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记忆 完整版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㈡ 有效地组织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①及时复习;②分布复习。 2、恰当安排复习材料;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㈢ 培养追忆的能力:
1、明确追忆的目的任务; 2、选择恰当的追忆方法; 3、培养意志力,排除干扰。 ㈣ 创造有利于记忆的条件:
1、保持身体健康,合理用脑;
第一节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概述
㈠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㈡ 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

—— 忆
保持
再认和回 忆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记忆是人脑对外 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 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是记忆的三 个基本过程。
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 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灯泡 日记
有皮毛 动物
会动 吃东西 呼吸
有鳍 会游泳

有翅膀 会飞 有羽毛

有腮
会唱歌
金丝雀
有长腿
个高 鲨鱼 不会飞
黄色的 鸵鸟
知识网络结构图
会咬 可食用 三文鱼 游向上游 危险 产卵
粉红色
斑马 菊花 土豆 野猪 狐狸 玫瑰 书架 茶花 冬瓜 老虎 香菜 墨水 日历 山羊 丁香 洋葱
牡丹 腊梅 豌豆 番茄 水牛 老鼠 茉莉
机械识记:对无意义材料或没理解的事物依据 其外在联系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其内 部联系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的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任务;
2、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3、识记的方法

心理学导论-记忆共53页PPT

心理学导论-记忆共53页PPT

感觉记忆的编码
• 感官接受刺激而生感觉,由感觉又转变为知 觉,个体在这两者之间所做的信息处理,即 感觉记忆的编码工作。
• 将感受器所收录刺激的原来物理特征转化为 心理性的信息,以便继续进行处理。
学生入学 ---- 学号
• 注意(attention):个体对具体情境中 的众多刺激只选其一个或一部分去反应, 并从而获得知觉经验的心理活动。
– 结果:提取信息的时间随着项目的增加而增长 – 结论:短时记忆对信息的提取是按顺序系列检索
短时记忆的遗忘
• 痕迹消退说
– 认为记忆痕迹得不 到复述强化,其强 度随时间的流逝而 减弱,导致自然衰 退
• 干扰说
– 认为储存在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受其他信息的干 扰而导致遗忘,尤其是 新进入的较强的信息把 原有的较弱的信息排挤 掉而造成遗忘
•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运用一定策略和方法,经过特殊努力而进行 的识记
– 意义
• 机械识记: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还没有理解的事物仅仅根据外部联 系进行的识记
• 意义识记:在对识记对象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内在联系,运用已 有知识经验对材料进行记忆加工
长时记忆的编码
• 义码为主的心理表征
– 同义词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征
– 代表心理上的现在 – 具有明确的意识 – 具有心理运作的功能(working memory)
短时记忆的编码
• 编码: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存储, 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称为代码
• 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 主要是言语听觉(声觉)编码 – 少量的视觉或语义编码
康拉德的实验研究(1964)
• 感觉储存的时限与数量
– 感觉记忆两大特征
• 对输入信息储存时间极短 • 每次能收录的信息有限

基础心理学—记忆

基础心理学—记忆
4
二、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 体。
(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 练习过的动作)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
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请你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然后按照原 来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
17
小实验:组块化(练习)
7 18 6 3 9 4 52 8 4 9
HJMROSFLBTW
返回
18
小实验:组块化(练习)
18511921183919371935 1851,1921,1839,1937,1935 EARTVCIAFBTGMGEUSA EAR--TV--CIA--FBT--GM--GE—USA
小实验:组块化(练习)
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 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 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
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也 有人(如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 则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4 — 5个组块。短时记 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 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
31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再认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 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影响再认的因素: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时间间隔、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个体的期待、人格 特征。
回忆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 们的头脑中曾经出现的过程。 --回忆的策略和条件:联想是回忆的基础、定势和 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双重提取、暗示 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与干扰作斗争。

心理学记忆

心理学记忆

精选课件
39
第三节 记忆的一般规律性
一.人类的遗忘
遗忘(forgetting):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 再认或回忆,或者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精选课件
40
第三节 记忆的一般规律性
(一)遗忘的种类
暂时性遗忘:是对记忆过的材料一时不能再认和回忆,但 在适当条件下还可以恢复。
永久性遗忘:是指不经过重新学习,记忆过的材料永远不 能回忆或再认。
精选课件
29
六.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 定位论
–人物:布洛卡、鲁利亚、麦克高夫 –观点:
• ①布: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 也不例外。
• ②鲁: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 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对材料的叙述凌乱而不连贯。
• ③麦: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 缺陷,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词。
情绪记忆(emotional memory):是以体验过的 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word-logical memory):是以 概念极其文字、数字符号为内容的记忆。
精选课件
7
四.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对信息的编码方式及贮存时间划分: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是指当感觉刺激 停止作用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象的记忆。
精选课件
12
–局部报告法:按4个一排,一共三排的方式 呈现12个英文字母50ms,其中每排字母都和 一种声音相联系(高音、中音、低音)。要 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一排 的字母作出报告。→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 9个。→感觉记忆容量大,但保持时间短暂。
–听觉通道同样存在感觉记忆,规律与视觉通 道相同。

普通心理学记忆

普通心理学记忆

case: H.M缺少将短时记忆转到长时记忆
的能力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2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仅会引起神经元突触 结构的改变, 而且会导致神经细胞内部的生 物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核糖核酸及某些 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一)核糖核酸
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 结构来承担的, 海登等人把大分子看做是信 息的“存储所”, 认为RNA(核糖核酸)和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记所化学分子载体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3
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 二、感觉记忆 三、短时记忆 四、长时记忆 五、遗忘
2024/7/29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第四节 内瘾记忆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种类 3.记忆过程
第六章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记忆的定义: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存储、 提取)。
2.记忆的种类: 按其内容可分为:
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反
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P213白鼠
2024/7/29
普通心理学
10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突触结构:
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 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 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由于涉及到结 构的改变,因此其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 要不断的巩固。这种突触变化一旦发生, 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存储在大脑中。

程正方《心理学》第4章-记忆

程正方《心理学》第4章-记忆
克服这种现象的简便方法是当时停止回忆,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进行回忆。
三、再认和回忆
Ø 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
别确认的过程。
Ø 回忆是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眼前,能在头脑中重
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第三节 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一、记忆类型及品质的个别差异
(一)记忆类型的差异 (二)记忆品质的差异
回忆的平均数 4.47
15个由三个字母组成 孤立的英文单词
9.95
15个彼此意义相关联的 英文单词
13.55
一、识记过程
(三)良好识记依赖的条件
活动任务 材料数量和性质 不同分析器 主观心理条件
二、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及其特点
概念: 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巩固的过程。
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 (1)量的方面:储存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 (2)质的方面:①内容简略和概括;
②内容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③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夸张。
二、保持和遗忘
(二)遗忘及其种类、规律与原因
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过去记住的事物不 能正确回忆或再认,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认与回忆。
遗忘的进程
遗忘的规律
是先快后慢 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均
速进行的,刚学过以后 在短时间内的遗忘比较 快,量也比较多 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 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 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 忘了
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②学习的程度(过度学习>低度学习) ③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④识记者的态度
第四章 记忆
记扑克牌世界冠军贝拉 日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记扑克牌大赛中,该项赛事的 世界冠军贝拉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在57秒的时间里记住了 一副扑克牌的顺序,并准确地把它们重新排列起来。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2019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2019

教育心理学口诀(2019)1.教育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代表人:“陪儿撕扑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桑代克2.完善时期布鲁纳成果:“会煮(主)盒(合)饭(反)”--社会文化研究、主动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布鲁纳发现纳米结构,之后会煮盒饭了)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煎(前)巨(具)蟹(形)”--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A.学习水平:“心(信)机(激)所(锁)言,别(辨)改(概)原题”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加胭脂太晕人”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态度运动技能认知策略5.程序教学的原则:“一律2步2级”(桑代克教孩子)低错误率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6.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冻结成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7.加涅学习过程的8个阶段:“冻了得煲会盖炒饭”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10.A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鸡舍校训”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B.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表期望美的反馈”外部奖赏表扬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C.学习动机的激发:“开启空瓶都能中奖的境界”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设置课堂环境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口诀是:感知寄相思,分别对应一个字(下同)2.联想的4个规律:对比律、因果律、相似律、接近律。

口诀:联想一下鼻音相近3.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准确性,准备性,持久性,敏捷性口诀:记住准备吃米4.防止遗忘的方法:(1)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及时)(3) 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集散中心)(4)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约会)(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感官)(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方法)(2) 合理分配时间(分配)口诀:及时到集散中心约会,用感官方法分配时间5.思维的八大品质: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严谨性口诀:思维光着身子,肚皮灵敏,逻辑还很严谨6.思维的八个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口诀:分综比分抽更概括具体和系统。

心理学 第四章 记忆

心理学  第四章 记忆
(引自:《未来20年计算机可备份人类记忆》新浪科技2006/12/14)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编码
①按语义编码。在记忆一系列语词材料时, 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它们按语义的关系组成 一定系统,并进行归类。 ②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如借助 语义、发音和字形等。 ③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时,如果 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时, 个体会倾向于采取主观组织对材料进行加 工。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记忆的作用 记忆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与现 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对于个体而言,离开记忆就什么也学不 会,其行为只能由本能来决定。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记忆也具有 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 记忆和学习,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文明。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存储:
①复述——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是复述。复述 可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遗忘。 a.机械复述(保持性复述)——不断重复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 b.精细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分 析,使它与个体已有经验建立起联系(加工水平观 点认为,只机械复述不能加强记忆)。 ②遗忘——短时记忆的信息得不到复述会很快遗忘。 a.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 b.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有研究支持干扰说)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语义记忆 含义: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 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语义记忆储存的不 是事物的感性特征,而是事物的意义。 特点: ① 信息不依赖于接受信息的时间与地点,而 是以意义为参照。 ②语义记忆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 较稳定。 ③ 信息提取较快,常不需要进行搜索。
第一节 记忆概述
提取:
①复述——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是复述。复述 可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遗忘。 a.机械复述(保持性复述)——不断重复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 b.精细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分 析,使它与个体已有经验建立起联系(加工水平观 点认为,只机械复述不能加强记忆)。 ②遗忘——短时记忆的信息得不到复述会很快遗忘。 a.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 b.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有研究支持干扰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