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6页

3、东汉以来的田庄制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
特易形成②军地事方上拥割有武据装!
点
③人员上聚族而居
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归纳小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经营方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商周)
土地公有制
国王所有的 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 协作方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服务役、“均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4:54:1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
特易形成②军地事方上拥割有武据装!
点
③人员上聚族而居
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归纳小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经营方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商周)
土地公有制
国王所有的 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 协作方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服务役、“均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4:54:1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2014· 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 26)宋代,典卖土地、 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 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 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 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 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 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 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 业主收赎。这说明( )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 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 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 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 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 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 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 田赋收入。
【重点提示】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 势:①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②由 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 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③由赋役分 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④由实物、 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用银两收税则是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的相应反映。
答案:B
5. (2014· 山东日照一模· 14)《水浒传》第2回这样 描写史家庄:“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杨 柳绿阴浓,四下里乔松青似梁。草堂高起,尽按 五运山庄,亭馆低轩,直造倚山临水。转屋角牛 羊满地,打麦场鹅甲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 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正是:家 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庄园的情景说 明A.自耕农阶层生活富足安康 B.土地兼并导致财富高度集中 C.农村经济呈现出封闭状态 D.农业与养殖业开始密切结合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的出现 (1)背景 ①政治上: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村社结构保留。 ②经济上: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2)出现:商周时期。 (3)内容
史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诗经·小雅·北山》
①所有权: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周王层层分封给贵族。
史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 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加剧。 (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私有制发展。 4.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危害:
1、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使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3、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历代统治者对土地兼并有哪些对策?封建社会能否解决这一问题?为什么?
朝代
土地(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唐 明 清
均田令 均田制、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买卖土地),农民向政府 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 年限后归其所有。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法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学习目标: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2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目録
壹
贰
叁
多
废 井 田 , 开 阡 陌
种 形 式 的 土 地 私 有
租 佃 关 系 日 趋 普 遍
制
化
废井田,开阡陌
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
史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诗经·小雅·北山》
①所有权: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周王层层分封给贵族。
史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 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加剧。 (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私有制发展。 4.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危害:
1、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使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3、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历代统治者对土地兼并有哪些对策?封建社会能否解决这一问题?为什么?
朝代
土地(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唐 明 清
均田令 均田制、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买卖土地),农民向政府 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 年限后归其所有。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法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学习目标: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2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目録
壹
贰
叁
多
废 井 田 , 开 阡 陌
种 形 式 的 土 地 私 有
租 佃 关 系 日 趋 普 遍
制
化
废井田,开阡陌
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
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__________ 作 为 收 益 , 称 为 租 佃 土 地 经 营 方 式 。
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演变: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早在 ________时期就已产生;到________代,这一现象已比较 普遍;自________代始,它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 经营方式;________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 ________、________有关。
第一单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
情形更为严重。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常见的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 土地高度集中。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2)上述现象使当时的土地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答案】 变化: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3.评价:虽然佃农要遭受较重的________剥削,但 对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 ________ 关 系 相 对 减 弱 。 通 过
________ 、 ______ 斗 争 , ________ 得 到 提 高 , 这 有 利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国家控制的户籍越多,国家的赋税收入就越多,国家 将不纳税的人等同为“盗贼”,当然是要求民众纳税。 【答案】 A
第一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2010·浙江)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
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
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孟子•滕文公 下》
二、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获得方式 君主 土 地 地 私 主 有 制 主导 自耕农 公卿贵族转化 经营方式 皇庄
军功赏赐
土地兼并 土地买卖
田庄 租佃经济
自耕农经济
三、土地兼并
1、根源: 2、影响: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经济上使自耕农经济破产,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②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③促进土地私制发展,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3、对策:
均田、限田,例如均田制
4、认识: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其根本原
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的存在。而 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 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 和这种形势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四、北魏的均田制
(1)目的:
保护自耕农经济,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进 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国家控制大量土地 土地国有制(分为口分田与永业田两类)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 和兵役。 经济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保护了自耕农经 济,增加了赋税收入; 政治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系承包承包责任制 免除农业税和实行土地流转制度
古代农业税与当今取消农业税和土地流转
取消农业税: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也 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说明综合国力提高和重视农民农 民问题。
作为不动产的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在中国古代,拥有土地也被认为拥有莫大的 财富,人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也与拥有 土地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关系的变化 甚至影响到朝代的更替.
二、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获得方式 君主 土 地 地 私 主 有 制 主导 自耕农 公卿贵族转化 经营方式 皇庄
军功赏赐
土地兼并 土地买卖
田庄 租佃经济
自耕农经济
三、土地兼并
1、根源: 2、影响: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经济上使自耕农经济破产,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②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③促进土地私制发展,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3、对策:
均田、限田,例如均田制
4、认识: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其根本原
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的存在。而 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 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 和这种形势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四、北魏的均田制
(1)目的:
保护自耕农经济,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进 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国家控制大量土地 土地国有制(分为口分田与永业田两类)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 和兵役。 经济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保护了自耕农经 济,增加了赋税收入; 政治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系承包承包责任制 免除农业税和实行土地流转制度
古代农业税与当今取消农业税和土地流转
取消农业税: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也 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说明综合国力提高和重视农民农 民问题。
作为不动产的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在中国古代,拥有土地也被认为拥有莫大的 财富,人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也与拥有 土地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关系的变化 甚至影响到朝代的更替.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41张)

C 肯定的变法是( )
A.齐国“相地而衰征”
B.鲁国“初税亩”
C.秦国商鞅变法
D.魏国李悝变法
6、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D)
A.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
B.地主力量过大影响中央集权
C.农民失去土地,影响社会稳定
D.田庄经济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营方式
7、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
问题 2:什么是井田制?
动动 脑
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 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探究学习 一、奴一隶社会——井田制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诗经》 材料三:……将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这些亲族除获得 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岳 麓·历史Ⅰ》 材料四:田里不鬻(yǜ)。——《礼记·王制》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井田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为什么?
井田制的瓦解之根本原因 —问铁题农:具春与秋牛时耕期的的使政用治(状生况产如力何的?发展)
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
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
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
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PPT教学课件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创造 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 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对今天中 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 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略,详见课本P67 页)
2.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 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2. 民族精神我传承
•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
• 4.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在农村采取的 措施是
• A.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小块出售给农民 B.没收教会财产、取消贵族的封建特权
• C.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
• D.从法律上保障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
• 5.马克思认为英国的圈地运动是一场“农 业革命”,这是因为圈地运动①在农村出 现了手工工场②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引起了农村阶 级关系的变化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请你 帮助小雅作出正确的选择( )B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小强所在的初三(1)班开展了一次以 “中华文化 我来传承”为主题的探究活 动,同学们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人越来越 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 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 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的现象发表了 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到的启示是( CD)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朝
④明
A. 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
(2014广东卷)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 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 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 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
地 租
自耕农
佃农
激化矛盾
农民起义 新
均田免粮
王 朝
新的自耕农
根源: 土地私有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社会主要矛盾)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
“官田(公田)”(均田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
1、主要形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土地兼并
1)概况 2)影响
①赋税收入减少 ②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危害
③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制度
1、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1)概况 2)影响 3)措施 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
(20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 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 有
各国的税制改革,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表现:
废除:商鞅变法
井田制与今天土地国有制的区别:
井田制名为国有,实际上是一 种以国王为代表的贵族土地所 有制,这里的“国有”实际上 是各级贵族的私有。
而今天的土地国有制是一种土 地公有制,这与井田制有本质 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渐取代井田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方式
经营方式
君主
政府掌握
土 地 私 有
主导
地 主
公卿占田 军功赏赐 巧取豪夺 土地兼
制
主要 土地买卖 并
自耕农
国家分配
概念
租
佃
发展
制
影响
“男耕女织”式的小 农经济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产品分配 私人开支
自给自足 交纳赋税
思考 :
1:占主体地位的地主土地私有 制的发展过程? 2:它的来源有哪些? 3: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 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 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政府应对兼并:“均田”、“限田”
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导致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材料一:《齐语》记载:“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 材料二:《春秋·公羊转》载:“初税亩。初者何? 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 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致什么情况出现?
战国→汉代→宋初→明清
公田转化为私田
来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土 含义: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地 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兼 并
原因:土地私有,准许买卖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土地兼并
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自由买卖 概况:东汉和唐朝:田庄是最普遍的大土地经营单位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私有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封建社会: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正式确立:商鞅变法
私有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什么是井田?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 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自我测 评第一题概括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奴隶社会:井田制(盛行于西周 )性质: 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二)、租佃关系发展的影响: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不 仅有了选择雇主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 得了一定的发言权,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 性,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北魏“均田制” 宋初“不抑兼并 ”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三 土地私有制下经营方式的变化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
(一) 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之一——租佃经营
1. 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
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原因 3.演变 1)战国:租佃方式产生; 2)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比较普遍 3)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4)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 4、特点: 1)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 2)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土地公有制
土
私
地 奴隶社会 有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
制
化
有制——井田制
度
封建社会
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 农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废井田、开阡陌)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 制,为什么这种制度 到了商周时期会遭到 破坏?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 低下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特点: 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 全部归贵族。 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 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农夫成员。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 的发展)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材料一:“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被分散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 个体劳动取代。——第一节内容 材料二: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二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按三土反地映好的坏历收史税事—件—对客井观田上制、的实瓦际解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法律上……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 在政治上表现为分封制的崩溃,在经济上表现为?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截止到1953年土改的完成。
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生产力水平提高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2.瓦解表现:(开始最终)公田被抛荒,私田私有
3.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的过程 ㈠ 春秋时期,公田被抛荒, 私田私有 ㈡ 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 ㈢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课文解读 :
三个子目一条线索贯穿本课的学习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 方式的变化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原始社会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商品经济繁荣,土地私有进一步发展 影响 ①使国家丧失赋税收入 ②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③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④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⑤农民日益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买田置地,影响 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政府对策:均田、限田,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认识: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 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 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只有土地才是各种 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 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 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第题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