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关于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的决定

合集下载

超声科会诊管理制度

超声科会诊管理制度

超声科会诊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优化超声科会诊工作,提高医院会诊服务水平和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是医院会诊服务的重要规范文件,适用于医院超声科会诊工作。

二、会诊管理机构1.医院超声科会诊管理机构为医院超声科,负责制定和实施会诊工作计划,组织协调会诊工作,并对会诊结果进行评估。

2.医院超声科会诊管理机构设会诊工作小组,由超声科主任或副主任及相关医师组成,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会诊工作。

三、会诊范围1.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的会诊服务。

2.会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手术前评估、危重病例的处理、病理结果的解读、医患纠纷的调解等。

3.会诊方式包括:门诊会诊、住院会诊、电话会诊、图文会诊等。

四、会诊流程1.申请会诊(1)患者或医护人员填写会诊申请表,并注明会诊目的、患者基本情况、相关检查资料等。

(2)申请表中需注明会诊科室和医生的联系方式,并签字确认。

2.通知会诊(1)会诊科室接到会诊申请后,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专长安排相应的会诊医师。

(2)确定会诊时间和地点,并通知患者或医生。

3.进行会诊(1)会诊医师认真研究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会诊诊断,撰写会诊报告或书面意见。

(2)会诊医师与申请医生进行沟通,就诊断和治疗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3)会诊医师按照约定时间将会诊结果反馈给患者或医生,并存档。

4.落实会诊意见(1)申请医生应认真学习和执行会诊意见,确保患者得到综合管理和治疗。

(2)会诊意见不同意见时,可进行复诊或多学科讨论,以达成一致意见。

五、会诊质量管理1.定期开展会诊讨论,总结会诊经验,优化会诊流程。

2.监测会诊工作质量,定期对会诊报告进行质量评估。

3.建立会诊质量评价机制,对会诊医师进行绩效考核。

4.建立会诊文件档案,保存会诊申请表、会诊报告和沟通记录等。

六、会诊保密管理1.会诊医师对患者隐私保密,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2.患者可以要求匿名会诊,医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患者身份。

B超室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B超室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B超室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B超室实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病例及时组织讨论,以便做出更为准确地超声提示意见。

二、疑难病例讨论由检查医师主持,科室人员全部参加。

必要时请医务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人员参加。

三、每次病例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主持人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预作发言准备。

四、主持人负责提供详细的超声所见内容,提出问题及分析意见。

五、参加讨论人员应积极发言,拿出自己的诊断参考意见。

八、由专人负责详细记录病例讨论的人员、过程及详细内容,并将会诊结果向临床医师交待。

彩超室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

彩超室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

彩超室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
1.为提高放射科的检查诊断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不断改进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2.科主任和高年资医师组织全科医生、进修、实习医生读片。

3.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疑难病例读片会。

由值班医师事先准备挑选较为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并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其他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

4.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讨论。

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台各种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促进诊断质量的持续改进。

5.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并妥善存档保管。

医院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医务人员要以谨慎、求实的态度对疑难病例组织讨论,目的是让全科对疑难病种提高认识,统一诊断标准,规范操作及报告书写。

2.疑难病例讨论会每月至少举行一次。

3准备讨论的疑难病例应于会前一天通知参会人员做好
讨论准备。

4.疑难病例讨论会一般由科主任主持(或由科主任指派主持人),专人负责会议记录及资料管理。

5.讨论前,由病例负责医师(或首诊医师)做好准备,会议中负责详细介绍病情、诊疗过程、随访结果等。

6.会议中由主持人提出议题,分级发言,顺序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副主任)医师,最后由科主任或会议主持人小结,制定组织日后实施方案。

7.与临床关系密切的也可邀请临床科室代表参加讨论会。

8.会后,参加会议人员阅读会议记录并签名。

医院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疑难病例讨论是提高超声科医师业务水平,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应与日常超声医疗工作、会诊及随访等制度相结合,现根据超声工作特点与科室实际,制订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如下:
1、现场疑难病例讨论:检查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诊断不明的疑难病例,向上级医师(一般有中高级职称担任主持)提出会诊和讨论,上级医师组织科内人员讨论,参与人员大于等于3人,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图像特点,给出诊断意见,下级医师注意随访,反馈诊断结果。

2、定期疑难病例讨论:每月召开疑难病例讨论会,科内医师将平时现场讨论的疑难病例,在会议上汇报交流诊断过程及随访结果,科内医生参与充分讨论,制定医生做好讨论记录。

3、参与临床疑难病例讨论:积极参与或受邀医院临床相关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一般由经治的中高级医生参加,表达超声诊断的意见,学习临床的诊治经验,由相关临床科室或医务科负责疑难病例讨论的记录。

超声科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病例讨论制度
科室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病例讨论,内容包括:随访病例及术前病例等,以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由各专业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轮流负责病例讨论内容的资料收集、整理并登记。

(一)凡有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或临床确诊的病例均需随访并统计诊断符合率,结合随访结果及超声诊断结果对典型病例(超声诊断正确病例)及疑难病例(误诊、漏诊、超声诊断不明病例)进行讨论。

(二)对典型病例,各专业组进行声像学分析、总结,提出诊断思路及诊断要点。

(三)对疑难病例科内必须进行讨论,必要时可通过医务科邀请相关专科参加。

讨论内容主要是声像表现分析、误、漏诊原因分析、诊断思路、经验总结等。

(四)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高级职称医师主持,各级医师参加。

(五)组织者负责提供讨论病例的最后诊断结果,包括其他影像学诊断、手术所见、病理诊断等。

主持者对诊疗过程可能存在的失误应及时提交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分析、总结。

(六)记录者负责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并及时签名。

超声科二级检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超声科二级检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超声科二级检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指导下级医师工作,解决业务上的疑难复杂问题。

2、首诊医生遇到诊断不明、声像表现与病史不符、危急重病人需诊断结果立即进行治疗病例时,应立即请示上级医生或同科医生间进行会诊讨论,做出正确合理的诊断。

3、对于特殊的阳性发现、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阴性结果应应请上级医师复核、共同做出诊断。

4、发现报告单有数据缺失、项目填写不全、描述与诊断不符、诊断错误、漏诊等错误,应及时请示上级医生,共同重新检查病人,做出正确诊断,收回错误报告,重发正确诊断报告,并有登记。

5、由科室主任主持参加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

定期组织集体病例讨论,督促科室人员做好资料积累、登记与统计工作。

有专人负责对临床病例的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医学影像与临床病例讨论会有规定、有记录,开展临床病例随访工作,随访有记录。

0150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0150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l、每天值班人员新老结合,高低搭配。

2、产科检查必须两人执机,双人签字。

3、对疑难病例,请示科主任组织会诊,其结果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字。

4、在处理纠纷中,有关诊断技术问题,必须组织科室质量小组会诊讨论,结果统一签字。

5、需要临床配合及时向业务院长汇报,及时组织临床医师会诊。

6、需要观察复查的,给病人解释清楚并留下病人联系方式。

7、需上级医院会诊的,留下病人联系方式并进行随访。

8、每月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科关于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的决定为了提高超声诊断质量,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提升科室超声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服务,超声科应建立完善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相关制度,使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科学、有序地实行,特制定制度如下:(一)疑难病例会诊制度1、遇到疑难病例时,接诊医师应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及时请教上级医师及当班的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会诊,必要时由专业组负责人组织专业组内人员讨论;2、科内会诊后,接诊医师做好相关记录,在登记本上记录会诊时间,会诊患者,会诊医师及会诊结果等,并记录下该疑难病例,交由病例追踪医师进行追踪汇总。

(2)院内外会诊:1、当遇到特殊病例,需要临床医师参加时,则联系相关科室邀请有关医师参加;2、床旁超声及急诊危重患者是,及时与临床医师或当时跟床医师沟通,请医师一起讨论病情;3、如遇特殊疑难病例,院内无法解决,有必要时应报告院方(医务科),请院外专家会诊。

(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每周四下午集中学习后,为科内疑难病例集中讨论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执行,有病例就庆及时讨论;2、疑难病例一般在科内讨论,若遇有特殊病例,需要临床医师参加,则邀请有关医师参加;3、每次疑难病例讨论时,必须事先由病人摘自诊医师和/或病例追踪负责医师做好准备,负责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并做好发言准备;4、讨论前指定专人做好记录,并实行签到等;5、讨论由科主任或/或主治工程师以上人员主持,当听完发言医师的报告后,可指令其他医师发言,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史,超声诊断思维,超声诊断是否符合,如何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和考虑的诊断结论意见,或自主发言,收集大家的意见,最后总结:6、讨论后由疑难病例追踪负责人进行整理,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联系方式、病史摘要、超声诊断、其他相关检查、手术记录、病理诊断、超声诊断与手术检查及病理结果是否相符、科室讨论总结等内容,并由主挂零及相关参加人员签字归档。

超声科重点病例随访及反馈制度重点病例随访及反馈制度超声随访是超声科室质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超声技术的重要途径,我科全体科室人员必须重视、参与随访工作。

一、组织架构随访工作在科室质控小组的领导下进行,由科主任和专业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监督随访工作。

二、实施方法1、每年制度年度随访工作安排,每月指定专人负责随访工作。

2、随访对象:1)以住院手术病理对照或其他方法(如内窥镜、CT、MRI等)确认的病例为主;2)门诊病例以电话随访为主;3)各种心血管疾病术前后病例随访;4)产前筛查疑有问题者引产或出生后随访对照;三、随访方法:1、病区抽查,每月由质控小组指定随访医生抽查至少一具病区的住院病人的出院记录,检查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或其他诊断的符合情况,统计符合率。

2、专题随访,建立心矲管系统疾病与小器官、腹部与妇道科系统疾病等的专人专项随访登记制度。

根据工作情况,安排专科专病的随访,如先心病、乳腺癌、甲状腺癌专题超声随访,胎儿异常专题随访,每一专题统计符合率。

1)心血管系统与小器官专题疾病随访组,由专人负责随访记录和疾病追踪,科室其他医师配合完成。

2)腹部疾病与妇产科专题疾病随访,由专人负责随访登记和病例追踪,科室其他医师负责配合完成;3、个案随访,超声诊断医生将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疑难病例进行标注、登记,并进行追踪随访。

各诊室每天所遇有价值病例和疑难病例;当班医生记录登记随访联系方式,以便今后进行随访联系;要求每位医生每月至少随访2位以上疑难病例。

四、建立完善的随访登记制度,并有完善的登记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超声诊断、处理情况(手术者有病理诊断),各专题随访组专门的登记随访记录本。

各个随访组诊断符合率、统计假阳性、假阴性等。

并建立电子文档。

五、反馈1、每月在科室业务学习讨论会上,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由随访医生制作PPT,汇报每月或/和专题及个案情况,重点汇报误诊,漏诊病例及符合率情况,进行超声图像的解读。

2、科内医生展开讨论、分析误诊、漏诊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不断提高超声诊断质量,提高我科医生业务水平及能力。

3、随访医生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和随访小结、会议记录。

4、积极鼓励科内医生,根据随访资料撰写论文、提高调研水平。

超声科重点病例随访项目:一、危急值病例1、外伤及介入治疗后等其他原因至胸腹腔积液疑似脏器破裂出血;2、腹主动脉瘤破裂或夹层动脉瘤;3、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急性化脓性刞囊炎并急性胆囊穿孔,急性胆道梗阻;5、发现腹盆腔脏器破裂并大出血;6、卵巢囊肿蒂扭转缺血坏死;7、晚期妊娠胎盘早剥致孕妇及胎儿出现生命危险;8、心包大量积液合并心包堵塞;9、急性左心衰;10、四肢动脉急性栓塞;11、心便后室壁瘤破裂(或破裂可能);二、产前超声筛查发现畸形病例;三、复杂先心病病例;四、疑难病例(腹腔实质脏器及小器官占位病例、腹盆腔巨大包装来源不明病例);五、存在潜在纠纷的病例。

超声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制度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与审核制度一、书写规范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象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病灶大小的测量值3、图象分析将超声搜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使用规范医学术语,作简要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毗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完整。

4、绘图将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切面图,绘制成线条图(也可采用各种图象记录方式、将典型图象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

具有特征性的切面图应与图象分析描述的内容相一致,尽量做到图文并茂,绘制一幅理想的线条图应具以下几点:①有图题(胆囊、肾脏等);②图柱,绘图的图形加以简单的注释,如胆囊与肝脏眦邻,应在脏、胆的恰当部位写上字或打上英文字线母表示;③绘图比例恰当,如胆总管、门静脉、胆囊比例一定要恰当;④绘出眦邻关系,如画胆囊应把肝脏画出,画子宫或前列腺应将膀胱画出等;⑤画面布局合理,所用的箭头指示,英文字母或汉字说明,应放在⑥线条清晰;⑦标出体位和探头位置;6、超声诊断部分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

应该尽量使用诊断性的超声术语,对于确实无法判断的情况下台使用物理性诊断术语。

7、提出建立通过超声搜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立作进一步检查;④其他一些原因。

二、审核制度与流程1、“超声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要求定位基本准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

诊断学意见包括:①肯定性诊断意见:②参与诊断性意见:如考虑有几种诊断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3个;③建议性意见: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观察的建议。

2、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三级医院报告单应由主治(包括主治)以上医师签名后发出,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则应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名。

对于正常工作时间外(如夜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由科主任或医院授权高年资住院工程师签发诊断报告。

报告交病房或病人,资料由电脑存档。

3、诊断报告发出的时间普通检查:①急诊:检查完后当时发出诊断报告书(紧急情况先做口头报告);②普通病人:检查売成后半小时出诊断报告;③需要讨论的急诊或普通病人,需在规定的报告发出时间书面通知病人或家属,说胆推迟发报告的理由,并告知报告发出的具体时间;④特殊检查(造影等)检查完成后24小时内发出诊断报告书。

⑤出具报告时间精确至秒。

4、诊断报告于扫查完成经认真审核无误,手写签名后立即交付患者。

5、诊断报告采用打印版,不得手写修改(特殊情况除外,如床旁、急诊、停电或其它意外情况,无法打印报告时,可以发手写版报告)。

6、对于疑难病例,应该由首诊医生请上级医生或者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对病例进行现场讨论会诊,出具报告时上级医生也应同时在报告单上书写签名。

超声科诊断报告出具要求1、诊断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三级医院报告单应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后发出。

如书写报告者为住院医师(具有资质),则应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名。

对于正常工作时间外(如夜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由科主任或医院授权具有资质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签发诊断报告,报告交病房或病人,资料由电脑存档。

2、诊断报告发出的时间(诊断报告时间精确到分);①急诊:检查完后当时发出诊断报告书(紧急情况无做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在半小时内发出);②普通病人:检查后完成后半小时内出诊断报告;③需要讨论的急诊或普通病人,需在规定的报告发出时间内书面通知病人或家属,说明推迟发报告的理由,并告知报告发出的具体时间:3、诊断报告原则上采用打印版(特殊情况下,如床旁、急诊、停电或其它意外情况,无法打印报告时,可以发手写报告)。

4、对于疑难病例,应该由首诊医生请上级医生或者外科质量管理小组,对病例进行现场讨论会诊,出具报告上级医生也应同时在报告单上手写签名。

诊断报告抽查记录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科室持续改进记录单科主任:检查记录人:科主任:科室记录人:医院感染职业暴露报告制度一、要求参照遵守《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二、报告前首先要明确对方是否是传染源。

三、暴露后根据传播途径方式首先进行自我处理,报告感控办与医务科,同时按步骤流程做好每一环节的控制措施。

超声科仪器质量管理制度用0.5%洗必泰或0.5%新洁而灭擦洗污染面,禁止使用乳酸、甲醛及过氧乙酸等腐蚀仪器的化学品。

(4)空气消毒:建议使用“空气净化机”。

2.介入性超声室:(1)、(2)、(3)、(4)同上。

(5)每周彻底清洁消毒1次,可使用2~3%苯酚、0.5%洗必泰或0.5%新洁而灭等。

12、超声介入室定期消毒,特殊情况随时消毒。

13、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用洗手液的流动水下洗手、手被污染后先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消毒。

14、发现有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情况,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15、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

16、熟练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预防锐器刺伤。

17、科室安排固定医师为科室兼职感染管理人员。

医院废物分类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猪块等;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性药物等;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