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原理及工程应用
推土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推土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推土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土地平整、土方开挖、填筑等工程中。
它的基本构造包括底盘、发动机、驾驶室、推土刀、液压系统等部分。
推土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带动液压系统,使推土刀进行上下左右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土地的推挖、平整等作业。
底盘是推土机的主要承载部分,通常由履带、轮胎等组成。
履带推土机具有较好的通过性和抓地力,适合在复杂地形下作业;轮胎推土机则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和灵活性,适合在平整场地上作业。
底盘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作业需求和场地条件。
推土机的发动机通常为柴油机,通过燃油的燃烧产生动力,驱动液压系统和履带/轮胎运动。
发动机的功率大小直接影响到推土机的作业能力和效率,通常根据作业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功率大小。
驾驶室是推土机的操作中心,操作员通过控制台上的操纵杆和脚踏板控制推土刀的上下左右运动,实现对土地的推挖、平整等作业。
驾驶室通常配有空调、暖风等设施,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推土刀是推土机的主要作业部件,可根据需要调节倾斜角度和深度,实现不同的作业要求。
推土刀通常由刀身、刀口、刀角等部分组成,具有良好的抗磨损和耐用性能。
液压系统是推土机的动力系统,通过液压泵将发动机提供的动力转换成液压能,驱动液压缸实现推土刀的上下左右运动。
液压系统具有动力大、控制精确、反应灵敏等优点,是推土机作业高效的关键。
推土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液压系统,使液压缸推动推土刀进行作业。
操作员通过操纵杆和脚踏板控制推土刀的运动,实现对土地的推挖、平整等作业。
推土机在作业过程中,操作员需要根据土地情况和作业要求灵活操作,确保作业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推土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土地平整、土方开挖、填筑等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推土机的作业原理和方法,提高工程作业效率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核反应堆的原理与工程应用

核反应堆的原理与工程应用核反应堆是人们利用核能进行能源开发的重要设备。
它利用分裂核反应或者核聚变反应来释放能量,从而发电或者提供热能。
本文将介绍核反应堆的原理和工程应用。
一、核反应堆的原理核反应堆的核心是燃料元件,其中填充着丰度不同的核燃料。
核燃料中的原子核能够被中子轰击,产生裂变反应或聚变反应。
当裂变反应发生时,一个高速中子撞击核燃料中的核子,使得该核子的能量变得很高,发生裂变的同时还释放出更多的中子。
这些中子会继续撞击其他核燃料,形成可持续的链式反应。
这种反应释放的能量可以被吸收和利用,从而产生能量。
而聚变反应指的是两个原子核碰撞,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重的原子核。
这种反应需要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只有太阳等高能环境才能发生。
因此,目前在核反应堆中主要运用核裂变反应。
核反应堆的反应堆芯中有一个反应控制系统,用来控制反应堆的中子流。
在反应堆中,中子流太多容易导致反应过度,发生核事故;反之,则会导致核反应堆的功率不足,影响其使用。
因此,反应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聚变反应的速率,来保证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二、核反应堆的工程应用核反应堆主要用于发电、推进动力和核技术研究等方面。
(一)核电站核电站是应用核反应堆进行能源利用的典型工程应用。
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驱动蒸汽涡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核电站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且发电过程中无排放污染物,因此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核电站安全问题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因此,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保证核反应堆的安全,同时还要在核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快速有效的应变措施,减少事故带来的影响。
(二)核燃料加工核燃料的加工是指将天然铀提纯成可用于核反应堆的核燃料。
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铀浓缩和浸出。
(三)核推进技术核推进技术是指利用核反应堆的热能或电能,提供足够的推进动力,从而实现飞行器等的航天应用。
它主要利用核反应堆的高能量密度,实现对于电子器件过于脆弱的导电线路的最小化限制。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1. 引言机械设计是利用物理学、力学、工程材料学等基础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设计、研发和制造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力学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力学原理。
力学研究物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主要包括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条件以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方面。
在机械设计中,力学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机械部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以确保机械设备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性能。
3.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
通过对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测试,可以为机械设计者提供选择合适材料的依据。
在机械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4. 运动学原理运动学原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和位置等。
在机械设计中,运动学原理可以用于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式和传动方式。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可以优化系统的运动性能,提高工作效率。
5. 热力学原理热力学原理研究物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性质和规律。
在机械设计中,热力学原理可以应用于热机设计和能量传递等方面。
合理利用能量和优化能量传递过程,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6. 润滑学原理润滑学原理研究物体表面间的摩擦和润滑特性,涉及到润滑方法、摩擦力以及润滑剂的选择等方面。
在机械设计中,润滑学原理可以用于减少机械部件的磨损和能量损失,提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7. 结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原理是机械设计的关键原理之一,涉及到机械部件的形状、尺寸、布局等方面。
结构设计原理需要考虑到力学性能、材料力学、运动学等因素,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与优化。
8. 机电一体化原理机电一体化原理将机械设计与电气控制相结合,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机械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探索简单机械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探索简单机械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机械原理是物理学的基础原理之一,简单机械是机械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水利工程。
本文将探索简单机械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一、杠杆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杠杆原理是简单机械中最为基本的原理之一,它描述了力和力臂之间的关系。
在水利工程中,杠杆原理被广泛运用于提升系统、控制阀门以及水闸的操作等方面。
1. 提升系统:水利工程中常常需要将大量的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例如提灌。
此时,可以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一种简单的抬水机械,通过杠杆的作用,实现将水提升到较高的位置。
2. 控制阀门:在水利工程中,常常需要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设计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控制机构,通过合理调整杠杆的长度和位置,实现对阀门的精确控制。
3. 水闸操作:水闸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设施,用于调节河流水位或者截断水流。
在操作水闸时,通过杠杆原理设计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可以轻松地打开或关闭水闸,实现对河流水位的控制。
二、势能转换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势能转换原理是指将势能转换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过程。
在水利工程中,流动的水具有一定的势能,可以通过利用势能转换原理,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1. 水轮机:水力能转换装置是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设备。
水轮机利用水流的势能,在转轮上安装叶片,通过水流的冲击力使转轮转动,从而产生机械能。
水轮机广泛应用于水电站,将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能源。
2.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实现能量传递和控制的系统。
在水利工程中,液压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厂和水闸等设施。
通过利用势能转换原理,将水流的动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调节。
三、摩擦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摩擦原理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而产生的抵抗力。
在水利工程中,摩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水泵系统、水管连接以及水轮机的传动系统等方面。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将机械、电气、控制和计算机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系统。
在工程机械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
一、技术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在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感知到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位移、速度等,并将这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通过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液压控制技术:液压系统是工程机械中常用的动力传递和控制系统,而液压控制技术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液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工程机械的运动性能和工作效率。
3. 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PLC、DCS等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控制。
在挖掘机中,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铲斗、臂杆等部件的精准控制,提高挖掘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
二、应用范围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塔吊、升降机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2. 节能环保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机械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挖掘机中,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发动机的智能调速,降低油耗和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 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线的全面监控和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压力变送器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压力变送器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在工业控制领域,压力变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静态或动态压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和环保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被测物理量(压力)转换为标准电信号(电流或电压)输出的测量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压阻效应或压电效应。
2.1 压阻效应压力变送器利用了半导体敏感元件受力后的电阻变化。
常见的半导体敏感元件包括硅压阻(Strain Gauge)和硅套筒(Silicon Diaphragm)。
当外界压力作用于敏感元件时,敏感元件的电阻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输出电信号。
通过对敏感元件电阻变化的测量,可以得知被测介质的压力。
2.2 压电效应部分压力变送器采用压电效应来测量压力。
压电材料在受力时会产生电荷,使得电压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压变化即可获得被测压力的信息。
压电压力变送器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较宽的测量范围等优点,在一些特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3. 压力变送器的应用压力变送器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压力变送器常用于测量工艺管道中的流体压力。
通过将变送器与控制系统相连,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压力,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汽车工业压力变送器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发动机油压、轮胎压力和排气系统压力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参数的测量,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驾驶安全。
3.3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中,压力变送器用于测量人体内部器官或血液中的压力。
例如,心脏插管压力监测、人工呼吸机气道压力监测等。
这些测量数据对于医疗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4 污水处理压力变送器在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测量污水管道中的压力变化,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
4. 实验内容及结果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一款压力变送器进行实验,目的是验证其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
土压力计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土压力计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土压力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壤压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农业工程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壤的压力分布和变化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土压力计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压力传感器的原理。
它通过测量土壤对传感器的作用力,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处理和显示。
具体来说,土压力计通常由传感器、电子设备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是土压力计的核心部件,它通常采用应变片或电容式传感器等敏感元件来测量土壤压力。
当土壤对传感器施加压力时,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会变形或位移,从而产生电信号。
电子设备是土压力计的控制系统,它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的电信号。
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等,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显示器是土压力计的人机交互界面,它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屏或LED显示屏等显示方式,将土壤压力数据以图形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土压力计通常被安装在土壤表面或地下结构中,以测量土壤的压力分布和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土壤压力的变化,工程师可以了解土壤的承载能力、稳定性等特性,从而优化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生物工程学实验和研究的仪器设备,它使用微生物、细胞或其他生物体来生产有用化合物和产品。
生物反应器在制药、食品、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生物技术行业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一、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代谢,从而生产有用的活性物质。
这个过程中,微生物进入反应器中,通过呼吸代谢过程吸收营养,释放废物。
营养成分是微生物繁殖和生产的原料,而废物是代谢产物,必须及时排出反应器,以避免毒性产物的积累。
反应器的外部有一套控制系统,可清除废物,维持反应器内部的温度、压力和物质的浓度。
对反应器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控制失误,反应器内部会出现废物积聚、温度失控等问题,严重时会使微生物死亡,导致产品销毁或者严重缩水。
二、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组成生物反应器基本由反应室、进料系统、排出系统、控制系统和取样系统组成。
这些系统分别完成进料、排出、控制、采样等操作,在反应器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反应室:生物反应器的核心设备,相当于一个容器或者瓶子,微生物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代谢等过程。
2. 进料系统:用于提供反应室内的养分原料、营养液等,进料系统包括喷泉、泵、管道、阀门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3. 排出系统:用于收集反应室中的废物产物和副产物,排出系统包括泵、管道、阀门等,需要定期清理和检修。
4. 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反应器的温度、压力、气体含量、搅拌速度、pH值等进行调节控制,避免微生物死亡和产物损失。
5. 取样系统:用于取出反应室内的样品,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实验研究。
三、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食品工程、环境保护、合成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制药: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生产抗生素、酶、蛋白质等。
比如生产人胰岛素,就需要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细胞系统合成,随后分离纯化及检测。
2. 食品工程:大量的食品和饮料都需要微生物或酵素发酵才能制成,而反应器则是此过程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直放站点对点用方式
28
光纤一点对多点应用方式
全向传输天线
定向传输天线
不同的楼宇
变换到其它频率
基站
移频直放站 接入端机
多点移频室内分布系统应用工作示意图
29
微功率直放站
微型直放站产品分为微型化和智能型两种直放站。 微型直放站产品分为微型化和智能型两种直放站。 微型化直放站产品特性: 微型化直放站产品特性: 支持GSM900、DCS1800频段。 支持GSM900、DCS1800频段。 GSM900 频段 功率输出为10mW,也可以提供50 功率输出为10mW,也可以提供50 10mW ~200mW。 200mW。 一体化模块设计、功耗低。 一体化模块设计、功耗低。 体积小、重量轻。 体积小、重量轻。
-10 dBm
40(2/-2)dBm
50士2dB
50士2dB
-67dBm
-10 dBm
43(2/-2)dBm
50士2dB
50士2dB
-67dBm
-10 dBm
48(2/-2)dBm
50士2dB
50士2dB
-67dBm
-16 dBm -10 dBm -48 dBm
30(0/-2)dBm 33(2/-2)dBm 40(2/-2)dBm
30
数字光纤直放站
数字化是通过将主设备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传输技术应 用到直放站设备中,从而大大提高设备的性能, 用到直放站设备中,从而大大提高设备的性能,扩大直放站的应 用范围,提升功放效率, 用范围,提升功放效率,还可提供传统模拟直放站无法实现的功 能和服务。 能和服务。 虽然数字化技术目前的成本比较高,但随着数字处理器件成本的 虽然数字化技术目前的成本比较高, 持续降低,数字化产品的成本也必然会不断下降。 持续降低,数字化产品的成本也必然会不断下降。 数字化是直放站未来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是直放站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网优设备制造商技术水平 领先的体现。国人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领先的体现。国人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直放站未来发展趋势直放站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
8
直放站调测相关概念
驻波比 反映回波损耗的物理量, 反映回波损耗的物理量,由于阻抗匹配部完全一 致当信号进入设备以后,除一部分被吸收外, 致当信号进入设备以后,除一部分被吸收外,还有一部 分被发射回来, 分被发射回来,驻波比大致等于输入信号与反射信号电 平的比值。 平的比值。 隔离度 直放站输出信号从输出口绕射到其输入口所经过的 路径损耗,或从器件一个通道窜到另一通道受到的损耗。 路径损耗,或从器件一个通道窜到另一通道受到的损耗。 自激现象 输出信号窜入输入口,且经绕射后, 输出信号窜入输入口,且经绕射后,信号大于原输 入信号而造成正反馈放大, 入信号而造成正反馈放大,使输出不断增大而有可能烧 毁末级功放。此现象与隔离度密切相关。 毁末级功放。此现象与隔离度密切相关。
双工 器
监控
电源
双工 器
施主天线
上行功 放
滤波
LNA 重发天线
下行射频信号 上行射频信号
无线同频直放站构成示意图
6
直放站组成模块功能
LNA的含义: LNA的含义: 的含义 amplify)低噪声放大器 LNA(lower noise amplify)低噪声放大器 PA的含义 的含义: PA的含义: amplify)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PA(power amplify)功率放大器。 腔体滤波器在直放站中的主要作用: 腔体滤波器在直放站中的主要作用: 腔体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滤波,增加上、 腔体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滤波,增加上、下行之间的隔 离度。 离度。 双工器的主要作用: 双工器的主要作用: 使上下行两个频段获得最大隔离
16
宽带、 宽带、选频直放站应用工作示意图
直放站作为室内分布信号源
BS
室内 直放站
平面 天线
壁挂天线
二功分器
吸顶天线
二功分器
吸顶天线
17
宽带直放站原理图
LNA
滤波
下行功 放
双工 器
监控
电源
双工 器
施主天线
上行功 放
滤波
LNA 重发天线
下行射频信号 上行射频信号
无线宽带直放站构成示意图
18
2W无线宽带直放站射频指标 无线宽带直放站射频指标 无线宽带
传输天线
传输天线
移频直放站覆 盖端机 移频传输距离 不大于15 15公里 不大于15公里
基站
23
移频直放站原理图
移频直放站工作原理 框图
前端SGR-R311Y-10/F 天 线
后端SGR-R311Y-10/T
耦 合
双 工 定向 耦合 器
器
移频
PA LNA
双 工 器
发 射
接 收
基 站
BTS
移频
空间链 路
14
宽带、 宽带、选频直放站应用工作示意图
基 站 移 动 用 户 原有覆盖 区 直放 站 延伸覆 盖区
15
宽带、 宽带、选频直放站应用工作示意图
直放站作为小区覆盖信号源
建筑物较低,占地广阔,分布松散, 建筑物较低,占地广阔,分布松散,建议采用宽带直放站和 选频直放站。 选频直放站。
直放 站
射频直放站组网方案
46±3dB 43±3dB 88±3dB
46±3dB 43±3dB 88±3dB
-71dBm -74dBm -29dBm 13
直放站分类
A、宽带室内直放站 B、选频直放站 移动SGR R311F-5/10(选频数) SGR移动SGR-R311F-5/10(选频数)/N 移频直放站(空间耦合、基站耦合) C、移频直放站(空间耦合、基站耦合) 接入端(SGR- 311YF YF- 10/A/DA /A/DA接入端(SGR-R311YF-2/10/A/DA-D/N) 1500MHz MHz, 表示1800MHz) 1800MHz (A表示 1500MHz,B表示1800MHz) 覆盖端(SGR- 311YT YT- 10/A/N /A/N) 覆盖端(SGR-R311YT-2/10/A/N) D、光纤直放站 E、微功率直放站 F、数字直放站
定向 耦合 器
双 工 器
移频
LNA PA
双 工 器
移频
Modem PA LNA
Mod em
CU
CU
24
光纤直放站应用工作示意图
使用中认为比较稳定 的直放站,光纤将基 站信号连入直放站, 信号源比较纯净,一 般不容易对大网形成 干扰
30dB耦合器 30dB耦合器 dB TX/RX 基 站
衰减器
光 纤 直放 站天 线 口引入信号方式
GSM微直放站 SGR-R310SF10mW 10m GSM微直放站 SGR-R310SF100mW 100m GSM干放2W SGR-R310CT-2 GSM干放5W SGR-R310CT-5 GSM干放10W GSM直放1W GSM直放2W GSM直放5W SGR-R310CT10 SGR-R311D-1 SGR-R311D-2 SGR-R311D-5
光纤直放站 接入端机
光纤传输距离 不大于20 20公里 不大于20公里
光纤直放站 覆盖端机
25
光纤直放站原理图
光纤直放站原理框图 接入端 覆盖端
选带 双 工 器 E/O O/E
LNA
BTS
PA LNA 选带
双 工 器
PA E/O O/E
26
模拟光纤直放站正面照
光 纤 直 放 站 覆盖端 接入端
27
19
2W无线宽带直放站射频指标 无线宽带直放站射频指标
20
选频直放站原理图
LNA
选频
下行功 放
双工 器
监控
电源
双工 器
施主天线
上行功 放
选频
LNA 重发天线
下行射频信号 上行射频信号
选频直放站构成示意图
21
10W选频直放站射频指标 选频直放站射频指标
22
移频无线直放站应用工作示意图
重发天线 移频传输频 率F2 移频直放站接 入端机 移频直放站覆 盖频率F1 盖频率F1
7
直放站调测相关概念
ATT、ALC的含义 ATT、ALC的含义 ATT(attenuator):衰减器。 ATT(attenuator):衰减器。主要作用是控制增益 control):自动电平控制, ALC(automatic level control):自动电平控制,为 了使功放工作于线性区,需要对进行放大的信号(特别是大 了使功放工作于线性区,需要对进行放大的信号( 信号)进行控制。 信号)进行控制。
4
直放站的作用
直放站使用的目的是延伸和扩大覆盖 直放站已成为网络覆盖中的重要设备 直放站已在大量应用并取得明显效果 直放站增加了无线电波的传播复杂性 直放站设备性能指标已源自大提升 直放站的应用及认识水平显著提高
5
直放站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原理图 直放站组成及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图
LNA
滤波
下行功 放
9
直放站的应用
由于用户量大,基站数量较多, 由于用户量大,基站数量较多,一般不存在大范围的 信号盲区, 信号盲区,直放站只是用于解决小范围区域的补盲以及建 筑物内的信号覆盖。在光纤到楼尚未普及的情况下, 筑物内的信号覆盖。在光纤到楼尚未普及的情况下,需采 用无线直放站。随着建筑物的增多, 用无线直放站。随着建筑物的增多,所需的直放站数量也 会随之增加,就会出现一个基站配置多台直放站的情况。 会随之增加,就会出现一个基站配置多台直放站的情况。 但如果直放站的调测不合理会对基站产生干扰, 但如果直放站的调测不合理会对基站产生干扰,干 扰会随着调测不合理的直放站数量的增多而加大, 扰会随着调测不合理的直放站数量的增多而加大,特别是 大功率直放站的不适当调测,会使系统干扰明显加剧。 大功率直放站的不适当调测,会使系统干扰明显加剧。因 在城市密集区应当采用小功率直放站。 此,在城市密集区应当采用小功率直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