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珍珠港》教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3-15《感悟珍珠港》教案冀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3-15《感悟珍珠港》教案冀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3-15《感悟珍珠港》教案冀教版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在战争中付出的沉重代价;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独特感悟;3.揣摩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悟。

方法情感目标呼唤和平,热爱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独特感悟难点揣摩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悟教法讲解法、引导法学法自主、合作、质疑、探究一、预习导航,了解作者。

张抗抗,女作家。

现任作家协会副主席。

国家一级作家。

从事写作以来,已发表短、中、长篇小说、散文共计400余万字。

代表作:《张抗抗自选集》《感悟珍珠港》于2001年获得鲁迅文学奖。

二、自主学习(一)通读课文,给下列加线的字词注音:山岙通衢猝不及防俯瞰骨骸洇漫迄今为止窒息万劫不复滥用坠入批注:学生通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课上指定学生读,学生齐读。

巩固字词。

(二)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提示:作者在珍珠港看到了什么、回想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批注:整体感悟,把握文章内容三、交流自主学习内容批注: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心得,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1、速读课文后,讨论:如何划分本文层次的?重点应该是哪一部分?(提示:可结合题批注:教会学生会提炼主要信息。

2、细读课文: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珍珠港受到了重创?勾画出重点句子仔细体会第十自然段:它庞大的身躯-------荡漾开去批注:让学生感受到珍珠港所受到重创,体会到战争的残酷3、强大的美军舰队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答案。

4、美军的“有恃无恐骄傲与轻敌”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批注:让学生感受到美军失败的原因,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5、品读下列句子:①他庞大的身躯,静卧于纪念堂底部的海水中,像一头巨兽残留的骨骸。

目)②从一侧海面的船尾部,露出战舰锈迹斑斑的圆形炮塔,如一口深井,扎入海底的礁石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

③若是从空中看,横卧的纪念堂与竖立的亚利山那号战舰,一白一黄,一隐一现,水上水下交叉叠架,像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十字架。

感悟珍珠港教案1

感悟珍珠港教案1
3、文章题目是“感悟珍珠港”,结尾又说“那是留给后人的警示”。(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⑴ 作者感悟到了什么?
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所谓弄巧成拙,结果当然事与愿违。
⑵ 珍珠港留给后人的警示又是什么?
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小结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⑴ 作者感悟到了什么?
老乡们,咱们盼星星盼月亮,日盼夜盼的东西,今天盼来了……全新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今天,此刻,脚下,开始了。
(一)、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1)、读完本文后,你有一种怎样的感觉?请将这种感觉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
2、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会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善良、有正义感、希望世界获得真正和平的人。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授课形式
授课章节
名称
感悟珍珠港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通过关键语句、段落的理解,把握本文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同上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二战
二、新授
(一)、检查预习
1.给带点的字注音
通衢( )山岙()殉难者( )有恃无恐()
猝不及防( )俯瞰( )颤栗( )()洇漫()2.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有恃无恐
恼羞成怒
弄巧成拙
3.你觉得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4.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句子使用了同义反复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然后写一段话,要求其中也使用这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6分)

感悟珍珠港导学案

感悟珍珠港导学案

课题:感悟珍珠港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感悟主旨。

2.品味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感悟。

3.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深入思考的能力;探讨对战争的看法。

4、掌握本科生字、词学习重、难点1、了解作者对珍珠港的“感悟”2、感悟战争,感悟和平。

学习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文本拓展】一.请看以下两则材料,思考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甲】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号。

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军事基地。

在这次偷袭中,由于美国自身的忽视,缺乏了相应的抵抗,美军人员死亡2403人,失踪255人,受伤1178人。

综合而言,美军在珍珠港的大型军舰损失约50%,飞机损失约70%,人员伤亡约三四千人,整个太平洋舰队在偷袭的那刻仿佛待宰的羔羊,几乎没有抵抗。

多少生灵无辜遇难!这致使在二战中还没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美国,坚定了反法西斯的信念,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来。

【乙】请看下边一组数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15亿人卷入,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财产受损。

★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9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4万亿美元。

★短短几十天的海湾战争,耗资3200亿美元,伤亡10万余人。

★核大国的核武器拥有量足以使我们的星球毁灭几百次。

如果任何武装冲突的升级导致了核武器的滥用,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

10秒钟我们就可以倒退到石器时代。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通衢()猝然()祠堂()骨骸()殉难()俯瞰()诀别()赢家()调侃()斑斓()万劫不复()岙()檀香山()洇漫()曙光()血腥()侥幸()窒息()矗立()迄今()2、解释下列词语通衢:山岙:调侃:有恃无恐:猝不及防:弄巧成拙:万劫不复:若无其事:无动于衷:落花流水:不堪一击:学法指导教学反思。

感悟珍珠港

感悟珍珠港

《感悟珍珠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因事而悟,写景抒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对宏大历史主题的审视和对人性的揭示,品味课文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3.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作者情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提高与人和平相处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因事而悟,写景抒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对宏大历史主题的审视和对人性的揭示,品味课文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题目“感悟珍珠港”中“感悟”之内涵。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在感性的观察和想象中那深邃而独到的理性思考。

2.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开展探究,深入思索、感悟。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汪洋之中谁来守候你寂寞的帆,晴空之下谁来垂怜你眼里的无声呐喊,爱情只剩一丝呼吸,排山倒海也为你而来,桑田沧海也等你回来……”张惠妹演唱的《珍珠港》中文主题曲凄美哀婉,感人肺腑。

64年前的“珍珠港事件”令人久久难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珍珠港,去审视这个给世界人民带来深刻震撼的历史事件。

二、作者简介及题解1.作者简介张抗抗,当代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

197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灯》,后因一部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生活的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成名,短篇小说《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近年来的新作──长篇小说《情爱画廊》、《作女》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到目前为止,张抗抗已发表的短、中、长篇小说和散文共计400余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有《张抗抗自选集》5卷。

现为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成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突袭。

感悟珍珠港教案

感悟珍珠港教案
强大的美军舰队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第七段: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
3、内容三:亚利山那号战舰残骸
找出文章描述亚利山那号战舰残骸的字句
4、内容四:亚利山那战舰渗漏的油星
① 作者所见到的气泡实际是什么?
是海底亚利山那战舰渗漏出的汽油。
②参观者认为那是什么?
是至今依然流淌着的殉难者的鲜血。
阅读全文,参考阅读提示,从总体而言,谈谈课文写了哪些事物和哪些方面的内容。
1.亚利山那纪念堂
2.追述珍珠港事件经过
3.亚利山那号战舰残骸
4.亚利山那战舰渗漏出的油星
5.作者的感悟与看法
1、内容一:亚利山那纪念堂
讨论并回答: 结合课本当中有关内容,请同学给大家描述画面内容。
2、内容二:追述珍珠港事件经过
课题序号
28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课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五单元《感悟珍珠港》
使用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A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B组:学习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C组:激发学生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学习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③这次战争,究竟谁是最后真正的嬴家呢?
第一部分:亚利山那纪念堂
第二部分:追述珍珠港事件经过
第三部分:亚利山那号战舰残骸
亚利山那战舰渗漏出的油星
第四部分:作者的感悟与看法
拒绝战争,维护和平!
1.思考课后练习四、五
2.写一篇珍珠港事件的感想,200字左右
1975年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

15感悟珍珠港

15感悟珍珠港
5组介绍作者
6组介绍历史背景
学习目标:1、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字词、作者)把握故事情节。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作用、方法。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合作探究
跳读课文,分组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1、2组完成第1题
3、4组完成第2题
5、6组完成的3题
六、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1、分组勾画出记叙、写景、抒情、议论的段落,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作用。
2、仔细体会“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侥幸的成功,也许是失败之母”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谈谈你对“人类呀,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句话的认识。
【拓展延伸】
引文:清澈的海水中,五彩斑斓的热带游鱼……珍珠港。
1、2、3组订正第1题
4、5、6组订正第2题
使用说明: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自主学习】
一、字词梳理落实,给加点的字注音或写汉字。
àοcù()kà
山()( )不及防骨骸俯()
二、关于作者张抗抗
三、知识链接
珍珠港:美国太平洋海空空军基地之一,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岸,东距奴鲁鲁9.6公里,人口4.3万,是一个路抱良港,水深15—18米。因湾内曾盛产珍珠而得名。1887年美国在此建燃料供应站,1911年改建海军基地,美国太平洋舰队和海空军司令部所在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未曾宣战,即以海空军偷袭珍珠港,击毁击伤主要舰只十余艘,飞机188架,美国于第二日对日宣战,闪电般出手还击,形成了反战联盟,日军的得逞和成功,恰恰成为他惨败的关键和转折点。恼羞成怒的美国人,在广岛扔下原子弹,以最疯狂的复仇愿望,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悲剧,日本人终于在自掘的坟墓里举起了白旗,成为了战败国。

感悟珍珠港教案【修改】

感悟珍珠港教案【修改】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找出文中描写语段,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所感”明确散文的欣赏方法。

2、分析作者对珍珠港事件的“所悟”,明确写作主旨。

3、结合实际,探讨自己对珍珠港事件的看法;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所见所思,把握作者感悟。

2、品味语言【教学难点】感悟战争,感悟和平;培养思考事件的能力【学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两段视频,谈自己的感受。

电影用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历史,作家用文字来追述历史、抒发感情,表达思考。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国家一级女作家——张抗抗来到珍珠港,凭吊逝者、追忆历史、激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层思考。

(二)预习检查:1.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通衢.山岙.有恃.无恐猝.不及防殉.难血.腥大大咧咧..俯瞰.迄.今为止洇.渗硕.大隔三差.五调侃.狰狞..弄巧成拙...颤栗(2)解释加点字山岙.无动于衷.有恃.无恐猝.不及防不堪.一击万劫..不复2.文学常识:作者张抗抗,国家一级作家,浙江杭州人,广东新会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

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

1979年,以短篇小说而知名。

代表作:。

《感悟珍珠港》一文曾获2001年奖。

(三)回顾历史结合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简介珍珠港事件,(出示珍珠港事件的损失)分析美国失败的原因。

(速读课文6、7段)日本人真的赢了吗?谁是真正的赢家呢?(四)所见所思作者来到珍珠港哪些景物触动了作者敏感的神经?作者看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站在这个曾经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的战场,面对肃穆的纪念堂有着怎样的感受?(自由朗读相互讨论归纳)【板书】亚利山那纪念堂白色凄凉、肃穆亚利山那战舰残骸锈迹斑斑油星、气泡热带花卉、伞状水母60年、100年久远的伤痛现代绘画(悲壮、荒诞)残酷、恐怖(诡秘、荒诞)浪猝然一击,无数碎片灾难、破坏鱼五彩斑斓、自由活泼战争是残酷的,以流血为代价,带个人们的是灾难,心灵遭受的是久远的伤痛(五)阅读课文,思考讨论:1、“那座洁白的亚利山那纪念堂,漂浮在碧蓝的海中央,像一艘刚刚升上水面的白色潜艇”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中“洁白”“碧蓝”如何理解?“那座洁白的亚利山那纪念堂,漂浮在碧蓝的海中央,像一艘刚刚升上水面的白色潜艇”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感悟珍珠港教案

感悟珍珠港教案

《感悟珍珠港》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找出文中描写语段,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所感”
2. 分析作者对珍珠港事件的“所悟”,明确写作主旨
3. 结合实际,探讨自己对珍珠港事件的看法;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对珍珠港的“感悟”
教学难点感悟战争,感悟和平;培养思考事件的能力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研究点如何利用学案导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开门见山,预习检测,
了解作者张抗抗检查部分课前
尝试练习回答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研析课文
(一)、通过对比分析对画面的描绘,明确作者“所感”
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2. 找出文中精彩的描写语段,比较和自己的不同,并分析描写手法和作者情感
(二)、明确作者“所悟”
1. 分析电影《珍珠港》拍摄的目的
2. 分析张抗抗写作目的
(1)精读追述珍珠港事件过程片段,
分析作者“所悟”(美军失败原因)
(2)了解珍珠港事件之后的局势发展,分析作者“所悟”(对后人的警示)
三、浅谈自己对珍珠港事件的“感悟”
投影出示
紧扣文章标题
“所感”“所悟”
出示画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总结
回顾电影片段
提问点拨
引导小结
补充相关背景
提问引导
提问点拨
引导小结明确学习要求描绘交流
思考作者描写手法技巧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
交流回答
分享搜集资料
交流自己看法
作业随笔: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珍珠港【学习目标】张抗抗1.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2. 体会写景、记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 借鉴多种修辞的运用和对比手法的妙用。

4. 感悟战争,感受和平。

【重点】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体会写景、记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借鉴多种修辞的运用和对比手法的妙用。

【难点】感悟战争,感受和平。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搜集有关珍珠港事件的资料;识记本文的作者,查找写作背景。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字词积累语音字形词义珍珠港事件的资料本文的写作背景阅读诗词时发现的问题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学生活动组织形式一、厚积薄发,展我风采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chú)。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厚积薄发,展我风采课件出示诗词,学生用朗读的方法感悟词的主旨。

二、材料交流,初感主旨衔接展示环节,由“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主题导入。

赏析品读,你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了什么?二、材料交流,初感主旨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突袭。

日本军队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偷袭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

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1760磅重的炸弹击中沉没,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美国随即对日宣战,从而彻底扭转二战局面。

三、直击预习,定向检测1.走进字词:A、准确读出加线词语的读音蜗居( ) 山岙()通衢()诀别()骨骸()侥幸()洇漫()猝然一击()B、根据语境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在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中、在华盛顿的赫尔接见日本使者的时刻,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有恃无恐猝不及防2.走进文学常识《感悟珍珠港》作者,浙江杭州人,代女作家。

本文是作者祭奠珍珠港的感悟。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题目是“感悟珍珠港”,作者感悟到了什么?结尾说“那是留给后人的百年警示”珍珠港留给后人的警示又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这些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2.除了作者的感悟,文中还写了哪些内容?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找出来说一说。

3.总结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五、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结合珍珠港的图片,找一找,文中哪些段落可看出珍珠港受到了重创?2.强大的美军舰队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3.美军的“有恃无恐与轻敌”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用“当日本的时候,美国”的句式回答。

4.总结对比的手法。

5.你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说说你的理由。

(可从修辞、景物烘托等方面来回答)六、教师质疑,拓展深化你觉得这场战争日本是赢家吗?材料链接:美国对日宣战后,向广岛投放了原子弹,广岛市24.5万人中有20万人死伤,城市建筑物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全部倒塌和燃烧,一枚原子弹毁掉了一座城市。

七、联系实际,课外延伸人类若是继续滥用战争,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是珍珠港留给后人的百年警示。

可是当我们放眼世界,面对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国家、地区并没有牢记这一警示,你能举例说说吗?八、巩固练习,提升能力学生讲述珍珠港事件,初步了解战争的残酷。

三、直击预习,定向检测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口答完成。

三、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读完后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点评。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五、细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师出示珍珠港的残骸图片,学生结组细读课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难。

学生遵循答题要求,规范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师质疑,拓展深化学生读链接材料,以辩论会的方式谈出各自的看法,从而理解作者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

七、联系实际,课外延伸“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在倾听中长见识。

八、巩固练习,提升能力分层设计,学生自主完成。

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喜悦基础演练:1.填空。

《感悟珍珠港》选自,作者,代作家。

珍珠港,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军港。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偷袭该港,是为事件。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依次改正在下面。

(每句有一个错别字)(1)坐度船过海,到水上去祭奠丧生于珍珠港事变的美国将士。

(2)美国海军的飞机一群群仍无动于终地排列在福特岛上。

3.请用成语来替代括号里的内容。

(1)阴谋和罪恶就在明媚的阳光下,在(因有所依仗而不害怕)的骄傲与轻敌中,在华盛顿的赫尔接见日本使者的时刻,(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地发生了。

、(2)那些毫无遮掩的战机,在一个小时内被日军准确的投弹炸得(原来形容春景衰败,现在比喻惨败),日军飞机随即击毁美军八艘站列舰、九艘巡洋舰和若干驱逐舰,珍珠港美军基地几乎(坐着等死或等待失败)。

4.修改病句。

当晚,罗斯福总统在华盛顿城直到深夜十二点半勉强用过晚饭,他仍然不相信,如此强大的美国基地,怎么竟然会如此不堪一击。

改为:能力提高: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从博物馆的沙盘上看,珍珠港蜗居于曲折的山峦里,山如屏障,海为通衙,是一处进退自如的天然军港,因而成为美国控制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眼前灰蓝色的海水中,隐隐地浮现出当年亚利山那号战舰的全部轮廓。

它庞大的身躯,静卧于纪念堂底部的海水中,像一头巨兽残留的古骸。

60年前的威风与耻辱,在锈铁残骸的缝隙中一波一波的荡漾开去。

①清澈的海水中,五色斑斓的热带游鱼,成群结队悠悠然掠过。

它们是亚利山那号沉舰最忠实的陪伴者。

但它们会对亚利山那号说出并不悦耳的话么?在这个从未获得真正和平的世界上,亚利山那号如果健在,在后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烽烟里,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它若是不被炸沉,在另一次海战中,定会奉命去攻击别的战舰,那么,将是哪一艘无辜的船只,成为大西洋印度洋或是地中海上,另一座水上废墟兼纪念堂呢?悄然地,从灰蓝色的海面上,升起一滴琥珀色的气泡——那是油星,是从沉在海底的亚利山那号油库里渗漏出来的汽油。

按照油库储存的油量计算,还将渗漏100年之久。

由于沉舰每日冒出的油星并未对周围海域构成污染的威胁,战事纪念委员会不打算对海底的油库进行封闭处理,任由那油星隔三差五源源不断地浮到海面上,成为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无言的活教材。

凝神注目,只见周边的海域,竟然无声无息的连续冒出了一串气泡。

继而,红黄赤紫交织翻滚,将海水染得一片缤纷。

有人低声耳语说,那是殉难者的鲜血,至今还在流淌。

②忽然就冷冷地颤粟,那油珠子在海水中一圈圈化开去,作着狰狞的鬼脸,一张一弛的,分明是海底的舱中有人尚在呼吸,那是呼吸形成的气泡。

除了呼吸还会有什么,能如此持续不断的传递出生命的信息呢?③那一刻亚利山那号猛然就活了过来,或许从来就没有死过。

不死是因为不甘,不甘是由于许多未解的疑问,在后来的几十年间,吐出了一个一个叩问的气泡。

在那次席卷全球的大战中,究竟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呢?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正义或是非正义的战争,都是以流血和灾难为代价的。

美丽活泼的小鱼们又游过来,钻入了水上弥漫的油污,被那顶巨伞覆盖了。

忽而觉得那来自舰舱底部的呼吸,其实多一半是在窒息中挣扎的。

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作为一艘注满了油而后沉入黑暗的战舰,满舱能源已成为另一种动力,那是留给后人的警示。

5.在作者的许多感悟中,最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感悟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但它们会对亚利山那号说出并不悦耳的话么?”中那“不悦耳的话”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写标号的几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写出并谈谈你的看法。

我最喜欢第__________句。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你见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无言的活教材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亚利山那号战舰的满舱能源已成为另一种动力,那是留给后人的警示。

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警示的理解。

相关链接:①2005年11月22日,日本自民党举行建党50周年纪念大会,并在会上对该党提出的新宪法草案进行说明,明确要求将日本保持“自卫军”写入其中。

法新社指出,这意味着日本在二战结束60年后再次拥有了名义上的“军队”。

在敏感的宪法第9条中,新宪法草案删去了“(日本)将永不建设陆海空军事力量,以及其他潜在的战争力量”这段话。

取而代之的是“为了保卫和平和国家独立,以及国家和民众安全,(日本)将建立用于自卫的军事力量,内阁首相将成为其最高指挥官”。

②《欧洲时报》谴责日本教科书篡改侵略历史:新华社巴黎8月13日电法国《欧洲时报》日前以“篡改历史,罪莫大焉”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谴责日本新编教科书篡改日本侵略历史。

文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唯有日本仍顽固坚持其对历史的歪曲看法,仍千方百计地篡改历史,严重地伤害了受日本侵略和残害的亚洲国家人民。

抹杀当年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史实,不仅是为侵略者涂脂抹粉,也是对受害者的莫大侮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拓展:阅读小小说《在柏林》,回答文后问题。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考地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