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幼儿园小班教案

合集下载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诗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鸟鸣涧》,理解诗意,掌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2)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诗人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准备:(1)预习《鸟鸣涧》,了解诗人王维。

(2)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王维的诗词,复习其风格特点。

(2)提问:你们对王维的了解有多少?他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2. 新课导入:(1)介绍《鸟鸣涧》的创作背景。

(2)解释诗题“鸟鸣涧”,引导学生对诗文产生兴趣。

3. 诗句讲解:(1)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的意义和意象。

(2)引导学生感受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4.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价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参考】《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全诗如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古诗鸟鸣涧幼儿园教案

古诗鸟鸣涧幼儿园教案

古诗鸟鸣涧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鸟鸣涧》,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

2.通过观察与描述鸟类、涧流等自然景观,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

4.提高幼儿的朗读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清晰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
1.《鸟鸣涧》古诗。

2.涧流、树、鸟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3.环境背景音乐。

4.用于展示古诗的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播放环境背景音乐,营造出山林溪涧的声音。

2.展示涧流、树、鸟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询问幼儿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

重点教学环节
1.展示古诗《鸟鸣涧》,先让幼儿听朗读,然后再慢慢讲解一些词汇和句子的意义,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2.分角色让幼儿朗读整首诗,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

3.以涧流、树、鸟等自然景观为主题,引导幼儿进行描述和想象,自由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情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拓展延伸环节
1.分小组,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展示自己的涧幕、树幕、鸟幕等自然景观的手工制作品,以及描述景观的语言表达。

2.分组竞赛,以清晰、准确、自然的朗读为主要评判标准,让幼儿进行古诗朗读比赛。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的古诗朗读和自然景观观察与描述,幼儿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之美、文学之美的魅力。

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情感。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领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鸟鸣涧》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提升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鸟鸣涧》中的意象和意境。

(2)分析《鸟鸣涧》的韵律和节奏。

(3)对比分析《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鸟鸣涧》的诗意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

(3)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鸟鸣涧》,了解诗歌的大意。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复习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鸟鸣涧》的思考。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鸟鸣涧》,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鸟鸣涧》,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 解读与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鸟鸣涧》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意。

(2)讲解《鸟鸣涧》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对比分析《鸟鸣涧》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创作与表达:(1)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悟,培养表达能力。

鸟鸣涧古诗幼儿园小班教案

鸟鸣涧古诗幼儿园小班教案

鸟鸣涧古诗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鸟鸣涧》并理解诗意;2.能够认识和描述鸟儿的形态特征;3.培养幼儿爱好自然、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4.提高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诗歌学习教师朗诵《鸟鸣涧》这首诗,鼓励幼儿听、读、背诵。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将重点讲解以下生词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无人知,愁绿江南岸,被春去。

2.2 自然科学活动为了直接体验“鸟鸣”的美妙愉悦,引导幼儿深入感知自然。

带领幼儿走进公园(或山林),了解和观察小鸟的个体特征、羽毛颜色、喜爱食物等。

学习观察鸟类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粘贴简易大小写鸟的外形,辨别鸟的巢和活动的时间等。

2.3 美术创作活动通过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幼儿描绘鸟的形态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1. 教师首先给幼儿讲述一些鸟儿的特征,如喙、翅膀、羽毛的颜色等; 2. 让幼儿模仿鸟儿的形态,自由发挥创造力,通过绘画或手工的方式完成一只生动形象的小鸟。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现象法、情感法、游戏法等。

1.现象法: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诗歌中“鸟鸣”的美好与生动。

2.情感法:通过诗歌,引发幼儿对自然的情感共鸣,培养幼儿爱好自然、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3.游戏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各种带有游戏性的环节,如卡片游戏、绘画游戏等,让孩子在愉悦中学习。

四、教学环节4.1 情景营造在教学前准备好自然环境,在场地上安排物体形成小游戏,与孩子一起感受“鸟鸣”。

4.2 诗歌学习1.教师朗读《鸟鸣涧》诗歌;2.解释生词,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3.让幼儿跟读诗歌,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4.进行诗歌诵读比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4.3 自然科学活动1.观察小鸟,发现自然美;2.辨别小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4.4 美术创作活动1.教师先讲解小鸟的基本形态和羽毛颜色等;2.引导幼儿用颜色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自然界。

3.分享自己的美术作品,互相欣赏、学习。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理解《鸟鸣涧》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作者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句分析和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3)能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3)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鸟鸣涧》的诗意和意境。

2. 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形式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鸟鸣涧》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 朗读与讨论:(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鸟鸣涧》,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诗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

(2)学生通过诗句分析和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诗意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互相评价和鼓励。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诗意的表达和诗歌形式的运用。

6. 背诵与默写:(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学生默写《鸟鸣涧》,教师进行评价。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意的理解和诗歌形式的运用。

(2)学生课后阅读王维的其他诗歌,深入体会其诗意和意境。

8. 作业布置:(1)背诵《鸟鸣涧》。

幼儿园鸟鸣涧教案

幼儿园鸟鸣涧教案

幼儿园鸟鸣涧教案教学目的1.帮助幼儿认识鸟类,并了解其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

2.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并促进其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亲近自然、关爱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其爱心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课程1:认识鸟类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鸟类。

2.学习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区分方法。

课程2:鸟儿的生活习性1.介绍鸟儿的食性和食物来源。

2.讲解鸟儿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

课程3:探访鸟鸣涧1.带领孩子们去鸟鸣涧进行户外探险活动。

2.在探险活动中,让幼儿亲身感受和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和栖息环境。

教学重点1.教会幼儿如何认识鸟类、观察鸟类并识别出不同种类的鸟类。

2.帮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提高幼儿的生物学知识水平。

3.促进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引导幼儿在自然中感受、探索、发现和学习。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常见的鸟类,让幼儿初步了解鸟儿的外貌特征和形态特征。

2.实物展示法:通过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鸟类,并观察实物的不同部位和特征。

3.现场探险法:带领幼儿到自然环境中,亲身感受和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和栖息环境,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评估1.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考核幼儿对鸟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2.习惯培养情况:通过幼儿及家长的反馈,考核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自律、耐心和积极性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情况。

3.互动参与情况: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互动、户外探险等环节中的表现情况,考核幼儿参与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情况。

教学体会通过本次鸟鸣涧教案的实施,幼儿们不仅了解了不同种类的鸟类,而且还深入学习了鸟儿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增强了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了生物知识水平。

在活动中,幼儿们积极互动,参与其中,并在户外探险中感受和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和栖息环境,增强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的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既学会了知识,又增强了爱心和责任感,收获颇丰。

《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案

《鸟鸣涧》教案第一篇:《鸟鸣涧》教案《鸟鸣涧》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理解诗歌大意。

过程与方法:多读古诗,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山谷的幽静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以关键字、词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练意的特点,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1,揭题: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间出现无数优秀的诗人,也留下了千万不朽的诗篇。

文字在他们的笔下呈现出另一种生命的光华,字字是景,句句如画。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古诗。

这首诗就像的音乐一样,清新、雅致,恬静、幽美,题目叫——《鸟鸣涧》(板书)。

⒉齐读课题,解题。

涧就是指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题目之意:鸟儿在山中鸣叫。

⒊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唐代大诗人,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人。

开元九年以状元及第,任大乐丞,因故被贬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为宰相,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

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授以伪职。

长安、洛阳收复后,被降职太子中允,后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他深于佛学,熟悉佛教经典。

有一部《维摩诘经》,是佛教中智者维摩诘和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钦佩维摩诘的辩才,故拆开了他的名字,给自己命名为维,而字曰摩诘。

教学目标王维多才多艺,除作诗外,又精通绘画、音乐、书法。

能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达到了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高度艺术境界。

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

他的山水诗造诣极高,《鸟鸣涧》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苏轼就曾经夸他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这首诗,赏这幅画。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⒈学生自读:多读几遍,读通顺,注意诗句的停顿。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

《鸟鸣涧》教案设计--【教学参考】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2. 能够理解《鸟鸣涧》的诗意和表达技巧。

3. 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

3. 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诗中描绘了山间春夜中鸟鸣声的静谧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鸟鸣涧》。

难点:理解《鸟鸣涧》的诗意和表达技巧,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山水田园诗有什么印象?有没有听说过王维?3.2 朗读与背诵1. 引导学生朗读《鸟鸣涧》,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2. 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诗句。

3.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和领悟诗句。

3.3 诗意理解1.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山间”、“春夜”、“鸟鸣声”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对自然美的表达和情感态度。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创作4.1 课堂练习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诗句的意思。

2. 请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等。

4.2 创作练习1. 请学生以《鸟鸣涧》为灵感,创作一首小诗或绘画一幅山水画,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感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鸟鸣涧》的诗意和表达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鸟鸣涧》的理解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鸣涧幼儿园小班教案
精品文档
鸟鸣涧幼儿园小班教案鸟鸣涧幼儿园小班教案目的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

《鸟鸣涧》教学内容: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

2 扣住重点词“静”“空”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诗歌描绘的静谧悠远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虚静淡泊。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虚静淡泊。

2 读出诗歌的韵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名言导入
1 出示课件,诸葛亮《诫子书》中前两句。

2 生齐读,口头解其意,并指名说。

3出示释意的课件。

学生齐读并理解,指名体会诸葛亮“静”的境界。

4 归纳: 诸葛亮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不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鸟鸣涧》这首古诗,来感受一下唐代诗人王维的静的境界。

1 / 3
精品文档
自学解诗意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请翻开课本156 页自读古诗。

3 课件出示自读题纲。

? 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

? 知作者、写作背景。

? 解诗题。

?明诗意。

4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三位同学读诗歌,再评议。

? 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作者的哪些情况。

再出示课件作者简介,齐读。

?指名学生理解诗题,再出示课件的理解。

?出示课件字义,让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再出示课件诗句之意,齐读。

三赏析诗歌
1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通顺了,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既然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

2 诗歌中的音乐。

?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重点是
“闲”“落”“静”“空”“鸣”“中”等字。

?指导学生读准声调。

让学生看着课件用手指书空画着读。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出平仄,平指一二声,仄指三四声。

注意读出平长仄短。

?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出诗中的音乐。

再分组读,评议。

3 诗歌中的画。

?过渡孩子们继续读,在诗歌中有音乐,还有一幅幅山水画。

二十个字就仿佛浓缩成了一个字。

2 / 3
精品文档
(板书:静)?静到了什么程度, 指名说,明确“空” (板书:空)?这个夜,出奇的静,静得仿佛山都空了,“空”字让你联想到什么,指名说,明确(空洞,冷清,孤寂,一无所有)?启发想象诗歌的画面,A我看到了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B我看到了几片桂花缓缓飘落下来,宁静
的月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整座春山,一群鸟儿被惊动的振动着翅膀,“叽叽喳喳”乱叫,清脆的叫声在山谷间发出。

?由此可见作者王维静的境界是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悠闲自在、淡泊名利。

四总结照应。

?师: 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诫子书》全文,出示课件,齐读。

?出示课件,齐读意思。

?再次体会诸葛亮的静的境界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师: 希望我们也应该以王维的淡泊名利的静和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静来自勉,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

六板书设计鸟鸣涧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