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西方造人神话中蛇形象的初步探索1
蛇的传说文档

蛇的传说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地的爬行动物,由于其神秘的外形和引人入胜的行为,蛇在人类文化和宗教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文化中,蛇都被视为生命、再生、智慧和原始力量的象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全球不同文化中关于蛇的传说和神话。
1. 蛇在古埃及文化中的地位在古埃及文化中,蛇被认为是生命和治愈的象征。
他们崇拜的神灵中有一位叫做“阿波菲斯”的蛇神,被认为是混沌和邪恶的象征。
此外,埃及法老的皇冠上也有蛇的图案,象征着统治的力量和智慧。
2. 蛇在希腊神话中的角色在希腊神话中,蛇的形象多种多样。
其中最出名的蛇是阿波罗神庙中的神蛇——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使者蛇。
另外,希腊神话中还有美杜莎,她是三位怪物姐妹中的一员,有着让人凝视会变成石头的能力。
3. 蛇在印度神话中的形象在印度神话中,蛇以多种形象出现。
其中,最有名的蛇神是维斯努神的座骑那伽之蛇,它被视为保护者和创造者。
此外,印度教中还有一条蛇叫做“安那娜伊”蛇,被看作是无尽时间的象征。
4. 蛇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在中国,蛇的形象与女性力量和智慧联系在一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观念认为蛇是神灵的化身,能带来财富和丰收。
蛇年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生肖年,被认为是幸运的象征。
5. 蛇在原住民文化中的象征许多原住民文化中,蛇都被视为连接人类世界与神灵世界的桥梁。
许多部落相信蛇具有治疗和灵魂启迪的能力。
在澳大利亚的阿卡拉站,有许多蛇的图腾和故事,蛇被当地人视为祖先。
总结起来,蛇在全球各个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埃及的治愈象征到印度神话的守护者,蛇在人类心中一直具有神秘和神圣的形象。
无论在哪个文化中,蛇的传说都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它们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历史和思维方式。
请注意,这篇文章只是概述了一些蛇的传说和神话,更详细的信息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阅读。
中西文化中的蛇意象的比较

论中西文化中的蛇文化意象摘要:蛇,从古至今就是一个颇为神秘的动物,古代先民将其敬为神灵图腾,它给人的感觉亦正亦邪,本文将从中外文化方面叙述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蛇,中西文化,探究1.引言蛇在中国和西方等各种文化类型中有着神秘的魅影,几乎在世界各个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建筑、绘画中都有蛇元素,但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的差异,中西文化中关于蛇的意象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丰富着全世界人类的文化内涵,显示人类的智慧和人蛇之间的特殊关系。
2中国文化中蛇的象征意义。
2.1中国古代关于蛇的图腾崇拜蛇是一种带有非常复杂认识的现象,在古代人类文明历史中关于蛇的传说异常精彩丰富,不管是中外文化如何差异,但是都有关于蛇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大概都传递出人们对于蛇的或畏惧或敬畏或崇拜的心理。
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图腾崇拜的现象,关于对于蛇的图腾崇拜更是贯穿于各种文明,每种文明中都有蛇的影子。
中国人对于蛇的崇拜远在上古创世纪时期,在先秦具有百科全书之喻的经典古籍《山海经》中,通篇都有关于蛇的描述,从其中可以看出先人对于蛇都是抱着一种敬仰的带有敬畏的恐惧心理,在远古异常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存艰辛,对于拥有强大的生存力的蛇自然而然的怀有崇拜的心理,希望能够拥有蛇的力量来改善、创造生存环境,关于蛇的图腾崇拜便产生。
在《山海经》中就描述了好多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在传说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来出土的汉代石砖画也证明了这一点。
该书中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夏启,就描述其耳朵上挂着两条蛇,这些看似滑稽荒唐的背后,更是说明先民对于蛇的推崇,认为蛇具有和祖先进行灵活交流的能力。
也许是蛇的形象有些让人恐怖、害怕,不被老百姓所接纳,所以在告别氏族社会进入生产力更加发展的封建社会时,产生了一个和蛇极其相似的代表着皇权象征的龙,当然大家仅从两者的形象上就可以看出直观看出,龙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一个神异动物。
浅析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浅析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形象人类学一班郜聪14333010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人首蛇身形象大量出现在各种古籍、文献中,甚至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伏羲和女娲的本始形象也是人首蛇身。
人首蛇身形象从一定程度上讲影射了中国先民对蛇的崇拜及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对自我、自然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形象大多为各类神灵及人类始祖、英雄人物。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
”晋王嘉《拾遗记》:“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雷泽”、“大迹”乃雷神为之。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
”而伏羲与雷神确有血统渊源。
1《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
身长千里。
在无綮之东。
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
”《山海经·海内经》:“有人曰苗民。
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由此可见,蛇在中国远古先民的精神生活及信仰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么,上古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我们需要分析远古时代中蛇的形象。
图腾“是一种类的自然物,野蛮人以为其物的每一个都与他有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因而加以迷信的崇敬。
”(J·G·FRAZER)2蛇作为华夏民族龙图腾的原始形象,具有成为“集体表象”的潜在趋势。
蛇的本体形象为凶猛、灵活,行动迅速,又不避雨水,环境适应力强,生命力顽强。
根据原始人思维的具体性,原始人因而对它有恐惧感、神秘感,便敬之如神。
蛇的分布极为广泛,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强,既能够在陆地上爬行、攀木,也能在水中游水、捕食,甚至有些蛇类(比如飞蛇)可以通过将身体各部向内凹,使得它得以从树顶滑翔下来。
《蛇》教案: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

《蛇》教案: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导语:蛇是一个兼具神秘和分歧的话题。
它们出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一些文化中,蛇被视为神圣的生物,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蛇被视为邪恶和危险的象征。
本文将探讨不同文化之间与蛇有关的传说,以及从中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
一、古埃及文化对蛇的崇拜在古埃及文化中,蛇是一种神圣的生物,被尊为女神的象征。
它们在许多埃及墓穴和神庙中都有所体现。
据传说,蛇能够带领人们前往冥界并帮助他们与神灵交流。
此外,埃及的法老也常被描绘成与一条蛇一起展现出征战的形象。
这反映了蛇在埃及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与古埃及文化类似,印度教对蛇也非常崇拜。
印度教把它视为神的化身,并称之为“纳格”。
据传说,印度教中有一位著名的神祇——湿婆。
他们相信,湿婆手中的蛇(维舍纳古纳)拥有对宇宙的掌控力。
很多印度教的祭物中都有蛇的形象,公共场合中也经常能见到蛇崇拜的符号和标识。
这两种文化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对蛇的尊崇和崇拜。
它们共享对神秘、神圣生物的同一认知。
二、中国文化中的蛇在中国文化中,蛇通常涉及到寓言和象征的应用。
蛇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智慧、健康和长寿的象征。
中国的传说还有一种蛇叫“龙蛇”,不但象征财富、权力和长寿,还有保护家庭、护佑人类的功能。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人日尽,隼飞绝,邓林寒,蛇出见雪”。
蛇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也作为对于人性的警醒存在。
《山海经》中的“白蛇传”警示了人类欲望的危险性。
另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位百姓得到了神蛇之力,可以化解灾难和助力富贵,但他最终失去了蛇,并陷入了困境。
这个故事也讲述了人们在欲望和贪婪驱动下追求富贵和快乐,可能会导致违背天命而引发不幸。
无论是哪种文化,都有对于蛇的敬畏、虔诚和教训,同时也透露出对于难以理解的未知力量的向往和探险愿望。
三、蛇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与东方文化不同,西方的传说中,蛇通常与恶魔和邪恶相联系。
在希腊神话中,巨蟒——一种庞大的蛇——曾试图杀死少女阿波罗的母亲莱托。
试析东西方文化中蛇象征的异同点

试析东西方文化中蛇象征的异同点作者:孙晓彤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27期【摘要】蛇神秘,高贵,优雅,但是阴冷,危险,咄咄逼人。
东西方的宗教或传说都有蛇的出现,并且很多民族都不约而同地把蛇作为图腾,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本文旨在用通俗的表述,试图将东西方文化中蛇的各种意象予以较客观的解析。
【关键词】蛇象征生殖崇拜传说蛇在世界许多民族中扮演着亦正亦邪的角色﹐被蛇咬与蛇毒令人想到死亡的恐惧,但蛇的灵活与来去无踪的神秘感又深深吸引人。
而蛇一次又一次的脱壳新生引人遐思,唤起人向往返老还童和青春永驻的奥秘。
人类对蛇既心存恐惧,又充满着迷与敬畏。
这种对蛇产生爱恨交杂的情绪存在古今许多民族当中,它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
一、崇蛇是生殖崇拜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学者普遍认为,崇蛇是生殖崇拜的表现,其中一个原因是蛇形酷似男根。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是人的始祖,她们都是人面蛇身的神,象征着蛇繁育了人类。
又因为蛇崇拜的普遍、广泛,所以盘古、黄帝、炎帝等神人的形象,也都曾带有蛇的痕迹。
仅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蛇曾经是某些氏族、部落最为崇拜的对象。
在中美洲古阿兹特克人的神话中,大地女神科阿特利库埃,被称作“蛇裙之妇”。
玛雅人的神话中,有一位创始神为“绿羽之蛇”。
南美洲契布恰一穆伊斯卡人神话中的女始祖芭丘埃,其化身乃是一条大蟒蛇。
如此看来,用“生殖崇拜”来解释东西方不同文化都曾以蛇为图腾是很有说服力的。
然而,不是所有蛇崇拜现象都可以归为生殖崇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古代的闽越人无疑是蛇崇拜的代表,现今福建仍有些地方是崇蛇的。
闽,门里有虫。
古语中,虫便指蛇。
是因为崇蛇,把蛇放在家里养,故名闽。
闽越人之所以图腾蛇,主要是因为地处亚热带,山多水多,蛇患也多,这些蛇对人的生命构成很大威胁。
在人们心中,蛇是一种很神秘的动物,无足无翼却来去无影。
远古时期,原始人似乎一般都会去崇拜恐惧的事物,或者崇拜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
中、西创世神话里蛇文化现象比较

女娲传说里包含了一种 独特 精神 ,这是其他 民族所没有 的。 《 楚辞 ・ 天问》王逸注 : 传 言女 娲人 头蛇身。 女娲创造人 类 .化育万物 ,炼石补天 ,灭火治水 ,堪称 中华 民族最古老和最
二 、西方 圣经 故事里的人类始祖
( )夏 娃 、亚 当与 蛇 一 关于 亚 当 与 夏 娃 的典 故 出 自 《 经》 圣
创 。亚 当 与 夏 娃是 人 类 的 始祖 。 伏 羲 、 女 娲 的 蛇 身 形 象 是 颇 耐 人 寻 之 《 世 纪 》
问题 》 、 包牺 f易 ・ 辞 下 》 、 宓 牺 ” 味 的 )“ 系 ) 是繁衍生殖的基本神格 内蕴 的外 化 先 有 亚 当 .后 有 夏 娃 .他 们 住 在 伊 旬 园 .
面 :一是解释各种客观事物和 自然现象的起源 ,二是描述人 类的出现 。 追溯到东方和西方的古代时期 ,都有一个有趣的 、极为典型 的共性现象 ,这个共性现象就是 “ 。人类 蛇”
的始祖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 ,都 与 “ ”有着极 其密切 的关 系。 蛇
一
中国神话 中的人类始祖
( ) 氏族 女 娲 的 原 始 形 象 含 义 一 神 话 中有 创 造 人 类 功 绩 的神 灵 , 都 是 某 个 原 始 氏族 的 始 祖 大
一
根 肋 骨 塑 成 女 状 . 吹 之 以仙 气 , 成 再 遂
羲 ”(管子 ・ 《 封禅》 J等 。图腾信仰是一 观念是相当古老的 , 在世界许多 民族 中都 夏娃 。上 帝 给他 们 发 了 一 个 禁 令 :无论 如
种 非 常 原 始 的信 仰 。 蛇 图腾 的色 彩 在 女 存 在 。 “ 蜕 皮 型 ” 的 死 亡 起 源 神 话 ,在 何不 可摘取 园中那两棵树上 的苹果来吃 . 而 蛇
论中印古代文学中蛇形象的演变

论中印古代文学中蛇形象的演变中印古代文学中的蛇形象演变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深度的主题。
蛇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动物,在许多文化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文学背景下,蛇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蛇的形象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在早期的神话传说中,蛇往往被视为神或神的守护者。
例如,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都是与蛇有密切关联的神祇。
女娲被视为蛇身人首的女神,而伏羲则被视为人首蛇身的圣人。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于蛇的崇拜和敬畏。
随着时间的推移,蛇的形象逐渐从神祇转变为妖魔鬼怪。
在《山海经》等古籍中,蛇往往被描绘为具有强大魔力的妖魔,能够操纵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带来财富或灾难。
这种妖魔化的形象反映了人们对于蛇的恐惧和误解。
然而,随着文学的发展,蛇的形象也逐渐人性化。
在《白蛇传》等作品中,蛇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性格特征,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
这些作品中的蛇形象更加复杂和立体,既有凶残的一面,也有善良和温情的一面。
在印度古代文学中,蛇的形象也有类似的演变过程。
在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文化中,蛇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代表着智慧、力量和长寿。
例如,在印度教中,毗湿奴神的象征之一就是一条大蛇。
而在佛教中,龙树菩萨的象征也是一条大蛇。
这些宗教文化中的蛇形象体现了印度人民对于蛇的崇拜和敬畏。
然而,在印度古代文学中,蛇的形象也有妖魔化的倾向。
在《摩诃婆罗多》等史诗中,蛇被描绘为具有强大魔力的妖魔,能够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这种妖魔化的形象反映了印度古代人民对于蛇的恐惧和误解。
总的来说,中印古代文学中的蛇形象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从神祇到妖魔鬼怪再到人性化形象,这些演变反映了人们对于蛇的不同认知和理解。
同时,这些演变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文学背景下对于动物形象的塑造和解读的不同方式。
浅谈蛇在神话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象征意义

浅谈蛇在神话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象征意义摘要:纵观今外神话,无不给人以启发、沉思、向往和灵感,许多名人骚客将之看作为文学的源头。
诚然,任何民族的文学源头都毫不例外的可以追溯到他们的远古神话。
神话,作为富有而又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们的角色又各具特点,千差万别,但你不得不称奇的是,我们在不同的神话中都可以看到蛇的身影,更奇的是它们所代表的形象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关键词:神话;蛇Abstract: Throughout this outside myth, all give the person toinspire and meditation, yearning and inspiration,Many celebrities saoke fushi will see as a literary source. True, any national literature are no exception of sourc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ir ancient myth.Myth, as rich and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their roles and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vary, but you have to wonder, we in different mythology can see snakes form, more bizarre is that they represent the image also has a certain similarity.Keywords: Myth; snake在中国璀璨的神话史上,伏羲和女娲的原始形象就是人首蛇身,象征着性、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育力。
后来,由于国家和文明的出现,蛇又萌现出龙意象,成为许多部落的图腾象征,说明了蛇在古代被崇拜的浓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蛇崇拜的初步探索
【摘要】远古时期,人类由于缺乏对自然界认识匮乏,从而出现了植物、动物、神灵等等的崇拜。
而蛇,作为地球上古老的爬行动物的一类自然也在
崇拜范围之内。
世界各地普遍具有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
图腾崇拜。
蛇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魔力的生物,人类始祖伏羲和
女娲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古埃及的依祝女神是以眼镜蛇为象
征的神祗,印度人、非洲人、马来西亚人也各有各的蛇崇拜,不同的
文化赋予了蛇不同的内涵。
【关键词】蛇象征神话生殖
【正文】
一、序
蛇,俗称“长虫”,属爬行纲,蛇亚目,长条形,有鳞无肢,种类很多,捕食鼠、鸟、蛙等小动物。
早在白垩纪(1亿4400年——6500万年)地球上就有了蛇,它们并没有像恐龙一样灭绝,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繁衍能力在大自然残酷的淘汰竞争中繁衍至今。
古今中外有许多的艺术家偏爱于蛇,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图腾崇拜。
探讨这些蛇背后所隐藏的寓意一定十分有趣。
二、蛇的象征意义
1、情欲
在欧洲文化中,蛇常常是情欲的象征。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中就把蛇作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羽蛇在著名的以写作情爱场面的作家劳伦斯的作品中更是频繁出现。
在中国,古代《周公解梦》中认为如果一个男人梦见蛇,就应该有艳遇发生,如果梦见蛇盘在自己家的床上,就应该怀疑妻子是否红杏出墙。
在我国古代神话的众多天神中,传说伏羲和女娲这两兄妹都是人首蛇身的蛇,当人类只剩下他们两个而面临绝种的时候,两个人就不得不“观烟势而合”,从此延续人类的繁衍。
2、诱惑
蛇类的行动方式悄无声息、诡异非常。
这与人类时不时突破封锁闪现的潜意识欲望有相似之处,因此人类常把蛇与诱惑等行为联系在一起。
中国民间就有美女蛇诱人的诡异传说。
基督教《圣经》中描述了蛇是怎样诱惑人类始祖亚当和下午偷吃善恶树上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的过程。
古往今来的西方艺术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原罪”教义的时候,总不会忘记蛇。
在希腊神话中,美杜莎是一个满头以毒蛇为发的美丽女妖,有致命的诱惑力,谁看上她一眼,就会瞬间化为石头。
3、权势
在古埃及,蛇是一种代表王权的动物,所有法老形象的头部王冠上都有一件处于攻击状态的眼镜蛇造型饰物。
法老的手杖上也总是盘踞着一条蛇(登王是埃及国外为了宣扬他至高无上的王权,发明了两个头饰。
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红
白双冠”。
另一个著名的头饰被称为uraeus蛇形标记),这在有关登王的一块著名的象牙版刻中得到反映。
公元前的欧洲国家使节把两条蛇的形象雕刻在拐杖上,作为国际交往中使节专用的权杖,蛇又成为国家和权威的象征。
4、死亡
蛇与死亡的联想是必然的。
在很多非洲神话里,死亡并不是世间原本就有的。
很多的故事里描述了死亡是怎样第一次降临人间的。
有些人认为死亡源于意外,而有些人则认为死亡来自惩罚。
在有些故事里,人们为了逃避残酷的现实,主动的要求死亡的降临。
中国《封神演义》中就说残暴的纣王处死数千名宫女,就是把人推进有着千万条毒蛇的蛇坑中。
看过举世闻名的《拉奥孔》雕像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拉奥孔父子俩在两条巨蛇的缠绕下苦苦挣扎的恐惧与绝望的表情。
5、富饶与创造
在南亚与南美,蛇都被视为水神、创造神和富饶神。
在印度教的神话中,眼睛蛇蛇形的“纳卡”就是水神、富饶之神和生殖之神。
在神秘消失的南美洲玛雅古文明神系中,主神“坎查卡特尔”是一条响尾蛇。
他们不遗余力地在金字塔神殿、壁画、雕刻品和象形文字中表现着他们的神,企图通过对它的祭祀来达到风调雨顺、富国强兵的目的。
在中国许多民间故事中,盗贼的藏宝山洞常常是由蛇把守的。
6、正面形象
蛇的第一个正面象征意义是幸运、吉祥、神圣。
第二个就是追求爱情和幸福,这个意义主要表现在民间传统故事《白蛇传》。
第三个是长寿、生殖、财富,在中国文化中,蛇和龟是长寿的象征。
蛇还是财富的象征,蛇有着自己的地下王国,里面有无数宝藏,所以想发财致富的人必须到蛇庙中去虔诚祈祷。
蛇的第四个意义是医药。
中国民间有蛇能识别药草的能力。
三、分地区对蛇形象的简析
1、非洲
古埃及人信奉蛇,而且时间长。
蛇常常被置于法老头饰之上,头饰上的眼镜蛇成为象征法老王身体的一部分。
他能保护法老免于被蛇咬,而且能医治他人。
在埃及诸神中,宇宙起源时诸神以蛇的形体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蛇成为原始海洋中一切的化身。
蛇还是阴间的守护神,把守冥府的十二道关卡,死去的人在阴间都化成蛇的形象。
2、希腊
希腊是蛇徽的发源地,从古到今,蛇徽遍布希腊各地。
希腊神话中蛇的地位似乎不高,比较有名的是美杜莎。
在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太阳神阿波罗有一支带翅盘蛇杖。
这支金蛇杖成为希腊贸易、银行等的保护神。
3、北欧
蛇在维京是作为力量的象征。
4、美索不达米亚
蛇可能代表神或者恶魔,其善或者恶的角色必须从蛇出现的情景与其赋予的功能来判断。
蝎子与长者双角的蛇是守护阴间领域的神的象征。
蝎子是女神的象征物,而长着双角的蛇是蛇神的象征,属于阴间的守护之神,他被视为具有保护功能的神奇守护者,而且掌管繁衍与生育。
4、印度
印度有着由来已久的崇拜蛇的传统。
眼睛蛇受到人们的崇拜。
印度人崇拜蛇,大约就如谈们崇拜卡利女神一样,因为恐惧而产生敬拜,敬拜它是为了不让它发怒。
印历每年5月5日,是印度的拜蛇节。
印度有许多的蛇庙,蛇庙周围的林子里树立这许多蛇神像。
每逢星期天的早晨,信徒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进行祈祷。
据说,蛇可以让无儿无女的人生育。
印度神话中的世界为大蛇舍湿所承受。
6、中国
在中国,有白娘子这样美丽、善良的艺术形象;中国神话中的龙,就是以蛇为基干和主要原型;中国人更是把人类始祖女娲传说为人首蛇身的神,让中国人与蛇有了血缘关系;同时,还把它放到了对人命运具有某种暗示性的十二生肖里。
但是,由于人们对蛇的恐惧,蛇的成语更多的反映出它的负面意义。
比如形容人狠毒的“蛇蝎心肠”;形容贪心的有“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胆小的有“杯弓蛇影”;形容做事情没结果的“虎头蛇尾”;形容外表漂亮内心狠毒的女性有“美女蛇”之称,闹得属蛇的人都改成自己属“小龙”等等。
四、蛇崇拜的生殖意义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蛇崇拜大抵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即——对生殖的崇拜。
生殖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蛇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但人们对蛇崇拜及其产生的生殖观念,绝不仅限于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才有的个别现象,而是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就连严肃的基督教《圣经》里,也能找到对蛇产生生殖崇拜的踪影。
蛇是一种爬行动物,有冬眠的习惯。
蛇出洞穴活动的季节,正是春暖花开寻偶的时节。
这时人们见到的蛇又多为正在寻偶的或正在交尾的蛇,而见到这种蛇,又被视为吉祥的预兆。
因此,交尾蛇就被人们当作人类自己兴旺发达的标志,自然而然地将它作为生殖的图腾象征。
,《南诏图传》中的二蛇交尾图,与山东武梁祠汉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像惊人相似。
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均为人首蛇身,下身作交尾状,中间有一个婴儿。
这些众多的二蛇交尾图,都说明蛇崇拜的主旨是生殖。
据英国学者哈雷克特涅研究认为,“蛇象征色情,性欲,及性姿”等等。
据说人体的健康及两性的自然相吸引,都是蛇的作用所致。
创世纪的‘蛇’字,本义为‘舌的主宰’,意即意识里的‘色心’,及色心的表现。
……这盘蛇所围成的圆圈,代表女性生殖器,恰如圆环或椭圆之象征玄牝,同时亦象征两性媾精。
”杨知勇先生也说:“几千年来,蛇一直是性激情的象征。
”“蛇身盘柱的表现,意味着在性激情影响下勃起的男根。
”
五、结语
在今天远古先民的蛇崇拜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蛇文化依然存在。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蛇文化的痕迹,从端午节的雄黄酒到对“龙”的崇拜。
探索蛇崇
拜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文化考古,从神话故事、宗教信仰、图腾中复原先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吴立莉、杨继玲合著《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年4月第18卷第2期
[2] 《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范立舟《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2年10月第15卷第4期
[3] 《中华早期文明的文化人类学考察》张碧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月第一版
[4]《蛇与十字架》(东西方文化比较学术专著)日·安田喜宪世界知识出版
社2004年1月第一版
[5]《伏羲氏的蛇图腾和天水的蛇禁忌》伏羲氏庙官方网
[6]《祖先的声音》李汉平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7]《世界神话百科全书》徐汝舟、史昆、李扬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8]《中国民间俗神》殷伟、殷斐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文化变迁》美·克莱德·M·伍兹地球村理论库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10]《东西方蛇文化的相异性》豆丁网资料库。