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天线跟踪控制方法研究的

合集下载

车载卫星天线快速找星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车载卫星天线快速找星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具 备 串行 口、 D输入 、 WM 输 出、 A P 大容量 f s l h等多 a
个 优 点 。非 常适 合 与信 标 机 、 P G S和 电子 罗 盘 的连 接 。T 1C A 02根 据 电子罗 盘和 G S信号 , S C 2 5 6S P 计算 出天 线 的方位 和俯 仰角 ,实现 天 线 的快 速寻 星 , 然 后 通过信标 机 实现天 线 的精 确 定位 。
方 法 与软 件 算 法 的 实现 过 程 。 经检 测证 明该 系统 能 快 速 、 确 的 寻找 到 卫 星 。 准
关键词: 栽卫星天线; P ; 车 G S 电子 罗盘 ; 服 系统 伺 中图 分 类号 :P 7 3 T 2 3.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 1 39 (0 2 0 — 0 3 0 17 — 6 9 2 1 )3程分 为 两个 部分 , 一 第 部分为 快速 找星 部分 。 即通 过 G S和电子 罗盘快 速 P 计 算 天线 应达 到 的方 位角 和俯 仰 角 . 系统 快 速到 使 达一 个 初 步 对 准卫 星 的状 态 。第 二 部 分 为 跟踪 部 分 , 统 到达 初 步 位 置 后 , 据 信标 机进 行 来 回搜 系 根
电机分 别控制卫 星天 线 的方位 角和俯 仰角 。中央控 制器 采用 了 S C 2 5 6 S T 1 C A 0 2微 控 制器 , 微 控制 器 该 S C1C A 0 2是 S C公 司推 出 的一 款 高 性 T 2 5 6S T
能、 低功 耗 的单 片机 。具 有大 容量 、 非易失 性的程序 和数据存 储 空 间 ; 时片 内包 含 8路 1 高速 AD 同 O位 转 换 器 、 通 用 串行 口 、 2个 2路 P WM 可 以实 现 D A

卫星通信中天线跟踪与自校准

卫星通信中天线跟踪与自校准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网络通信技术Network Com m unication Technology 卫星通信中天线跟踪与自校准李东泽(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卫星通信系统的简单概述,阐述了卫星通信天线的跟踪与自校准,分析了其跟踪方法和跟踪方式,以期能够保障 卫星通信质量效果。

关键词:卫星通信;天线;跟踪;自校准卫星通信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军事上现代战争强调部队快速机动,需要高效的通信方式,民用上,运动当中的通信极大地满足 人们在运动载体上的通信需求,从移动通信上来讲,单纯靠地面蜂 窝网络是不足的,因为要实现高效移动通信,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基 站,确保信号覆盖全面。

但是因为成本等问题基站建设数量是不足 的,于是人们利用高频无线电系统来进行通信,但是该技术要靠电 离层反射电波,通信质量并不理想,卫星通信提供了非常理想的通 信方式,而针对卫星通信而言,比较关键的技术在于天线自动追踪 与自校准。

1卫星通信系统概述如引言部分所述,地面移动通信中,蜂窝网络需要依靠大量基 站的力量来实现信号的大量覆盖,但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基站的 覆盖面积并没有达到全面覆盖的程度,一些地区没有信号,因而需 要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来提供卫星移动业务。

这种业务不仅仅在军事 上有需求,在民用领域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随着新频段的应用,卫星接收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成本也逐步降低,移动过程中进行宽 带通信的大量应用难度己经不大。

当然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出现,并不是要去取代地面蜂窝网络,当然也不是为了与蜂窝网络进行竞争,而是作为蜂窝网络的补充存 在的,重点是扩大移动通信业务的覆盖范围,除此之外还能够向空 中、海面以及复杂地面的各类移动用户提供导航等服务。

基于当前 卫星通信技术,一颗同步轨道卫星只需要采用17°的波束宽度天线,就能够覆盖地球表面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并且能够向覆盖区域提 供持续的通信,通信质量和容量均可保证。

卫星地面站发射天线的调整与跟踪

卫星地面站发射天线的调整与跟踪

维普资讯
仰和 方位两个 方 向图 ,在 天线没 有完全 调整 好之前 ,单 一 的转 动方位 或俯仰 所得 的方 向图并 不是真 正的方位 或俯 仰 方 向图 。也 就是说 ,此 时所 画得方 向图的 主瓣 与第一旁 瓣 并不 能完全 真实 ,因为 天线 的另一个 俯仰或 方位并 未调 整 到 位 ,它 的偏 离 与 之 叠 加 影 响 着 当 前 方 位 或俯 仰 的 方 向 图 的形成 。而极化的影响相比之下并不明显 此时若使之作为接收天线 ,则接收所对准的卫视节 目可 正 常收看 ,观察 其接 收频 谱 ,电平较 高 ,载 噪 比也很好 , 但若 用之作 为发射 天线 ,当前 状态还 不可使 用 。可 以想 象 下 :在这 样窄的 波束 条件下 ,0 1 的偏 差 ,到位 于地 球 度 赤道上 空3 76 6m高空 同步轨道 上的广播 电视卫星 ,卫星 5 8 k 上小型接收天线是难以获得有效信号强度及载噪 比的 。 所以正确的调整方法就是用频谱仪观察信标频率 ,在调 整 方位或俯 仰得 到一个 方 向图后 ,在 其 出现 的几 个峰值 处 分 别 调 整 俯 仰 或 方 位 ,再 在 得 到 的 峰 值 处 再 次 反 复 调 整 , 方可 得 到真正 的方 向图 。也可 通过计 算 ,与实际 接收 的信 标 电平 比较来确定天线是否位于旁瓣 。 现 以笔者在实际调整1 m发射天线 的具体操作步 骤及数 2 据 记 录 来 分 析 天 线 方 向 图的 调 整 。如 表 1 示 。 所
2 1跟踪接收机的参数 调整与设定 .


1 1 信标接收机 的调标接收 2
机配合 进行天线 的 自动跟 踪 。将L 段信标信号接入信标 接收 机 ,信标 接收 电平显 示为- 5 B 5 d m,超过其工作上 限 ( 其工 作 电平范 围为 - 5 5 ~-1 5 B 0 d m) ,我们在信标 接收机的入 口 串入 1 d 的衰减 器 ,使 其工作在 有效 范围 内 ,信标接 收机 B O

GPS_RTK的技术方法研究与应对措施_李永泉

GPS_RTK的技术方法研究与应对措施_李永泉

项目WGS-84北京54西安80-长半轴A 6378137M 6378245M 6378140M 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79990130.0066934270.006694385扁率F1/298.2572235631/298.31/298.257目前,GPS-RTK 技术在测绘工程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势在于GPS-RTK 测量技术精度高、效率高、并且相邻点之间不需要互相通视、自动化程度高、误差积累小、操作简单、可以全天候测量等优点。

GPS-RTK 是实时快速动态定位,而且目前精度最好的差分测量技术已比较成熟。

本文根据在野外测量中发现的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

1.RTK 的误差分析及参数转换1.1定位方法概述RTK 测量模式要求至少两台同时工作的GPS 接收机,事实上,这一要求适用于任何位置精度优于10米的GPS 应用,在RTK 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自身也要采集GPS 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瞬时得到定位结果。

基准站和流动站必须保持4颗以上相同卫星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流动站则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精度。

1.2定位误差分析在GPS-RTK 定位过程中,存在着3部分误差,第1部分是每一个用户接收机所公有的。

例如,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传播延迟误差等。

第2部分误差为各用户接收设备所固有的。

例如内部噪声、通道延迟轨道误差、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接收机位置误差、信号干扰、多路径效应、天线姿态误差、气象因素等。

第3部分误差为基准转换误差。

例如已知控制点的误差、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内插误差等。

第1部分误差中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通过差分技术可以完成消除,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传播延迟误差可以大部分消除,但是其残余误差会随着流动站至基准站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第2部分误差中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可以消除,其于部分误差要采取专门措施加以消除,其残余误差有时对RTK 影响非常严重。

数字卫星天线跟踪控制器的研制

数字卫星天线跟踪控制器的研制
M U根据 欲寻卫星所需角度及 E / o P bN 信号 的大小 , 经过分析 比较 、 算处理 , 出控制指 令 , 计 发 经扩展 口 7I 37及隔离 控制器 4¥7 . 件控制俯仰、 方位电机驱动天线进行上 、 左 、 下、 右扫描 , 而 自动对 准和跟踪卫 星 . 从 俯仰 、 方位角度信 号和跟踪 控制 参考信号
1 控 制原 理
卫星天线跟踪控制系 统 如图 1 示 . 星天 线 所 卫 的调整分搜索和 自动跟踪 两个过 程 . 索 是调整 天 搜
线俯仰角和方位 角使 其指
向欲接 收卫 星的过 程 , 此
时天 线 已 基 本 对 准 卫 星 ,
可以收到信号 . 之后 , 控制
系统进入寻优和 自动跟踪 状态 . 自动跟踪 与搜 索过 程 不 同的 是 : 以 接 收 到 它
U l 52 5 40 A

XO
Xl X2
9 7 6 5 4


VDD
U8 l 433 4
鹾 5 二 2 l — 艘 厂 _ ] 叫
T Y O X ;
X Y1 I NH
Y2

l 慨
Ul 7E Tl l 3 l 2
差, 超过预定范围时 , 则应控制天线重新寻优 , 使天线 指向最佳 , 找到新 的信号最大值 , 并用新极值代替原极值 , 从而保证天线
处于最佳指向状态 . J
2 硬 件 电路设计
卫星天线跟踪控制系统采 用 A  ̄C 1 主控制器 , ' S做 I 扩展一片 85 0接 口芯片 , 25I 1 组成键盘 和显示 电路 . 天线俯 仰、 方位角 度信号 由角度传感器采集 , 角度传感 器由精度高 , 线性好 , 温度 系数小 的恒流源 3 3和多圈 电位器与传动机构 组成 . R 当天线转 动时 , 由传动 机构带动角度传感器中的多圈电位器旋转 , 使其阻值发生变化 , 、 8与 3 R 因 W C 3串联 , 故其 中间抽头输 出的电

车载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车载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e a t .T e a t n a c n r l rp o i e u c in fso a e x cl h n e n o t l r vd s f n t s o tr g ,me r ,a d c n a t -h n e s t l e . I c n y oe o mo y n a uo c a g at i s t a et
董 颢, 峻, 肖 柴小 波 , 晓娟 郑
( 汉理 工大 学机 电工 程学 院 , 湖北 武 汉 40 7 ) 武 30 0 摘 要 : 用 简单 实用可 靠的机 械 系统 , 利 综合 运 用 电子 罗盘 、 置传 感 器等现代 传 感装置 , 用单 片机 的 位 利 优 良控制 功 能 , 计 了车载 卫 星天 线伺服 控 制 系统 , 设 实现 了快速 准确 对 星。天 线控 制 器有储存 记 忆 自动
星 就成 为衡 量车 载 卫 星站 应 用 性 能 的 重要 指 标 之 一 。
与之通信 的卫星 , 建立通信信道 的过程。对于地球同 步卫 星来 讲 , 只要 地球 站位 置确定 以后 , 节 天线 的俯 调 仰 角和 方位 角就 可 以完 成 对 星 , 此基 础 上 再 调 整 馈 在 源极 化 方 向就 可 以使 天线 系统效 果达 到最 佳 … 。 自动对星是指在没有专用仪器和专业人员参与的 情况 下 , 根据使 用 者输 入 的对星需 求信 息 , 自动采集 对
0 引 言
近 年来 , 采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 口径 天 线 的车 载 卫 星 天 线得 到越
非 常适合 部 队 、 野外 作业 及 流动单 位使 用 。
: :

1 自动对 星原 理
所 谓对 星 , 是将 卫 星 天 线 的 主 波束 中心 对 准 要 就

中继卫星支持航天发射星/箭天线指向算法研究

中继卫星支持航天发射星/箭天线指向算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3106.2023.10.029引用格式:王良,敦怡,闫雪飞.中继卫星支持航天发射星/箭天线指向算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23,53(10):2445-2450.[WANGLiang,DUNYi,YANXuefei.ResearchonSatelliteandRocketAntennaPointingAlgorithmforTDRSApplicationinSpaceLaunch[J].RadioEngineering,2023,53(10):2445-2450.]中继卫星支持航天发射星/箭天线指向算法研究王 良,敦 怡,闫雪飞(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北京100094)摘 要:近年来商业航天发展迅速,中继卫星(TrackingandDelayRelaySatellites,TDRS)凭借其成本低、可快速部署等优势,已成为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多次应用于火箭发射。

以TDRS支持航天发射为具体应用场景,研究卫星天线指向火箭和箭载终端天线指向卫星的算法模型,基于Matlab将算法进行可视化实现。

所提指向算法可以根据TDRS定点位置和火箭发射参数,计算TDRS和火箭天线指向结果,快速获取测控任务双向可视弧段,缩短TDRS支持航天发射测控任务响应时间。

关键词:航天发射;中继卫星系统;天线指向算法中图分类号:V556.8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3-3106(2023)10-2445-06ResearchonSatelliteandRocketAntennaPointingAlgorithmforTDRSApplicationinSpaceLaunchWANGLiang,DUNYi,YANXuefei(Unit32039,PLA,Beijing100094,China)Abstract:Commercialspacebusinesshasdevelopedrapidlyinrecentyears.TrackingandDelayRelaySatellites(TDRS)havebeenappliedmanytimesinrocketlaunchesandbecomeanimportantpartinthecommercialspacerocketlaunchtrackingtelemetryandcommandsystemwithitslowcostandrapiddeploymentadvantages.UsingTDRStosupportspacelaunchasaspecificapplicationscenario,theantennapointingalgorithmmodelofsatellitetorocketandrocketterminaltosatellitehasbeenstudied,andthealgorithmvisualizationisimplementedbasedonMatlab.TheproposedpointingalgorithmcancalculatethepointingresultsofTDRSandrocketantennabasedonthefixedpointpositionofTDRSandrocketlaunchingparameters,quicklyobtainbidirectionalvisualarcsfortheTT&Ctasks,andshortentherespondtimeofTDRSsupportingspacelaunchTT&Ctasks.Keywords:spacelaunch;TDRSsystem;antennapointingalgorithm发稿日期:2023-05-150 引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航天发射已经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测控系统也迎来快速发展[1]。

基于C8051F120单片机的船载卫星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C8051F120单片机的船载卫星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设计

载 体 上 实 现 多媒 体 通 信 、 收看 同 步 卫 星 电视 、 网
星 与 外 界 保 持 联 系 , 因 此 ,需 要 船 上 的卫 星 通 讯 天 线 始 终 对 准 卫 星 .与 其 它 运 动 载 体 相 比 ,要 求 船 载 卫 星 跟 踪 系 统 具 有 较 快 的响 应 , 以满 足 航 海 时 卫 星 天 线 纵 倾 、横 滚 、 俯仰 变 化 ,保 障 了通 讯
Ab t a t I h s pa r a a t ma i n e n y t m s e i n d wih i g e h p pr c s o , GPS sr c : n t i pe , u o tc a t n a s s e i d sg e t S n l c i o e s r , s n l _ u s r c i g sg a e e v r a d d g t l o pa s wh c a k e t a k n o e s e a t n i g e p le ta k n i n l c ie n i i m s . i h c n ma e t c i g pr c s x c l a d r a c h r y r pi l . a dy K e wo d : s n l h p pr c s o : c n r l n  ̄; s t n me s r ; e v n t r c i e a  ̄ n a y r s ig ec i o e s r o to i po i o a u e s r o u i u i s; e e v n e n t
随着 卫 星通 信 技 术 水 平 的 发 展 ,在 运 动 中实
现 与卫 星 实 时通 信 变 得 越 来越 普 遍 ,包 括 在 运 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天线跟踪控制方法研究卢洪武*(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本文根据天线控制理论,分析研究了卫星天线的跟踪控制方法,阐述了跟踪程序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卫星天线;跟踪控制;微型计算机Study of track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satellite antennaLu Hong Wu(Communication Schoo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 【Abstract】Based on antenna controlling theory, the article analyzed and studied the controlling method of antenna tracking satellite and the design of its software system.【Key words】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control, tracking method 由于地球重力分布的不规则性及太阳风压等对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通信广播卫星的影响,使卫星在轨道位置上发生偏移。

当卫星使用年久时,其姿态控制能力下降,漂移现象更为严重。

造成没有跟踪控制系统的天线指向偏离卫星。

从另一方面考虑,抛物面天线口径越大,接收信号频率越高主波束宽度越窄,因此,大口径天线因风力或自身形变等因素的影响,其指向很容易偏离卫星,使天线接收增益大幅度下降,造成通信或广播信号中断。

所以研究卫星天线的跟踪控制方法,设计高可靠性的卫星天线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对保证卫星通信质量意义重大。

1天线控制基本原理卫星天线跟踪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

卫星天线的调整分搜索和自动跟踪两个过程。

搜索是调整天线对准预设卫星的过程,事先由操纵者输入地球站的地理经纬度和卫星轨位经度由计算机计算出对应不作者简介:卢洪武(1957-)同卫星的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并存入存储器,系统工作时,首先根据操纵者输入的星号由计算机发出命令使天线转动到预存的天线指向位置,此时天线已基本对准卫星,可以收到信号。

之后,控制系统进入寻优和自动跟踪状态。

自动跟踪与搜索过程不同的是它以实际卫星信号作为调节依据,跟踪必须在搜索基础上进行,此时接收机已接收到卫星信号,但是系统不一定处于最佳状态,计算机控制天线在一定范围内反复扫描,找到接收信号最强的位置并测出信号的大小,以后即以此信号与后续信号比较。

当发现接收信号与寄存器的极值之差,超过了规定的范围时,则应控制天线重新寻优,使天线指向最佳,找到新的最大值,并用新极值代替原来的极值,这样就可以保证天线总是处于最佳指向状态。

2 卫星天线跟踪方式分析【1】对卫星的跟踪有两种方式:程序跟踪和自动跟踪,程序跟踪是根据预测的卫星轨道信息和天线波束的指向信息来驱动跟踪系统的;自动跟踪是地球站根据收到卫星所发射的信标信号来驱动跟踪系统使天线自动对准卫星。

由于卫星位置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无法长期预测卫星轨道,故目前大部分地球站都采用自动跟踪方式。

按跟踪原理,自动跟踪可分为三种:步进跟踪、圆锥扫描跟踪和单脉冲跟踪。

由于步进跟踪原理和设备比较简单,并能很方便的与计算机结合。

在卫星定位精度不断提高和计算机控制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球站使用步进跟踪制。

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步进跟踪方法。

2.1 步进跟踪方法比较【1】在步进跟踪体制中,天线的进动分为搜索步和调整步两种,搜索步动作之后,整个跟踪系统就开始工作,包括对角度数据采样,场强记忆和比较等,待经过若干次搜索,并确定天线应该调整的方向后,天线就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向卫星方向转动一步,这最后一步就称为调整步。

调整步和搜索步的主要区别在于经调整步后天线不会回到原处,而搜索步则不一样,不管搜索步动作多少次,只要完成规定的次数后,天线就回到原处。

搜索步和调整步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是同一步。

同一步的逻辑关系简单,但由于干扰的影响会引起误动作。

例如天线本身是向偏离卫星的方向转动,收到的场强信号应该比原来位置的小,如果此时出现偶然的干扰影响使收到的瞬时场强大于原来位置的场强,这时就会得到错误信息,认为转动方向正确,天线仍向原方向继续转动,结果使天线偏离卫星。

因此,同一步式步进跟踪体制一般不采用。

如果搜索步与调整步分开,以双向搜索等调整步步进跟踪为例,搜索开始时,天线先向右进行四步,取场强值为a ,然后向左退八步取场强值为b 。

如果a>b ,则调整步走五步,相当于天线在原出发点向右调整一步;如果a<b ,则调整步走三步,相当于天线在原出发点向左退一个调整步。

相距八步的两个信号的差值比较大,一般不会出错。

双向搜索等调整步式步进跟踪把搜索步与调整步分开。

一般要求搜索步距大,这样驱动天线运动前后的信号电平差值就大,容易判定出天线波束与卫星间的位置关系。

而调整步距较小,以避免天线波束一下子越过卫星,这样可降低系统的跟踪精度误差。

这种方式调整步距不变,寻优时间长,相对双向搜索变调整步式步进跟踪方式而言,跟踪误差稍大一些。

2.2 双向搜索变调整步式步进跟踪【1】该跟踪方式把搜索步与调整步分开,双向搜索后的调整步距不是固定值,而是根据双向搜索的前后两个采样点信号电场的差值来决定,差值越大,调整步距越大。

当天线波束位置接近卫星时,一次调整步距就能跟踪到卫星。

因此,寻优跟踪时间短,跟踪误差小。

下面讨论其工作原理。

由天线理论可知,天线功率方向图的最大方向附近,有下列近似公式:()277.2⎪⎪⎭⎫ ⎝⎛-=HP B W i e G G m i θθθ (1)式中G m 为天线增益,θHPBW 为天线半功率点宽度,也称波束宽度;θi 为偏离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角度,称为偏角。

天线场强方向图为()2277.2⎪⎪⎭⎫ ⎝⎛-=HP B W i e E E m i θθθ (2)式中E m 为波束中心的最大场强;E(θi )为偏角θi 时的场强。

对上式求导,可得场强在最大值附近的变化率()i HPMW m i iE d dE θθθθ21277.22-= (3)()i i d dE θθ如果令2177.2HPBW me E K θ-= (4) 则偏角θi 与电场的倾率 有下列关系()()ii e i e i i E K d K dE θθθθθ∆∆-≈-=1 (5) 式中Δθi 为搜索步距,ΔE(θI )为前后两个搜索位置上的电场差值,θi 为调整步距,如果令搜索步距为ei K 1-=∆θ (6) 则调整步距的大小等于搜索步距前后两个位置上的信号电场差,即()i i E θθ∆= (7)所以在测得最大方向场强E m 后,就可定出搜索步距m HPBWi E 77.22θθ-=∆ (8)测得的信号场强的差值ΔE(θi)就可确定调整步的步距θi了。

3 卫星天线跟踪控制软件设计【1】【2】一般步进跟踪方式的驱动电机采用步进电机,为了降低系统成本,使驱动设备简单可靠。

我们研制的卫星天线跟踪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三相交流电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该系统是一个数字闭环系统,搜索、调整步距可以用天线转动的角度来度量。

根据卫星天线主瓣波束宽度估算公式φ0.5=70(λ/D),当采用D=4.5米天线接收Ku波段信号时,λ取0.025米,φ0.5=0.39度,可以设搜索步距最大为0.2度,调整步距最大为0.05度。

图2是根据双向搜索变调整步式步进跟踪原理设计的控制程序流程图,P=1时启动方位轴电机,P=2时启动俯仰轴电机。

位置反馈数存于B,就是把天线现位置的角度值通过信号调理和A/D转换成轴角数字信号存于B内。

接着是“搜索步距选择子程序”,就是根据上述公式(8)计算出搜索步距Δθi并令其为S,再接下去的是一条指令(B+S步→B)是指天线由原位置向前转动S步,并把这个新的轴角数字值存于B内。

指令“位置闭环子程序”是把执行指令(B+S步→B)后的轴角数字值B与指令执行前的轴角数字值B两者之差值,即需要调整的步数角度(B+S–B)=S步,由CPU发出控制指令驱动天线向前转动S步,达到所要求的位置。

当天线到达前进S步的位置后,执行“取场强信号子程序”,为适应数字信号解码过程,天线先在该位置上等待几秒钟,再对信号电场值采样5次并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求平均后把该值存入m1中,然后命令天线再后退2S步,并把指令(B-2S步→B)执行后新的位置反馈数存储在B,经“位置闭环子程序”推动天线达到新位置,天线先在该位置上等待几秒钟后再对信号电场取样并进行上述处理后存入m2中,再将第二个位置信号值m2与第一个位置的信号值m1之差存入存储器A,然后经逻辑指令判别A,如果A≥0表示第二个位置比第一个位置靠近卫星。

进而比较这个差值A究竟有多大,如果A≥Δ(Δ为采样电路的灵敏度),表示偏离卫星的距离还比较大,所以原来的天线位置应该向后退一个调整步,指令(B+S步→B,B-Z步→B)就是执行这个目的,Z=θi,θi是由上述公式(7)计算出的调整步距,它与双向搜索前后两点上的电场差值A有关。

因为从原位置开始,天线共走了(S-2S+S-Z)=-Z步,由位置闭环子程序推动天线到新位置后,系统重新开始双向搜索。

如果差值A<Δ,则表示天线在原位置上的波束已很接近卫星,此时可以认为系统在该平面内已跟踪到位了,天线只要回到原位置就可以了,执行指令(b+S步→B)就是这个目的,因为天线从原位置走过的总步数为(+S-2S+S)=0,由位置闭环子程序推动天线回到原始位置。

接着系统判别是哪个平面完成了跟踪过程,如果P=1,只完成了方位平面内的跟踪,系统回到左侧P=P+1=2的指令,启动俯仰轴电机,开始双向搜索,直到两个信号的差值A<Δ,天线回到原位置,完成俯仰平面内的跟踪,此时P=2,指令程序停止,系统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出现m2-m1=A<0的情况,即天线在前进位置比在后退位置更靠近卫星,此时可令m1-m2→A,然后再判别A是否大于Δ,如果A>Δ,说明天线在原位置上波束偏离卫星还比较大,则应在原位置上向前调整一步,指令(B+S步→B,B+Z步→B)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因为从原位置开始,天线共走了(S-2S+S+Z)=Z步,位置闭环子程序就推动天线向前调整一步。

新位置上系统又将开始新的一轮双向搜索。

如果A<Δ,表示天线原位置已接近卫星,也可以认为已跟踪到卫星。

所以天线回到原来位置就可以认为在该平面内系统已完成跟踪任务。

并将此时的跟踪参考信号送(33H)最大值存储单元。

以下过程与A≥0的过程同,不再解释了。

为了防止因大风等意外原因改变天线位置或卫星漂移较快时,造成卫星接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两次跟踪寻优的间隔不采取定时的办法,而采用随时采集5次跟踪参考信号并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求平均后送(34H)和原最大值(33H)比较,若(33H)-(34H)>2Δ,则开始下次跟踪寻优,(2Δ为跟踪信号允许跌落值),否则继续等待,这样即保证了卫星天线系统的正常工作,又不至于使驱动系统频繁工作影响电机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