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期先兆流产90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4例临床观察

口服复合维生素一片 , 每1 3 1 次 。动态监测 H C G及 P水平 , 嘱 患者绝 对卧床休息 , 密切观察 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 。 1 . 3 疗效评定标准 : 参照 1 9 9 4年 《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 中医药 行 业标 准 ・ 中医妇科病 症诊断疗效 标准 》 “ 胎漏 、 胎动不安 的疗 效评定 ” 拟定。治愈 : 血止胎安 , 兼症 消失 , B超复 查示胎儿 发
茯苓 、 白术 、 白芍 、 黄芩、 炙 甘草 。服法 : 每剂 煎 煮两 次 , 取 汁 3 0 0 ml , 每 日早晚服用各 1次 , 每次 1 5 0 m l C G 2 0 0 0 u , 隔 日一次 ; 黄体酮 2 0 mg , 每 日一 次 , 口服复合维生素一 片 , 日一 次 。治疗期 间观察 阴道 出
时下 时止或伴有腰酸腹 痛或下腹坠 胀等症 , 但无 妊娠物排 出 ,
早 孕反应尚存 , 妊娠试验仍 为 阳性 , 中医学称 为 “ 胎漏 ” 或“ 胎 动不安” 。文献 报道 : 临床上 确诊 的妊娠 中有 1 5 % 一2 0 % 流 产, 其中8 0 % 发生在 早 孕期… , 故本 病乃 妊娠 疾 病 中 的常 见 病、 多发病 。近年来笔者 收集 早期先 兆流产 患者 1 0 4例 , 采用 中西 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 取得较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者加杜 仲; ③腹痛甚 者加 白芍 、 苏梗 ; ④腹胀者加广木香 、 陈皮 ;
⑤纳谷 不香 , 中焦不运者加砂仁。( 2 ) 西医: 黄体酮 , 每次 2 0 m g ,
每 日肌 注 1 次, 根据 病情酌 情减 量 , l 2周 后停 用。H C G, 每 次
2 0 0 0 U隔 日肌 注 1次 , 根据病 情需要减量 , l 2周 后 停 用 。 同 时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100例

,
,
保 胎时 间最 长 者
治疗 方法
个月 最短 者
天
。
缩 而腰 酸 腹 痛 进 而 阴道 少量 出血
, , ,
,
。
用 小 剂量普鲁卡 因静脉
,
,
一 中药 治疗 中药 以 补肾安胎 为 主 以 寿 胎 丸为基 本
推 注 对 中枢神 经 系统有 轻度 镇 静 和 镇痛作 用 并且同时 可
以 对 神 经 系统 产 生一种 轻 微 的温 和刺激 起 到抗 传导 障碍 的
进 溃疡愈 合 的 作 用 和抗 的作 用 较低 而 联 用 后 能 明显 提 高 溃疡 的 愈合 和 的 清 除 提 示这 两种 药有协 同作 用 由
, ,
点 这对所 处 经 济 条件较差地 区 的 基层 医 疗单 位 是 临 床 中 抗
,
,
,
。
治 疗 的 一 种有 益的选 择 既 可 以 降低 经 济 负 担 从 而
,
,
。
杜仲
、
,
肾 阴虚 加 女贞 子
、
,
出血加 艾 叶 炭
一
,
中 医 方 面 认 为 主 要 因 肾气 不足 气 血虚弱 肾 为 先 天 之
, ,
苏梗 艾 叶 白术各
失 后改 为
一
,
。
一 般 连服
剂 每 日 一 剂 症 状消
。
本 肾气 不足 则胎 气 不 固 气 血不 足 则 冲任 不 固 不 能摄 血 保
。
保胎 时间最长者 达
最短 者
,
天
例 其中 门诊 病 人
天 最短
,
例 住 院病 人 周 以前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等范畴 。发病原 因分为母体和胎元 两个方 面。观其 原因多为 母体因素 , 是 冲任不 固 , 能摄血 养胎 。多 因禀赋索 虚 , 主要 不 肾气亏虚 , 或房劳过度 , 耗伤 肾气 , 多次 人流 , 或 损伤 冲任 , 肾 气不足 , 脉失养 , 虚不足 以载胎 , 胞 气 血虚不足 以养胎元 , 气血
产。
食 , 持心情舒畅 , 保 严禁性生活 。
15 1 对照组 : . . 给予维 生素 E 10m 0 g口服 , 2次/ ; 体酮针 d黄 2 g 内注射 , 次/ , 0m 肌 1 d 叶酸 5m g口服 , 3次/ 。 d
2 2 两组疗 效 比较 : . 治疗 组显效率 和总有效率各为 7 . %和 20 9 . % , 照组为 5 . %和 7 . % , 20 对 O5 5 5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治疗组 4 1. )2 (2 5 ① 3 7 5 0 5(25 9 7 . ) (. )
3 7 5 3 (2 5 ① (. ) 79. )
对照组 4 2 50) 2 (0 O 8 2 . ) 1 ( 5 0 3 (5 O 0 (. 0 5. ) (0 0 0 2 . ) 0 7 . )
2 (4 :9 9 4 3 )4 1 .
[] 徐 肖 , 1 文 王乐丹 , 朱雪琼 , . 等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 发 后保守 治 疗 的 临床 对 比观察 [ ] J .中华 医学 杂 志 ,019 2 1 ,1
[ 收稿 日期 :0 2一 1— O 编校 : 晓飞/ 21 O 2 李 徐强 ]
义。
1 2 纳入标准 : . 结合停经史 , 经血 、 HC 孕 酮检测 、 尿 G、 B超及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观察。
方法 8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ⅰ、ⅱ两组,ⅰ组40人为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ⅱ组40人为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
结果经治疗后,ⅰ组、ⅱ组两组治疗方法都有着一定的功效,两组相比较来看,ⅰ组对照临床有效率为67.5%,ⅱ组临床有效率为92.5%;ⅱ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
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性流产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疗法;联合;先兆流产;临床观察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11-01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给患者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因而,如何治疗和控制先兆流产是当前很多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为此,本次研究以来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进行诊治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联合加以治疗,研究分析了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80例先兆流产患者,平均年龄为36.3岁,平均孕期为46±2.2天,平均孕产次数为1.3±0.2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0人为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ⅱ组40人为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
对先兆流产患者的诊断依据照罗元恺主编的《中医妇科学》(第5版)和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1-2]。
对先兆流产患者的评价标准即为:患者停经一段时间;阴道内伴随有出血的症状但量不是很多,且患者小腹有坠胀感或者坠疼感,同时患者的腰部伴随有酸痛的感觉,有的患者仅仅有阴道内伴随有出血的症状,腰部与腹部并无明显不适的感觉;对于患者的尿或者血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为妊娠免疫试验阳性;对患者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检查结果发现,患者为宫内妊娠,且患者宫内具有孕囊及胚芽,有的已经有原始的心管搏动,患者的子宫大小与患者的孕周数是一致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o sra vtmi Eadsl t l s el sn a sua jc bevt ng u . o t l u ci doa me i i f i n n b a la it mucl i e - or r g r r v ao a a u mo a w r rn
ig t r ae e b r o . eh d Al 1 2 p t n swe er n o yd v d d i t 0 c s si o t l o p a d 6 a e n e t n d a o t n M t o : l 2 ai t h i e r d ml ii e o 6 a e c n o u n 2c s s n a n n r g r i
s i: r a eo o t l r u s6 .0 , o rt a 22 % o b e v t n g o p;To a f c ie r t f o t l u t Cu e r t f n o o p wa 5 0 % l we n 8 . 6 c r g h f s r ai u o o r tle e t ae o n r v c o
Z AN i -h n L O H a - e H GQ a ze , U un w n n TeS cn epe Ho ilfB ii u h eo dP o l s t yn n pao a y B ii 7 0 0, hn , a n 3 9 0 C ia y
s o l e to e n b t e c , v i s c o o ia t l t n a d u n c s ay g n c l g c l x mia i n Re h u d r s n b d a d a si n e a o d p y h l g c l i ai n n e e s r y e o o ia a n t . — n s mu o e o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和对照组各 2 6例。治疗组年龄 ( 7 9± . ) ; 2 . 4 3 岁 孕期 (3 5± 5. 1. ) ; 次 1~3次 ; 照 组 年 龄 ( 7 9±4 1 岁 ; 期 2 1d孕 对 2. . ) 孕 ( 28±1 . ) ; 5. 26 d 孕次 l 4次。2组年龄 、 一 孕期 、 孕次等方面 比
形 。
1g旱莲草 、 2, 杜仲炭 、 白术 、 仙鹤 草 、 生地 炭各 1g 熟 地 、 山 0, 生
研究中 , 西药采蜕 膜
组 织 生 长 , 利 于 孕 卵 的 生长 发 育 , 有 抑 制 子 宫 收 缩 的作 用 。 有 并 黄体酮 能减轻缓解子宫平 滑肌的兴奋性 , 制其活动过度 , 抑 以 利 于胎 儿 生 长 发 育 , 有 止 血 的 功 能 。 维 生 素 E有 利 于 孕 卵 又 的发 育 及 刺 激 孕 激 素 的 分 泌 。 叶 酸 片 可 预 防 胎 儿 神 经 管 畸
要 】 目的 观察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 的临床疗 效。方法 5 例早期先兆 流产患者随机分 为治 2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 为 6 . %和 9 . % , 92 2 3 对照组分别为
疗组和对照组各 2 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 E 黄体酮 、 、 人绒 毛膜促性腺 激素 ( C 、 h G) 叶酸治 疗 , 治疗 组在对照组基础
出血等症状未好转或加 重 , B型 超声 复查孕囊 直径无 变化 或
或缩小变形 , 始心搏消失。 原
14 统计 学方法 . 统计学意 义。
2 结 果
采 用 S S 3 0软件进行 数据分析 , P S1 . 计数
中西医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7年 3 月一 2 0 1 2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 6 O例 早期流产患者, 年龄 2 O 3 5 岁, 平均 2 5岁 ; 第一次妊娠 1 0 例, 第 2次妊娠并有流产病史者 4 0例 , 曾有保胎史者 l 0 例; 疗程 7天 2 5 天, 平均 1 5 天。详见表 1 。
1 4
内蒙古中医药
稳 心颗 粒治 疗室 性旱 搏 、 改善 胸 闷、 心悸 气 分 为党参 、 黄精、 琥珀、 三七 、 甘松等 , 具 有 益气 养 阴 、 宁 l f , 复 脉作 能 。本 研究 结果 显示 , 用。 党 参有抗 凝 , 增 加 冠状 动脉供 血 , 增加 心排 出量 及 减少 心肌耗 短 等总 有效 率 为 9 0 %, 且 无 明显 不 良反应 , 值 得在 老年 患 者 中推 氧量功效; 黄精具有抗动脉硬化 、 降脂的作用 ; 琥珀宁 l f , 安神、 活 广使 用 。 血 利水 , 从 而 达到 治疗 心律失 常 的作 用 ; 三 七 能活 血化 疲 、 改善 微 参考文 献 1 ] 彭华 , 刘玉黎 , 胡晓华 , 等. S T A T - 3 、 E R K 、 N F — K B在黄 芪保护病毒 循环 , 调节 心肌 缺 血 、 缺 氧 的状 态 ; 甘松 含 缬 草 酮 , 具 有 抗 l f , 肌 缺 【 中国病 理生理 杂志 , 2 0 0 6 , 2 2 ( 1 0 ) : 1 9 7 5 . 血、 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作用, 提高 l f , 输出量 , 改善心功能。故稳 感染心肌 细胞 中的作 用叨. 2 ] 崔 长琮 . 稳心 颗 粒 对 家兔 左 心 室 内、 外 膜 电生理 特 性 的影响 【 J ] . t 7 颗粒 对气 阴两虚 兼 l f , 脉疲 阻 所致 的心 悸不 宁 , 气短 乏 力 , 心烦 , 『 胸闷、 胸痛效果尤佳。 众多研究表明, 稳心颗粒具有调节钾、 钠、 钙 世界 中医药 , 2 0 0 7 , 2 ( 5 ) : 3 0 5 . 3 ] Y - 瑛, 付强 , 刘海霞, 等. 稳 心颗 粒 治 疗 老年 缺 血性 心律 失 常的 多离 子通 道 和非 离 子通 道 的功 能 , 类 似胺 碘 酮 作 用 , 并 能调 节 自 f 临床 研 究f J ] 冲 华 心血 管 病杂 志, 2 0 0 3 , 3 1 ( 1 2 ) : 8 9 0 . 主神经 , 改善窦房结功能, 加强 i f , 肌电传导 , 改善供血 , 保护心功
中西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刊中西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匡丽君,匡继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5)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
结果:中西药组与西药组、中药组的比较,治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治愈率、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
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527-02收稿日期:2007-02-14作者简介:匡丽君(1973-),女,湖南绍东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不孕症。
随着孕妇年龄普遍偏高,工作压力增大,环境污染等因素,先兆流产发病率逐年升高,探讨治疗先兆流产方案,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具有临床意义。
笔者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对本院住院或门诊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 资 料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5月-2006年5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0例、西药组60例、中西药组60例,3组情况如表1所示,3组资料比较,P >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1 3组孕龄孕次停经周数比较( x ?s )组 别例数年龄(岁)孕次(次)停经周数(周)中药组6025.7?5.62.6?1.210.55?3.01西药组6026.4?5.32.4?1.611.12?2.89中西药组6026.0?4.82.3?1.810.85?3.51.2 诊断标准 参照乐杰主编的高等医学教材5妇产科学6[1]第6版先兆流产的标准拟定: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黯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相继出现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及治疗,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血尿HCG 试验阳性,B 超示宫内妊娠、活胎,排除异位妊娠、葡萄胎、子宫肌瘤、功血及阴道或宫颈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2 V ol.(4) No.10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期先兆流产90例观察Observation on treating 90 cases of threatened abortion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薛洪喜1张传荣2(1.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276800;2.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山东日照,276800)中图分类号:R3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2)10-0012-02【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固肾安胎法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疗效及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观察。
方法:将先兆流产患者90例前瞻对照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3组,中药组予健脾固肾复方中药治疗,西药组予VitE、HCG治疗,中西药组予中药结合VitE、HCG治疗,比较各组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结果: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而与中西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观察结果说明健脾固肾复方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无禁忌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健脾固肾;安胎;先兆流产;中医药疗法【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Jianpi Gujian Antai method on treating threatened abortion and to overview contrasting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TCM treatment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90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for anti-abortion: TCM group,western medicine group, 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The TCM group take the Jianpi Gushen Antai recipe,western medicine group was gived VitE and HCG,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was supplied TCM plus VitE and HCG,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rug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each group. Results: Therapeutic effect of TCM group is prior to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obviously (P>0.05), and There were no siginif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CM group and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0.05). Conclusions: The consequence illustrates that invigorate the spleen and stubborn kidney complex TCM is good at treating threatened abortion, without any poison and other side effect,without counterindication, so it can be generally utilized in clinic.【Keywords】Jianpi Gushen; Tocolysis; Threatened abortion; TCM treatment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安胎方法较多。
中医多着重调理与激发脏腑自身功能来维持妊娠,而西医则以补充激素的替代疗法为主。
如何将两种不同医学理论体系融汇贯通,相互结合,建立中西医结合诊治先兆流产的新理论框架及防治相结合的模式,力求早预防、早治疗,消除引起流产的因素,使胚胎健康发育成长。
我们采用健脾固肾安胎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并与中西药结合组、西药组进行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0例孕8周以内患者为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25~38岁,平均(26±2.2)岁。
其中有自然流产史1次者37例,2次以上者26例。
前瞻对照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各30例,3组间年龄、临床症状、流产胎次,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1.2 诊断标准妊娠12周前,停经后早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或有下腹隐痛、坠胀、腰酸,或早孕反应存在。
妇科检查见宫颈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月份相符合,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宫内妊娠,活胎,卵巢无异常。
排除:胚胎停止发育、异位妊娠、葡萄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阴道或宫颈出血者。
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属脾肾两虚型。
2 治疗方法2.1 中药组基本方由黄芪、杜仲、川芎、当归、甘草、党参、白术、淮山药、桑寄生、菟丝子、续断、黄芩组成。
阴道出血,血虚者加阿胶;虚寒者加艾叶;腹部隐痛者加白芍;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者加生地。
水煎服,1日1剂。
服药至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周,有自然流产史者,服药至超过既往流产月份。
2.2 西药组VitE 100mg口服,一日一次;H CG2000IU,肌注,隔天1次,至孕12周后递减停药。
2.3 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治疗方法同时应用。
3 治疗结果3.1 疗效观察3.1.1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阴道流血、下腹坠胀及腰酸情况,定期测血H CG,复查B超了解胚胎发育情况及卵巢变化。
-13-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4卷第10期3.1.2 疗效标堆显效:治疗7~10d后阴道流血、下腹坠胀及腰酸症状完全消失,B超复查孕囊直径增大,有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有效:治疗7~10d后临床症状显著好转,继续治疗1周症状消失,有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无效:治疗7~10d症状未缓解,B超复查孕囊直径无变化甚至缩小变形,无胎芽或原始心管搏动。
3.2 三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三组疗效对比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中药组 30 24 3 3 90.0 中西药组 30 26 2 2 93.3 西药组 30 13(43.3%)9(30%)8(26.7%) 73.3 注:经Ridit分析,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与中西药组疗效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
3.3 三组副作用比较见表2。
表2 三组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组别例数头痛易激动皮疹卵巢囊肿中药组 30 0 0 0 0 中西药组 30 1 0 1 1 西药组 30 1 0 0 2 注:中药组无任何毒副作用,少于西药组及中西药组,但与后两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
4 讨论本病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其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肾虚胎元不固是本病关键所在[1-2]。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胞宫,肾气虚则冲任不固、胞脉不系,肾旺则能载胎养胎,胎元充实强壮;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胎元之长养,须先天之肾气与后天之脾气相协调,若肾气不固或脾气虚弱,均可致胎元不固而流产。
故安胎以补脾肾,固冲任为要,补肾安胎法是中医常用保胎方法[3]。
对于脾肾气虚弱的治疗除以固肾养血外,同时必须健脾益气,使脾与肾,先天与后天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气血充足,以巩固胎元[4]。
西医治疗先兆流产途径单一,常规予补充孕酮、维生素E、HCG,而补充孕酮只对黄体功能不全者有效。
维生素E可使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使黄体细胞增大,孕酮分泌增多,而发挥保胎作用。
HCG具有促进孕酮合成的作用,与中药合用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好、副作用轻微(仅少数病人出现头痛,皮疹,卵巢囊肿,停药后好转;但注射部位疼痛,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偏头痛者慎用),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但与中西药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从中肯定了中药的疗效,而无毒副作用。
先兆流产的基本原则是保胎,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
《金匾要略》[5]一文中述:“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本方是在中医辨证施治思想指导下对整体的调节,达到健脾固肾、调理冲任、安胎固本的作用,起到壮母益胎的双重疗效。
方中党参有强壮补益作用,能健脾益气、对阴道流血下腹重坠有益气摄血之效,菟丝子平补肾之阴阳、固精益气以培本,桑寄生补肝肾养血安胎,杜仲、续断固肾安胎,淮山药、白术黄芪健脾益气安胎;阿胶补血止血安胎;黄芩佐以清热安胎,被中医称为安胎“圣药”,据报道有扩张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增加毛细血管网交点作用,能加强子宫一胎盘血液循环,促进蜕膜发育,保持子宫静止环境,抑制母体对胚胎的排斥。
药理实验表明:菟丝子能促进卵巢黄体的形成,续断含有维生素E,能促进子宫和胚胎发育,杜仲能抑制了宫收缩、并有镇静作用,黄芩对了宫平滑肌收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艾叶温经暖胞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可以和血止血,更以治妊娠腹痛,安胎之良方也。
兼有内分泌调节作用,提高妊娠期孕激素及受体的水平。
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促进子宫生长发育。
改善免疫功能,促进封闭抗体形成。
临床上根据寒热虚实随症加减配合西药辅助治疗,使胎儿宫内正常发育同时注意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可适当的室内外活动,消除不良情绪对妊娠生理产生应激反应,同时适当活动能保持正常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处于静止环境。
适当休息,禁止性生活,避免诱发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注意生活起居,对有情绪者加以疏导,明显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1]芦惠敏.辨证治疗先兆流产7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8):13[2]刘聪乔.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10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10(20):1981[3]罗元恺主编.实用中医妇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135[4]广州中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罗元恺医著选[M].广东科技出版社,1980:69[5]浙江中医学院.金要略讲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42作者简介:薛洪喜,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日照市中医医院妇产科。
编号:ER-12042800(修回:201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