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游记

合集下载

乾陵游玩日-游记作文1200字相关作文

乾陵游玩日-游记作文1200字相关作文

乾陵游玩日-游记作文1200字相关作文今天我和妈妈,舅舅,舅妈,哥哥,姐姐一块儿去了乾陵,据说那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埋葬的地方。

乾陵是一个很气势恢宏的地方,刚进门,看到了一对石刻鸵鸟,这是照着外国人给皇帝进贡的鸵鸟雕刻的,再往后是五对石刻牵马人和十对神态各异的拄剑石人,整个给人庄严震撼的感觉。

接着往前走,看到了八米多高的无字碑,武则天的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再往前走,过了朱雀门,是六十一个脑袋不存在的蕃臣石像,拱手站立着,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千百年来一直守卫着陵园,显示着大唐的雄风。

又往前走,我看到了刻着“唐高宗乾陵”的石碑,道路两旁,石头上刻着许多文字,有草书,隶书,篆书,行书各种字体。

路上,我们又看到了有许多的马,于是我和妈妈骑一匹马,沿着山间小道往睡美人的方向进发,到了一个平台,牵马的阿姨给我们照了几张合影,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起了乾陵山脉的走势,果然是个睡美人,它是一个平躺着的女人的体态,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脸庞,肩膀,乳房,肚子等等。

武则天当年派风水大师到处考察选址,最终找到了这个头枕梁山,脚蹬渭水的风水宝地。

我们骑着马,绕着乾陵行进,走一个圆圆满满的大圈,阿姨告诉我们,睡美人的右肩是石头的,左肩是土质的,后来左肩被人们破坏了,开垦后种了庄稼,我们好一个可惜。

有三个大的盗墓贼,他们想从武则天的墓里得到宝贝,据说宝贝有五百吨。

唐末的黄巢,带领40万的大军来盗墓,可是把山翻了个底儿朝天,连墓道口都没找着。

五代十国的大盗墓贼温韬盗了唐代17个皇室的墓,他也带数万人马三次来盗乾陵,结果都是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人马一撤,天就晴了,他吓得以为是武则天显灵了,就不敢再挖了。

还有民国初年的军阀孙连仲,用机枪和炮轰击,历时半个月,也没有找到墓道口。

据说有一次,两个农民采石头,找到了埋葬武则天的墓道,好多考古学家认为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可能会导致文物损坏,要留给后人去探究。

关于骑马的技术,牵马的阿姨告诉我们,双腿要夹紧马背,身子还要跟着马的节奏晃,不然会觉得马好像要倾斜了。

乾陵作文400字

乾陵作文400字

乾陵作文400字
第三站我们去了乾陵。

那天路上还有还没有化的积雪,把乾陵衬托得很美丽。

乾陵是武则天和李治两个皇帝的合葬墓。

一进去,就看见大路两旁有骑兵和马的雕像,往前走,还能看见唐高宗李治其中一个将军的雕像。

我们先看了一个无字碑,是武则天的碑。

为什么无字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做的善事太多了,无法用文字表达,第二种是武则天觉得自己做的错事太多了,就不刻碑文了,第三种是武则天觉得自己这一生有功也有过,就让后人去评说,自己不刻字。

我觉得第三种说法比较好。

在乾陵的前面有六十一尊雕像,那是守护乾陵的,那些雕像都没有头。

旁边还有两只狮子在乾陵的前面。

乾陵旁边有很多的陪葬墓,我们去了已经开挖出来的永泰公主墓。

里面有美丽的壁画。

但是盗墓贼已经把值钱的东西偷走了,因为发现墓的上面有很多盗墓留下的圆洞,而且在考古学家开挖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留下盗墓贼的尸体。

乾陵真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现在还没有开挖,等开挖之后一定会告诉我们很多秘密。

散文:乾陵游记

散文:乾陵游记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观景的上好时节,有幸与同事们一起前往乾陵领略“两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一美人”的独特魅力。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关中地区沃野千里、民风淳朴、气候温暖湿润而成为历代帝王建功立业之地。

史上有13个王朝定都于陕西,七十二位帝王葬于悠悠八百里秦川。

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座北朝南,气势宏伟壮观,堪称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之作,在此合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

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下的乾陵犹如一位体态丰满的美人,在和煦的阳光下仰天而卧,细细地品味着千年的风雨沧桑。

步入园区,一条青石铺就的宽阔神道映入眼帘,依着山势缓缓抬升,笔直地向北延伸与巍峨耸立的梁山北峰融为一体。

神道两侧戴冠持剑的十对高四米左右的石翁仲,自南向北依次而列,个个表情凝静,衣着端庄,颌首而立,守护着陵墓。

沿着神道一路北上便来到了千年之谜的“无字碑”,其碑体由一整块高7.53米,宽两米有余,厚1.5米,重98.8吨的巨型青石雕琢而成。

圆首的碑头刻有八条相互缠绕的螭龙,碑身两侧各有一条巨龙腾空而起。

碑体厚重、气势如虹,将一代帝王的霸气雄才体现得淋漓尽致。

环顾硕大的石碑,竟无只言片语的墓志铭。

关于无字碑,世人众说纷纭:一曰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二曰武则天德高望重,书已难表;三曰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自感不书为好;另曰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因难定其称谓,干脆一字不铭。

至于真相如何,后人不得而知。

一座无字碑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迷,同时也承载了一个曾经的太平盛世。

拾阶而上,两只威武的巨型石狮蹲踞于平台两则,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霸气十足。

右侧石狮体型硕健,仰望云天;左侧石狮威而不发,凝视望眺。

中国传统石刻,雄狮左蹄踩一球,即“狮子滚绣球”。

雌狮右蹄抚一只幼狮,即“太师少师”。

而此处的石狮蹄下空无一物,雌雄难辨。

纵观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狮雕,独有乾陵与众不同。

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先驱鲁迅先生曾曰,“武则天做皇帝,谁敢说男尊女婢”。

写乾陵的优秀作文

写乾陵的优秀作文
:乾陵在千年的时间长河中究竟还遗留下什么样的秘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乾陵之行》。
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陕西四处都可以见到各朝各代的帝王陵墓,今天我们金笔作文261人来到了位于乾县以北6公里的梁山乾陵游玩。
首先,我们来到了乾陵脚下的台阶路,台阶路总共有526级台阶和18座平台,第一层34级台阶代表着唐高宗李治在位执政34年,第二层21级台阶代表着女皇武则天在位执政21年,第九层108级台阶代表着佛教108颗佛珠,最后一层8级台阶代表着八卦。
今天的乾陵之行让我了解了关于乾陵的好多知识,这次活动真的不虚此行。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历史上最最有名的无字碑,我走近一看,呀!这不是有字吗?有字为什么称为无字碑呢?一些问题突然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老师说“这些字是后人刻上去的,原来是没有字的”。和无字碑遥遥相对的是《述圣纪碑》它有七节,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上面共有三千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六十一尊宾王石像前,他们来自六十一个不同的国家,都是按照真人刻的,但是现在他们都没有头了,听老师说“传说那些宾王石像的后人来乾陵游玩,看到自己的祖先在为一个女人守陵墓,觉得很没面子,很丢人,就想把石像背回去,但石像太重了实在背不动,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晚上就到乾陵附近的们的庄稼,村民们信以为真,就拿起农具砍掉了石人像的头,从此这些石人像就没有头了”。
登上台阶路的顶端,我们来到了司马道的起点,首先看到的是司马道上两座雕工精致傲然挺立的华表,还有翼马,它的身上长有翅膀所以也叫天马,紧接着看到的是鸵鸟,它是当时外国进贡的,再往前走就是十个石人,他们的名字叫翁仲,我们可以从他们穿的衣服和手中拿的宝剑,就能知道他是个文官双全的人,他们很高有一丈三呢。

乾陵介绍400字作文

乾陵介绍400字作文

乾陵介绍400字作文
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个特别神秘又壮观的地方——乾陵。

乾陵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那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

你们知道吗?乾陵可大啦,它的面积有好多好多亩呢!
乾陵有好多好多的石刻,比如石狮子、石马,它们一个个都特别威武。

还有那无字碑,更是让人好奇。

为什么叫无字碑呢?因为上面一个字都没有!有人说这是武则天故意这样做的,想让后人去评价她的功过。

我听说呀,以前还有人想去挖乾陵,找里面的宝贝,但是都没有成功。

因为乾陵保护得特别好,就像是有神仙在守护一样。

小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乾陵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神秘和壮观!
作文二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个超级厉害的地方,那就是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就睡在那里哟。

他们的陵墓可漂亮啦,有很多很大的石头雕像。

有威风凛凛的将军,还有可爱的石狮子,就好像在保护着皇帝和皇后。

乾陵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有一块没有字的碑。

你们猜猜为什么?我告诉你们呀,这是个大大的谜团,谁也不知道武则天到底是怎么想的。

听说以前有坏人想去偷乾陵里的宝贝,可是怎么都进不去。

乾陵可厉害啦,一直好好地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参观。

小朋友们,等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乾陵哟!。

游乾陵作文600字

游乾陵作文600字

游乾陵作文600字:乾陵是我国的一个建筑瑰宝,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游览乾陵除了玩还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游乾陵》。

乾陵,是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而且没有被人盗走。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西北边。

周六早上,我们可高兴得不得了,有的同学激动得竖起两根手指头直喊:“耶!”;有的兴奋的手舞足蹈...... 我们坐上了去乾陵的公交车,一路上我老开心啦!首先,我们来到了台阶路。

台阶路一共有五百二十六个台阶,外加十八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有34个台阶,代表李治在位三十四年;第二个平台有21个台阶,代表女皇武则天在位执政二十一年;还有第九层平台,它一共有108个台阶,向征的是佛教中的一百零八个串珠;走到十七层平台的时候,仍然有21个台阶,它向征的是唐代先后一共有二十一位皇帝;最后一层平台共有八个台阶,它向征着八卦,八卦以乾为首,因此才有了乾陵之名。

我们登上台阶路的顶端,来到了司马道。

刚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根傲然挺立的大柱子,它叫华表,也叫神道石柱。

走过华表,我们看到了两匹马,它们是相对应的,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它们有两个神奇的名字叫翼马,又叫天马,听起来很酷吧。

紧邻它的就是一只驼鸟,它颈长腿细,不是中国的动物,在中国的历史上这只驼鸟是从波斯来的。

另外,司马道的两边有五对石马和牵马人,还有十对石人,他们高四米一,这十对石人就是翁仲,宽袖长袍,文武双全。

导游还告诉我们:地宫的入口就在几块没长草的自然石头上,这是1958年一个老百姓上山砍柴发现的,期间,还有人盗过乾陵,最后都失败了。

还有人曾瞧不起女皇帝,一个女人怎么能当皇帝……我们边走边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无字碑跟前。

它高八点零三米,重九十八点八吨,它是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为自己母亲立的碑。

民间传言中宗李显立碑时很纠结,他不知道碑上该称母亲为太后还是皇帝,所以就没在碑上刻字,想着过几年想好再刻上去,后来却遗忘了……这就是无字碑之所以无字的一种民间传说。

乾陵观后感

乾陵观后感

乾陵观后感乾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地区,是明朝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也是民间最为熟知的明朝陵墓之一。

在我的旅游途中,我有幸亲临乾陵观赏,这次观赏让我深深地感触到了乾陵的庄严和深厚的文化魅力。

进入乾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宏大的神道牌坊。

这座神道牌坊高大峻美,整个立面都被雕刻着各种壮丽的图案,让人不禁感叹古代技术与艺术的伟大。

走进乾陵正门,我们可以发现,正门上面还有一块古老石碑,铭刻着皇帝朱棣亲自撰写的碑文,记载了他对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悔过和反思,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之志。

尤其是碑文中反思的“钱有万贯,人却无一,我虽君临天下,却是一介匹夫”,令人深思。

走进陵墓内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巍峨的宫殿——前殿。

前殿采用宏伟的木构架搭建而成,左右殿门上方镶嵌着武威、武宁、武德、武功四个大字,凸显了当时皇帝威武雄壮的形象。

宝瓶顶的彩画殿顶,图案缜密,整个殿堂气势非常壮观。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殿角部的铆合机构,既巧妙实用又精致美观,是明代技术之精髓。

前殿之后,进入广场,四周环绕着精细雕刻的石狮和铜鹤等吉祥物,展现出明朝皇权与文化的特点。

经过广场,我们来到了至尊皇帝的陵墓——岗殿。

岗殿由一前一后两大殿组成,采用明式宫殿建筑风格,整座建筑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让人不禁震撼。

岗殿内,珍宝殿立于前,主殿为金皇殿,用以安放至尊皇帝的灵位。

并且,墓室内还有数百件精美工艺品和珍宝,如银缎宝袍、玉带、玺印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明朝高超的艺术技术和文化艺术品位。

通过这次观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乾陵庄严宏大、深厚的文化魅力,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乾陵不仅是一座陵墓,更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延续。

我相信,这里的深厚文化和庄严气氛会对我们每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传承,也让我们更加感恩生活和命运的恩赐。

乾陵游记 苏康

乾陵游记 苏康

《乾陵游记》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予偕诸友同由于梁山。

长安城北行百余里有三峰屹立而起,北峰甚高,南二峰略低,远望宛如沉睡之美人也。

山在郡北唐高宗武后葬是,名曰乾陵。

其古今赋咏不可备载。

实天下之名陵也。

吾与诸友由朱雀门而上,由高到低,一十八个平台。

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五百有余。

王勃《滕王阁序》中写到:“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弟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仰视主峰之处,崭然在云汉。

山之胜处处峰峦起,林壑峦石,瑰诡万状。

虽林石异势。

而云霞共色。

长风夜作则万流俱响。

晨鼯晓吟则百岭齐应。

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司马道宽阔平坦,石人巨雕俨然整容,据礼开道,有无头者,如盘古开天劈地,勇不可挡。

有无手无腿者,不一而论。

无字述圣历尽沧桑,屹立千载,陈述千年历史。

登其峰而遐观,至山顶,微风惬然拂面。

孤峰秀起。

游气笼其上则气若香烟。

白云映其外。

俯瞰川湖之流焉,一览无余。

正如少陵野老《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喟然叹曰:悲夫!唐之有天下也。

唐有天下三百年间,武氏之据天下位也,以阴悍惨绝之资,幽废嗣君,诛杀亲子,神尧太宗之绪,不绝如带。

本唐天下,转而为周矣!今即其遗址而观,抑可以叹用心之无益也。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期武皇雄姿重现天日,盼开元盛世再泽万民。

日既暮,乃遗兴而归,记之,以为同游者。

岁在庚寅孟春,苏子并记。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乾陵游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离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的前夕,与弘哥一起前往唐乾陵领略了“两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一美人”的独特魅力。

西安的七月,骄阳似火,整片关中平原都笼罩在一片闷热之中。

从阎良清早出发,经三原、礼泉最后到达乾县。

当客车缓缓经过礼泉县时,我看到路边的旅游指示牌上写着浅红色的“昭陵”二字,这时,我想到了唐太宗的“昭陵六骏”,但这次的目的地并非昭陵,而是乾陵。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关中地区沃野千里,成为历代帝王建功立业之地。

史上有13个王朝定都于陕西,七十二位帝王葬于悠悠八百里秦川。

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座北朝南,气势宏伟壮观,堪称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之作,在此合葬着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

到达乾陵时已是晌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一下车明显感到了汗流浃背。

车子的停靠点是永泰公主墓,紧挨着它旁边的是乾陵博物馆和仿唐陵
地宫。

走到了题有“永泰公主墓”的石碑旁,远眺着这座宏大的皇家陵园。

一条青石铺就的宽阔神道映入眼帘,依着山势缓缓抬升。

神道两侧戴冠持剑的十对石翁仲,自南向北依次而列,个个表情凝静,衣着端庄,颌首而立,守护着陵墓。

沿着神道一路北上便来到了千年之谜的“无字碑”,其碑体由巨型青石雕琢而成。

圆首的碑头刻有八条相互缠绕的螭龙,碑身两侧各有一条巨龙腾空而起。

碑体厚重,气势如虹,将一代帝王的霸气雄才体现得淋漓尽致。

环顾硕大的石碑,竟无只言片语的墓志铭。

关于无字碑,世人众说纷纭,一曰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二曰武则天德高望重,书已难表;三曰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自感不书为好;另曰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因难定其称谓,干脆一字不铭。

至于真相如何,后人不得而知。

一座无字碑,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迷。

我们买了通票便急切地开启了此行的第一站——永泰公主墓。

这“永泰公主墓”是乾陵的陪葬墓之一,其墓主人是唐中宗李治的女儿,武则天的孙女李仙蕙。

从题有“永泰公主墓”五个大字的南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几处石刻。

这些石刻由南门外向内依次是石狮、石人、华表,中间有两个阙堆,再顺着石刻往前走就是永泰公主的陵墓。

之所以称之为陵墓,是因
为她的规格等级和陵接近,迄今为止它是已发掘唐代墓葬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

带着满怀好奇的心,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墓道口。

从上至下看去,微弱的灯光显得十分昏暗,心里就有了点惧怕。

这时候,一群从扶风法门寺游览而来的人紧紧地迎了过来,弘哥脸上明显浮现出了一股欣喜之色,他指着那迎立在两旁的石像生说:“这么精致的石刻艺术,真是太不简单了,想想几百年前的人是怎么刻出来的啊?”我微笑着说:“这并不算什么,待会儿等你见了乾陵的石像生时你就知道了!”
这“永泰公主墓”是属于封土堆墓,墓穴是用转砌而成。

通体望去,是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和墓室组成,其墓道是一条宽约两米的斜坡,进入过道直至狭窄的雨道。

两旁洞墙内有六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

这些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

进入墓内,但见放着一具石椁,石椁四壁上线刻着侍女人物画。

此外,墓道两侧还有巨大的青龙、白虎以及身穿战袍、腰配贴金宝剑的武士组成的仪仗队。

停在了过道里,眼前壁龛里的这些陶佣,依然焕发出鲜艳夺目的色彩,彰显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水
平。

仔细看完墓室壁画、彩绘陶佣、石椁及墓志铭后,我们便走出了墓室。

中午时分,太阳又毒辣了几分。

从墓室走出到达外面时,一股热浪迎面袭来,我们赶快走进了仿乾陵地宫。

这座仿唐乾陵地宫是以砖土结构为主,全长约二百余米,整体呈斜坡状,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反映了唐代文化,第二部分反映唐代的墓室结构。

整个仿唐乾陵地宫以讲述武则天生平事迹为主,向人们再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驾驭群臣一统天下的风采,地宫里还有很多栩栩如生的蜡像以及一些精美绝伦的仿唐壁画。

走出地宫,径直前往乾陵博物馆,此馆毗邻“永泰公主墓”,它是在唐陵陪葬墓的遗址上建成的。

乾陵博物馆是陵墓博物馆,其馆内主要展示了一些已发掘的陪葬品。

看完乾陵博物馆的精品文物展览,我们便随着一行人走出,又回到了题有“永泰公主”墓的石碑旁。

这时候,旅游摆渡车停在了我们的跟前,开车的师傅问道:“去其它墓看看吧,来一次不容易的!”我问:“离这儿远不远?”那人笑道:“远倒是不远,就几公里吧!天这么热,走过去的话怕要中暑了,这样倒不如买张通票几分钟就过去了!”弘哥说:“那我们就坐车去吧,要是中了暑,明天可就回不了北京哦!”我欣然同意了。

果然,坐观光车数分钟就到达了“章怀太子”墓。

它位于乾陵东南方,其墓主人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名叫李贤。

他的墓和“永泰公主墓”相似,也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

不同的是,它的封土为覆斗形,周设围墙,南置土阙和石羊一对,墓中陈设唐三彩等随葬品和精美壁画。

其中,有“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迎宾图”、“观鸟捕蝉图”等,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从地下窥视着这些陶佣,我突然感到了一阵阵莫名的心痛。

在那个争权斗智的背景下,这些人无谓地成为了牺牲品。

带着黯然的失落心情,我和同伴慢慢走出了章怀太子墓。

我们坐着观光车又向下一站出发了,这是继“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后的第三站——懿德太子墓。

在到达墓门口时,天略微吹起了点风,无边的旷野,原上的麦苗四下摇曳着。

迫于时间关系,我们径直朝着斜坡墓道走去。

一到斜坡墓道口,就看见了漆成金黄色的墓主人的文字简介。

这个懿德太子,是唐中宗李治的长子,名曰李重润。

他的命运和其妹永泰公主李仙蕙一样,同样是被武则天杖死。

穿过陵门进去,但见陵园四角各有夯土堆各一,土阙一对,外加之几对残缺不全的石像生。

通过过道、雨道、天井、前室,最后到达了后室。

阴暗的光芒下,只见一副石椁静立
其间。

回头望去,几近无人,偌大的墓室,这时候的确有点儿渗人。

粗略参观片刻,随即便走出了墓室。

到达乾陵的神道(司马道)时,太阳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了,这是乾陵的最后一站了。

沿着乾陵的主神道一路走去,两旁高大威猛的石像生静静屹立着,这是继明十三陵定陵和清西陵之后所看到的又一翁仲像,只不过唐乾陵的翁仲像有别于其它的皇家陵园。

神道走尽,是乾陵的乳峰。

据说从空俯瞰乾陵仿若一位袒胸露乳的女人,神道尽处的两山,就是女人的双乳。

不一会儿,就到了“述圣纪碑”跟前,两碑之前不远处又一座石碑。

走到碑前,只见五个硕大的字“唐高宗乾陵”深刻其上。

“六十一蕃臣石像”分布神道两侧,形态不一,栩栩如生,只可惜皆断头颅,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

最让人捉摸不透的是这些人不像中原人士,倒像是域外胡人。

历史学家曾经做过研究,学者们都认为这是来朝拜天朝的使者模像。

离开了“六十一蕃臣石像”,攀上石阶,只见两尊高大威猛的石狮,它们镇守在通往乾陵主峰梁山的两旁,犹如两大神兵天将护佑着乾陵。

摸约片刻,上到了古栈道,再往上走,道路由巨大的石条堆砌而成,与唐桥陵如出一辙。

站在梁山之
巅,俯瞰着唐乾陵,感悟着大唐雄风,折服于一代女皇的雄才胆略,心头涌动着一首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待我们准备走下梁山时,西边的村庄已渐渐模糊起来。

离开乾陵,天已经黑将下来。

回首望去,夜幕下的乾陵,在清幽的月色下,显得愈加肃穆……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