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简介课件
桑代克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尝试-错误说、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小猫“迷箱”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鲍姆宁:家庭教养模式
威特金:场依存和场独立
吉尔福德:辐合型认知方式
比纳、西蒙:斯坦福-比纳量表
韦克斯勒:学龄前智力表、儿童智力表、成人智力表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加涅:学习层次理论、学习结果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条件》
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苛勒:完形-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家、黑猩猩。
桑代克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概论》桑代克(EdwardL.Thorndike,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1874年生于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堡。
1891年进威斯莱大学学习,临毕业前一年开始学习心理学。
1895年获文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哈佛大学,跟着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做研究。
1896年在哈佛大学开始了关于动物学习的研究。
以后得到卡特尔的帮助,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
1899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心理学讲师。
1903年升为该院心理学教授。
在任教期间,根据卡特尔的建议,把对动物研究的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以后越来越多地用人做被试者,用大部分时间研究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成为心理测验运动的领导人物。
此外,还创建并主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培养了大批教师、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
桑代克在学院任教40年之久,于1940年退休。
1942年返回哈佛大学任詹姆士讲座教授,以此纪念40年前支持他进行小鸡实验的大师——詹姆士。
1949年逝世。
桑代克的著作很多。
他发表了507篇论著,其中有许多是巨著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1898年)、《智力测验法》(1904年)、《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13年)、《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年)、《课程研究》(1928年)、《成人学习》(1928年)、《教育之基本原理》(1929年)、《人类的学习》(1931年)和《人性与社会秩序》(1939年)等等。
桑代克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动物与人类的学习心理。
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性,并且发表了许多专门的著作,被誉为美国动物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
他在动物学习、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独特研究,曾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他的许多重要著作都被译成中文,对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也有很深的影响。
桑代克理论ppt课件

三、桑代克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
(三)教学原理 1、教学原则。正规的学校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良好的习惯。 (1)习惯需要培养,不要期望习惯会自己养成。 (2)谨防形成以后必须解除的习惯。 (3)如果一个习惯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就没有
必要形成两个或更多的习惯。 (4)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要按以后所需要
测验和教育测验,成为当时这个运动的领袖。
二、桑代克生平和著作
桑代克,爱德华·李 (Thorndike,Edward
Lee 1874-1949)美国心 理学家,动物心理实 验的开创者,联结主 义的建立者,教育心 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1874年8月31日出生 于马萨诸塞州的威廉 斯堡。中学毕业后先 进威斯莱大学,1895 年获该校文学士学位。
2、桑代克在承认又否认内部心灵的问题上 处于自相矛盾的境地。
五、参考书目
1、《人类的学习》,桑代克著 李月甫 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美]戴尔。H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 著 上海教育出
三、桑代克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
(四)桑代克理论的启示
1、激发动机,帮助学生培养兴趣 2、适当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及时表扬,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四、对桑代克理论的批评
1、桑代克是一个机械论者和遗传决定论者, 他把动物学习的研究直接用来解释人类的 学习。学习的理论简化了人类学习过程的 性质。
(一)尝试错误学习 3、学习的本质——就在于形成刺激——反
应的联结。学习不是观念之间的联结,而 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4、把消除了动物与人之间的差异,把动物 的学习推广到人类的学习上。并且认为人 类学习是无意识的。(人的学习实验:形 成一个数的概念)
心理学先贤们的故事17--桑代克

心理学先贤们的故事17--桑代克桑代克1.生平:1874年-1949年。
2.尊称: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创立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创立者、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故事:桑代克于1874年出生于美国麻省,父亲刚开始做律师,后来又做了牧师。
桑代克小时候非常害羞、喜欢独处,但特别有学习天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891年,桑代克进入了卫斯理大学,主修英文。
在上大学期间,他研读了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一书后,从此他喜欢上了心理学。
1896年桑代克在哈佛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1897年又获得硕士学位。
桑代克的博士课题研究是“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他完成了著名的迷笼研究,获得了博士学位。
1899年,桑代克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心理学讲师。
在卡特尔的指导下,桑代克把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身上,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心理测验等领域。
在桑代克的学术生涯中,共出了507种书、专著和学术论文,这创世纪的记录,可能除了皮亚杰之外,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1949年离世,享年75岁。
4.学术贡献(1)桑代克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桑代克发展了古典联想主义心理学,建立了自己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
其结论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这使他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桑代克认为,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
其提出形成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后来桑代克认为奖赏的效果比惩罚的效果更好,而特别强调奖赏的作用。
桑代克首先注意到奖赏的强化学习作用,为后来强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开辟了途径。
(3)桑代克创立的联结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学派。
“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笼内情境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之间形成的联系或联想。
联结不仅动物有,人也有。
桑代克教育理论PPT课件

2019/11/3
10
桑代克的评价
1.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 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 心理学的奠基人。
2.缺点: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具有机械性。他只 注意人的外部行为,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把它分 解成最简单的要素,即刺激—反应单元。但是 他忽视了对心理元素和意识的研究。
2019/11/3
11
谢谢~
2019/11/3
12
2019/11/3
2
个人简介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 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 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 列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 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49年8月9日逝 世。代表作《动物智慧》、《智力测验》等。
2019/11/3
9
3.效果律
这个定律强调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 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 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一 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桑代克 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 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 不大强调惩罚。
2019/11/3
4
饿猫开迷箱实验
2019/11/3
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摆脱潜伏期并记录每次 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 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 猫的学习曲线。左图是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 学习曲线。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 验次数的关系。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 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 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 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 为“试误说”。
桑代克

1896年,他在哈佛获得另一个文学学士学位,1897年获硕士学位。尽管对詹姆斯非常尊敬,他却选择了一个 非常没有詹姆斯特色的课题“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在后来的生活中,他说,当初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获 取学分和毕业文凭的需要……当时明显没有对动物的特别兴趣”。当时詹姆斯不再搞实验心理学,但他同意了这 个选题,并把他家地下室里的一块地方提供给没有足够大实验室的桑代克作动物试验。
联结主义
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它产生在机能心理学之后,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前,是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 在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学习心理学理论。“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笼内情境感觉和反应动 作的冲动之间形成联系或联想,桑代克称它为联结,以便与观念联想区别开,认为动物没有观念和观念的联想, 而联结不仅动物有,人也有。1911年他在《动物智慧》中提出:动物由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形成联结是 学习(练习律);一个成功动作得到满意效果印入机体加强联结,也是学习(效果律)。A.培因说过,儿童学说话, 散乱动作偶然得到满意结果便被保持,不满意动作中止;重复多次,满意动作便形成有意动作。动物学家L.摩根 曾用培因的联结思想解释动物行为,提出“尝试错误”术语,设想过动物实验。桑代克在学习方面几乎全用培因的 理论而首创迷笼实验,总结出以“试误-偶成”方法和联结概念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和联结主义心理学体系。1905 年他确定心理学对象为“心理行为”,其基本单位是情境(刺激)或心理状态和反应动作的联结。
心理学桑代克学习理论课件

感谢 聆听
Thanks
减弱或遗忘
启示
1.熟能生巧;
2.练习应采取分散的形式,集中练习不可取。
如:题海战术
在
3.科学地复习,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
效果律(Law of Effect):
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 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 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 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 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 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 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 而不大强调惩罚。
3. 通过个体经验进行学习的实际过程,抓住了学习过程中刺 激和反应这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关系。
4.解释许多简单的学习和行为训练问题。
缺点:
1. 桑代克认为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没有将人类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加以区分。
2.桑代克的整个学习理论具有机械主义色 彩,忽视了人类的内在心理环节,没有重 视内在的学习因素。
准备律: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 定势,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 态,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 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 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1.预习很重要。做到心中有数; 2.对于第二天的课堂启学示 习有充分的准备,
重点听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效果更明显。
练习律:
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 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 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刺激—反应 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 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
1.在教育中,运用奖赏和惩罚措施, 2.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用奖赏,少用 惩罚; 3.. 惩罚仅仅是防止错误的发生未必 会产生积极的反应
桑代克

效果律
三大学习定律
准备律
练习律
Hale Waihona Puke 准备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 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 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 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 烦恼。
效果律
三大学习定律
准备律
练习律
练习律
•
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 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 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 变弱。刺激—反应联结的应用会增 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 (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与弱或 遗忘。
桑代克的生平
•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 1874年8月31日出生于美国麻省 。 • 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 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 • 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 国家科学院院士。 •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共出五百零七种书、专论 和学术论文,这创纪录的成就,后来的心理学家, 可能除了皮亚杰之外,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效果律
三大学习定律
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
• 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 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 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 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 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 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后来, 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消弱联结,其效果并 非与奖励相对,于是,他取消了效果律中 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
主要著作
• 《动物智慧》(1911) • 《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3- 1914) • 《智力测验》(1927) • 《人类的学习》(1931) • 《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理学》(1935) • 《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人 平物
人物生平
1906年发表《教育原理》。从1911~1913年间,他又 把他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扩充为三大卷,即: (1)《人类的本性》;(2)《学习心理学》;(3) 《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差异》。后来他又相继发表 《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智力测量》(1926)、 《成人的学习》(1929)、《人类的学习》(1931)、 《学习的基础》(1932)、《奖赏的实验研究》 (1933)、《人及其工作》(1943)等书。他一生从事 心理学研究工作达四十多年,发表的论著目录达507页。 他于1949年逝世,享年74岁。
桑代克
(Edward LeeThorndike
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就
1895年,他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 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即走迷宫),后转 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 等做实验。他在实验中发现,最初,小 鸡小猫小狗都是在死路里转来转去,偶 尔会找到出口,逃出宫,而这通常需要 花很多时间;但重复多次以后,小鸡小 猫小狗在死路中转的次数都会减少,花 费的时间也会减少很多;训练到一定次 数以后,一把它们放入迷宫,它们甚至 会立即直奔出口而去,很快就逃脱了。 桑代克认为,小鸡小猫小狗都不是通过 推理和观察而学会逃出迷宫的;它们之 所以能够顺利逃脱,原因只有一点,那 就是不断的尝试,在不断的尝试和失败 中慢慢消除那些无用的行为,记住那些 有助于逃脱的行为,用桑代克的话说, 就是它们已经在这些有用的行为和行为 的目标之间建立了联系。
理论
桑代克 (Edward LeeThorndike
成就
桑代克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又 是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史人, 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经验运动的领袖之一。正因为如此,一些 史学家将他划归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更象行为主 义学派的人物,可他本人却认为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派。桑代克对行为 主义学派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他对鸡、小猫研究的结果。
Edward LeeThorndike
桑代克的联系法理论
效果律
桑代克认为,哪一种行为会被“记住”,会与刺激建立起联系,取决于这种行为产生 的效果。例如,迷宫是一个刺激,小鸡在迷宫中会作出多种行为反应,但大多数反应都 不能帮助它们逃出迷宫,而另一些行为则使它们得以逃脱并得到食物。因此,小鸡就记 住了这些有效的行为,将迷宫这个刺激和这些有效的行为联系起来了。以后,一进迷宫, 它们就知道作出什么反应。
Edward LeeThorndike
桑 代 克
三条学习定律
1、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Law of Readiness)
2、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Law of Exercise)
3、效果律: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 (Law of Effect) 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效果律”后来被持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家 发展成为“强化”学说,其中行为主义的 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 ) 对桑代克 的“试误说”进一步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爱德华.李.桑代克
Edward Lee Thorndike
爱德华· 李· 桑代克
(Edward Lee Thorndike,1874年8月31日—
1949年8月9日74),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
的开创者,心理学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
几乎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执教。他从研 究动物的实验中,领会到它们的学习过程,从而 提出他的联结主义理论:刺激(S)-反应(R)公 式。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912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 院士。桑代克生于美国麻省一位牧师家庭,他生 性害羞、孤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
爱 德 华 . 李 . 桑 代 克 Edward Lee Thorndike
桑代克于1893~1894年间,在威斯莱(Wesley)大学临毕业那年才开始学习心 理学的。后来他改入哈佛大学当研究生,跟詹姆斯学习心理学。桑代克于1896 年开始了动物的学习实验研究。他开始是用小鸡做的,但他的房东不许他在房间 里养小鸡,后来他得到詹姆斯的支持,允许他搬进自家的地下室继续实验。当哥 伦比亚大学的卡特尔到哈佛大学遇到桑代克时,桑代克一边上学,一边给人家 当家庭教师。卡特尔对桑代克的实验很欣赏,约他到哥伦比亚大学去学习,并为 他申请奖学金。于是他就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在卡特尔的鼓励、支持与指导下, 用猫和狗继续进行他的动物学习实验,并跟卡特尔学习心理测量学。在 1898年, 桑代克发表了名为《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后称《动物的 智慧》 1911年版)的论文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从1899年开始,桑代克担任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 学院心理学教师 ,于 1903 年提升为教授, 并发表《教育心理学》 一书到1905年, 他又发表了《双生子的测量》,
主要著作
谢谢观赏 桑代克结束 以上素材为王源 Roy
可能有点花哨,不好意思TOT 理解万岁 ByZHAI(啰嗦死了OTZ)
Edward LeeThorndike
理 论 成 就
桑 代 克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深受詹姆斯的机能主义与生物学进化论的思想影响。他从本能 主义出发,认为 “人当生命发生时,即精子与卵子化合成人之时,已具有无数确定 的趋向,形成将来的行为behavior”。他又从联结主义出发,把情境situations与反 应responses的结合bonds看作是构成思想、情感、动作与态度等等心理因素的基 本单位。他认为教育及学习的目的“在于把原本的结合或永久保存,或清除,或改 变而利导”。由此,他认为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给人以知识,即:第一,离开 了教育,人性是怎样的;第二,人性的改变依照什么规律。这就是他把“人类的本 性”与“学习心理学”列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的依据。此外,他还认为,人类 的本性及其在学习中的改变,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是有差别的。因此,他认为个性 的差异及其测验应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于是,他依据对动物及人类学习的 研究,建立起一个他称为 “联结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桑代克的“八嘎箱”实验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 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试验开始了。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 只是毫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 得到了食物。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 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 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 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 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 为 “试误说”。
桑 代 克
理 论 成 就
桑代克对于美国教育心理学 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开 创了动物学习实验与教育测 验,从而为美国教育心理学 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石, 更重要的是他创建了一个教 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 奠定了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基 本内容,使教育心理学正式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普 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 育学中分生出来。
练习律
桑代克认为,练习次数的多寡,影响刺激和反应之间练习的稳固程度。练习越多,练 习越紧密,小鸡越清楚要采取什么行动,逃脱的速度越快;练习越少,练习就不够紧密, 小鸡就越难找到出口。虽然桑代克的“联系法”理论后来被行为主义者吸收并成为他们 的主要理论原则,但桑代克本人对行为主义学派的热情却并不高。也许是因为他的研究 兴趣太过广泛,而其中有很多是关于精神和意识方面的,这是行为主义者所不能容忍的, 而桑代克本人也并不欣赏行为主义者那种将精神和意识一棍子打死的作法,因而对行为 主义的观点异议颇多,所以就只能算是一位站在行为主义学派边上的心理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