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合集下载

各个规范方案整合柱子配筋

各个规范方案整合柱子配筋
小偏心受拉纵筋配筋率
当边柱、角柱和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受小偏心拉力时,柱中纵向钢筋的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混凝土规范P176,11.4.13
柱和框架柱中所有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应对称配置。对于截面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 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每侧纵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1.2%。
在1、8、9度时,宜采用带斜腹杆的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洞工字形柱、预制腹板工字形柱和管柱。
箍筋加密区长度
框架箍筋加密区长度应为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的最大者,柱净高的1/6,500mm抗震等级为I级和II级的角柱应沿柱的整个高度用箍筋加固。底层柱根部箍筋加密区的长度不应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刚性地面上下500mm高度范围内应加密箍筋。
混凝土规范P176,11.4.14
箍筋的间距和直径
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附表7采用;
2.当一级框架柱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二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底部外,最大允许间距为150mm;当三级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为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混凝土规范P177,11.4.17
2.抗震等级为ⅰ、ⅱ、ⅲ、ⅳ级的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0.4%、0.4%。
3.框架柱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箍。最小配筋特征值应增加0.02,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5%。
4.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当9度设防烈度为第一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25条汇总(附规范条款)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25条汇总(附规范条款)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25条汇总(附规范条款)
1)一二级框架角柱全高箍筋加密(《抗规》6.3.9第4款);
(2)框支柱、转换柱全高加密(《抗规》6.3.9第4款,《高规》10.2.10第2款);
(3)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规》6.1.4第2款);
(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6.4.6第6款);
(5)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

(《抗规》P69页,6.4.6);
(6)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端加密配置(《高规》10.3.3第2款);
(7)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10.4.4第1款);
(8)抗震设计时,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其上、下层,箍筋全柱段加密(《高规》10.5.6第2款);
(9)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

梁柱设计相关规范汇总

梁柱设计相关规范汇总

特殊条件:当铰接排架侧向受约束点至柱顶的高度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边长的2倍,柱顶预埋钢板和柱
顶箍筋加密区的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柱顶预埋钢板、 1、柱顶预埋钢板沿排架平面方向的长度,宜取柱顶的截面高度h,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h/2及
《砼规》P180,
箍筋加密区特殊 300mm;
11.5.3
情况下要求
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9.3.1
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
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 筋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箍筋 截面尺寸
《砼规》P184,
搭接
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11.6.7
2、对于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中间层端节点、顶层中间节点以及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
部位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相关构造规定。
框架节点区箍筋的最大间距、最小直径宜按附表2采用。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核心区,
节点区箍筋最大
《砼规》P186,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最小
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边纵 《砼规》P123,
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
值增加25%。

梁柱箍筋加密区一般规定

梁柱箍筋加密区一般规定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采用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砖强度 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
注 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 时 表中数值应乘以
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应按表
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砖强度 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
采用
度的偏心时 节点设计应计入偏心造成的附加弯矩的影响
三 柱和梁在与支撑翼缘的连接处 应设置加劲肋 支撑翼缘与箱形柱连接时 在柱壁板的相应
位置应设置隔板 耗能梁段与支撑连接的一端和耗能梁段内 应设置加劲肋
耗能梁段加劲肋应在三边与梁用角焊缝连接 其与腹板连接焊缝的承载力不应低于

翼缘连接焊缝的承载力不应低于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钢结构设计
普通钢结构
钢结构设计规范
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 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 连接材料的型号和对钢材所要
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 此外 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

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的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组装的焊缝均应采用部分熔透的 形
坡口焊缝 每边焊接深度不应小于 板厚
箱形柱在工地的接头应全部采用坡口焊接的形式
下节箱形柱的上端应设置隔板 并应与柱口齐平 其边缘应与柱口截面一起刨平 在上节箱形柱
安装单元的下部附近 尚应设置上柱隔板 柱在工地的接头上下侧各
范围内 截面组装焊缝
应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
埋入式柱脚 图
门式刚架房屋应设置支撑体系 在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 应设置横梁上弦横向水 平支撑及柱间支撑 刚架转折处 即边柱柱顶和屋脊 及多跨房屋相应位置的中间柱顶 应沿房屋全 长设置刚性系杆

柱箍筋需要全高加密的情况

柱箍筋需要全高加密的情况

柱箍筋需要全高加密的情况
柱箍筋需要全高加密的情况
1. 一二级框架的角柱,框支柱,转换柱。

2. 8、9度框架结构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的框架柱。

3. 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

4. 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厚度不大于300mm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

5. 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错层处的框架柱。

6. 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其上、下层的柱。

7. 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

8. 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与洞口紧邻的边框柱。

9.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关于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的汇总(25条+规范条文对照)(1)一二级框架角柱全高箍筋加密(《抗规》第4款);(2)框支柱、转换柱全高加密(《抗规》第4款,《高规》第2款);(3)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规》第2款);(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第6款);(5)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

(《抗规》P69页,);(6)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端加密配置(《高规》第2款);(7)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第1款);(8)抗震设计时,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其上、下层,箍筋全柱段加密(《高规》第2款);(9)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高规》第3款);(10)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的箍筋宜沿全高加密,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箍筋宜沿全高加密(《高规》第5款);(11)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全高范围(《高规》第4款)。

(12)剪跨比小于等于2的框架柱及短柱应全高加密。

(13)一二级框架角柱应全高加密。

(1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5)带边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16)带边框剪力墙(洞口紧贴边框柱)一般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17)框支柱应全高加密。

(18)错层结构中错层处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9)带加强层结构的加强层及其上、下相邻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20)塔楼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在裙房屋面上、下层应全高加密。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关于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的汇总(25条+规范条文对照)(1)一二级框架角柱全高箍筋加密(《抗规》第4款);(2)框支柱、转换柱全高加密(《抗规》第4款,《高规》第2款);(3)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规》第2款);(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第6款);(5)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

(《抗规》P69页,);(6)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端加密配置(《高规》第2款);(7)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第1款);(8)抗震设计时,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其上、下层,箍筋全柱段加密(《高规》第2款);(9)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高规》第3款);(10)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的箍筋宜沿全高加密,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箍筋宜沿全高加密(《高规》第5款);(11)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全高范围(《高规》第4款)。

(12)剪跨比小于等于2的框架柱及短柱应全高加密。

(13)一二级框架角柱应全高加密。

(1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5)带边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16)带边框剪力墙(洞口紧贴边框柱)一般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17)框支柱应全高加密。

(18)错层结构中错层处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9)带加强层结构的加强层及其上、下相邻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20)塔楼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在裙房屋面上、下层应全高加密。

(21)小墙肢(墙肢长度不大于3倍墙厚)应按框架柱处理并全高加密。

(22)型钢砼框支柱、一级角柱应全高加密。

(完整版)柱箍筋的长度以及根数计算详解

(完整版)柱箍筋的长度以及根数计算详解

(一)柱箍筋的长度计算案例(一)中已知:KZ1 750*700 24B25 A10@100/200柱保护层为25mmKZ1的箍筋布置图1. 1号箍筋长度计算P 0遙\dP bO O Ckl2号箍筋!号箍筋3号箍筋(图1)4号箍筋保护层bhc 保护层bhc箍筋b边中心钱长度箍筋b边外皮长度b(图2)箍筋计算公式推导1号箍筋长度=(b-2* 保护层+d*2)*2+ (h-2* 保护层+d*2)*2+1.9d*2+max(10d,75mm *2(b+h)*2-保护层*8+8d+1.9d*2+ max (10d, 75mm *2■ ]石*% T Lu g1号箍筋案例(一)中1 号箍筋长度=(750+700) *2-25*8+8*10+1.9*10*2+100*2 =3018mm2. 2号箍筋长度计算IWJ .间距j J 可距j jWl®j 间距j 间距j -----------f - —'~~ ---------------- 2号病筋b 边夕卜皮长度「二厂 —— 一 —一 一 — _ :uqq吱畀童 启q m fe坠「 半迩勺甘曰q縊怕 -b(图3)箍筋计算公式推导2 号箍筋长度=(间距j*2+1/2D*2+2d )*2+ (h-保护层*2+2d)*2+1.9d*2+max (10d,75mm)*2=[(b-保护层*2-D )/6*2+D]*2+ (h-保护层*2)*2+8d+1.9d*2+max (1 0d,75m m)*2案例(一)中2 号箍筋长度=((750-25*2-25 )/6*2+25 )*2+ (700-25*2 )*2+8*10+1.9*10*2+100*2 = 2118mm3. 3 号箍筋长度计算Q O O O O (〕羯筋b 边中心馥长度 箍筋迦外皮长產 b(图4)箍筋计算公式推导3号箍筋长度=(间距 j*2+1/2D*2+2d ) *2+ (b-保护层 *2+2d ) *2+1.9d*2+max(10d, 75mm *2=[(h-保护层 *2-D )/6*2+D]*2+ ( b-保护层 *2) *2+8d+1.9d*2+max (10d, 75mm *2赢5亶径d 」”| 繇JE HI二诫卩一二眾叵二艮回二「KI叵」「舉叵*肆M里©思富案例(一)中3 号箍筋长度=((700-25*2-25 ) /6*2+25 ) *2+ (750-25*2 )*2+8*10+1.9*10*2+100*2 = 2184 mm 4. 4号钢筋长度计算(图5)箍筋计算公式推导a) 单支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o O 4号箍筋/o4 号箍筋长度=(h-保护层*2+d*2+d*2 )+1.9d*2+max(10d, 75mm *2=(h-保护层*2+4d)+1.9d*2+max (10d, 75mr)i *2b)单支筋只勾住主筋4 号箍筋长度=(h-保护层*2+d*2 )+1.9d*2+max (10d, 75mm *2=(h-保护层*2+2d)+1.9d*2+max (10d, 75mm *2案例(一)中4 号箍筋长度(只勾住主筋)=(700-25*2+2*10 )+1.9*10*2+100*2 =908mm(二)柱箍筋的根数计算1. 基础层箍筋根数计算基础粱顶面以上纵 筋与箍筋枸造宴敦详见本图注基础板面间距W50&且不 少千两道矩砒封闲箍斓(非臺合SP柱质筋构造(基础扳底部干顶部配畫制筋同〕(图6)基础层基础内箍筋根数计算a ) 柱箍筋在基础内设置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500;b )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全汇总(附规范)
关于柱箍筋全高加密情况的汇总(25条+规范条文对照)
(1)一二级框架角柱全高箍筋加密(《抗规》6.3.9第4款);
(2)框支柱、转换柱全高加密(《抗规》6.3.9第4款,《高规》10.2.10第2款);
(3)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抗规》6.1.4第2款);
(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6.4.6第6款);
(5)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矩形墙肢的厚度不大于300mm时,尚宜全高加密箍筋。

(《抗规》P69页,6.4.6);(6)加强层及其相邻的框架柱,箍筋应全柱端加密配置(《高规》10.3.3第2款);
(7)抗震设计时,错层处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高规》10.4.4第1款);(8)抗震设计时,与连接体相连的框架柱在连接体高度范围内及其上、下层,箍筋全柱段加密(《高规》10.5.6第2款);
(9)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柱箍筋宜在裙楼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高规》10.6.3第3款);
(10)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的箍筋宜沿全高加密,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箍筋宜沿全高加密(《高规》8.2.2第5款);
(11)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全高范围(《高规》6.4.6第4款)。

(12)剪跨比小于等于2的框架柱及短柱应全高加密。

(13)一二级框架角柱应全高加密。

(14)需要提高变形能力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5)带边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16)带边框剪力墙(洞口紧贴边框柱)一般部位的边框柱宜全高加密。

(17)框支柱应全高加密。

(18)错层结构中错层处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19)带加强层结构的加强层及其上、下相邻的框架柱应全高加密。

(20)塔楼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在裙房屋面上、下层应全高加密。

(21)小墙肢(墙肢长度不大于3倍墙厚)应按框架柱处理并全高加密。

(22)型钢砼框支柱、一级角柱应全高加密。

(23)顶层由于使用要求取消部分内柱形成顶层大空间而导致刚度突变者,其顶层其他框架柱箍筋应全高加密。

(经验)
(24)8、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

(25)按照上海的地方性要求,梯柱要全高加密的。

(经验)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和直径的要求:
1)引入“柱根”概念,三、四级抗震底层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100mm,四级抗震底层柱箍筋最小直径8mm;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延伸:柱箍筋配筋举例
一、抗剪箍筋配:举例说明:
G0.5-0.2 不要考虑肯定是双肢箍,现在请睁大你的眼睛,下面是步骤:
用0.5/2=0.25,0.2x2/2=0.2
现在请你拿出板钢筋配筋表:
这里是重点:上面得到数据时加密区0.25,非加密区0.2,这个时候要对照上面的配筋表进行对比。

6-100的面积是283,6-200的面积是141,但是这个时侯究竟怎样比较呢?这里需要提到一点:在PKPM08版S-3说明书上第81页提到,若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面在计算中为什么非加密区0.2要乘以2的原因。

乘以2之后就换算成了加密区间距了。

即相当于梁长100mm范围内箍筋面积为0.2.那么现在比较就与(6-200)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0.2应该与283进行比较。

所以在此处采用的箍筋可以为6-100/200。

有朋友问假如是四肢箍呢?很简单除以四就行。

举例说明:G3.1-2.5
计算如下:3.1/4=0.775, 2.5x2/4=1.25,这是我假定非加密区是200的情况下计算的,那么观察配筋表,发现非加密区200不能满足箍筋的实际情况,应该采用比200小的间距配筋。

那么我果断处理,“非加密区采用100的间距”,可能大家会很矛盾,这不就是加密区吗?(注意: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将非加密区当成
加密区计算,那么我们就不用换算了。


但是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当成非加密区来考虑,那么计算如下:
2.5/4=0.625,这时候只能对照间距100的板钢筋对照。

其结果是10-100是满足要求的。

这时候观察梁的位置,我们统一采用10-100全长加密。

配筋文件见下图:
PS1:2010抗规6.3.3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可选用6,三级以上抗震才选用大于6的箍筋。

提出这条这条说明是为了说明,在四级抗震情况下仍然可以用6的箍筋。

有时候为了和甲方搞好关系,没办法。

有时候钢筋介于6和8之间的时候,选8浪费,但是选6不满足,我们曾经选过6.5的箍筋!照样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PS2:上面是针对设计而言的简便快速对照方法。

那么真正计算应该怎样进行呢?以G0.5-0.2为例说明:0.5X100/2=25,这是加密区需要的箍筋的面积。

0.2X200/2=20,这是非加密区经过换算后需要的箍筋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