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创业人生

合集下载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两个女人影响了俞敏洪的一生,一个是他的白发娘亲,一个是他的结发之妻。

如果不是白发娘亲固执的坚持,俞敏洪断然不会演绎“连续三次高考终于考入北大”的个人传奇,可能到现在都没能走出江苏江阴,也摆脱不掉农民的身份与习气;如果不是结发之妻顽强的推手,俞敏洪穷其一生也就只是北京大学的一个英文老师。

两个男人,曾经左右着俞敏洪,一个是王强,一个是徐小平。

正是这两位北大的学友和师长,让新东方一步步挣脱家族化,走向资本化新东方的校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深刻地影响着莘莘学子。

新东方创业创富的故事,经历跌宕、无法复制。

有请“中国最富有的老师”俞敏洪演讲。

拥有财富之后,你的梦想是什么?俞敏洪: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来到人民大学,新东方高管有5人来自于人民大学,我对人民大学一点都不陌生。

今天晚上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梦想人人都有,我没有大梦想,我的梦想是分阶段的。

我现在打造的新东方已经超越了我的梦想,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新东方会成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并且是表现相当出色的中国概念股之一。

大家都知道人有两种状态:经济自由状态和感情自由状态。

前者是拥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财富支配权,后者是拥有自由的感情选择权。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经济自由,每个人的经济要求是不一样的。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现在是北大的博士生导师,他有自己的标准:有一个不用很大的房子,此外孩子的学费不用发愁,其余的时间就是用来读书,过着一种抬头看月亮、低头看流水的闲适生活。

直到现在我还是保持着一个穷人对财富的看法,有朋友鼓动我买游艇,我说一年玩不了几次,游艇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财富观。

钱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重新安排你的财富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每年拿出800多万元,资助2000多名贫困学生。

我想办一所真正为穷人服务的大学,为了这个梦想,我已经在北京买下了500亩地。

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_儿童故事

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_儿童故事

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篇一:俞敏洪创业故事新东方在美上市,培养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

有人说他是神州最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贾,把这两个脚色结合在一路,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其实不轻松。

北京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学技术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新东方董事长、%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跨越10亿人平易近币,成为神州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海内的英语培养训练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

十几年来,它帮忙恒河沙数的年轻人使成为事实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转变了本身的运气。

有人评价说,"在神州,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小伙子运气的转折点上,站在工具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神州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此刻看来也许其实不为过,但对开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底子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俞敏洪的授课气势派头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每一每一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本身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打败仗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

因为知识根蒂根基薄弱等缘故原由,俞敏洪熬头次高考败绩得很惨,英语才患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患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平易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胡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

只管生活前提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火油灯下进修。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熬头次进修外语。

住在30人一间的大屋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国:可以一整天都用来进修了,可以在电灯下念书了。

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就已步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终极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平凡话,成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

大三的一场肺结石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越发瘦削。

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

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

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3篇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寄语:俞敏洪,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俞敏洪的创业故事01俞敏洪回忆创业惨痛经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如果梦想是光,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果追梦的过程是攀登,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他一直相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1990年,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出国时,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离开北大,两手空空,创办了“新东方”。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电影与学校,剧本与现实,就在影迷们在两者间热心勾连时,恐怕想不到,当年俞敏洪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

“总要找点活干。

”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梦想出国兼职打工被迫离开北大最初,俞敏洪并没想到会成为别人留学梦的“垫脚石”。

1988年,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国时,还在北大当英语老师的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

彼时,俞敏洪也获得了不少大学的Offer,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学校,也仅能提供四分之三奖学金,还差几千美元。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新东方教育集团:在全球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哈尔滨、襄樊、太原、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的十八所新东方学校,两家专业研究机构,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教育研发、图书杂志出版、在线教育、教学软件开发、文书写作、留学咨询等多个领域。

醉酒经历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

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

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卢跃刚是这样描述的:“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

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

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

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

不会说话,只会喝酒。

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

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

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

俞敏洪的创业历程俞敏洪,这个名字在创业圈里几乎无人不知。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历程,更像是一部传奇。

我们常说,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俞敏洪就是这样的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创业故事,看看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变成了教育界的巨头。

首先,俞敏洪的成长背景很有意思。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

小时候,俞敏洪并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

读书时,他总是很努力,甚至可以说是“发愤图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他拼命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

那时候,他的梦想就是能改变家里的生活,带领家人过上好日子。

大学毕业后,俞敏洪成了一名英语老师。

说实话,这份工作让他很开心。

他热爱教学,愿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份工作的收入并不能让他满意。

那个时候,国家正经历改革开放,很多人都在寻找机会。

俞敏洪的心里也开始萌生了一个念头:要创业。

创业初期,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英语培训机构。

起初,生意并不好。

学生寥寥无几,课程也经常被取消。

每个月的账单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可他从不气馁。

“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这就是俞敏洪的信念。

为了吸引学生,他甚至自己去发传单,自己做宣传。

每个晚上,他都会加班备课,确保自己的课程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俞敏洪的培训机构逐渐走上了正轨。

生意慢慢好转,学生人数逐渐增加。

很多人开始认可他的教学方式,他的培训班也越来越有名气。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可是,成功的路上,总是风波不断。

在他事业最辉煌的时刻,一场金融危机突然来袭。

很多教育机构纷纷倒闭,俞敏洪的机构也受到了重创。

他不得不裁员,缩减开支,甚至差点关门。

这时,他深刻体会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

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为下一次的腾飞铺路。

面对困境,俞敏洪没有选择放弃。

他开始寻求更多的创新。

他意识到,光靠线下教学,已不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俞洪敏的创业故事

俞洪敏的创业故事

俞洪敏的创业故事作为中国最大的著名私立教育机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于2006年9月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俞洪敏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俞洪敏的创业故事篇一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

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

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

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

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

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

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

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俞洪敏创业经历

俞洪敏创业经历

俞洪敏创业经历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俞洪敏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俞洪敏创业经历篇一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

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北京时间9月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于20.88美元。

新东方董事长、持有公司31.18%股权(4400万股)的俞敏洪的资产一跃超过1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作为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声名赫赫。

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有人评价说,“在中国,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像新东方这样,站在几十万青年命运的转折点上,站在东西方交流的转折点上,对中国社会进步发挥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这样的赞誉现在看来也许并不为过,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却根本没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俞敏洪的授课风格被学生们总结为“激励型”,他常常用到的一个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

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 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

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惟一出路。

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

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

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新东方痞子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痞子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新东方痞子俞敏洪的创业故事(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新东方痞子俞敏洪的创业故事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新东方痞子俞敏洪的创业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痞子精神,指无知无畏的精神。

俞敏洪同事、新东方的李杜讲得幽默而到位:“老俞被北大处分,作为三流文人,既想保留文人的体面,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风骨,不敢自沉未名湖。

于是退而求其次,唯有辞职,落草为寇。

此谓置死地而后生。

”俞敏洪的“痞”是一种被逼无奈后显出的狠劲。

“京城名痞”王朔说,“痞子坦荡荡,老师常戚戚。

”不管怎样,教师、痞子和商人,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就这样被搅和在了一起。

在20世纪90年代初,文人对商业的认识往往是两眼一抹黑,而且当时的市场环境也远不如今天规范。

办企业,求生存,图发展,就意味着必须要跟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

对于直接从北大象牙塔走出来,社会经验基本为零的俞敏洪来说,这无疑是一堵迈不过的墙。

“(创业初期)这个阶段对我的最大挑战是,(我意识到)我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了。

我发现马上面临(着)好多我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当我们面对这些公务员的时候,我就不知所措。

我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什么,但我很难知道这些公务员心里在想什么,以及他们需要我做什么。

”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再加上中国社会五千年文明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表面的规则下面充满了潜规则,一个人要想深刻理解中国社会是很艰难的。

所谓的潜规则就是没法用文字来表述,但是人们期盼你到了某个场合,某个场景就必须那样做的种种社会陋习。

比如说你到一个地方去当官,人们就期待你请客吃饭,你到了当地,必须拜访各种地方名流和官吏,但是这种期盼并没有写成文字,只是在人们的心里。

当你的行为不符合人们的期盼的时候,你就违反了社会的潜规则。

由于中国社会文明发展了几千年,所以潜规则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表面的游戏规则。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并且得到机会,那么他就必须同时了解潜规则和表面的游戏规则,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敏洪创业人生
1、整个世界都藏在你的心底,如果你知道如何观看和认识的话,那扇门就在你的面前,
而钥匙就在你手中。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你钥匙或为你打开那扇门,除了你自己之外。

2、你是在做一件生意,对生意本身要热爱,对赚钱要热爱,但是对你做的事情本身更要
热爱。

3、你在组成团队的时候,即使你是国际化人才,但是组建团队的时候起点太低,因为团
队成员都是山西的。

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的发展起点很高,我开始做的时候就把国外的同学拉回来,他们都是来自美国的各名牌大学或者大公司。

4、在大陆做生意的方式和风格,可能还得有所改变,要更加灵活一点,更加善于跟社会
各个阶层打交道。

5、一个企业的头只要战略目标明确,而且气度足够大的话,合作伙伴一般不会离开。

6、马云说: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喜欢它,再要专注,坚持不懈,拥有长久的激情去做,
就一定能成功。

7、苦干不行,一定要巧干,就是要动用你的脑干巧干。

8、当一个商业模式没有实际竞争力的时候,你要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服务和渠道上做好。

9、在一个领域立住脚后,一定要扩大,就像我一开始只做一个托福班,没多大的市场,
但后来因为做稳了,就把它扩大到了整个教育产业。

10、曾花:我觉得我制定了一个特别好的目标。

从开始做事的那一天,我就告诉自己
要完成1000万,然后分析1000万业绩要开拓多少个客户,我应该怎么做。

11、你遇到的艰难、打击、失败、挫折,都是往面粉中间掺水,掺水的过程就是不断
的揉,最后慢慢就变成了面团,再拍就散不了了。

继续往后揉的话,它就变成了拉面,你可以拉可以揉,可以变形,但是它就是不断。

12、一个人的心里承受能力,决定了你未来能做多大的事情。

13、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急事慢做的,别看很多企业家做事情好像挺容易,其实背后都
运作了很多年。

14、成大业者,他的名声和财富是自然跟着走的,不是你去追求的,你现在踏踏实实
做事,把事情做成名声财富就来了。

把事业做杰出了,一切都杰出了。

15、你的企业在战略方针和企业文化上有点问题:你的企业好像除了卖电源、造电源
以外,并没有任何的厚度和深度,而你们对市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完整的了解。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始终在做小买卖。

16、俞敏洪:你的直营店也卖一半股份给员工吗?杨俊平:卖49%,将近一半。

每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