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下注释、翻译【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登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登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必修上册】【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理解性默写】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诗:原文、注释

必修上全册古诗词:原文、课下注释【部编版】教材古诗文目录:第6课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第7课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8课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第9课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静女/《诗经·邶风》十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四、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备课习题资料【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课下注释】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芣苢,车前草。
①【采采】茂盛的样子。
②【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③【有】取得,获得。
④【掇】拾取,摘取。
⑤【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⑥【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原文】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课下注释】①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
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②【诸孙】泛指孙辈。
③【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④【一竿晴日舞比邻】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⑤【博】求取。
⑥【村酷】农家自酿的酒。
酷,酒。
⑦【廪】粮仓。
三、《短歌行》/曹操【原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诗:原文、注释

必修上全册古诗词:原文、课下注释【部编版】教材古诗文目录:第6课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第7课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第8课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第9课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静女/《诗经·邶风》十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十四、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备课习题资料【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课下注释】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芣苢,车前草。
①【采采】茂盛的样子。
②【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③【有】取得,获得。
④【掇】拾取,摘取。
⑤【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⑥【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原文】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课下注释】①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
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②【诸孙】泛指孙辈。
③【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④【一竿晴日舞比邻】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⑤【博】求取。
⑥【村酷】农家自酿的酒。
酷,酒。
⑦【廪】粮仓。
三、《短歌行》/曹操【原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登泰山记》原文、课下注释、翻译【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姚鼐资料【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资料:【原文】【课下注释】【翻译】【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课下注释】①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姚鼐(1732-1815),字姬传,桐城(今属安徽)人,清代散文家。
②【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
③【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东流到山东入海。
④【阳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
⑤【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⑥【古长城】古代的长城,指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分界。
⑦【以】在。
⑧【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
乾隆,清高宗的年号(1736-1795)。
必修上全册古文原文、注释、翻译【部编版高一】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文原文、注释、翻译教材古文目录: 第10课一、 劝学/荀子二、 师说/韩愈 一、《劝学》/荀子【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棘以为轮,其曲 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棘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 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
故不积直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弩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 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鲍之穴 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课下注释】① 选自《荀子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
有删节。
劝,鼓励。
《荀子》全 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荀子(约前313 —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
②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叶子 可提取靛青。
第16课 三、 赤壁赋/苏轼四、 登泰山记/姚鼐④【青于蓝】比蓝草颜色深。
⑤【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⑥【棘】同“燦”,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⑦【规】圆规。
⑧【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
有,同“又”。
槁暴,晒干。
稿,枯。
暴,晒。
⑨【挺】直。
⑩【受绳】经过墨线比量。
⑪【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⑫【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就,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⑬【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
参,检验。
省,省察。
乎,相当于“于”。
《登高》杜甫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登高》杜甫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登高》/杜甫备课习题资料【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下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中华书局2015年版)。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
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②【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③【落木】落叶。
④【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⑤【万里】指远离故乡。
⑥【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⑦【艰难苦恨繁霜鬓】意思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苦恨,极恨。
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⑧【潦倒】衰颓,失意。
⑨【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文学:原文、注释、翻译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文学:原文、注释、翻译文档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文学的原文、注释和翻译。
第一部分:古文学原文以下是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中所包含的古文学原文:1. 〈饮酒〉- 李白2. 〈静夜思〉- 李白3. 〈春怨〉- 李白4. 〈秋夕〉- 杜牧5. 〈登鹳雀楼〉- 王之涣6. 〈江雪〉- 柳宗元7. 〈游子吟〉- 孟郊第二部分:古文学注释下面是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文学中原文的注释:1. 〈饮酒〉- 李白:该诗描述了作者豪放不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 〈静夜思〉- 李白: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自然题材的诗歌,描述了作者在静夜思考的状态。
3. 〈春怨〉- 李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离别情感的述说。
4. 〈秋夕〉- 杜牧: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人们在秋天的行为。
5. 〈登鹳雀楼〉- 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情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6. 〈江雪〉- 柳宗元:这首诗写道了江雪时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自然的赞叹之情。
7. 〈游子吟〉- 孟郊:这首诗表达了游子思乡的心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古文学翻译以下是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中古文学原文的翻译:1. 〈饮酒〉- 李白:我举起杯子,喝掉它。
喝了几杯,我感到兴奋,忧愁全无。
2. 〈静夜思〉- 李白:我独自一人深夜思考,明月高悬天空。
3. 〈春怨〉- 李白:春天来了,花儿盛开,可我却痛苦不已,思念别离之情难平。
4. 〈秋夕〉- 杜牧:秋夜佳节,月明星稀,人们团聚在一起,共同欢庆。
5. 〈登鹳雀楼〉- 王之涣:我登上鹳雀楼,远眺山河美景,真是壮丽非凡。
6. 〈江雪〉- 柳宗元:江上飞雪,凝结成片,美丽壮观,令人陶醉。
7. 〈游子吟〉- 孟郊:我是一个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无法平息。
以上是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古文学部分的原文、注释和翻译。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展示古代文人的情感、对自然的赞美和表达对社会万象的思考,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艺术。
《登高》理解性默写、翻译、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登高》理解性默写、翻译、选择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二、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课下注释、翻译【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下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中华书局2015年版)。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
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②【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③【落木】落叶。
④【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⑤【万里】指远离故乡。
⑥【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⑦【艰难苦恨繁霜鬓】意思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苦恨,极恨。
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⑧【潦倒】衰颓,失意。
⑨【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