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部编版24月迹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4 月迹 同步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4  月迹 同步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4*月迹一、选择题1.《月迹》写中秋之夜兄弟姐妹团聚,在祖母的指引下共同赏月,作品基调温馨、融洽、积极、向上,下列诗句中哪一句的意境与它相似?()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到了开花的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睡了。

C.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流星体!D.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的桂花开了,真是香飘十里。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大家表演时面面相觑,.....真是心灵相印,配合默契。

B.汽车在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飞奔,扑入人们视野的是一排排白杨。

C.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无端去嫉妒..别人,因为这样除了伤害,没有任何幸福可言。

D.为了看世界杯,我与家人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4.“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句话的含义是()A.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B.月亮有很多,不必着急,随时可以得到。

C.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美,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美好事物。

5.“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句话的含义是()A.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B.月亮有很多,不必着急,随时可以得到。

C.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美,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美好事物。

二、填空题6.看拼音,写词语。

léi léi chángéjící果实( )( )( )妒( )盘7.运用叠词是本文的一个特色,请从课文中找出六个叠词,并选两个写一句话。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季》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季》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迹(节选)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

1.写出结构相同的词语。

白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呼小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依相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文对孩子们“饮月”“寻月”的描述中,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童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迹》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一、基础测试1.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嫉.(jì jí)妒屏.(bǐng píng)气袅.(niǎo xiāo)袅炊烟骨.(gū gú)朵儿羡.(xiàn qiàn)慕瓷.(cíchí)花盆2.把词语补充完整。

()的桂树()的骨朵儿()的感觉()地爬高()地溜进来()地闪着银光3.用“然”组成的词语填入相应的空中。

①奶奶()说:“月亮进来了!”②我们都跑了出来,它()就在院子里。

③一向落后的平平这次()得了满分。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没有边际。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3)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忌恨的心理。

()5.写出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

()(2)(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6.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________(时间)孩子们寻找月迹的过程,他们先后寻找到了________等足迹,表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让人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

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8.重点段落品析。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去找它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月迹》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月迹》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月迹》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五年级# 导语】《月迹》一文通过记叙一场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月的神秘与美好,赞扬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

同时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要执着努力地追求,人人都能拥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月迹》课文原文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鹇,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下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不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獭地是半圆,渐渐地爬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

你们快去寻月吧。

”我们都跑了出来。

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

尽院子的花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变的。

抬头看看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什么树呢?”“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桂树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了人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24 月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24 月迹

24月迹第一课时一、连一连。

niǎo cháng é jí dù rèn嫦娥袅刃嫉妒二、用“然”组成的词语填入相应的空中。

1.奶奶()说:“月亮进来了!”2.我们都跑了出来,它()就在院子里。

3.一向落后的平平这次()得了满分。

三、读句子,填写恰当的叠词。

1.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的。

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2. 满院子的白光,是的,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3.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的桂树,的枝,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的骨朵儿了。

4.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地悄没声地溜进来。

5. 河水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四、用恰当的四字词语代替句中的划线部分。

1.我们都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望着,都不说话了,倏然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2.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高一声低一声地呼喊:“月亮在这儿!”()3.我们有了月亮,那没有边际,十分辽阔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第二课时一、文中的“我们”在哪儿找到了“月亮”?()(多选)A.竹窗帘里B.院子里C.水里D.眼睛里二、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 niǎo cháng é jí dù rèn嫦娥袅刃嫉妒二、1.突然 2.果然 3.居然(竟然)三、1. 匆匆 2. 玉玉银银 3. 粗粗疏疏疏疏累累 4. 款款 5. 细细四、1.面面相觑 2.大呼小叫 3.无边无际第二课时一、ABCD二、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下问: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月迹》课后作业(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月迹》课后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4.月迹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悄.(qiāo)没声儿嫉妒..(jì dù)倏.忽(shū)B.袅袅..(niǎo)踪.迹(zōnɡ)花骨.朵儿(ɡǔ)C.屏.气(bǐng)嫦.娥(cháng)锨刃..(xiān rèn)D.瓷.花盆(cí)满盈.(yín)面面相觑.(qù)2.下列句子中的“袅袅”与“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中的“袅袅”的意思相同的是()A.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

B.这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堪称天籁之音,直到他们演唱结束,依旧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春天来了,垂柳袅袅,让人陶醉其中。

D.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种浸满茶香的气息,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遇到危险情况时,我们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C.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常使我牵肠挂肚....。

4.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新鲜鲜嫩鲜活B.静悄悄悄无声息低声悄语C.屏息屏障屏幕D.积累劳累果实累累5.选出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A.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B.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C.菜市场上正在出售菠菜、黄瓜、韭菜……等蔬菜。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二、填空题6.根据意思写词语。

(1)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_______)(2)没有边际。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_______)(3)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忌恨的心理。

(________)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新鲜——(______)满足——(______)羡慕——(______)嫉妒——(______)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迹 预习单(word版有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24  月迹 预习单(word版有答案)(部编版)
梳理内容
本文是一篇充满了童心与童趣的散文,全文的构思都是从的视角去月迹、月迹,以孩童月、月、月并以的联想为线索来创作本文的。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

思考问题
1.孩子们都在哪里找月亮?说说在寻月过程中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3.“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蕴含了什么道理?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满足 窗帘满盈踪迹 疑心 繁星面面相觑倏忽嫉妒羡慕争执 属于 瓷花盆
4.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 踪迹—() 疑心—()
清晰—() 漂亮—() 嫉妒—()
5.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满足—() 疑心—() 清晰—()
漂亮—() 嫉妒—() 粗糙—()
我有疑问
预习完,我(有 没有)地方不明白。有的话请写在横线上。
拓展延伸
写一个你曾经最想得到的事物,通过努力,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
参考答案
朗读课文
1.我已经读了略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达标请打“√”)
正确( ) 流利( ) 感情( )
2.本文共有24个自然段,我会给自然段标上段落。
生字新词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思考问题
1.孩子们都在哪里找月亮?说说在寻月过程中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3.“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蕴含了什么道理?
我有疑问
预习完,我(有 没有)地方不明白。有的话请写在横线上。
拓展延伸
写一个你曾经最想得到的事物,通过努力,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
4.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24 月迹同步练习(含答案)

24  月迹同步练习(含答案)

24*.月迹名师导读《月迹》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

也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拥有美,美属于每一个人。

语言要素练要素读准字音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荆棘.疾.驰一丝嫉.妒B.悄.悄话悄.没声儿悄.无声息C.次.品鸬鹚.瓷.花盆儿D.积累.劳累.累.累的骨朵儿要素词语积累运用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望——( ) 粗糙——( )羡慕——( ) 白光光——( )3.读句子,把画线部分换成一个四字词语。

(1)此时,他们都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 )(2)奶奶对我说:“是什么人在门口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你快去看看吧!”( )(3)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范围极为广阔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 )要素句子练习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奶奶说:“月亮走了。

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改为转述句)(2)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品读中堂赏月主题素养练5.品动词,体会月亮的动态美。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1)选段中“款款”的意思有:①诚恳;忠诚。

②慢慢地。

“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中“款款”应选第___种意思。

(2)画“——”的句子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是一种_______ (静态动态)描写。

(3)作者具体写了月亮形状的变化:_______→半圆→______________(4)用上“先……再……渐渐地……”写一种事物的动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月迹
第一课时
一、连一连。

niǎo cháng é jí dù rèn
嫦娥袅刃嫉妒
二、用“然”组成的词语填入相应的空中。

1.奶奶( )说:“月亮进来了!”
2.我们都跑了出来,它( )就在院子里。

3.一向落后的平平这次( )得了满分。

三、读句子,填写恰当的叠词。

1.奶奶说:“它走了,它是的。

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2.满院子的白光,是的,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3.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的桂树,的枝,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的骨朵儿了。

4.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地悄没声地溜进来。

5.河水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四、用恰当的四字词语代替句中的划线部分。

1.我们都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望着,都不说话了,倏然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 )
2.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高一声低一声地呼喊 :“月亮在这儿!” ( )
3.我们有了月亮,那没有边际,十分辽阔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 )
第二课时
一、文中的“我们”在哪儿找到了“月亮”?( )(多选)
A.竹窗帘里
B.院子里
C.水里
D.眼睛里
二、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 niǎo cháng é jí dù rèn
嫦娥袅刃嫉妒
二、1.突然 2.果然 3.居然(竟然)
三、1.匆匆 2. 玉玉银银 3.粗粗疏疏疏疏累累 4. 款款 5. 细细
四、1.面面相觑 2.大呼小叫 3.无边无际
第二课时
一、ABCD
二、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