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合集下载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四、新生儿常见症状的护理

宝宝睡觉为何容易惊跳


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会有抽动的现 象,尤其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或是受到 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有时还会 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 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 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 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二、新生儿的特点

神经系统:

新生儿具有先天性的神经反射,如吸吮、觅 食、握持、拥抱反射等,在出生3~4月逐渐 消退。新生儿手足易颤抖、嘴唇有时打颤, 这均属正常现象,会逐渐消失
二、新生儿的特点

循环系统:


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多而四肢少,因此新 生儿出生后一般四肢末梢循环弱,四肢易发凉和青 紫。在出现此种情况时,不用太着急,可给于适当 保暖,在温度上升后,不用再过度增加包被 新生儿心率平均为 120-140次/分
五、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一、维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2)除保持适宜的室温外,新生儿出生后就应 注意保暖,应用温暖的消毒巾擦干身上的羊水, 并放入暖包。对体温过低者可采用不同的保暖 措施,例如用热水袋、添加包被、头戴绒布帽、 母体胸前怀抱和母亲“袋鼠”怀抱保暖等,有 条件的可置于暖箱中。
五、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四、新生儿常见症状的护理

新生儿吐奶及溢奶: 宝宝出生3个月内,贲门肌肉未发育健全,此 时的贲门就像是一个还不能很好控制收缩 的瓶口,而且新生儿的胃容量也较小,所 以容易引起胃内的奶汁倒流,因此,在出 生后几个月内,部分宝宝会有溢奶及吐奶 现象,尤其是在喂奶后、哭闹多动的时候 因此当妈妈喂完宝宝后,可以用手轻拍他 的背部2~3分钟,待宝宝打嗝 避免宝宝过度哭闹,避免喂奶后半小时内 换尿布,可以减少溢奶的情况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3.假月经 部分女婴出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 称假月经。这是因来自母体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中 断所致,无需处理。 4.乳腺肿大 在生后3~5天男女新生儿均可出现乳腺肿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 多于2~3周内消退。由于母体内激素(孕酮)刺激乳腺但随着胎 儿娩出而突然中断所致。不可挤压,以免感染,不需特殊处理。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及大小便的排出,出现体重 下降,但不超过10%(一般3%~9%),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 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 高峰,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延至3~4周消退,血 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 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57μmol/L(15mg/dl)。婴儿 一般情况良好,无需治疗。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新生儿特点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三、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新生儿特点
概念 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体重2500~4000g,身长 超过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新生儿特点 (一)外观特点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5.“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上腭中线两侧和牙龈边缘上常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斑点, 俗称“马牙”。 新生儿口腔两颊部各有一脂肪垫,利于吸吮乳汁,俗称“螳螂 嘴”。 6.新生儿红斑和粟粒疹 生后1~2天,在新生儿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形状各异的 斑丘疹,称新生儿红斑;1~2天后自然消失。因皮脂腺堆积在鼻 尖、鼻翼两侧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 脱皮后自然消失。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一)呼吸系统:1、足月儿:R:40--60次/分---腹式呼吸。

2、早产儿:呼吸中枢不成熟,常出现:(1)周期性呼吸:呼吸停止时间小于20秒,不伴心率减慢及发绀,(2)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大于20秒伴心率小于100次/分,有发绀。

(二)循环系统:1、足月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90--160次分,BP:70/50mmHg。

2、早产儿心率偏快,BP偏低。

(三)消化系统:足月儿:1、溢乳原理,进行性加重应注意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2、消化酶充分分泌,淀粉酶生后4M才达正常水平,不宜过早喂淀粉食物。

3、生后10--12小时排胎粪,2--3天排完。

早产儿:1、吸吮能力差,吞咽发射弱,胃容量少,更宜溢乳。

2、肝内酶量及活力低,生理*黄疸重,15mg/dl,足月儿12mg/dl.3、糖原储备少,而导致低血糖,(多喂)(四)泌尿系统:稀释功能可以,但浓缩功能差,对牛奶喂养儿应补充水分,生后24小时开始排尿,少数48小时内排尿,大于48小时就需要检查是否有泌尿系的疾病。

(五)血液系统:WBC生后第一天为15--20X109/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值。

K1在肝脏储备量少,生后常需常规肌注K1,母乳中含维生素K1仅为牛乳的1/4,合成少,肝脏储备量抵,足月儿肌注1--3天,早产儿肌注3天,5--10mg。

(六)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可长20小时,还有觅食反射,xu吮反射,拥抱反射。

上述发射生后数月消失,新生儿期这些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神经系统疾病。

(七)体温:中性体温:足月儿包被时为24`C。

生后2天,裸体为33`C,以后逐渐降低。

适宜的湿度为50--60%。

早产儿BW1500--2500g,生后1个月内裸体中性体温为32--34`C。

(八)能量及体能代谢:生后头几天生理需水量为50--100ml/kg,生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体重逐渐下降,第5--6天降为最低,在这时期不补充水分,容易出现脱水热--高热39-40`C,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

新生儿总论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总论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邵小松
概述

新生儿学 (neonatology) 是研究新生儿保 健、医疗和教学的一门学科。新生儿学 原是儿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新 生儿具有一定特点, 且近数十年来发展迅 速 , 已渐形成独立的学科。新生儿学总的 目标不仅仅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更重要 的是提高人口素质。
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

9 .能量和体液: 足月儿能量的需要取决于
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所需能量消耗,故较成人 多,第 1周 60-80Kcal/kg,以后每日需热量100120Kcal/kg。体内水分多,液体总量占体重 80 %左右,因此水交换率高,每日液体需要量也 多 , 第 1 天 约 需 6 0 ~ 8 0 ml/Kg, 第 2 天 8 0 100ml/kg,第3~7天约需100-140ml/Kg。 初生时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血钾偏高,但无症 状,一般生后7~10天内不补钾。
早产儿特点:

5.泌尿:肾小管、肾小球不成熟,肾单 位亦较足月儿少,故滤过率低,对尿素、 氯、钾、磷的清除率亦低。因抗利尿激素 缺乏,肾小管使水回吸收减少,尿浓缩力 亦差。另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阈值低,尿 糖常阳性;由于排钠分数高,肾小管对醛 固酮反应低下,不注意补钠,易发生低钠 血症。早产儿酸碱调节功能差,生后几天 内约2/3呈代酸。天津曾报道84.6%低体 重儿可发生晚期代酸。
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

5.泌尿:35周肾发育完成,但内部结构 仍未成熟,表现在肾小球内皮细胞以立方 上皮细胞为主,成人为多突状细胞,故滤 过面积不足,肾小管容积不足,造成滤过 率低及浓缩功能不足,易引起水肿或脱水 症状。排磷功能差,牛奶喂养儿易高血磷 而低血钙。肾脏处理酸碱负荷能力不足, 易酸中毒。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五次课
0:42
22
项目五
• 任务一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分类
• 任务二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任务一
• • • • • •
新生儿分类
(一) 根据胎龄分类 (二) 根据出生的体重分类 (三) 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四) 按出生后的周龄分类 (五) 高危儿 (六) 新生儿病房分级
(四) 按出生后的周龄分类
• ①早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
• ②晚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第2周开始至第 4周末的新生儿。
(五) 高危儿
• 是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某种严重疾病而需要监 护的新生儿。√ • 常发生于如下情况: • ①母亲疾病史:如糖尿病,感染、吸烟、吸毒或 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 或性传播病史等; • ②母孕期异常: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 子癎、子癎、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 剥、前置胎盘; • ③异常的分娩史:各种难产、手术产(高位产钳、 胎头吸引、臀位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 痛药物史等; • ④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 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先天畸形等。
3 消化系统
• • • •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大,消化吸收面积相对也 大。肠壁的通透性高。某些蛋白分子通过肠壁可 产生过敏,如牛乳过敏、大豆过敏。 新生儿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 括约肌较紧张,因此新生儿易溢乳。 新生儿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干燥;容易损 伤和感染,尤以鹅口疮多见。 新生儿消化道能够分泌足够的消化酶,唯胰 淀粉酶活性低,要到生后4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胎便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 的羊水中的胎儿皮脂等形成,呈稠糊状,墨绿色。 一般生后12小时内即开始排出胎粪,2~3天内排 完,若24小时不见胎粪排出,就应检查是否有消 化道畸形,如肛门闭锁等。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早产儿体重恢复的速度较足月儿慢。 足月儿钠需要量为1~2mmol/(kg·d),<32周早产儿为3~4mmol/
(kg·d) ;初生婴儿10天内一般不需补钾,以后需要量为1~2mmol/ (kg·d)。
(9)免疫系统:新生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皮肤粘膜薄嫩易损伤;脐残端未完全闭合,离血管近,细菌易进 入血液;呼吸道纤毛运动差,胃酸、胆酸少,杀菌力差,同时分 泌型IgA缺乏,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血-脑屏障发育未完 善,易患细菌性脑膜炎。血浆中补体水平低,调理素活性低,多 形核白细胞产生及储备均少,且趋化性及吞噬能力低下,早产儿 尤甚。免疫球蛋白IgG虽可通过胎盘,但与胎龄相关,胎龄愈小, IgG含量愈低;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因此易患细菌感染,尤 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抗体免疫答低下或迟缓,尤其是对多糖 类疫苗和荚膜类细菌。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新生儿免疫应答无 能的主要原因,
儿科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室
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 ≥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preterm infant;premature infant) 。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1985年为4.5%, 1998年为5.87%, 而2002~2003年上升至7.76%,即我国每年约有256万早产儿出生。其
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是指使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 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出生体重、生后日龄 不同,中性温度也不同(表7-3) 。
新生儿正常体表温度为36.0~36.5℃,正常核心(直肠)温度为 36.5~37.5℃。不显性失水过多可增加热的消耗,适宜的环境湿 度为50%~60%。环境温度过高、进水少及散热不足,可使体温 增高,发生脱水热。

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

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

8、免疫系统
• 胎儿可以从母体通过胎盘得到免疫球蛋 白IgG,因此不易感染一些传染病如麻疹; 而免疫球蛋白IgA和IgM则不能通过胎盘传 给新生儿,因此新生儿易患呼吸道、消化 道感染和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萄球 菌败血症。新生儿网状内皮系统和白细胞 的吞噬作用较弱,血清补体比成人低,白 细胞对真菌的杀灭能力也较低,这是新生 儿易患感染的另一种原因。人乳的初乳中 含较高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应提倡母乳 喂养,提高新生儿抵抗力。
(2)脐部的处理 一般在新生儿分娩后1— 2分钟内结扎,遵守无菌操作,消毒处 理好脐残端。同时应每天检查脐部, 涂以75%乙醇,使其干燥。如有感染 可用3%过氧化氢洗净后,再用3%碘 现消毒,或局部使用抗生素。
(3)皮肤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初步 处理皮肤皱格处的血迹,擦干皮肤 后给予包裹。每天沐浴1次,室温 28℃~30℃,水温38℃~39℃,时间 不能太长.达到清洁皮肤和促进血 液循环的目的。同时检查皮肤粘膜 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
5、供给养
(1)喂养正常足月儿提倡早哺乳,一般生 后半小时左右即可给予母亲哺乳,鼓 励按需喂奶。确实无法母乳喂养者先 试喂5%--10%葡萄糖水,无消化道畸 形及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予配方 乳。人工喂养者,奶具专用并消毒, 奶流速以能连续滴出为宜。
(2)磅体重 定时、定磅秤,每次 测定前均要调节磅秤零位点, 确保测得体重的精确度。为了 解营养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护理措施
1、新生儿室条件
应安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区 域。病室内最好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 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每张病床占地面积为2.5平方米,床 间距离为60cm以上。规模较大的病区应设 入院观察室、危重监护室、足月儿室及早 产儿室,另配1-2间空房间,供临时隔离或 空气消毒时轮换使用。条件许可还应设置 血气分析等检查室。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infant)是指胎龄≥37周和<42周,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preterminfant;prematureinfant),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

其死亡率约为12.7%~20.8%,且胎龄愈小,体重愈轻,死亡率愈高,尤其是1000克以下的早产儿,其伤残率也较高。

因此预防早产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的伤残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母孕期感染、吸烟、酗酒、吸毒、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及多胎等是引起早产的原因。

另外,种族和遗传因素与早产也有一定的关系。

1.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不同胎龄的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见表7—2),因此可根据初生婴儿的体格特征和神经发育成熟度来评定其胎龄。

目前国际上有数种评分方法,常用的有Dubowitz评分法和Ballard评分法。

表7—2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早产儿足月儿皮肤绛红、水肿和毳毛多红润、皮下脂肪丰满和毳毛少头部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头发细而乱头大(占全身比例1/4)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达到或超过指、趾端跖纹足底纹理少足纹遍及整个足底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结节4mm,平均7mm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睾丸已降至阴囊,大阴唇遮盖小阴唇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分娩时儿茶酚胺释放使肺液分泌减少,足月儿约30- 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

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40次/分左右,如持续超过60~70次份称呼吸急促,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第五次课
0:42
22
项目五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 任务一 新生儿分类
• 任务二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任务一 新生儿分类
• (一) 根据胎龄分类 • (二) 根据出生的体重分类 • (三) 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 (四) 按出生后的周龄分类 • (五) 高危儿 • (六) 新生儿病房分级
• ③Ⅲ级新生儿病房: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适于各种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及治疗,并负责接收 Ⅰ、Ⅱ级新生儿病房转来的患儿。
另外:
• 足月小样儿:指足月产儿且出生体重不足 2500克的新生儿。√
• 围生期:我国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1周。 又称围产期。 √
• 围生期的最主要特点是:死亡率最高。√
足月小样儿
• 多胞胎, • 足月小样儿
任务二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与护理
• 一 定义:正常足月儿:指胎龄满37~42周, 体重2500克以上,身长47厘米以上,无任 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 二 特点: • (一) 外观特征 • (二) 生理特点
(一) 外观特征
• 足月新生儿皮肤表面胎脂少,肤色红 润,皮下脂肪丰满,胎毛少。头发分条清 楚,耳廓软骨发育良好。乳头突出,乳晕 明显,乳腺处可摸到结节。指(趾)甲超过指 (趾)尖,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 多降入阴囊,阴囊皱襞形成。女婴大阴唇 遮盖小阴唇,四肢呈屈曲状。
(二) 根据出生的体重分类
• ①超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小于1000g的新 生儿;
• ②极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新 生儿;
• ③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 儿;
• ④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 2500g并小于或等于4000g的新生儿;√
• ⑤巨大儿:指出生体重大于4000g的新生儿。
(一) 根据胎龄分类
• ①足月儿:是指胎龄等于或大于37周并小于42周 出生的新生儿;√
• ②早产儿:是指胎龄等于或大于28周,小于37周 出生的新生儿;常将胎龄大于并等于34周的早产 儿称为近足月儿;√
• ③过期产儿:是指胎龄等于或大于42周出生的新 生儿。
世界上最早的早产儿存活
• 孕21周6天 ,最早 产儿,出生体重 280克,身长24厘 米,美国迈阿密一 家医院存活。
出,以免吸气时将这 些物质吸入,引起吸入性肺
炎。

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运动主要靠膈肌的
升降,故为腹式呼吸。若胸廓软弱,可随吸气而
凹陷,则通气效能低。在早产儿中能引起窒息。
新生儿呼吸运动较表浅,但呼吸频率快,约40~
45次/分。由于呼吸中枢发育未完善,常有节律
不匀,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 > 80次/分,无重要
(四) 按出生后的周龄分类
• ①早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
• ②晚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第2周开始至第 4周末的新生儿。
(五) 高危儿
• 是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某种严重疾病而需要监 护的新生儿。√
• 常发生于如下情况: • ①母亲疾病史:如糖尿病,感染、吸烟、吸毒或
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 或性传播病史等; • ②母孕期异常: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 子癎、子癎、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 剥、前置胎盘; • ③异常的分娩史:各种难产、手术产(高位产钳、 胎头吸引、臀位产)、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 痛药物史等; • ④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 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先天畸形等。
括约肌较紧张,因此新生儿易溢乳。

新生儿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干燥;容易损
伤和感染,尤以鹅口,唯胰
淀粉酶活性低,要到生后4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胎便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
的羊水中的胎儿皮脂等形成,呈稠糊状,墨绿色。
一般生后12小时内即开始排出胎粪,2~3天内排
正常新生儿心率波动较大,约100~150次/分,
平均100~120次/分。

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
故肝、脾易于触及,四肢易发冷,末梢易出现青
紫。
3 消化系统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大,消化吸收面积相对也
大。肠壁的通透性高。某些蛋白分子通过肠壁可
产生过敏,如牛乳过敏、大豆过敏。

新生儿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
的临床意义。新生儿衣着应宽松柔软,不宜过紧,
以免影响呼吸运动。
2 循环系统

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和动力学发生了重大变
化:

① 脐带结扎。

② 肺循环阻力降低。

③ 卵圆孔及动脉导管关闭。

新生儿心脏每分钟搏出量为180~240ml/kg,
比成人多2~3倍,这与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耗
氧量高相适应。新生儿的血压约70/50mmHg 。
(二) 生理特点
• 1 呼吸系统
2 循环系统
• 3 消化系统
4 泌尿系统
• 5 血液系统
6 神经系统
• 7 免疫系统
8 体温调节
• 9 皮肤粘膜
10 脐带
11 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 呼吸系统

胎儿肺泡中有少量液体,在正常分娩过程中,
由于胸廓受挤压,部分液体被挤出气道。故在第
一次吸气前应迅速将口腔和咽部的粘液和羊水吸
完,若24小时不见胎粪排出,就应检查是否有消
化道畸形,如肛门闭锁等。
4 泌尿系统

大多数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尿,如生后48
小时仍不排尿需检查原因。

胎儿出生时肾脏已具有与成人数目相同的肾
超低出生体重儿
• 出生体重530克
全力抢救手掌婴儿 1:59
(三) 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 ①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体重 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 ②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体重 的第10至第90百分位数之间的新生儿;
• ③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体重 的第90百分位数以上的新生儿。
(六) 新生儿病房分级
• 根据医护人员的水平及病房的设备条件将新生儿 病房分为三级:
• ①Ⅰ级新生儿病房:即普通婴儿室,适于健康新 生儿,主要任务是指导父母科学的护理婴儿,以 及对常见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查;
• ②Ⅱ级新生儿病房:即普通新生儿病房,适于胎 龄>32周和出生体重≥1500g者或患有各种疾病如 产伤、呼吸窘迫及产科麻醉并发症等而无需循环 或呼吸支持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新生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