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合集下载

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技术探讨

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技术探讨

Co p t rRe a o e to f b t to n e f r n e m u e l y Pr t c i n o Su s a i n I t r e e c
Xin e a gYu
Ab t a t sr c :Ast e r ly p o e t n d v c t e i sal t n t si g a d o e a in a d ma t n n e e s ,r p d a d r l b e a t n h e h ea r tc i e i e wi t n t l i , e t n p r t n i e a c a y a i ei l ci ,t o hh ao n o n n a o a v tg s f u o t a l c r i g f u t f r t n i ep we y t m a e nwi ey u e . u s t n i a c mp e lcr ma n tc d a a e t ma i l r o d n a l i o mai , n t o rs se h s e d l s d S b t i o lx ee t n o a c y e n o h b a o s o g ei e vr n e to e r p e e tt e ,t e s o g ee to g ei r tc o e i e n t e r l b l y o o u e h e to r e o u e n io m n ft e r s na v s h t n lcr ma n t p o e t n d v c s o e i i t fc mp t rt r a f l g ,c mp tr h i r c i h a i a
单位 自己设 计 ,当时设计 单位对深基坑工程也并 不熟悉 ,也没 有专门从事基坑工程 的设计人员 , 这就无 怪乎事故频繁发生了。

论述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论述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3 结束语
质量管理是一个庞大 的系统工程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作为 其 中的一个子系统, 还有许多的地方亟待改善, 这需要社会各界
齐心合力共 同推进建筑工程项 目质量管理 。政府相关部 门需要
加 强质量宣传、 严格进行监督, 所有 的施工单位能够树立 良好的 质量意识 , 相关专家学者 引进 推广 国内外先进 的质量 管理理念 ,
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项 目施工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故对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 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
外还有施工过程 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
理中最重要 的环节, 相关人员应该高度重视 。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 内容包括 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 、对 已完成部分复检过程 中发现 的质量 问题采取切实有效 的措施进行解决 ,避免今后 出现与之
2 坚持“ . 5 事前、 事中、 事后” 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 的主要 内容 是对可 能影 响工程质量 的因素进 行分析 、 评估, 通过 相应 的措施手段将隐患 消灭在萌芽状态 。 并 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 内容 是人员 、 材料 以及机械的使用管理, 此
23 坚 持 以施工 组织设 计 为指导 .
施工技术
建材发展导向 2 1 年 o 01 5月
论述软出撼蔫 漂基坑支护 王穗韵 技术 謇 旺
张 为
摘 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就作者本 人多年来 的工作经验 , 简单阐述了些 自己的粗浅见解 , 望同行参考。 关键 词 : 软土地基 ; 支护设计 ; 工程施工


坑 开挖 面积 在 省 内名 列 前 茅 ,其 基 坑侧 壁 安全 等 级二 级 。 建筑
既然 坚 持 “ 治 结合 , 防 以防 为 主 ” 的质 量 管 理 原 则 , 么 需 要 那

浅谈软土地层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体会

浅谈软土地层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体会
粘 土、 淤泥 , 其 安全 , 所 以深 基 坑 支护 已成 为城 市建 设 中一 个 亟 盆 地 貌 。基坑 支护 主要 土 层旗 土 、 待 攻克 的课 题 。深 基坑 支护 设 计 采 用 的理 论 , 还 丧 土 主要 由粘 土 、 碎石组成, 未 固结 , 支护 主要 土
存在 着许 多不成 熟和 不 完善 之 处 , 必 须通 过 大 量 层 有 杂 填 土 、 粘土 、 淤泥, 其 中杂 填 土 主 要 由 粘 的 工 程 实践 信 息 来检 验 、 修正 , 所 以在 基 坑 支 护 土 、 碎石组成 , 未 固结 , 结构 松 散 ; 粘 土 为软 塑状
透水性差 , 固结时间不长。土层参数见表 1 :
表 1 土层 参数
层 号
l 2

土类 名 称
杂 填土 粘 性土
淤 泥
层厚 ( m)
1 . 4 0 3 . 6 0
4 . 0 O
重度( K N / m )
1 6 . 0 1 6 . 3
1 3 . 5
深基坑 支护过程 中时常会遇见的 问题及成 因, 最
终得 出几点 深基 坑 支护 的经验 及 体会 。
关键 词 : 软 土 深基 坑 动 态设计 信 息施 工
本场 地基 坑 支护 主要 土层 为 杂填 土 、 粘 土 和
淤泥 , 地 下 水位 较 高 , 软 土层 较厚 , 呈流 ~ 软 塑状 ,
过程 中必 须 牢 牢把握 “ 动 态设 计 , 信 息施 工” 的 原 态 , 具 高压 缩性 ; 淤 泥层 呈 软 一 流塑状 , 工程 性 能
则, 以提 高每 个深基 坑 工 程 的 安 全性 。本 文 通过 极 差 , 土层 构 造 较 为 特 殊 , 基 坑 支护 地 质 条 件 较 . 6米左 右 。 对 一 个 地 质 条 件 和 周 边 环 境 都 比 较 特 殊 的 深基 为恶 劣 。拟 建 场地地 下 水位 埋 深在 0 . 2本 深基坑 支护设计 采 用的典 型 土层参 数 坑 支护 实例 进 行 剖 析 , 阐述 在 特殊 性 软 土地 区作 1

浅谈深基坑基坑支护

浅谈深基坑基坑支护
・ 板 桩墙 。由于钢 板 桩本 身具 有很 大 的柔性 , 因此 , 如 果 设置 计 要 求的混 凝 土强度 。 3 . 5 设计 与实 际情 况 差异 较 大 由于 深 基坑 支 护 的土 的支 撑 或 锚 拉 系统 不 当就会 造 成 过 大 的 变形 , 因此 , 当深 压 力 与传 统理 论 的挡 土墙 土压 力 不 同 , 加 上 目前还 没 有完 基 坑 支护 深度 超过 7 m 时, 不宜 采 用钢板 桩 支护。
2 . 2 深层 搅拌 支 护 这种 支护 主要 利 用 水泥 作 为 固化 善 的土压 力理 论做 指 导 ,因此继 续沿 用传 统 的理论 计 算 , 从 而存 在 一定 的误 差 。 对此 , 很 多学者 也 进行 了很 多 的研 剂, 采 用机 械 将 固 化 剂和 软 土 剂进 行 强 制 拌 合 , 促 使 固化 必须根 据 实际地 面 可 能发 生 的荷载 , 包 括建 筑堆 载 、 载 剂 和软 土 之 间产 生一 系列 物 理化 学 反应 而逐 步 硬化 , 从 而 究 , 重汽 车 以及 临时 设施 和 附近住 宅 建筑 等 的影 Ⅱ 向, 比较 正确 形 成具 有 整体 性 、 水 稳定 性 以及 具 有一 定强 度 的水 泥 土桩
干 拌法 喷 射混 凝土 设备 是 建筑 工程 基坑 支 护 喷射 混凝 仅 造 成 了巨大 的经 济损 失 , 还 造 成 了人 员伤 亡 。因此 , 针 对 前 , 虽然 此 设备具 有 设备 简单 、 体 积小 、 输 送 深 基坑 支护 的安全 问题 , 技术 人 员 必须 给 予高 度 的重视 速 凝 剂 可 以在 进 入 喷射 机 前 加 入 以及 可 以连 2 深 基坑 支护 的类 型 但 是 由 于操 作 手 的水 平 不 同 , 不健 全 2 . 1 钢 板 桩 支 护 钢 板 桩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挡 土 和 截 水 续 喷射 施工 的优 点 , 中, 主 要包 括 U 形、 Z形和 直 腹板 型 三种 截面 形 式 , 其 由带 的操作 方法 和 检 查控 制 手 段 等 导致 混 凝 土会 出现 严 重 回 从 而造 成 喷后 的混凝 土厚 度 不够 以及达 不到 设 锁 口或钳 口的热轧 型 钢制 成 , 将 其互 相连 接 后便 形 成 了钢 弹 的现 象 ,

浅谈地基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浅谈地基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 层 搅 拌 桩 支护 。 它 是 利 用 水 泥 、 灰 等 材 料 作 为 固 化 1深 石
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 , 软土和固化剂 ( 将 浆液 或粉 体) 强制搅拌 ,
利 用 固化 剂 和 软 土 之 间 所 产 生 的一 系 列 物 理 化 学 反应 , 使 软 土 硬 结 成 具 有 整 体 性 、 水 稳 定 性 和 一 定 强度 的 桩 体 ( T 土 搅 拌 k泥 桩 ) 利 用 搅 拌 桩 作 为 基 坑 的支 护 结 构 。水 泥 搅 拌 桩适 宜 于 各种 , 成 因 的饱 和 粘 性 土 , 括 淤 泥 、 泥 质 土 、 土 和 粉 质 粘 土 等 , 包 淤 粘 加 固深 度 可 从 数 米 至 5 0 0 6 m。 由于 其 抗 拉 强 度 远 小 于 抗 压 强 度 , 故 常 适 用 于 基 坑 深度 不 大 (~ m) 可 采 用 重 力 式 挡 墙 结 构 形式 57 、 的 基 坑 。这 种 支 护 结 构 防 水 性 能 好 , 不 设 支 撑 , 坑 能在 开 敝 可 基 的条 件 下 开 挖 , 具有 较 好 的经 济 效 益 。
建 材 与 装饰 2 1 00年 叭 月
施 工 技 术
浅谈 地基 施 工 中的深基 坑 支 护技术
邵德 勤
( 苏省 句 容 市 江 220) 14 0 摘 要 : 文 根 据 作 者 多 年 的工 作 经 验 , 深 基 坑 工 程 支 护 技 术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所 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进 行 了 分 析 和 研 究 , 本 对 并通 过对 深 基 坑支护类型的总结, 阐述 了深基坑支护技术 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 最后提 出了建筑 工程 中深基坑 支护技 术的研 究方 向及发展趋

浅谈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浅谈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21 年 01
第 1 期 5
SIN E E H O O Y N O M TO CE C &T C N L G F R A I N I
O建筑 与工程0
科技信息
浅谈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李 宗 相 ( 哈尔滨 市 第 四建筑 工程 公 司 黑龙 江
哈尔 滨
10 1 ) 5 0 0
1 机 垂 直 度 1 钻
钻 机 就 位 后 . 用水 准 管 进 行 水 平 检 测 . 保 钻 杆 轴 线 对 准 钻 孔不 得 大 于 l %。 距 03 沿 基 坑 水 平 向不 超 过 1m 为一 施 工 段 . 宜 太 长 . .m. 5 不 以保 证 边 坡 中心 位 置 . 2钻孔 1 安全 和 稳定 。 钻孔 采 用 G D一 2型 钻 机 进 行 钻 孔 施 工 . 定 位 采 用 二 次 复 核 法 钻孔 2 11 工艺 流 程 .. 根 测 量 放 样一 第 一 层 边 坡 开 挖 一 人 工 修 整 一 初 喷 射 混 凝 土 一 钻 进 行 保证 。 即 由测 量员 在 钻 机 进 场 之 前 。 据 围 护 设 计 图 纸 确 定 大 样 位 置 ; 钻 机 走 机 到 位 之 后 , 由测 量 员 对 桩 位 进 行 二 次 复 核 . 保 钻 在 再 确 孔一 打 设 土 钉 一 高 压 注 浆 一 布 钢 筋 网 一 复 喷 射 混 凝 土 一 第 二 层 边 坡
技 术 . 系统 地 研 究 了软 土地 基 深基 坑 支 护 工程 施 工技 术 的发 展 历 程 及 常 见 问题 。 并
【 关键词 】 土; 软 地基 ; 深基 坑; 支护 ; 工程; 工; 术 施 技
深 基 坑 支 护 设 计 、 工 、 测 技 术 , 近 十 多 年 来 在 我 国 逐 步 涉 及 均匀 后 立 即使 用 。 始 注浆 前 、 施 监 是 开 中途 停 顿 或 作 业 完 毕 后 , 用 清 水 冲 洗 应

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与施工探讨

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与施工探讨

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与施工探讨林宪章夏建镐(华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6)摘要: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当前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到施工、监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说明复合土钉在深基坑支护,能减少边坡开挖,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基础工程投资,并通过复合土钉支护来说明该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阐述其在该深基坑中应用的技术特点。

关键词:软土地基;深基坑;复合土钉;支护设计;监测;工程应用引言近年来,深基坑的施T日益增多,如何在深基坑施T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是建设者常思考的问题,复合土钉综合支护技术以其独特的性能、简便的工艺、快速的施工、经济的造价,已经在全国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于利用复合土钉进行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作一探讨,并对处理效果予以评述。

1工程概况某工程总建筑面积16.88万平方米,基坑占地面积42850平方米,基坑周长800余米,开挖深度7.43一10.23米,土方量达27万立方米,整个基础坐落于3号土层,是软土地基施工中开挖面积较大,开挖深度较深的基础,属于大型深基坑丁程。

该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基坑开挖面积在省内名列前茅,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物±0.000相当于黄海6.40米,自然地面平均高程为5.05米。

2深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结构一般由垂直挡土结构和水平支撑结构组成,设计方案必须满足两方面要求:(一)确保边坡的稳定,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设施、道路等的安全,不得引起拟建物四周城市主干道开裂,影响市区交通;(二)确保基坑开挖顺利进行,并提供足够的地下室施工作业空间。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对中国轻纺城国际商务中心的深基坑支护,参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我们采用三种方案进行比较:l、基坑全部采用自然放坡,不进行支护;2、放坡+钻孔桩挡墙+支撑支护;3、放坡+复合土钉支护。

浅谈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中的易发事故及应对措施

浅谈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中的易发事故及应对措施

浅谈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中的易发事故及应对措施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都属于深基坑工程施工范畴,其综合性非常强,需要岩土结构施工人员的严密配合。

基坑支护系统有很大风险,通常属于临时架设设施,安全性能储值较低。

在不同水文,工程地质环境条件下,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有很大区别,所以基坑工程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区域性。

合理采用高效的施工方案和适当的基坑支护方式,可以有效缩减基坑开挖及基础工程的费用,相当程度上降低基坑工程在整项工程成本中占有的较高比例。

设计选用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关键是要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并与安全、环境、成本及工程时间达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文章以南京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多年经验,从土方开挖,护坡桩的选用,基坑降水,基坑监测等方面,特别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易发事故及补救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标签:软土地区;基坑支护;基坑开挖;护坡桩1 前言基坑开挖是施工最基本的一道工序,常被人们认为是最简单不过的事。

但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有它“土”和简单的一面,又有它“难”与复杂的一面,不能笼统而论。

建设部“87号文”中有明确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3层以上(含3层),或者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深基坑由于其施工面积广,埋深和工程体量大,大大增加了土方开挖的难度,如何选择合适的开挖、降水、支护和监测方案,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特别是在软土地区,其在荷载作用下蠕变流动的特性,对基坑的安全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很大。

如果不按科学道理和施工程序规律办事,盲目开挖,小则造成浪费,大则会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发生严重的人身和质量事故。

大量的国内外工程实例证明,很多工程的在正常使用阶段内可能不是最危险阶段,最危险的时候往往发生在工程建设阶段以及老化阶段。

很多在施工阶段发生事故的工程,其事故因素除了施工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工程的质量没有严格规范保证、偷工减料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的因素之外,因为由于对工程地质、荷载、环境等因素认识衡量不全面或不够重视而导致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序中的某些错误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科技创新导报S T y I 2007N O .35Sci e nc e a nd Tec hno l o gy I nn ov at i on H e r al d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1工程概况浦钢搬迁罗泾工程宽厚板轧机精整区工程场地位于浦钢罗泾基地纬六路与纬三路之间,西侧与成品库衔接,东侧与轧二标相连。

其中淬火机、管廊及冲渣沟基础基坑位于H ~M 列50~54线,基坑南侧靠近H 列51~53线,基坑北侧与纬六路相连。

基坑形状基本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2.30m 、东西宽39.30m (北部)~64.10m (南部),开挖深度为-6.00~-11.40m 。

基坑位于H ~M 列50~54线,基坑南侧靠近H 列51~53线,基坑北侧与纬六路相连。

本次施工还包括8个柱基。

设备基础埋深为-6.00~-11.40m 。

柱基埋深为JH 51(-8.60m )、52(-7.60m )、53(-6.60m ),JK51(-9.10m )、52(-9.10m )、53(-9.10m ),J L 51(-9.60m )、53(-7.10m )。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850m 。

场地自然地面标高约为-0.750m 。

本施工区域内地坪桩较多,施工平面紧张,专业间穿插交叉作业,且临近雨季施工,需及早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

2工程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原为农田。

工程地区地面标高3.44~5.70m ,素填土厚0.5~4.70m ,主要是粘性土组成。

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50~0.70m ,设计和施工时地下水水位取1.50m 。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3基坑设计由于没有场地限制,就近又有堆土场,从经济角度考虑整个基坑采用放坡大开挖法,基本分为3级坡,坡度从上到下分别为1:1、1:1.25、1:1.5,中间设2级马道,宽3m ,并分别作为一级、二级轻型井点设置位置。

基坑坡面由内布一层BW AR25*3.5-30*1型钢丝网的3c m 厚M 10水泥砂浆抹面护坡的围护形式,另在现场准备一些草袋,如基坑开挖后,基坑变形超过报警值,进行加固处理。

3.1基坑支护设计本次基坑支护只针对基坑内设备基础高低差,拟采取水泥土搅拌桩重力挡土墙支护处理。

采用双头Φ700m m 水泥土搅拌桩,搭接长度为200m m ,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掺量15%,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岩水泥,为了使水泥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加固效果,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由于本工程土质含水量较大,故采用较低的水灰比,水灰比控制在0.4~0.5,搅拌桩垂直度不大于0.5%。

基坑开挖深度为10.4m ,采用厚度为3.2m 的搅拌桩围护结构,桩长为15.7m ,桩顶标高为-5.8m 。

以基坑1-1剖面为例,对搅拌桩围护结构验算如图1,图2,图3:计算时考虑地面超载20kPa 。

抗管涌验算:按砂土,安全系数K=5.066按粘土,安全系数K=5.757泥土加固体坑底截面处应力计算:6M /B 26M /≤q u /2K JM -弯距(KN m)-水泥土的重度(KN/m 3)h 0-开挖深度(m )B -水泥土围护墙宽度η-墙体截面水泥土置换率,为水泥土加固体和墙体截面积之比KJ -安全系数,通常取2.0。

Q u-无侧限抗压强度(kPa),取1000kPa=19×10.5-6×62.3/3.22=163>06M /≤q u /2K J=19×10.5+6×62.3/(0.8×3.22)+20=245.13≤1000/4=250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3.2基坑降水设计挖土范围内所遇土层多为软土层,从上而下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粘质粉土,混合渗透系数5*10-5cm /s,根据武汉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地质报告,现场素填土及浜填土较厚(3m 左右)。

基坑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井点埋设深度验算以基坑1-1剖面为例,对井点埋设深度验算如下:h =h,-h -(h1+1/2i L)=7.8-0.5-{(11.3-5.0)+0.1×0.5×18.5}=0.075m >0备注:h ,—井点管长度,目前我公司采用的井点管长度为7.8m 。

h 1—总管埋设面与基底的距离。

h —基坑底面至降水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取0.5mI —水力坡度,取0.1。

L —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二级井点管埋设深度满足降水要求,因此采用二级井点降水能满足本工程需要。

4基坑施工4.1搅拌桩施工基坑支护采用4台搅拌桩机进行施工(J1#、J2#、J3#、J4#)。

J1#、J 2#搅拌桩机施工H ~K 列51~53线搅拌桩,J 3#搅拌桩机施工K ~L 列51~52线搅拌桩,J4#搅拌桩机施工L ~M 列51~52线搅拌桩。

搅拌桩机送浆压力为1~2m pa ,桩上部土采用较低的压力,桩下部土采用较高的压力,淤泥土层适当加大送浆压力。

水泥和原状土须均匀拌和,下沉及提升均为喷浆搅拌,下沉速度为0.5~1.0m /m i n,提升速度为0.6~1.0m /m i n,重复搅拌两次,以保证水泥浆与土充分搅拌混合,确保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4.2轻型井点施工采用高压水枪冲孔,高压水压力大约7kg /c m 2左右,孔径300m m ,孔底深于井点滤头底部500mm 。

冲孔完成后,先在孔内灌入少量砂,然后迅速插入井点管,之后开始填砂,井管在填砂过程中应不断摇晃,以保证填砂充实,且有利于较高浓度泥浆水从井点管内溢出,滤料采用粗砂,人工回填,至井管顶标高500m m 时,粘土封口。

井点每打入一组,应立即运转,射流泵日常运转真空度不得小于0.07M Pa ,设专人值班,认真填写值班日记,及时更换水泵盘根。

成孔后泥浆水及时排走,不得循环使用,射流泵排水长度20m 。

4.3基坑土方施工在基坑支护土体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及地下水位满足土方开挖要求时,进行土方作业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浅谈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陈强汪庆(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201900;上海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200237)摘要:结合上海宝钢集团浦钢搬迁罗泾工程宽厚板轧机工程淬火机、管廊及冲渣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讨论上海地区软土10m 以上深基坑支护体系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设计与施工的可行性。

关键词:深基坑水泥土搅拌桩轻型井点降水监测中图分类号:T 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07)12(b )-0046-02图整体稳定验算图抗倾覆抗滑移验算水土合算,三角形荷载表1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4ci ence a nd ec hnol og nnova t i on Her al d21/科技创新导报S T y I 工程技术2007N O .35Sc i e nc e an d Tec hno l o gy I nn 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技创新导报合挖土、清底。

开挖时严格按时空效应理论组织施工,考虑本基坑开挖最深深度为-11.40m ,根据设计要求,挖出一段立即浇筑,确保基坑安全。

开挖中坚持“分层、分块、均衡、对称、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开挖过程中临时边坡放坡严格按规范进行。

土方开挖在基坑支护墙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M Pa,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1.0m 后进行;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对称开挖,两台反铲接力挖土;在开挖土方接近坑底(30cm 左右)时,辅以人工挖土整平,防止超挖、扰动基底土体,基底四周及时挖好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抽排基底积水;土方开挖时,坑边10m 范围内严禁堆放弃土;在挖土时,基坑支护产生机械挖土盲区,盲区内土方用人工挖土堆在机械挖土范围内,以便挖出装车外运;在开挖过程中,对地下墙接缝或墙体上出现渗漏水现象要及时封堵,严防小股流砂引起地面沉陷,导致地下支护结构失稳。

4.4施工监测由于施工场地开阔,基坑周围除已施工的基桩和西侧2个柱基外,无其它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本基坑的监测内容为边坡土体水平位移(测斜);边坡顶水平位移;边坡顶垂直位移(沉降);围护体(搅拌桩)顶水平位移;围护体(搅拌桩)顶垂直位移(沉降);地下水位;坑底隆起;柱基沉降;柱基水平位移。

从监测结果来看,本基坑的支护体系是安全可靠的。

各项数据均未到达报警值。

(监测数据略)5体会与建议本基坑采用卸荷双头Φ700m m 水泥土搅拌桩的支护体系,外加轻型井点降水,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软土深基坑10m 以上采用该支护体系也是可行的。

本基坑采用卸载水泥土搅拌桩加井点降水的支护方法较灌注桩、SM W工法及地下连续墙,较大地减少了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支护体系设计中,除了对土压力、桩身应力变形仔细计算外,还要对抗倾覆、抗滑移、整体稳定性、基底隆起、抗管涌进行验算,确保基坑设计安全。

轻型井点降水要经常检查井点系统真空度,如低于0.07M Pa ,应对相应的漏气部位进行修复。

待基础底板砼强度达到80%并且基础回填时,方可拆除井点。

参考文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 BJ 08-61-97.[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 J 08-11-1999.[4]龚晓南.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钢结构的发展最早在建造房屋中使用钢结构的国家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英国,100年后法国工程师埃菲尔建造了著名的铁塔,人们也开始尝试建造钢结构的独户住宅,从此钢结构建筑彻底改变了以往建筑造型的模式。

以下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两种钢结构:(1)轻钢结构体系有大体由门式钢架和框架组成,是指沿房屋的纵向和横向来用钢梁和钢柱组成的框架结构来作为承重和抵抗侧力的结构体系。

其优点是:能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适应多种类型的使用功能;一般是在工厂预制钢梁、钢柱,运送到施工现场再拼装连接成整体框架,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构件易于标准化和定型化,对层数不多的高层建筑而言,框架体系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运用广泛的结构体系。

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用钢量稍大,耐火性能差,后期维修费用高,造价略高于混凝土框架。

(2)多层钢框架结构是多层厂房最常用的结构,也是将来建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框架结构体系横向刚度较好,横梁高度也较小,是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

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安装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从目前来看,钢结构建筑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结构之一,在西方已被广泛采用,所以被有关称为绿色建筑。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