性模量为8415N/mm2。

(3)主龙骨:采用48×3.5mm普通钢管,抗弯强度205.0N/mm2。

(4)扣件:拧紧力矩达40~65N.m,单扣件抗滑承载力可取8.00.64.8kN。

2.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部署(1)施工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

(2)施工流程:模板制作、安装、加固、拆除。

(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根据拱桥结构特点,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主拱圈模板支撑体系分为拱脚、拱顶、拱肋三部分。

3. 高支模施工方法(1)拱脚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架搭设,立杆间距为1.2m,水平杆步距为1.5m,剪刀撑间距为1.5m。

(2)拱顶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立杆间距为1.2m,水平杆步距为1.5m,剪刀撑间距为1.5m。

(3)拱肋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立杆间距为1.2m,水平杆步距为1.5m,剪刀撑间距为1.5m。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最新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最新

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最新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高支大模板来进行模板支撑和混凝土浇筑的一种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法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从工程特点、施工准备、高支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给出一套科学、高效的高支模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特点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准备好建筑模板和支撑材料,确保质量合格。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和配料材料。

2.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高支模板的组装、拆卸和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领。

3.施工设备:准备好各种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吊装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

三、高支模板的安装和拆除1.模板安装: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纸进行模板支撑的布置和安装。

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支撑材料和连接方式。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规范进行组装,确保安全可靠。

2.模板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模板拆除。

按照拆除顺序和拆除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模板拆除的顺利进行,并注意保护已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

四、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材料特性和施工进度准备混凝土,并配制合适的配料比例,确保浇筑出质量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2.浇筑工艺: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

尽量采用连续浇筑,避免出现冷缝和接缝,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3.浇筑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控制手段,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设立安全警示标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醒其注意施工现场的各种危险和风险。

2.安全防护设备:合理配置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索、安全网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定期检查:定期对模板、支撑结构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支模专项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另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支模的搭设。

支模的搭设是高支模施工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展和质量。

在搭设支模时,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支模的结构稳固、布置合理。

同时,还需要对支模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支模上的问题,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混凝土浇筑。

在支模搭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同时,还需要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支模拆除。

在混凝土养护完成后,需要进行支模的拆除工作。

在进行支模拆除时,需要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对拆除后的支模进行清理和整理,以便后续的使用和维护。

五、施工总结。

在高支模专项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通过总结和评估,可以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同时,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六、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高支模专项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另外,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环境保护。

在进行高支模专项施工时,需要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和整洁。

总之,高支模专项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上人家22#、23#楼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淮上人家项目部二零一三年七月三十日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由于地下室工程顶板结构标高为-1.35米,故在一层支设过程中出现了5.9m高的模板。

本施工方案针对这层模板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为了确保模板系统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2.8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楼板、粱底(侧)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托梁均采用50×70木方,通过调整上托来调节模板支撑的高度。

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出版;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50204-2002;6、本工程设计图纸。

二、地基条件本工程模板立杆支撑在地下室混凝土顶板上。

三、模板支撑体系(一)、模板支撑系统设计的各项荷载1、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7、倾到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二)、各项荷载标准值说明: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的小楞时,对均布荷载取2.5KN/㎡,另应以集中荷载2.5KN在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按大者采用;2.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撑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取1.0KN/㎡。

(三)、设计模板支撑系统时的各项荷载分项系数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设计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求得,荷载分享系数应按下表采用。

(四)、模板支撑材料模板支撑系统所用材料应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合格方可使用,材料的容许应力以检测㎡结果为准。

本工程用与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管采用Q235钢,其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

(五)、初步设计本工程模板支架钢管选用φ48×2.8;立杆采用顶部带顶丝的钢管,在主次梁底立杆纵向间距为0.9米、横向间距0.9米,在梁底增设一梁下立杆,立杆沿梁长间距0.9m。

在板底立杆纵向间距为1.0米、横向间距1.0米,组成一个1.0m ×1.0m的满堂模板支架;大横杆间距为1.5米,平板模用15mm厚胶合板,铺设在搁栅上,搁栅两头搁置在托梁上,搁拦断面50×70mm,间距250mm,托梁断面50×70mm,间距1000mm。

(六)、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验算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70;采用的钢管(mm):Φ48×2.8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钢管支撑;板底钢管的间隔距离(mm):150.00;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板底支撑采用钢管;托梁材料为:钢管5.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三级钢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每层标准施工天数:8;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360.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4.0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楼板的计算长度(m):4.50;施工平均温度(℃):25.000;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22/6 = 24 cm3;I = 100×1.23/12 = 14.4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 25×0.12×1+0.35×1 = 3.35 kN/m;1(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q= 2.5×1= 2.5 kN/m;2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1.2×3.35+1.4×2.5= 7.52kN/m最大弯矩M=0.1×7.52×0.152= 0.017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16920/24000 = 0.705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705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其中q = 3.3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 0.677×3.35×1504/(100×9500×107800)=0.011 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150/ 250=0.6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11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0.6 mm,满足要求!三、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4.49cm3截面惯性矩 I=10.78cm4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25×0.25×0.12 = 0.75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0.35×0.25 = 0.088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q2= (2.5 + 2)×0.25 = 1.125 kN/m;2.钢管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q1= 1.2 × (q1+ q2) = 1.2×0.75+1.2×0.088 = 1.005 kN/m;活荷载:q2= 1.4×1.125 = 1.575 kN/m;最大弯距 Mmax= (0.1×1.005+0.117×1.575 ) ×12 = 0.285 kN.M;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 N = ( 1.1 ×1.005 + 1.2×1.575)×1 = 2.995 kN ;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 0.285×106/4490 = 63.424 N/mm2;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 N/mm2;纵向钢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63.424 N/mm2小于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0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q11+ q12= 0.75+0.088=0.838 kN/m;活荷载 q2= 1.125 kN/m;托梁计算变形图(mm)托梁计算剪力图(kN)= 2.002 kN.m ;最大弯矩 Mmax= 0.168 mm ;最大变形 Vmax= 21.923 kN ;最大支座力 Qmax托梁最大应力σ= 2.002×106/62137=32.22 N/mm2;托梁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 32.22 N/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168 mm 小于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 0.12×5.7 = 0.681 kN;NG1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2)模板的自重(kN):NG2= 0.35×1×1 = 0.35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25×0.12×1×1 = 3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4.031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2.5+2 ) ×1×1 = 4.5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11.137 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1.137 kN;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L----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按下式计算l= h+2a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 m;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 h+2a = 2+0.1×2 = 2.2 m;L/i = 2200 / 15.9 = 138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357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1137.38/(0.357×424) = 73.578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73.578 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l 0 = k1k2(h+2a)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85;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2.2 按照表2取值1.006 ;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185×1.006×(2+0.1×2) = 2.623 m;Lo/i = 2622.642 / 15.9 = 165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59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1137.38/(0.259×424) = 101.419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101.419 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